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张仲景年长的同乡何颙,曾说:“君用思精而韵不高,后将为良医。”其实这个韵不高反映的就是张仲景的文风拙朴,事实上,我们读起来伤寒杂病论确实会有种佶屈聱牙的感觉,在汉赋盛行的时代背景下,为什么张仲景没有受时代的影响呢?但是,同样读周易参同契虽然很难理解其中的隐喻,但是却可以称之为美文,这也是为什么周易参同契可以广泛传播的原因,但是所造成的流害也是显而易见的,就是本身是讲的内丹却因为大量的引用外丹术语隐喻,反而造成了炼丹服丹的时代风气,流害直至明清之季。而伤寒杂病论在晋朝幸好有了王叔和的发掘得以流传,到了盛唐时期即便是孙思邈在写千金方时亦不得见完本,至写千金翼方似乎仍不得见完备传本。而到了宋朝,这个伤寒杂病论更是在一堆古旧残简被重新发掘,变成了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即便如此伤寒杂病论也并没有真正的大面积的传播实践。这也不可不说,实事求是的文风有时候并不利于传播,反而是精于譬喻的美文却流传广泛。但是,很难说那一种文章更好,所要说的是,在伤寒杂病论中大量的方言俚语应该是不少的,但是时代变迁这种夹杂着方言俚语的文风不再是简朴,而是为后世的理解造成很大的障碍。特别是后世注解伤寒论的人喜欢用文学化的注释,但是往往与事实越来越远,因为中国的文学譬喻往往由其一定之意义,只要你完整掌握了这套系统,你就可以破解出来那些韵文的真实意义。而对于伤寒杂病论这种非韵文的并且夹杂着方言俚语的古代文章,我们原有的那套韵文譬喻系统在解读它的时候反而不灵了,甚至会产生误导。从这个角度说,我们的文化在秦朝已经完成了书同文,而在汉朝就完成了文韵密码的整理,所以也可以说伤寒杂病论的文章可以称之为那个时代的另类和非主流。而周易参同契就是在汉代文韵密码下编写的生命学的著作,是汉代主流文化的典型代表。所以说,如果从这个基本的关于张仲景的信息出发,结合时代背景,我们就可以看出来,今天被我们称为医圣的张仲景在当时绝对是个非主流,这从伤寒杂病论的序言中即可明显感受到其非主流的身份特点,另外当时著作这本书是为了在普通人当中流传,为了解救百姓的疾苦而著。换句话说,周易参同契走的是高端理想追求路线,伤寒杂病论走的是低端实际需求路线,但是高端并不代表读者就大智慧、低端也不代表读者就是真愚钝。但是,伤寒杂病论是为了当时百姓的实用,现在看来却是“一时之用”,因为没有融入中华文化统一的进程中来,只有融入统一的文化进程中来,虽然在当时看来没有现实意义但是却可以在整个中华文化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当然也意味着在传承过程中更多的误读、误解与误用。其实,很多人不愿意去读《黄帝内经》,认为黄帝内经中很多术语读不懂,真的读不懂吗?而是我们根本没有掌握汉代的文韵密码而已。事实上,我个人认为伤寒杂病论还是古典中医理论的临床指导手册,但是张仲景自己本身具备解读古典理论中的文韵密码的能力,但是其在当时已经从一个世家大族变成了寒门小户,十分了解百姓疾苦,从当时社会实际需求出发以口语化间夹方言俚语著作此书。事实上,张仲景非其韵不高,实则其已经失去世家大族身份,虽于医道精思甚深,但是其人生态度却因为切近底层百姓而变得实事求是,这与东汉的读书人之中已经盛行的玄学奇术完全相悖。 |
上一篇:破苦谛下一篇:《傅青主男女科》中男科的方子,是否适用于女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