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5691|回复: 27

[医疗问题] 附子汤药证简析

[复制链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发表于 2018-7-31 22: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伤寒论》304条曰:“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
少阴病,是在少阴时辰上发病。口中和,是脾胃素虚,胃中有停水,当与人参补虚,茯苓白术利水。如理中汤以人参补脾胃。无腹痛下利,为脾胃不寒,则不用干姜温脾胃。其背恶寒,是心阳虚,心阳虚者必然荣血不足(所谓“阳虚阴盛”是阴邪盛,不是阴血盛,阴血为阳气之母,阴血盛者绝无阳虚之理。)故与炮附子二枚温心阳,与芍药三两益荣血。如68条曰:“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68条是发汗导致荣阴及阳气两虚,故与芍药三两益荣,以炮附子一枚温阳,以炙甘草三两补中气。304条是病人禀素脾胃虚,故与人参二两补中。
此条无疼痛,故所谓“芍药破实”之说,在此条不成立,在68条也不成立,在桂枝汤方证之多条中也不成立。桂枝汤方和芍药附子汤方之芍药,皆为益荣气无疑。
附子汤方: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二枚)  茯苓(三两)  人参(二两)  白术(四两)  芍药(三两)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方币 +20 收起 理由
李小荣 + 20 鼓励原创!

查看全部评分





上一篇:您平时吃一顿饭大概需要多少分钟?
下一篇:【曝光台】论文作者集体抄袭黄煌教授

27

主题

6301

积分

9534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6301
发表于 2018-8-1 20:33:32 | 显示全部楼层
心阳虚者必然荣血不足?那么如何解释干姜附子汤、麻黄细辛附子汤的存在?显然不存在这种“必然”,而304条的条文里也没有需要补荣血的证据,所以,即使认为“芍药益荣”,304条也不需要用芍药。

305条也是用附子汤,没有用芍药的依据,没有用人参的依据,“脉沉”、“身体痛”倒是跟174条的去桂加白术汤证很像,但多了“手足寒”(四逆),该考虑四逆汤,如果确定有湿,用四逆汤加白术。

也许您无法接受《伤寒论》竟然有这么多错误,但治学就是该严谨,不能为了说通而说通,药证的把握必须一以贯之。推荐一篇非常值得深度阅读的文章,希望更多中医人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思维过程有多么不靠谱: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 ... 13dc&scene=0#rd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18-8-1 22:54:15 | 显示全部楼层
干姜附子汤证是伤寒下之后引表寒入里,又复发汗损表,导致阴邪过盛,脉沉微,法当急温其阳,岂能用芍药益阴?
麻黄细辛附子汤证是脉沉反发热,这是太阳与少阴合证。请注意,是脉沉反而发热,不是脉沉厥寒。
305条身体痛,手足寒,脉沉者,是外实里虚,但是其虚还没有虚到四逆汤的程度。身体疼者假如虚到四逆汤的程度,法当下利腹胀满;或者身不疼脉沉手足寒,也是里虚四逆汤证。
《伤寒论》脉证相当严谨,不逐字逐句前后参照,深入研究,怎能达到“见病知源,思过半矣”的境界?
为了说通自己的见解正确,就到处指责经典错误,这种做法要不得!
70条“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伤寒发汗后,表邪得散,法不当恶寒。发汗后,反而恶寒者,是过汗伤正,阴阳两伤,所以68条曰“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希望您能前前后后反复读读原文,跟着原文思惟,而不是跟着自己的论点思惟。离开原文的思惟,还能靠谱吗?不负责任的指责,即浪费别人的时间,也浪费自己的时间,请多珍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6301

积分

9534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6301
发表于 2018-8-2 10: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RE: 附子汤药证简析

李国栋 发表于 2018-8-1 22:54
干姜附子汤证是伤寒下之后引表寒入里,又复发汗损表,导致阴邪过盛,脉沉微,法当急温其阳,岂能用芍药益阴 ...

每当我给您归谬,您总是理解不了,我问:“心阳虚者必然荣血不足?那么如何解释干姜附子汤、麻黄细辛附子汤的存在?”您的答复居然在解释这两个方为何不能加芍药,不正好跟您“心阳虚者必然荣血不足”这一判断自相矛盾了吗?

305条按照您的演绎,也就违背了92条……也罢,不多说了。

我反复强调一点:伤寒论有一以贯之的逻辑,它自然能使其自身的瑕疵现形,我们不应该认为其中每个字都是对的,那就会违反矛盾律,迷失掉伤寒论的内在逻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6301

积分

9534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6301
发表于 2018-8-2 10:39:57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您有不少逻辑上的问题,但您能一直坚持伤寒论的基础理论研究是很难得的,论坛里重视这个的人很少,大家都喜欢看看医案,学点能直接拿来用的“经验”,所以还好,基本上只有我一个人在回帖浪费您的时间,以后我少回复您就行了,打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18-8-2 14: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RE: 附子汤药证简析

coorus 发表于 2018-8-2 10:19
每当我给您归谬,您总是理解不了,我问:“心阳虚者必然荣血不足?那么如何解释干姜附子汤、麻黄细辛附子 ...

您还是没有看懂。假如荣气不虚,表邪怎么能够入里,入心?干姜附子汤证,四逆汤证荣气都虚,但是阴寒太甚,阳气太虚,不能补荣阴,只能先复阳。
麻黄细辛附子汤证反发热,是表实无汗;脉沉,是里寒;所以用麻黄攻表,细辛搜寒,附子温里。表实不能用芍药。
“懂的人已经懂了,不懂的人说再多也不懂。”这句话挺适合我们。
我们看问题,总不能在一个界面。您把自己的错谬归于《伤寒论》的错谬,这样只能越归谬,离正确越远。您多保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18-8-2 14:45:27 | 显示全部楼层

RE: 附子汤药证简析

coorus 发表于 2018-8-2 10:39
虽然您有不少逻辑上的问题,但您能一直坚持伤寒论的基础理论研究是很难得的,论坛里重视这个的人很少,大家 ...

我记不清在哪一个主贴里看到您评论说: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也,这个是错的,不更衣十日,不可能无所苦。

以前我见过一例病人不大便十日,无所苦。但是很多年了,已经记不得具体情况了。碰巧今天又接诊一例病人,也是不大便十日,无所苦。
自己没有见过,不等于没有。不要轻易否定经典。“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这种情况,临床我也见过,芍药甘草附子汤效如桴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6301

积分

9534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6301
发表于 2018-8-2 15: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RE: 附子汤药证简析

李国栋 发表于 2018-8-2 14:45
我记不清在哪一个主贴里看到您评论说: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也,这个是错的,不更衣十日,不可能无所苦。

...

这个您记错啦,我当时说的意思是:这个不更衣十日,一定是不大便十日,不是不小便十日,不小便十日不可能无所苦,所以这个更衣单指大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18-8-2 18: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人说,芍药破荣气。可是麻黄汤证脉紧,为荣气实;桂枝汤证脉不紧,为荣气不实;既然芍药破荣气,那为什么麻黄汤证脉紧荣气实者不用芍药,而桂枝汤证脉不紧,荣气不实者,反而用芍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6301

积分

9534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6301
发表于 2018-8-3 11:34:31 | 显示全部楼层

RE: 附子汤药证简析

李国栋 发表于 2018-8-2 18:17
有人说,芍药破荣气。可是麻黄汤证脉紧,为荣气实;桂枝汤证脉不紧,为荣气不实;既然芍药破荣气,那为什么 ...

您怎么就不多想一步呢?用药有攻邪,有补正,芍药攻邪,大枣才好补正,所以芍药虽名为破荣,却对补荣有功。您再想想桂枝加附子汤里的桂枝、附子,想想肾气丸中地黄、泽泻……乌头汤里还有麻黄、黄芪并用。

桂枝汤之所以用芍药,《伤寒论》中并没有直接讲,只在小建中汤条文中提到一点,《金匮》血痹虚劳篇就讲得多一些了,下面几条您琢磨琢磨,红色字即为芍药证。没有芍药证,就不用芍药,不仅麻黄汤证为然。
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
男子脉虚沉,无寒热,短气,里急,小便不利,面色白,时目瞑,兼衄,少腹满,此为劳使之然。
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
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
虚劳,里急,诸不足,黄芪建中汤主之。
没忍住,又回了那么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18-8-3 13:00:36 | 显示全部楼层

RE: 附子汤药证简析

coorus 发表于 2018-8-3 11:34
您怎么就不多想一步呢?用药有攻邪,有补正,芍药攻邪,大枣才好补正,所以芍药虽名为破荣,却对补荣有功 ...

我就说了,您越归缪,离正确越远。
黄芪桂枝五物汤证,“关上微”是芍药证,“尺中小紧”是桂枝证。
“男子脉虚沉弦”,脉虚是芍药证,脉弦是桂枝证。
“虚劳,里急,腹中痛”,“里急”是少腹急,如127条曰:“小便少者,必苦里急也。”里急是阳亢之桂枝证,“腹中痛”是荣阴少而脉挛痛之芍药证。如肾气丸证“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之少腹拘急就是桂枝证。肾气丸证之少腹拘急不是芍药证,所以不用芍药。
总之,芍药的功用是益荣,能增益荣血而除痹;不是破荣,不是减损荣血而除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6301

积分

9534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6301
发表于 2018-8-3 21:30:40 | 显示全部楼层

RE: 附子汤药证简析

李国栋 发表于 2018-8-3 13:00
我就说了,您越归缪,离正确越远。
黄芪桂枝五物汤证,“关上微”是芍药证,“尺中小紧”是桂枝证。
“ ...

腹中痛的芍药证怎会对应“关上微”呢?先不说虚实,首先必须是“尺中”啊。

更荒谬的是,您似乎把里急当作了肌表的紧张,所以说是桂枝证。里急、少腹里急、少腹拘急、少腹弦急是指便意(在《伤寒论》中都是指小便)紧急窘迫,是腹内急迫,可伴有腹痛及牵引痛,原因有许多,血痹(芍药证)是其中之一,怀孕、肿瘤、痛经等也会里急。

肾气丸证的“少腹拘急,小便不利”主要是两种情况,一种是膀胱逼尿肌无力的造成的排尿困难,一种是游走肾所致的转胞(输尿管扭曲)不得溺,这两种情况都是虚证,不是芍药证,需要用肾气丸补“肾阴”的办法来改善或解决,主要靠地黄、薯蓣。所以肾气丸证的少腹拘急可以说是地黄证、薯蓣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18-8-3 23: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RE: 附子汤药证简析

本帖最后由 李国栋 于 2018-8-4 06:50 编辑
coorus 发表于 2018-8-3 21:30
腹中痛的芍药证怎会对应“关上微”呢?先不说虚实,首先必须是“尺中”啊。

更荒谬的是,您似乎把里急当 ...

是啊,您怎么把小建中汤证的“腹中痛”对上黄芪桂枝五物汤证的“关上微”了呢?这是有心还是无意呢?关上候心下,“关上微”是心下血虚,可不就是芍药证嘛。“关上浮”,是心下血实,可与大黄,如154条:“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
黄芪桂枝五物汤证其脉“关上微”,就是芍药证,“尺中小紧”就是桂枝证。假如没有尺中小紧,其脉“阴阳俱微”岂能用桂枝?

小建中汤证之“里急”就是肾气丸证之“少腹拘急”,也就是小便急,总有尿意,刚尿了不大一会儿,就又想尿,少腹肌肉弦急,所以与桂枝“解肌”,这正是桂枝证;腹中痛才是芍药证。

真是“懂的人已经懂了;不懂的人再说一万遍也不懂。”真愁人呀。可能您会说,“里急不是少腹急,是膀胱急”。膀胱肌急迫,也是用桂枝解肌。例如106条:“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桃核承气汤是用于“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方中桂枝肯定不是用于解外,而是用于解少腹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6301

积分

9534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6301
发表于 2018-8-4 13: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并没有把“腹中痛”和“关上微”扯上关系。“关上微”不是芍药证,而是大枣证。芍药证对应的是黄芪桂枝五物汤证的“尺中小紧”,和小建中汤的“阴脉弦”,弦即紧而硬、大紧。小紧者,多无腹痛,用芍药三两;大紧者,多有腹痛,用芍药六两,加减皆有法度。

脉“阴阳俱微”,当然可以用桂枝,42条:“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何况还有黄芪证存在,阳脉就更会弱了,新加汤证还脉沉迟呢,一个方的脉岂能由一味药来决定?

少腹肌肉的弦急不是少腹里急,因为少腹肌肉是外部骨骼肌,影响不到内脏运作,只有内脏肌肉的急才会造成里急,而内脏肌肉除了心肌之外都是平滑肌,桂枝解不了平滑肌的拘急,平滑肌的痉挛恰恰需要芍药来解。

此外,里急不一定是平滑肌挛急造成的,还有多种原因,比如127条的里急是尿路结石堵塞的结果,肾气丸证的少腹拘急是平滑肌无力尿不出来的结果,您把这些里急都解释为桂枝证,真是想得太简单了,而且根本就不存在某种里急是属于桂枝证的。

您竟然把“少腹急结”也理解为肌表的急了,这说的是血结于腹中,桃仁证,跟肌表毫无关系。《别录》桃仁:除卒暴击血,破癥瘕,通脉,止痛。桃核承气汤用桂枝,是因为有气上冲、表热、悸动之类,这个原则贯穿于《伤寒论》,如肾气丸证的“脚气上入”、桂枝茯苓丸证的假“胎动”、苓桂术甘汤证的“气上冲胸”、苓桂枣甘汤证的“脐下悸”、桂枝加桂汤证的“气从少腹上冲心”,桃核承气汤证也不例外。

一路下来,发现您的错误之处真是越挖越多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18-8-4 14:49:46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明是你把“腹中痛”和“关上微”扯到一起的。这还不认账。脉紧是芍药证吗?那麻黄汤证脉紧怎么不用芍药?苓桂术甘汤证脉紧怎么不用芍药?大黄附子汤证脉紧弦怎么不用芍药?黄芪桂枝五物汤证没有腹痛,请您不要信口给经典加上一个腹痛。
《伤寒论》关联到小建中汤证的脉象只有一条,“阳脉涩,阴脉弦”。脉弦就是大紧吗?请不要信口把弦说成是大紧。紧者常为阴气有余,弦者常为阴气不足,如《金匮要略》曰:“男子脉虚沉弦,无寒热,短气里急,小便不利,面色白,时目瞑兼衄,少腹满,此为劳使之然。”柴胡汤证脉弦,也是阴气不足。
桂枝解肌,凡为肌困阳亢者都能解。膀胱肌能解,胃肠肌能解,心肌也能解。如心中悸,就是阴虚阳亢,常用桂枝解心肌以通散阳亢。
太愁人了,我不能再回复你的帖子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6301

积分

9534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6301
发表于 2018-8-4 20:52:17 | 显示全部楼层

RE: 附子汤药证简析

本帖最后由 coorus 于 2018-8-4 21:01 编辑
李国栋 发表于 2018-8-4 14:49
明明是你把“腹中痛”和“关上微”扯到一起的。这还不认账。脉紧是芍药证吗?那麻黄汤证脉紧怎么不用芍药? ...

您在11楼说:
黄芪桂枝五物汤证,“关上微”是芍药证,“尺中小紧”是桂枝证。
“虚劳,里急,腹中痛”……“腹中痛”是荣阴少而脉挛痛之芍药证。

我在12楼的回应:
腹中痛的芍药证怎会对应“关上微”呢?先不说虚实,首先必须是“尺中”啊。

您在13楼说:
“关上微”是心下血虚,可不就是芍药证嘛。
————————————————————————
看了您13楼这句,我明白了,您说“关上微”是芍药证、“腹中痛”是芍药证,在您的观念里是不冲突的,但我认为芍药可以对应腹中,却不能对应心下(在解释28条时我也提到这点),这才有了12楼的质疑。所以您认为是我把“腹中痛”和“关上微”扯上关系,而我又认为把是您把“腹中痛”和“关上微”扯上关系的。现在清楚是怎么回事了。

我说小建中汤条文中的“阴脉弦”和黄芪桂枝五物汤条文中的“尺中小紧”是芍药证,可没说凡是脉紧都是芍药证,您拿麻黄汤证等来质疑我,就完全没逻辑了。
我说过黄芪桂枝五物汤有腹痛吗?我明明是说用芍药六两的小建中汤有腹痛。我的原文:“小紧者,多无腹痛,用芍药三两;大紧者,多有腹痛,用芍药六两

柴胡汤脉弦是邪气郁于少阳,脉细才是阴气不足,小柴胡汤证也见“脉沉紧”(266条),也是异曲同工,脉紧是邪气郁于少阳,脉沉是阴气不足。少阳病毕竟是个阳证,脉有实象再也正常不过了。

对“弦”这个脉您不能先入为主,先要撇开后世的解说,单纯在《伤寒论》中找答案。“弦”在《伤寒论》中是个实证的脉,这是我查看了伤寒论所有脉弦之处得出的结论,如113、142、212、324条。当然,由于一些前提想法的不同,您查看之后可能不会认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18-8-5 06:24:39 | 显示全部楼层

RE: 附子汤药证简析

coorus 发表于 2018-8-4 20:52
您在11楼说:
黄芪桂枝五物汤证,“关上微”是芍药证,“尺中小紧”是桂枝证。
“虚劳,里急,腹中痛”… ...

266条:“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与小柴胡汤。”干呕不能食,兼见脉沉紧,胁下硬满,这是脾胃气虚,肝胆气实,所以用人参补脾胃之虚。干呕脉沉就是阴气虚,但是脉紧不宜用芍药,所以用人参。假如能食而不呕,脉沉紧者,则为阴气实,法当下之。
113条:“形作伤寒,其脉不弦紧而弱。弱者必渴,被火必谵语。”此条弦紧与弱对比,是寒证与热证对比,并不是实证与虚证对比。弱者必渴,是对脉弱者为热证的说明。脉弱者被火必谵语,谵语就是实证。如经曰:“实则谵语,虚则郑声。”
142条:“发汗则谵语、脉弦,五日谵语不止,当刺期门。”刺期门是因为脉弦,阴气不足,假如阴气足,法当下之。如经曰:“过经,谵语者,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脉弦而谵语者,是刺期门,而不是下之,就是为了避免下之伤阴。
212条:“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涩者死。”此条脉弦是与脉涩作对比,弦比涩实,还有得一救,并不是弦脉为实。假如不是胃热谵语,昏不识人,微喘直视,命悬一线,是不能用下法的。都“微喘直视”了,岂能阴气不虚?
324条:“少阴病,饮食入口则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者,此胸中实,不可下也,当吐之;若膈上有寒饮,干呕者,不可吐也,当温之,宜四逆汤。”脉弦迟,心中温温欲吐者,此为胸中实。弦迟为虚,通常不应温温欲吐;温温欲吐为实,通常不应脉弦迟;脉弦迟,干呕者,此为膈上有寒饮,不可吐也,当温之,宜四逆汤。
你是只抓脉弦其标,不论脉弦其本。
您明明知道266条之脉沉紧,142、212、324条之脉弦等,都是有前提条件的,可是却抛开这些条文的前提条件,专捡脉紧和脉弦来说事,您这不是麻缠吗?如您所说:“由于一些前提想法的不同,您查看之后可能不会认同。”我都要发昏了。
医有六不治,谁治谁心焦。
医有六不辨,谁辨谁头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6301

积分

9534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6301
发表于 2018-8-5 22:06:11 | 显示全部楼层

RE: 附子汤药证简析

本帖最后由 coorus 于 2018-8-5 22:13 编辑
李国栋 发表于 2018-8-5 06:24
266条:“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与小柴胡汤 ...

您把256、266两条对照来看,就能知道,266条的脉紧就是265的脉弦,为柴胡证;266的脉沉和265条的脉细,都是阴气不足,为人参、大枣、甘草证。您在15楼说“柴胡汤证脉弦,也是阴气不足”,那是错的,但您又在17楼说266条“脉沉就是阴气虚”,这么一改就对了。

我把“脉弦”的条文挑出来,是为了搞清楚弦脉在各个条文的前提下分别是指什么,上次没有细说,大概让您觉得我是凭空瞎说的,那好吧,我就把我的分析写一下,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证明——弦脉就是紧脉
113条,引用这条的目的仅仅是让您知道“弦”和“紧”都不弱。
142条,脉弦、谵语,当刺期门。刺期门干啥?就是143条说的“随其实而泻之”。您也说了,“实则谵语”。可见这个脉弦是实象。您说没有用下法,难道只有需要用下法的才叫实证?
212条,脉弦者为什么生?很简单,因为脉弦是个实证的脉,还经得起下。您可能会说,脉弦也经不起下,那么,您看这病人是怎么生还的呢?难道是自愈的吗?
324条,您怎么能断言弦迟为虚呢?弦迟之脉常见于实证,比如这条的胸中实,条文明确说“可吐之”,不是四逆汤证。
《金匮》中还有“阴弦”的胸痹病、“脉弦紧”的大黄附子汤证、“脉弦”的十枣汤证、“沉弦”“可下”的酒黄疸病,都是实证,不一一细说了。

以上几条,只能说明弦脉是实证的脉,并没有说清楚到底什么是弦脉。要讲清楚,还得靠下面几条:
《伤寒·辨脉法》:“脉浮而紧者,名曰弦也。”弦=浮+紧,这个说法不完全对,因为伤寒论也有“沉弦”的脉。
《金匮》痉湿暍病篇:“夫痉脉,按之紧如弦,直上下行。”弦=直+紧。
《金匮》腹满寒疝宿食病篇:“夫脉浮而紧乃弦,状如弓弦,按之不移;脉数弦者,当下其寒;脉双弦而迟者,必心下坚;脉大而紧者,阳中有阴,可下之。”这是吴迁本的原文,邓珍本不是“浮而紧乃弦”,而是“数而紧乃弦”,由于后面说到“脉数弦者”,而且《辨脉法》也说是浮而紧,所以吴迁本“脉浮而紧乃弦”是对的。
《金匮》疟病篇:“弦紧者可发汗、针灸也”,其中“弦紧”二字,《脉经》及《千金》作“紧数”,《外台》作“数紧”。这说明“弦”、“紧”二字是可以通用的。

综合起来看,脉弦就是脉紧,而且超过一般的紧,紧得厉害,直挺挺的,发硬。然后拿这个认识去验证一下伤寒论中其他“弦”字,看能否说得通,我想您会觉得涣然冰释,还会发现一些原文的错误,如“弦则为减”、“弦则卫气不行”之类的分析,显然出自后人之手。

再查看一下“阴脉弦”的小建中汤证、“尺中小紧”的黄芪桂枝五物汤证、“大实痛者”的桂枝加大黄汤,就能非常清楚地看到:芍药治的是实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18-8-6 06:58:36 | 显示全部楼层

RE: 附子汤药证简析

coorus 发表于 2018-8-5 22:06
您把256、266两条对照来看,就能知道,266条的脉紧就是265的脉弦,为柴胡证;266的脉沉和265条的脉细,都 ...

你说这么多,都是断章取义。芍药本能充实荣气,所以原文着重强调:“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麻黄汤证、大青龙汤证脉浮紧,发热汗不出,皆为荣气实,所以皆不可与芍药再实其荣气。大青龙汤证脉浮紧,不汗出而烦躁,是表邪入内,所以在麻黄汤的基础上加麻黄发荣气,加石膏清内热,加炙甘草和中气,加生姜健脾气,加大枣益胃气。大青龙汤方证足以说明甘草、大枣二味,不是用于补益脉中的荣气。
你说芍药治的是实证,那你加芍药治治麻黄汤证、大青龙汤证之荣气实者试试,病人必烦躁不得卧寐,甚至脑溢血。
断章取义,不可理喻。像您这样片面研究伤寒论方义,真不如不研究的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6301

积分

9534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6301
发表于 2018-8-6 12: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您为什么会觉得,芍药治实证就得治一切实证呢?就必须能用在麻黄汤里才行呢?大承气汤是实证,麻黄治实证,那么您会在大承气汤里加麻黄吗?显然不会嘛。

甘草、大枣就是补荣气的,炙甘草汤证用甘草四两,大枣三十枚,不用芍药;桂枝甘草汤证,桂枝疏泄卫气,若不用甘草益荣气,则无效;麻黄汤中含有桂枝甘草汤,正是为了防止发汗后伤荣气而心悸。

“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这句话要跟50条一起看,50条:“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
脉浮紧、发热、无汗者,如何治疗?还要看荣气多少,若荣气充足者,那就如16条所说,不可用桂枝汤;若荣气太虚,脉就不会紧了,肯定不可发汗,也就是不可用麻黄了,但是荣气既不太虚,又不是那么充足的怎么办呢?一边发汗,一边补荣气,这就是为什么会存在大青龙汤、葛根汤这种方子的原因了。

大青龙汤不但含桂枝甘草汤,还用了生姜、大枣,组成一个完整的桂枝去芍药汤,这就是为什么因为38条开头就说“太阳中风”,这说明大青龙汤证荣气虽然还算充足,但表实程度是不如麻黄汤证的,葛根汤证也是如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18-8-6 15:4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国栋 于 2018-8-6 16:46 编辑

您不用说那么多,拐弯抹角,避实就虚。就说麻黄汤证,脉紧无汗身体痛,此等荣气实者,为什么不用芍药破荣气?你说“芍药破荣”,那为什么不破此荣?
先打个预防针,请不要说桂枝汤证身疼痛就是用芍药破荣。桂枝汤证诸条皆无身疼痛。下利后身疼痛,攻表宜桂枝汤,那是下利导致荣气受损,是荣气虚痛不是荣气实痛。如62条:“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62条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就是荣气虚痛,不是荣气实痛,用芍药是益荣行血而去痛。50条“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就是说明脉迟是荣气不足,可加芍药益荣气,不可用麻黄汤发汗。
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的桂枝新加汤证加芍药“破荣”,那么脉浮紧无汗的麻黄汤证身疼痛,为什么不用芍药“破荣”?为什么仲师说: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桂枝汤?

“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桂枝汤”,不是不可与桂枝、甘草、生姜、大枣,而是不可与芍药。如大青龙汤方证“脉浮紧、发热、不汗出”,其方却有桂枝、炙甘草、生姜、大枣,就可以说明,“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芍药。假如芍药是破荣气实,那为什么不可与芍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6301

积分

9534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6301
发表于 2018-8-6 20:33:38 | 显示全部楼层

RE: 附子汤药证简析

李国栋 发表于 2018-8-6 15:40
您不用说那么多,拐弯抹角,避实就虚。就说麻黄汤证,脉紧无汗身体痛,此等荣气实者,为什么不用芍药破荣气 ...

您说到什么,我就跟您谈什么,一路下来都没有拐弯抹角、避实就虚过。
我在20楼已经说得很清楚了,芍药治实证,并不意味着芍药可以治一切实证,还要考虑表里病位。麻黄不能代替大黄治里证之实,同样的,芍药也不能代替麻黄治表证之实,麻黄汤证荣卫俱强,是表实证,不是里实证,以桂枝泄卫气,以麻黄泄荣气,没有芍药什么事。麻黄汤的最简方只有麻黄、甘草两味药,为何加甘草?补荣气,防止麻黄泄荣气太过。

如果同时有里实证,当然有机会在麻黄汤中加芍药,甚至加大黄都行,例如《深师》续命汤,由麻黄汤加芍药、人参、白术、石膏等组成,主治“风邪入心,或心痛彻背,背痛彻心,去来上下,惊恐,小腹胀满微痛……”,腹痛即为芍药证;又如《普济方》小续命汤也同样是麻黄汤加芍药的结构,以附子、芍药、甘草治“筋脉拘挛”;葛根汤、麻桂各半汤都是麻黄汤与桂枝汤的合方,其证都包含了芍药证,只是条文中没有明示罢了。

您打的“预防针”里又出现了一个错误。桂枝汤证是可以有身疼痛的,您也已经举出条文了,但解释错误,这个身疼痛不是荣气不足造成的,更不是荣气实痛,而是卫气强造成的,这个痛就是桂枝证。

至于62条,您可以看看我的这个贴子,跟我在这里跟您的讨论是一以贯之的:
http://www.hhjfsl.com/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98640&extra=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6301

积分

9534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6301
发表于 2018-8-6 21: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16条的“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桂枝汤”,和50条的“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我在20楼说两者要合起来看,因为两者都说得太绝对了。脉浮紧而尺中迟者(其实应该是尺中细),即“血少者”,既不是“不可发汗”,也不是“不可与桂枝汤”,而是需要发汗和补荣气同时进行,例如葛根汤证、大青龙汤证,都用了大枣补荣气,也都用了麻黄发汗。

您此前可能没怎么看明白,所以在此重申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18-8-6 21:35:45 | 显示全部楼层

RE: 附子汤药证简析

coorus 发表于 2018-8-6 20:33
您说到什么,我就跟您谈什么,一路下来都没有拐弯抹角、避实就虚过。
我在20楼已经说得很清楚了,芍药治 ...

说了半天说的什么呀?说芍药是用于里实证。原来芍药在桂枝汤中是攻里,麻黄汤是攻表,所以麻黄汤没有芍药什么事。您的回答也真是绝了。您颠覆了《伤寒论》桂枝汤解表、解外的论点,用于攻里的芍药,居然用到攻表的桂枝汤中。服了您啦,真是服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18-8-6 21:47:03 | 显示全部楼层

RE: 附子汤药证简析

coorus 发表于 2018-8-6 21:20
16条的“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桂枝汤”,和50条的“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 ...

您说的这么白,怎么会看不明白呢?脉浮紧没有芍药什么事,脉浮虚才有芍药的事。因为脉虚者是里实,所以才用芍药攻里。这怎么会看不明白?非常明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6301

积分

9534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6301
发表于 2018-8-7 10: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RE: 附子汤药证简析

李国栋 发表于 2018-8-6 21:47
您说的这么白,怎么会看不明白呢?脉浮紧没有芍药什么事,脉浮虚才有芍药的事。因为脉虚者是里实,所以才 ...

您才明白呀,此前一直在说对应芍药证的“阴脉弦”、“尺中小紧”,当然不是治表实证的了。桂枝汤解外是因为有桂枝,只要有桂枝就能解外,如桂枝人参汤,以理中汤治里,以桂枝解外。

您不要觉得桂枝汤证是纯虚,不能用去实的药,它起码有一部分是因实而虚。极端的情况就是大黄蟅虫丸证,您看条文怎么说?“五劳虚极,羸瘦,腹满,不能饮食,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营卫气伤,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缓中,补虚,大黄蟅虫丸主之。”够虚的吧?但大黄蟅虫丸里绝大部分是攻实的药。

桂枝汤本质上是个治虚劳的方,而虚劳不仅仅是营养不足或消化不良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增加营养(大枣)和健胃(人参)来解决,但主要矛盾是在血痹,可以说是肠道吸收能力的问题,血痹不除,营养就进不去,而病人的胃功能一般并无问题。所以桂枝汤不用人参,打头阵的是芍药,除血痹,治其根本;甘草、大枣随后进去补荣气;桂枝泄掉虚浮的卫气;生姜除去胃中的浊气。

芍药别名很有意思,余容、梨食、其积、解仓,都是在说同一件事:腾出空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44

积分

453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244
发表于 2018-11-3 10:06:58 | 显示全部楼层

RE: 附子汤药证简析

coorus 发表于 2018-8-5 22:06
您把256、266两条对照来看,就能知道,266条的脉紧就是265的脉弦,为柴胡证;266的脉沉和265条的脉细,都 ...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偶而不以三偶反,则不复也。”
感谢李老师的精深讲解。感谢coorus老师精深的辩难 总结 启发。妥妥的一场经典学习的盛宴。感谢不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598

积分

963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598
发表于 2018-11-3 16: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安居 于 2018-11-3 16:20 编辑

我觉得李先生的推导的一个基本点来源于 麻黄汤是荣气实这个假定,万一这个假定是错的呢,全盘基本推翻。
我认为麻黄汤桂枝汤都是荣气虚。荣气实的人不伤于寒。我据此推导的伤寒论也很融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4-20 10:46 , Processed in 0.426186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