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4412|回复: 3

《悟道张仲景》之张仲景乃方书之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3 19:40: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张仲景乃方术之士
东汉末年战乱纷纭,豪强割据,民不聊生,瘟疫流行,如张仲景自己形容所云:“遇灾值祸,身居厄地”。在如此恶劣的生存环境下, 然而作为读书人的张仲景是如何作为的呢?
张仲景首先是拜师学艺谋生,接受了师徒授受的传统教育,《名医录》说他“始受术于同郡张伯祖。”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张仲景的学识超过了他的师父,“时人言,识用精微,过其师。所著论,其言精而奥,其法简而祥,非浅闻寡见者所能及”,这句话证明张仲景是个极聪明敏悟的学生,学识水平非常高深。
自西汉董仲舒(约公元前179—104年)提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提倡“独尊儒术,罢黜百家”之后,以孔孟学说为主流的儒家思想逐渐代替道家思想,成为汉代乃至此后历代封建王朝的主政纲领。张仲景尽管个性不羁,但受其影响仍显而易见,言必称孔孟,是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特征。所以他在《伤寒杂病论》原序结尾表白说:“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 这里他说他“宿尚方术”。《史记•始皇纪》云:“悉召文学方术士。”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把研究社会科学和科学技术的人士集中一块。”此“文学”相当于现代所谓“社会科学”,“方术”则相当于现代所谓“科学技术,”古人的科学技术即指星相医卜之类。
我以为解读张仲景表叙中的内涵,可以为我们还原一个真实的张仲景,试作如下剖析:
第一句:“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翻译成现代语言即是:生来就聪明且悟道的,是悟性最上等;学习了以后就能懂得道理的,悟性则差一些。此句出处于《论语•季氏篇》:“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第二句:“多闻博识,知之次也”。用现代语言解释即是:知道差距但可以通过反复不断的勤奋学习来掌握道理的,是悟性比较差一点了。此句源于《论语•述而篇》:“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从以上两句的原文理解可以看出,张仲景不但强调了“学,然后知不足”,更着重强调是 悟道能力、悟道方法。
此外,《论语•述而篇》的:“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和《论语•卫灵公篇》的“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这两句均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勤能补拙,与上两句意喻相同,可视作是对“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观点的补充并加深理解。
第三句:“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 用现代话说就是:我素来只崇尚方术的学问,尽管不才,我一定会按照孔夫子的话去做好。“请事斯语”一句源于《论语•颜渊篇》:“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无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听孔子讲了如何做人、如何做到“克己复礼”的道理后表示说:“回虽然不聪敏,一定照老师这话去做”。
宿,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释:“止也”, 与 “ 古文夙”同义,与现代“夙愿”意义相近。
日本医家加藤良白《伤寒论自序注解》解:“ 《广韵》:‘宿,素也。”《后汉书•马援传》:‘宿怀不平。’《字典》云:‘尚,贵也。’《曲礼》云:‘礼尚往来’。《易》曰:‘尚往来消息。’《尔雅》云:‘请,求谓也。’《论语》曰:‘回虽不敏,请事事语。’朱子曰:‘事,如事事之事。请事此事,颜子默识其理,又自知其力有以胜之,故直以为己任不疑也。’”
“方术”一词,《北史•周澹传》载:“澹多方术,尤善医药。”此处文意明白,医药只是方术中的一种技艺,方术包含了医药。由此可见,张仲景所谓的“方术”不仅仅指学习医药,而是包含了医药学识在内的道家修炼课程。
日本医家山田正珍在《伤寒论集注》中认为张仲景所谓的“留神医药,精究方术”的 “医药、方术”,是“互文言之”,显然有失偏颇。
《论语•述而篇》有如此一段话:“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道,指道理,学问研究;德,指品德修养,含遵纪守法;仁,仁者爱人,指和谐的人际关系;艺,指礼、乐、射、御、术、数六艺,泛指谋生的技能。在孔子眼中“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是做人的基本操守, 是人生成功的必修课,只有“道、德、仁、艺”这四个方面齐备才能够“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才算完美人生。张仲景志趣高远,自觉向孔子所要求的这四个方面靠拢,并且极其虔诚,所以才说“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
中华文化的始祖源于“道”,“易”以载“道”,变通谓之“易”。通天地之道,明生命之理,晓变化之术,一部《易经》行天下,悟道修行,是古代知识分子的必修课。《素问•上古天真论篇》中倡导的“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的神仙养生观念,毫无疑问也影响了张仲景的学问之道。
我们现从《伤寒杂病论》序文中已了解到,张仲景生于世家望族,家族成员达二百余人,本来潜心修行悟道,不料瘟疫流行,夺去了三分之二的亲人的性命,他深受打击,“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于是转而“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为了便于后学入门,防备学者误入歧途,他抛弃了常人不易掌握的“望而知之”的望诊方法,只把易于学习的脉法、以及可以重复的方证辨识法,作为悟道捷径予以推广,所以他说“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在《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篇的结尾,张仲景提示说: “夫诸病在脏欲攻之,当随其所在而攻之。如渴者,与猪苓汤,余皆仿此”,尤可见他强调学习其著作必须悟道的一片苦心。
解读《伤寒杂病论》,有学者因书中体例某些内容与《黄帝内经》的描述不尽相同,怀疑张仲景的理论别有出处,如“医经派”认为出自《黄帝内经》,“医方派”则认为出自商•尹伊《汤液经法》,咎其实质,即在于对张仲景属“方术之士”认识不足。《素问•五脏别论篇》中云“黄帝问曰:余闻方士,或以为脑髓为藏,或以肠胃为藏,或以为府。敢问更相反,皆自谓是。不知其道,愿闻其说。”意即懂得方术的人都是从修炼中以自己的视觉来区分脏腑,就和我们现在观察现代解剖下的五脏六腑与中医功能态的五脏六腑一样,懂得这个道理,对张仲景何以借《黄帝内经》中经络六经之名而行《伤寒论》六经辩证之实的理解就容易多了。
在张仲景逝世后不久的晋•皇甫谧在其《针灸甲乙经》在 序言记载了这么一则有关张仲景的故事,他描述道:“仲景见侍中王仲宣,时年二十余,谓曰:‘君有病,四十当落眉,落眉半年而死。’令服五石汤可免。仲宣嫌其言忤,受汤勿服。居三日,见仲宣,谓曰:‘服汤否?’曰:‘已服。’仲景曰:‘色候固非服汤之诊,君何轻命也!’仲宣犹不言。后二十年果眉落,后一百八十七日而死,终如其言。”从此则故事可以看出,张仲景擅长望诊且望诊功夫极为了得。而望诊的基本功则源于五运六气的推理,五运六气是方术运用的基本内容。他利用方术数理推论预测王仲宣四十年后会眉毛脱落,眉毛脱落后半年会死亡的结果证明,张仲景是一个十分高明的方术之士。




上一篇:《悟道张仲景》之医源于巫的推测(续)
下一篇:《悟道张仲景》之张仲景乃千古圣人
发表于 2010-6-3 19:53:30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我五运六气的故事写了几篇,因为开篇大家反映不热闹,我也不发了。其中就有道家和儒家的关系。
又来个五运六气。
方士就是懂神仙术、不老术、预测未来术、算命术。实际点就是高水平中医!
方证最后都得落到理论上去,就是五运六气。
大家搞方证,先提高水平,至少对中医有兴趣,慢慢来吧。我们先走一步,虽然孤独,有点玄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507

积分

260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507
发表于 2010-6-3 20:30:28 | 显示全部楼层
遗风兄怎么不发了呢,你的每一篇文章都会拓展新手的思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2311

积分

3717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311
发表于 2010-6-4 14:0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十世遗风兄的文章很精彩,期待继续,鼓掌欢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7 04:47 , Processed in 0.231368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5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