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7793|回复: 36

[其他] 基础不牢,莫想拔高

  [复制链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发表于 2018-7-28 06: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不论何术,凡为正规的学习,都要先学基本功。比如武术,老师先教站桩,马步,至少半年,根本不教你拳法。舞蹈,先练压腿,拉筋,至少半年,根本不教你舞法。球类,先练发球,接球,至少半年,根本不教你战法。围棋,先学死活,定式,至少半年,根本不教你对垒。
凡正规学习,都是先学基本功,没有一开始就学习技战术的。西医也是,总要先学器官,解剖等最基本的东西,不是一上来就学治病。唯独经方,就可以啥基本知识也不用学,一上来就学临床。怪不得经方叫得响,《伤寒论》在业内名声大,学习者不可谓不众,伤寒研究生毕业的已有上万名,可是经方医生还是难找。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伤寒论没有理论,只有临床”。




上一篇:芍药扶虚的特性不可忽视
下一篇:浅析桂枝附子汤药证

27

主题

1012

积分

3657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012
发表于 2018-7-28 07:32:39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先实后序,西医学习器官、解剖、组织病理,这些都是实实在在,可以看得见,摸得着,个人认为这才算真正的基础。中医学的学的基础也应该是能观察和触摸到的,而不是像当下教科书那样,将哲学作为中医的基础。也正因为如此,教科书培养的中医生,能看病会看病疗效好的屈指可数,因为书中教的都是理论,是与实践脱节的花架子,真正的临床应该是实实在在的,其基本功是望闻问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1090

积分

1825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090
发表于 2018-7-28 08:03:28 来自手机发布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好像和楼主完全两个意思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160

积分

639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160
发表于 2018-7-28 08: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再继续把伤寒论捧在象牙塔里面,经方医生就多了。
教授的人和学习的人,对所学知识的实用性缺乏信心。看到病人,就觉得,还是时方比较稳妥,现在很少能有人按照伤寒论里面的方子生病了。
现在医院的执业中医都缺乏基础知识么,那为什么他们不用经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1694

积分

3158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1694
发表于 2018-7-28 08:24:01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年的作者,一定是在一套完整的总结人体生理病理规律的理论指导下,才能写出如此精确严密的临床手册。不可想象仅仅靠临床能搞出这样的经典。两千年了,无数仁人志士临床大家都不能写出如同伤寒论这样的著作,已经充分说明李师的观点是正确的。

点评

有理有理  发表于 2018-8-15 10:58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179

主题

1万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博士生

纯青经方焰 继开铸精诚

Rank: 6Rank: 6

积分
11514
发表于 2018-7-28 08:38:34 | 显示全部楼层

  基本赞同李师的看法。

  只有一点不同意见:
  零基础的人可以先“学临床”诊治方法,中医临床经典《伤寒论》可以先熟记甚至背下来,然后在学习中深入理解融会贯通。
  但是零基础的人,不能学几条方证就开始“上临床”,如果这样,“治出事”的概率可能比“效如桴鼓”的概率大得多。

  进修经方的医师都是有中医基础、会四诊、会八纲辨证及脏腑辨证、能独立看病的,所以通过短期培训就能掌握经方临床运用的基本方法。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172

积分

115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172
发表于 2018-7-28 09:51:22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基础不牢,莫想拔高

《伤寒论》的基本构架在于对疾病的认识和症状的提取、分析、归纳、删减,进而对系列症状作出临床诊断,确立方药。
《伤寒论》的基本功在于熟背300多个方证条文,并能在实际临床上对病人的症状标表现迅速作出反应,这难道不是基本功吗?论坛里有谁可以背完《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如果出现烦躁可供考虑的方证有哪些?如果只是极少部分的人能做到,那真正能用经方应对临床的医师可不就少吗?经方是很简洁,但是经方的发现确是极为不容易的。

拿青蒿素来说(可以观看《记录中医》肖相如教授《辨证论治是你的工具,不是你的追求》),
中国政府于1967年5月23日在北京成立5·23抗疟计划办公室,统一领导《5·23 抗疟计划》的实施。北京中药所指定化学研究室的屠呦呦担任组长。
当时的基本思路是采取民间验方,然后利用现代的有机溶剂分离药用部位并进行相应的药理筛选和临床验证,研究人员整理了多达808种可能的中药。
1971年12月下旬,用乙醚提取物与中性部分分别对感染伯氏疟原虫 (Plasmodium berghei) 小鼠以及感染猴疟原虫(Plasmodium cyomolgi) 猴的疟原虫血症(parasitemia) 显示 100%的疗效。
1979年9月,依国家医药管理总局建议,"523"计划列入各级民用医药科研计划之中,不再另列医药军工科研项目。
1981年3月3日-3月6日,"523"计划举行最后一次小组会议;5月该会议纪要下发,"523"计划结束。
举国家之力,历时14年,投入如此多的人力物力,才发现了“青蒿素”。假如有人患上疟疾,你不用青蒿素?所因为它用起来太简单?我们根本不知道其中的原理,然后非要自己想一个理论出来再用,才觉得正确和踏实?现在很多名中医一个方子用上10几次有疗效,就贸然加入“经验方”和“用药经验”的队列,实在是值得怀疑。那么多如同“青蒿素”一般发现的经方, 请珍惜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5

主题

9651

积分

5505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9651
发表于 2018-7-28 10:38:48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偏概全了。不要急着批评,先看看楼主的“=”是不是成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76

积分

800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976
发表于 2018-7-28 13: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基础不牢,莫想拔高

“最近的中兴事件,算是把大家打醒了。很多人评价,中国有新四大发明,移动支付领先全球等等”,马化腾说,但这些都是表面的辉煌,仿佛沙滩上建楼,一推就倒。
关于“基础”的概念,各有各的理解,某些基础的基础是否值得更加去重视研究。比方说据我这些年对于论坛的观察,不少研习经方的朋友,对于老祖宗留下来的生理概念是陌生的,对人体到底是怎么回事还没弄明白,就拿着伤寒条文去机械对应。虽说用经方的人日渐增多,但训练水平没有跟上,大都尚处在低水平的应用。
因此不得不承认,论坛曾有过相当的热闹,但夕阳落下,日趋低水平的重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4901

积分

365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4901
发表于 2018-7-28 17:05: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高山 于 2018-7-28 17:07 编辑

急功近利,是经方爱好者的通病。

背出伤寒全部条文,也不见得会看病。就像背熟了佛经也不能成佛是一样的。你说《伤寒论》中蕴含深刻的医理,这一点我同意。但是这医理是什么?大多不甚了了。以为背熟了,就能条件反射地应用了,近乎梦呓。

《伤寒论》中的医理,还得用中国文化的基础来领会。就像文字是语言的基础一样,中国文化是中国医学的基础。我们必须要能够读懂古文,通晓历史,把医书放在那个文化大背景下,下,它才是活的。

中国文化尚且是读《伤寒论》的基础,而中医的其他经典倒反而可以不顾?

最近我在一篇文章中读到,四川土话中有一个词语,叫做“哈儿”,作者还解释了一番,就是傻瓜、不聪明的意思。可谁知道,远在江苏的某个地方的方言中,也有这个完全一样的说法。中国的方言,看似各自孤立,其实是相互“花”在一起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所谓医经和经方,看似不同,其实也是相互“花”着的。

花花世界。我们的生命中,其实“花”着很多不同族群的血脉。炎黄子孙,至少是两大部族的融合。语言,文化,生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据说北美的印第安人,其肤色、头发、文字,都像极了古代的中国人。甚至,他们自称是殷商的后裔。

历史是一个揉面的高手。中医各家,岂能例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834

积分

1356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834
发表于 2018-7-28 17: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岳美中先生认为《伤寒杂病论》“察证候不言病理,出方剂不言药性”,是仲师对病理和药性不精而不便言吗?当然不是!或许限于的体例和篇幅,仲师在《伤寒杂病论》中不讲理论而只讲临床。“文章千古事”,古人对于著书立说是非常慎重的,仲师如果没有一肚子的理论和临床经验,他是不会冒然下笔的!
    胡希恕先生说“辨方证是辨证的尖端”,而黄师认为学中医的最好办法,是从学经方始,而学经方的最好办法是从辨方证开始。这就奇怪了,辨方证既是开始又是尖端,岂不矛盾?!这中间隔着什么?不会是别的什么,只有理论和临床经验!——也就是基础。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32

主题

730

积分

872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30
发表于 2018-7-29 11:17:05 来自手机发布 | 显示全部楼层
标题同意,但内容不同意。两者相辅相成,对于成年人不必完全遵循此方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0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18-7-29 15:04:52 | 显示全部楼层
呕而发热,柴胡证俱,谁敢呕而发热就用柴胡汤。基础在其中。不言自明。傻子才不加区分,直接用柴胡剂吧。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0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18-7-29 15:06:41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叫方证辨证,不是死套方证,里面有很多功夫的,没有什么是简单的,可以投机取巧的。

点评

说的好啊。  发表于 2018-7-29 16:15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1733

积分

1825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1733
发表于 2018-7-30 12:34:59 来自手机发布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师讲解的基础可能有这么几点吧:
一是中医的阴阳观。好多人不理解阴阳到底是什么?在《伤寒论》里指的是什么?
二是中医的辨证。所谓辨证论治指的是六病的辨证,也就是用中医的四诊,看明白患者的脉证,通过脉证知道阴阳属性,寒热虚实表里。晓得病因病机病所,才能对症下药。
三是药物作用。中医治疗用植物矿物的偏性治疗疾病。所以必须掌握药物价值。越多越好。其实这一点非常重要。
四是脉络辨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18-7-30 14: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说的对。
基础的东西是在反复学习和实践中打磨出来的。例如呕吐,腹泻,大便硬等症,表里虚实者都会有,不经过反复学习和实践,就不能辨识清楚。读书和临证,二者不可偏废其一。《伤寒论》理论的东西讲的少,并不是没有理论。没有理论怎么辨别阴阳虚实呢?说理论容易扯皮,说临证也一样容易扯皮。盲人摸象不就是临证吗?学习经方是入门较快,但是没有十年以上的工夫,不可能登堂入室。反复阅读原文,带着问题阅读原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知不觉中,就登堂入室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80

积分

352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180
QQ
发表于 2018-8-4 00:44:13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基础不牢,莫想拔高




李老师,已关注你很久了!

像我等业余中医经方爱好者而言,应需要掌握哪些经方基础呢?如何才能提高经方技能?

请赐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18-8-4 06:31:01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基础不牢,莫想拔高

涛声依旧520 发表于 2018-8-4 00:44
李老师,已关注你很久了!

像我等业余中医经方爱好者而言,应需要掌握哪些经方基础呢?如何才能提高经 ...

先读现行中医大学教材《中医基础理论》。
然后读《伤寒论》,熟记二十个方证。如桂枝汤,麻黄汤,葛根汤,麻杏甘石汤,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小柴胡汤,大柴胡汤,小青龙汤,大青龙汤,真武汤,附子汤,四逆汤,五苓散,三泻心汤,三承气汤。
然后在自己和家人身上实践,治疗感冒发烧。牢牢记住一点,感冒发烧只要手足热,能吃饭,就可以放心治,治错了也不要紧。手足热者不怕误治,能吃饭者也不怕误治。如经曰:“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疾病主要是靠自愈的。能吃就能自愈。相反,假如手足冷,不能吃饭,没有经验就不要轻易去治了。
治疗感冒发烧的过程,就是提高经方技能的过程。只要能治好几例感冒发烧,那就是有悟性,不用人催,你自己就会坚持学习下去。假如一例感冒发烧也治不好,那就不可能提高经方技能。因为人体有很强的自愈力,比如冠状动脉完全栓塞,人体还能建立侧支循环。现代西医的说法,冠状动脉栓塞80/100,就是安放心脏支架的条件,这个说法不要听。栓塞90/100,不放支架的都比放支架的活得好,活的长。
假如一例感冒发烧也治不好,那就是不能顺应人体的自愈机能,《伤寒论》的核心论题,就是论人体的自愈机能。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179

主题

1万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博士生

纯青经方焰 继开铸精诚

Rank: 6Rank: 6

积分
11514
发表于 2018-8-4 08: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基础不牢,莫想拔高

李国栋 发表于 2018-8-4 06:31
先读现行中医大学教材《中医基础理论》。
然后读《伤寒论》,熟记二十个方证。如桂枝汤,麻黄汤,葛根汤 ...

  李老师讲得精辟,学习了。{:1_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5

主题

9651

积分

5505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9651
发表于 2018-8-4 08:24: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人体有很强的自愈力,比如冠状动脉完全栓塞,人体还能建立侧支循环。现代西医的说法,冠状动脉栓塞80/100,就是安放心脏支架的条件,这个说法不要听。栓塞90/100,不放支架的都比放支架的活得好,活的长。”
?????!!!!!
一直很敬重李先生。听你这么一个言论实在很震惊,希望你到西医相关科室实地考察一下,现实也会让你震惊的。
这个论坛有很多正规的医生,要不要听,这部分人士自会甄别取舍,但也有很多的爱好者和求医者关注,他们没有鉴别能力,而你相对“德高望重”,还是慎言为佳。
有一些疾病,特别是进展到某种程度时,是中医的雷区,还是避开为好。医之道,本为改命,一语不慎,罪愆莫赎。
话重了,但不得不说。见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18-8-4 14:54:53 | 显示全部楼层
抱歉!心脏主动脉侧支循环打开后,是缓慢建立起来和逐渐完善的,这一点需要讲清楚。所以说,新脏支架适合急性心梗和急性心绞痛,不适合慢性心梗和慢性心绞痛。而我国目前的状况是,慢性心梗者安放支架较多,不少人安放支架三个以上,有的甚至安放十来个。有的人安放支架不到半年,支架就又堵塞。而同等情况下不放支架的人,坚持吃药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几年以后也没有发展,甚至减轻。安放支架以后,只会加重,不会减轻。这就是慢性心梗不适合安放支架的理由。即使是急性心梗,假如吃药能够缓解,没有性命之危,也可以不放支架。放支架后,排异药不能停,否则很快支架堵塞。吃排异药,常会出现衄血,胃溃疡,很不好办。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179

主题

1万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博士生

纯青经方焰 继开铸精诚

Rank: 6Rank: 6

积分
11514
发表于 2018-8-4 18: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基础不牢,莫想拔高

r109 发表于 2018-8-4 08:24
“因为人体有很强的自愈力,比如冠状动脉完全栓塞,人体还能建立侧支循环。现代西医的说法,冠状动脉栓塞80 ...
  听你这么一个言论实在很震惊,希望你到西医相关科室实地考察一下,现实也会让你震惊的。
这个论坛有很多正规的医生,要不要听,这部分人士自会甄别取舍,但也有很多的爱好者和求医者关注,他们没有鉴别能力,而你相对“德高望重”,还是慎言为佳。
  有一些疾病,特别是进展到某种程度时,是中医的雷区,还是避开为好。医之道,本为改命,一语不慎,罪愆莫赎。


  论坛上“很多的爱好者和求医者关注,他们没有鉴别能力”,所以更需要知道过度医疗的真象和危害。

  国内西医的临床与国外有一些差别,比如国外治感冒发烧很重视人体的自愈能力,让患者多休息多喝水,尽量少用药,不会滥用抗生素。
  而国内的西医遇到感冒发烧,通常不管是否有细菌性感染,直接静脉滴注抗生素,以至于国际上平均每人输液2.5-3.3瓶/年,而国内则是8瓶。

  单靠某个个人,到某几个医院的西医相关科室考察,或许只能见到冰山的一角。
  如实告知,对深受病痛折磨的患者及其家人,才能减少因盲目抉择而再受损害。
  听黄熙教授在第九期全国经方临床运用高级研修班上讲,西医界有句话叫:“要想富、做介入”,心脏支架在国内的应用情况一些媒体早有报道:
  《心脏支架9倍暴利背后:国外手术用3个 国内用10个》
    --搜狐财经(作者:瞭望东方周刊)
    http://business.sohu.com/20140901/n403968092.shtml
  存在过度医疗
  冠心病由疑难重病变成高治愈率疾病,无疑是一个飞跃,其中心脏搭桥术和心脏介入术功不可没。但是,全球范围内都存在过度医疗,尤其是新技术、新产品的滥用更为严重。
  2010年3月10日,临床医学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报道说,美国有近半数不该放心脏支架的病人被放了支架。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胡大一说,中国滥用心脏支架问题并不比美国乐观。心脏支架一半不靠谱,有些产品的暴利高达9倍。国外很少有病人需要3个以上支架,可国内5~10个支架的也常见,支架滥用,血管成了“钢铁长城”。
  除了花样翻新的过度手术,还潜藏着非法销售、无手术资质医生非法手术等乱象。
  于是,心脏支架开始被质疑。2013年,北京市启动为期三个月的专项检查,以“规范大型设备和高值耗材的使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9

主题

1万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博士生

纯青经方焰 继开铸精诚

Rank: 6Rank: 6

积分
11514
发表于 2018-8-4 18: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基础不牢,莫想拔高

李国栋 发表于 2018-8-4 14:54
抱歉!心脏主动脉侧支循环打开后,是缓慢建立起来和逐渐完善的,这一点需要讲清楚。所以说,新脏支架适合急 ...
  心脏主动脉侧支循环打开后,是缓慢建立起来和逐渐完善的,这一点需要讲清楚。所以说,新脏支架适合急性心梗和急性心绞痛,不适合慢性心梗和慢性心绞痛。而我国目前的状况是,慢性心梗者安放支架较多,不少人安放支架三个以上,有的甚至安放十来个。有的人安放支架不到半年,支架就又堵塞。而同等情况下不放支架的人,坚持吃药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几年以后也没有发展,甚至减轻。安放支架以后,只会加重,不会减轻。这就是慢性心梗不适合安放支架的理由。即使是急性心梗,假如吃药能够缓解,没有性命之危,也可以不放支架。放支架后,排异药不能停,否则很快支架堵塞。吃排异药,常会出现衄血,胃溃疡,很不好办。


  李老师精通伤寒理论和临床,诚为患者着想敢说真话,您是我心中的医之大者!敬佩、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9

主题

1万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博士生

纯青经方焰 继开铸精诚

Rank: 6Rank: 6

积分
11514
发表于 2018-8-4 19: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基础不牢,莫想拔高



  CCTV新闻观察:
过度医疗是一种“恶”:

  滥用支架,中国心脏手术市场增速惊人;患者背着3个以上的支架隐患巨大;过度医疗都是利益惹的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80

积分

352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180
QQ
发表于 2018-8-4 21:57:10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基础不牢,莫想拔高

李国栋 发表于 2018-8-4 06:31
先读现行中医大学教材《中医基础理论》。
然后读《伤寒论》,熟记二十个方证。如桂枝汤,麻黄汤,葛根汤 ...

李老师,这个回复,求真务实,非常满意,赞一个!

我是搞软件出身的,之前曾学过经络,感觉很玄;后来知道有个台湾的倪师,天天呼唤经方,自从自学经方4年以来,我家里人就再也没有去看过西医的医生(孩子打预防针除外)。

常见小毛病治得也还好,就是比你们专业人士治疗效果慢一些,用药杂一些(不够精准)。

比如:我用吴茱萸汤(大剂量)治疗我媳妇儿10多年的突发性头痛(10年以来,每月月经必痛2天,不吃不喝),现在已经有半年不痛了;用当归芍药散+桃核承气汤治疗我家孩子月经絮乱(每月2次)、量少、色暗、大便难,吃了7剂,就好转了。

但是,也有些时候,治疗效果患得患失,比较苦恼。比如:我自已本人不知不觉中得了前列腺炎,前后用药达20多剂,见这个帖子:http://www.hhjfsl.com/bbs/forum. ... mp;page=1#pid518570

有疗效,有好转,但总是不能彻底。我思前想后,问题还是出在辩证不准上。

能否请李老师详细讲一讲,六经辩证的具体方法呢?

1、六经中,每1经所管理的身体部位有哪些?比如:少阳,具体管理身体哪些部位呢?

2、六经中,每1经犯病后的身体具体外在表现有哪些?比如:少阴,主症和次症有哪些?反推,如果明确了身体表现出来的主症和次症,就知道这是归属少阴了,就采用仲景大师的少阴篇方子进行治疗,这样就不会犯方向上的错误;

3、八纲中的阴、阳、寒、热、虚、实(表里相对容易判定),有没有简易的易拿捏的判定方法呢?因为一般的业余爱好者是不会号脉的,也号不准;光看舌象也不全面;

我看了毛进军老师的几本书,有写这些,但是还是不够详细。

望赐教!

非常感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18-8-5 06:02:57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基础不牢,莫想拔高

梦回杏林 发表于 2018-8-4 18:11
  李老师精通伤寒理论和临床,诚为患者着想敢说真话,您是我心中的医之大者!敬佩、学习。
...

您谬赞了。向您学习,襟怀坦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18-8-5 06: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基础不牢,莫想拔高

涛声依旧520 发表于 2018-8-4 21:57
李老师,这个回复,求真务实,非常满意,赞一个!

我是搞软件出身的,之前曾学过经络,感觉很玄;后来知 ...

我在“伤寒六病证鉴别要点”一贴中,简要列出了六病证各自的典型表现。假如要深入细致地掌握六病证之鉴别特点,还是需要工夫的。您若有闲暇,欢迎到我的博客浏览有关方面的内容。我的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lgdaz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4901

积分

365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4901
发表于 2018-8-9 12: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经典,乃是起步。背诵经典,是为熟练。抛弃经典,才是升华。

如果经典的内涵已经融入你的血液,你就要努力忘记经典,不再受那文字的羁绊!

老子云: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这就是讲的两个境界的事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18-8-9 17:33: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围棋界有一句话:“高手无定式。”
定式是不变的,而棋局是变化的,高手遇到变化了的棋局,就不会按照不变的定式去下棋,而是下出新手,以应对变化的棋局。
经方也是这样。例如“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桂枝汤。”不可与桂枝汤,是不可与芍药,因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为表实,芍药能实表,所以不可与芍药。例如大青龙汤证脉浮紧,发热不汗出者,就是与麻黄汤加炙甘草、生姜、大枣,而不加芍药。但是桂枝附子汤证“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脉浮虚而涩者”,与桂枝汤去芍药加附子主之,脉浮虚者正是桂枝汤脉证,如240条:“脉浮虚者宜发汗,发汗宜桂枝汤。”桂枝附子汤证脉浮虚者为什么去芍药呢?就是因为“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是表邪太实,不去芍药则会加重表实,必然导致“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得解。所以桂枝附子汤证“脉浮虚而涩者”,去芍药是因为表邪太实,加附子是因为“脉涩”为阳气不足。这就是高手无定式。所以要记住经典方证之精神,忘记经典方证之某一具体文字。
为学日益,学习经方的技能,日见增多,《千金》、《外台》等都属于经方范围;为道日损,体悟经方的道理,日见减少,所有道理最后都集中到“损有余,补不足”这一点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9

主题

1万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博士生

纯青经方焰 继开铸精诚

Rank: 6Rank: 6

积分
11514
发表于 2018-8-9 19:06:21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基础不牢,莫想拔高

李国栋 发表于 2018-8-9 17:33
围棋界有一句话:“高手无定式。”
定式是不变的,而棋局是变化的,高手遇到变化了的棋局,就不会按照不变 ...

  李师明见,大道致简。
  方证是特例,治法是通则。
  理法与方药,两手都要硬,前者指引辨证用药的大方向,后者将具体的疗效落到实处。

  更高一层的境界,都是建筑在更宽广的下层根基之上的。
  经典不是“羁绊”,而是“基石”!抛弃经典,谈何“升华”。
  不精于术,何以载道,半空论道,无异赵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4901

积分

365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4901
发表于 2018-8-10 00:02:55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字游戏,有何趣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18-8-10 06: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基础不牢,莫想拔高

梦回杏林 发表于 2018-8-9 19:06
  李师明见,大道致简。
  方证是特例,治法是通则。
  理法与方药,两手都要硬,前者指引辨证用药 ...

说得好:“不精于术,何以载道。”
经典是基本规矩。基本规矩就是道,千万别把基本规矩抛弃。如经曰:“汗出谵语者,以有燥屎在胃中,此为风也。须下者,过经乃可下之;下之若早,语言必乱。”“伤寒十三日,过经,谵语者,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过经”是什么意思?原文有答案。如234条:“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208条:“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由原文可知,过经,是过了表部经界,没有恶寒或微恶寒。如后世医家所说:“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
恶寒和不恶寒,就是“伤寒”和“温病”的区别。温病,是在得病之初就不恶寒。如第6条:“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那么212条:“微者,但发热谵语者,大承气汤主之。”就是不恶寒,但发热谵语者,大承气汤主之。
学经典,就是学基本规矩。任何时候都不能抛弃基本规矩。没有基本规矩必然作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160

积分

639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160
发表于 2018-8-10 11:24: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要求初学者从9大基础开始而不是从四大经典读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5883

积分

3237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883
发表于 2018-10-22 07: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基础不牢,莫想拔高

本帖最后由 小魚仙子 于 2018-10-22 07:28 编辑
高山 发表于 2018-7-28 17:05
急功近利,是经方爱好者的通病。

背出伤寒全部条文,也不见得会看病。就像背熟了佛经也不能成佛是一样的。 ...


仙子評語: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精彩生動,有趣有理。
傷寒條文,背熟無用。
博學多聞,花用無窮。
怪不得古人嘲笑,百無一用呆書生。
怪不得千年輪回,未有重來活醫聖!

763830C9-8673-46AB-A580-40C3100B7B8D.jpe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5883

积分

3237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883
发表于 2018-10-22 07:50:51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基础不牢,莫想拔高

李国栋 发表于 2018-8-4 06:31
先读现行中医大学教材《中医基础理论》。
然后读《伤寒论》,熟记二十个方证。如桂枝汤,麻黄汤,葛根汤 ...

仙子評語:
中醫經驗,精彩生動。
指導明確,受益無窮。


46340EE2-45BC-4D35-8AC8-52B6F09CB0D0.jpe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6 03:42 , Processed in 0.103585 second(s), 4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