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3337|回复: 6

中医药现代化不能放弃传统智慧

[复制链接]

14

主题

141

积分

7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1
QQ
发表于 2011-5-7 23: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现代的中医人需要继承前贤的思维方法,形成较为完美的智力形式以驾驭、掌握不断膨胀的知识和信息,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

    纵观近代诸多试图对中医进行改良,或欲使中西医融合的努力过程,从中西医汇通派欲以西医观点印证、附会中医,到近、现代对中医学理论体系提出质疑,甚至叫嚷取消中医,再到现代中医界内部缺乏自信,都有一种认识的偏差,那就是均未深刻地理解和认识到这两种文化的不同。  在我国中医界有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那就是诸多中医在越来越多地获取西医知识的同时,逐渐地弱化了中医的技能,丧失了中医智慧,因而用中医药防治疾病的水准不断下降。笔者认为:获取中、西医知识非常必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并应用中医智慧,才能更好地用中医药为广大民众服务。

  现代中医不仅需要知识更需要智慧
  英国哲学家佛兰西斯c培根在16世纪曾提出一个影响人类几个世纪的口号:“知识就是力量”。这在当时各种知识相对贫乏,各门学科尚未完善,各类技术相对落后的状况下,确实具有积极意义。

然而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当世界进入21世纪,各种知识和信息日新月异、呈爆炸性地增长时,如果没有一种高级的智慧对各种知识和信息进行分析、甄别、选择、统筹、组合,那些庞杂的知识和信息就可能变成杂乱无章的东西,干扰人们的视线,搅乱人们的思想,影响人们的能力与行动。

  例如,现在中国的医疗现状,基本上是西医处在主流地位,甚至占居着话语权与裁决权,其精密的检查、规范的措施和针对性极强的、起效快速的药物以及各种手术,不但被社会认可,也令许多中医人眼花缭乱,因而日渐放弃自己的特色与优势去向西医学靠拢。

   仲景牌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用于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遗精盗汗。
  学习人家的技术是好事,可怕的是丧失了中医的思维方式,丢掉了中医的智慧,成为人家的附庸。因此,现代的中医人需要继承前贤的思维方法,形成较为完美的智力形式以驾驭、掌握不断膨胀的知识和信息,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

  知识、信息是散乱的,而智慧才是理性的、灵动的、有创造力的东西。不论在任何国家、任何时期,智慧都是一种永不衰老的精神形式和能力;而知识和信息则随时被文明发展、科学进步所超越而成为历史文献,从这个意义上讲“智慧比知识更有力量”。

  将信息加工为知识,将知识升华为智慧,只有这样信息和知识才能发挥其作用,才可称其为“力量”。有人说,今天的中医未必比古代的中医高明多少,单就科学知识的占有上而言,现在的中医肯定比古代的中医有优势,而就中医思维能力而言,或许还真达不到中医前辈们的高度。




上一篇:张琼林临证方药经验
下一篇:个人整理的效方转自伤寒论坛

14

主题

141

积分

7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1
QQ
 楼主| 发表于 2011-5-7 23: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医学科学领域,用还原论分析方法为基本模式的西方医学在整体观念、和谐思想、生命原则、组合思辨等方面的探究,可能永远无法达到中医学的高度。在充满中国人智慧的《黄帝内经》中,就可以寻找出现代医学各种观点的雏形;被称为“方书之祖”的《伤寒杂病论》里,其理、法、方、药仍有效地指导着临床;现代医学研究的各种新发现也每每为中医学理论不断地提供一个个佐证。

  拥有中医智慧是现代中医前进的力量  从哲学层面看,中医学比现代医学更具有“智慧”色彩,它是由知识、能力、经验综合升华而成的人体生命科学,它超乎“纯知识”、“纯技术”的层面。

  我们看到,当现代医学为一种从未见过的疾病而束手无策时,博大精深的中医则可以用“辨证论治”为武器,以“平衡和谐”的理念从容不迫地对其处理。如将艾滋病、非典、甲型H1N1流感等纳入辨证论治的范围,并且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效果。相比较而言,现代医学对这些新出现疾病的有效处理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在现实的临床实践活动中,中医临床医生常常接手一些西医疗效不佳或束手无策的病人,且能取得较好疗效,也能从一个侧面说明这个问题。  由此可见,中医的“智慧性”在未来的岁月中更具有一定的临床优势和迎接任何疾病挑战的能力。



仲景牌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用于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遗精盗汗。

  古今中外的历史经验证明:就科学的创造发展之原动力而言,人们的智慧要比单纯拥有知识更为有用,诸多创新型人才所创建的理论或许不太完备,或者其创新的东西论证不那么有力,或者其细微之处也不那么清晰,但都善于抓住根本和要点,撇开干扰的、多余的、不必要的部分,提出新问题、新观点,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如李东垣的“脾胃论”,刘完素的“火热论”,张子和的“攻邪论”,朱丹溪的“滋阴论”,王清任的“气血论”等。

  从古到今,熟读医籍、学富五车的人很多,但能突破旧说、创立新说的人却如凤毛麟角。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杨振宁博士曾说过:“一个好学生不在于具有优秀的成绩,而在于具有良好的思维形式”。同理,一个好的中医,一定是才识优于学问、悟性超过记性的人,其思维能力、智慧形式较之一般的中医或西医更加接近现代医学人才必须的素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141

积分

7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1
QQ
 楼主| 发表于 2011-5-7 23: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正确对待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  纵观近代诸多试图对中医进行改良,或欲使中西医融合的努力过程,从中西医汇通派欲以西医观点印证、附会中医,到近、现代对中医学理论体系提出质疑,甚至叫嚷取消中医,再到现代中医界内部缺乏自信,这些都有一种认识的偏差,那就是均未深刻地理解和认识到这两种文化的不同。

  特别是由不同方法论产生出来的中西医学,各有其内在的、有机的活力,各有其固有的机制和逻辑,各有其学术和实用的优势,各有其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轨迹,它们可以互存、互补、互用,但决不可以以此压彼,以此掩彼,甚至以此代彼。

  这需要“和而不同”的智慧,也符合保障人类生命健康的愿望。作为中医人,应充分认识到中医学的许多学术优势,应充分发挥中医智慧为民众服务。无论是过去、现在乃至将来,中医智慧都是中医学最具魅力的东西,它无须被进行“手术”,也没有必要被改头换面。唯如此,中医学才能为人类健康和文化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0

积分

56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QQ
发表于 2011-5-8 07:29:4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赞同。人家放弃5000年的知识的结晶选择300多年的探索,那是他无知。西医的仪器可以辅助中医的检查,治疗必须以中医为主。因为中医研究的是活人西医研究的是死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0

积分

92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1-5-8 09:27:01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那句老话:道无术不行,术无道不精。

所谓“智慧”,就是“道”。道在于一,执一可以应万。《内经》说: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知识爆炸”就是一个流散无穷的必然结果。宇宙和生命的具体表现都是无穷的,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穷尽所有知识。只有道,可以让我们返回那“一”的本源。

西医就是一个“流散无穷”的医学体系。

近代中医追随西医,也已经堕落进“流散无穷”的泥潭之中。

《伤寒杂病论》是道的产物,但它属于术的形式。经方的表现形式也是术。术,很重要,没有术,空言道,无法解决实际问题。但是中医对于术,主张用道来驾驭。忽视道,一味追寻术,可能是经方爱好者在低层次上的表现形式。真正的经方家,应该是根植于传统文化土壤中的智慧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444

积分

71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医者意也,存乎一心。

Rank: 2

积分
444
发表于 2011-5-8 12:45: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严重支持上述观点,近代中医已经失去了自己的灵魂,特别是学院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444

积分

71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医者意也,存乎一心。

Rank: 2

积分
444
发表于 2011-5-8 12:46:51 | 显示全部楼层
特别赞同,近代中医研究已经失去了灵魂,早已经将中医的智慧流散无穷了。真是悲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2-22 18:47 , Processed in 0.154914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