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5663|回复: 8

洪钧医话——Physical or Emotinal

[复制链接]

167

主题

3730

积分

41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730
发表于 2007-12-9 13:01: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洪钧医话——Physical or Emotional

每次医患接触,都是一种人文行为。
医家一定不要把临证看作是完全为了纠正患者的生理异常。医生也不是只靠药物或其他物质手段治病。病人也不是只需要物质手段纠正。
换言之,医学不是纯自然科学。治病不是纯科学过程。
人不是通过一条流水线生产出来的,他不能通过一条物理、化学检查检验流水线就能发现出现了什么问题并且修理好。
那样,治病就成了人和一系列冷冰冰的仪器打交道的过程。
按说以上是不言自明的问题。
实际上却非如此。
目前,医家、病家都有过分迷恋仪器和药物的倾向。这种倾向在中国似乎更为突出。
据我的经验,中国人对科学和迷信同样迷信。中国人有病求医的积极性要比西方人大得多。中国人也更相信有了病要吃药。
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人做那么多X光、CT、磁共振和血液生化等检查、检验。中国的药物广告为什么那么多——男性药更多到不可想象的程度。
我在英国行医近2年,发现英国人很能区分Physical or Emotional问题——就诊者常常这样主动问。
按:一般英国人口语说心理的一词用Emotional而不是用Psychological 或Mental。
英国人都有自己的保健医生GP——在他所在的地段医院里挑选一位医生。但医生不能挑选病人。
病人觉得医生顺眼也很重要——就像找对象一样,如果第一眼印象很差,就很难培养感情。这就是为什么英国保健制度中规定,病人有权选择自己的医生。
我在英国时,就又好几个病人直言不讳地告诉我,若非我在那个诊所里,他就不再就诊。换言之,与其说他就诊是去看病,不如说是去看看我这位大夫——聊聊家常他或她也觉得值。
在国内自然也有这种情况。病人说:到您这来看一次病,再到别的地方去就觉得一点意思也没有。
当然也会有另一种情况。病人找我一次就够了,以后再也不会找我。
在县级以上的医院里工作,很难体会以上所说。尽管去那里就诊的人也不都是患有纯肉体问题。即便一开始完全是肉体问题——比如外伤——也同样需要心理调整。
过去经常强调“服务态度”问题,好的态度就是一种良性心理干预。它也是拉近医患心理距离的有效手段。故医生虽然不一定像推销员那样总戴着职业性笑容求得消费者的欢心,冷淡或粗暴却一定不好。
最后,我对那些不大信任——无论技术还是人品——我的病人,我常常明确告诉他:另请高明。
这用得着一句古话:病不许治者,病必不治。(《史记》扁鹊传语)
所谓“不许治”,就是病人不很愿意让你为他治。
看来,医疗这种服务更不能强加于人。
我想,再好的服务态度,也不能保证每一个就诊者都很信任你。
但是,医生还是要尽量注意自己的形象——包括仪表、装束、举止、礼节、言谈、表情等。让更多的患者愿意找你,首先不是为了增加你的收入,而是让更多的患者在你这里解除痛苦。




上一篇:洪钧医案——吃喝风病
下一篇:一些学习心得

10

主题

6819

积分

775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6819
QQ
发表于 2007-12-9 21:34:42 | 显示全部楼层
赵先生所言极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7

主题

3730

积分

41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730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1 00: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按:“病不许治者,病必不治”见于《素问》五脏别论。赵先生一时疏忽,命我指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2

主题

11万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管理员

传承经方靠大家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16993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7-12-12 17:45:2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
传承经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7

主题

3730

积分

41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730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5 17:37:36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我的家乡,群众也大都知道区分生理性和心理性疾病。一般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把疾病分为“实病”和“虚病”。注意,这和中医“虚实”的概念不同。实病指生理性的,虚病指心理性的。不过实病也不是说一定有器质性病变。另一种说法干脆把心因性问题说成心病——容易被误解,尽管很合乎逻辑。
故乡群众还把怀疑鬼神作祟的“病”称做“外证”(却没有内证之说),这也是一种地方概念。
但无论如何,群众大都知道许多病是心理原因所致,当代医生不要总盯着“器质性”问题。
过分重视所谓“器质性”问题的结果是忽略了“心因性”问题,个别病人的认识如此可以理解,医家不应该这样。可惜,当代医家、特别是西医,普遍存在这种认识问题。
按:与器质性相对的是功能性,故实际上一些人说的Physical 实际上强调的是器质性,于是,认识非常狭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7

主题

3730

积分

41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730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7 11:42:07 | 显示全部楼层
无意中想起在英国时的一次经验。
患者是一位南美洲的第一代移民,她不到30岁,神情忧郁,主诉诸多不适,脉象弦滑。问她近来有无不愉快的经历,她潸然泪下。原来她是天主教徒,不久前却做了人工流产。又,她的父亲极其慈爱,该年病逝时她没有去奔丧。
那时正是克索沃事件,罗马教廷再三声称即便是被强奸而怀孕也不能人工流产。她和男友生活在一起,流产是英国医生做的,但她一时没有转变文化观念。加上她没有去奔丧,出现了心理障碍不难理解。
这种情况,药是要开的——一般用舒肝解郁、益气、安神法。但一定要做好心理治疗。
她就诊了3次,每次都要交谈近一个小时。我已经忘记具体说了那些话——用英语解决的她的心理障碍。总之,从第二次开始,她就很满意。第3次就诊时就介绍了新病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4

主题

4727

积分

2597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腌老黑豆的脚后跟。

Rank: 5Rank: 5

积分
4727
QQ
发表于 2013-1-29 21:23:24 | 显示全部楼层
洪钧是不是在河北中医学院教医学史的赵洪钧赵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4

主题

4727

积分

2597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腌老黑豆的脚后跟。

Rank: 5Rank: 5

积分
4727
QQ
发表于 2013-1-29 21:24:49 | 显示全部楼层
授人以渔,不如退而结网的赵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3

积分

23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63
发表于 2013-5-19 12:29:5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22 18:44 , Processed in 0.205992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5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