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3423|回复: 11

《伤寒论》病传日数研究的一些结论

[复制链接]

209

主题

7085

积分

4089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085
发表于 2010-4-16 10:58: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伤寒论》病传日数研究的一些结论




上一篇:吴鞠通也怀疑过桂枝汤的效果!
下一篇:《内经》“痕迹”:《伤寒论》精确病传日数条文完全解读

58

主题

-150

积分

102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0
发表于 2010-4-16 11:5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内容已删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主题

7085

积分

4089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085
 楼主| 发表于 2010-4-16 12: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后世医家有不少人怀疑伤寒论中这类条文不是仲景文,见附录。

是不是仲景文是另外一个问题。这里只是推测这些条文的可能来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主题

7085

积分

4089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085
 楼主| 发表于 2010-4-16 12:4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内经》“痕迹”:《伤寒论》精确病传日数条文完全解读

 

 《内经》中“日传一经”的传变顺序如下:伤寒一日巨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四日太阴,五日少阴,六日厥阴,其不两感于寒者,七日巨阳病衰, 八日阳明病衰,九日少阳病衰,十日太阴病衰,十一日少阴病衰,十二日厥阴病衰。6日一候,此两轮如果病还不好,应该还再进入下一轮。
传变次序: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
对应日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从上面可以看出,〈内经〉病传的规律是:“本经病发之第(1+6N)天回到本经病衰(如本经病为1  1+6*1=7)”。如果“到经不解”(114条)还要往下传。前人习惯说的“过经不解”其实应是“到经不解,而后过经”。发病的第7日、13日、19日、……都是回到太阳。〈伤寒论〉中“过经”是指“过了太阳”往后传(进入阳明)。  


《伤寒论》中《内经》日传一经痕迹。主要有以下几条(都使用了精确的病传日数):太阳篇:457810104
105
阳明篇:183184

少阳篇:270271
厥阴篇后部分:348
霍乱篇:384
 

解读
4条“伤寒一日,太阳受之……”(《内经》“伤寒一日,巨阳受之”);

5条“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内经》“二日阳明,三日少阳”);
 7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陽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以“发于阳者”为太阳中风为解读前提。“7日愈”主要出于《内经》“帝曰劳风为病何如?岐伯曰劳风法在肺下,其为病也,使人强上冥视唾出若涕,恶风而振寒,此为劳风之病。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以救俯仰。巨阳引,精者(少年、精壮者)三日,中年者五日,不精者(老年、虚弱者)七日(可使劳风之病情缓解),咳出青黄涕,其状如脓,大如 弹丸,从口中若鼻中出,不出则伤肺,伤肺则死也。”另外,《内经》中还有巨阳七日病衰,头痛少愈”一句。
注:“发于阴者六日愈”尚未找到与《内经》的关系

8条“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内经》“巨阳七日病衰,头痛少愈”。)
10条“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脱胎于《内经》以下这段话:“其不两感于寒者,七日巨阳病衰,头痛少愈(表解) 八日阳明病衰,身热少愈;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微闻;十日太阴病衰,腹减如故,则思饮食;十一日少阴病衰,渴止不满,舌干已而嚏;十二日厥阴病衰,囊纵少腹微下,大气皆去,病日已矣。帝曰治之奈何? 岐伯曰治之各通其脏脉,病日衰已矣 〈内经〉中伤寒热病的自然病程连表解最长就是12日。“风家”不论如何解读,都脱不了〈内经〉“伤寒之类”,所以自然病程连表解最长也是12日。
183184条是《内经》“一日太阳,二日阳明”的变异说法。
270条, “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呕,此为三阴不受邪也。(《内经》:一日巨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四日太阴……)“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因为“其人反能食而不呕”,所以没有传太阴,“此为三阴不受邪也”。
271条,“伤寒三日,少阳脉小者,欲已也” (《内经》“一日巨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
105、“伤寒十三日,到经不解),过经谵语者,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当硬,而反下利,脉调和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脉当微厥;今反和者,此为内实也。调胃承气汤主之。”句头的解读是“伤寒第13日,(病回太阳,观察病情的重要时点),(病还不,过太阳入阳明,谵语…” (《内经》“一日巨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
104、“伤寒十三日,到经不解,过经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证,下之以不得利,今反利者,知医以丸药下之,此非其治也。潮热者,实也。先宜服小柴胡汤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硝汤主之。”句头的解读是“伤寒第13日,(病回太阳,观察病情的重要时点),(病还不),过太阳后传,(阳明少阳合病)……” (《内经》“一日巨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103105条都有“过经”一词,104条应也有,无则简文或脱文。
 

103条,“太阳病,到经不解),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汤;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解读是“太阳病,过太阳十几日(已经太久了,不在阳明在少阳了,应用小柴胡汤),反二三下之……” (《内经》“一日巨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

348、(伤寒)发热而厥,七日下利者,为难治。解读:“伤寒第7日,本来应回到太阳,(到经)“病衰”,现反而下利,表明病情恶化,有胃气衰败的可能,所以难治。《内经》“巨阳七日病衰……”。)
 

384、伤寒,其脉微涩者,本是霍乱,今是伤寒,却四五日,至阴经上,转入阴必利,本呕下利者,不可治也。欲似大便,而反失气,仍不利者,此属阳明也,便必硬,十三日愈。所以然者,经尽故也。下利后,当便硬,硬则能食者愈。今反不能食,到后经中,颇能食,复过一经能食,过之一日当愈,不愈者,不属阳明也。

解读:本条是接383条“霍乱自吐下,又利止,复更发热”。是霍乱变成伤寒后的两种情况的论述。
一是转入阴经又利的情况,这种是不好的情况,“不可治也”是不要乱治,治要用385条的四逆加人参汤。今是伤寒,却四五日,至阴经上”(《内经》:一日巨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四日太阴、五日少阴。)

二是未转阴经不再利而便硬的情况。这是好的情况。“属阳明也”(《内经》伤寒“一日巨阳,二日阳明)。霍乱吐利止后,便硬,(能食者),一般是第13日愈。“所以然者,经尽故也”。(便硬能食一候6天,为防333条除中之变,须再观察,如再经过一候6天能食,说明不是除中之变,过之一日回到本经当愈。即第13天愈(1+6*2)。)
如果霍乱吐利止后,便硬,“属阳明也”。“反不能食”(一候6天),这是胃气因吐利而未复的原因。这种情况病愈会慢些。到下一候6天颇能食。(为防333条除中之变,须再观察,如再经过一候6天能食,说明不是除中之变,过之一日回到本经当愈。即第19天愈(1+6*3))。
如果还不愈,则不属于阳明了。
 

分析
从上面可以看出,《伤寒论》中《内经》痕迹主要集中在三阳篇
尤其是太阳篇的开头部分《伤寒》第10条之后日传一经的色彩就转淡了,基本都脱胎于〈内经素问.热论篇第三十一〉的相关内容。三阴篇基本没有日传一经痕迹,尤其是少阴篇。有学者认为三阴病是仲景的学术创见(《内经》三阴用针刺泻热法,《伤寒》三阴基本相反,主要是温里法。表阴结合微发汗法)。我也觉得很有道理。 
 
附:<伤寒论>中关于有<内经>日传一经痕迹的条文,因为不符合仲景的辨证思想,有不少医家疑非仲景文,我也是怀疑论者。但不论是不是仲景文,这里都推测这些条文主要是脱胎于《内经素问.热论篇第三十一》的内容。是不是仲景文是另外一个问题。这里不讨论。
另外,所谓〈内经〉“痕迹”,不是说写这些条文的人一定是看了现在我们说的〈内经〉,因为〈内经〉是一个文集,有些可能是后人收集的,写这些条文的人当时也有可能是看过相类似的文章。毕竟那个时代的学术环境流行这类理论。如〈易经〉复卦卦辞有“反复其道,七日来复”之说,循环方式与〈内经〉“六经传变”相同,有兴趣的可以参看。
注:有人认为此处的“经”,应看成是时间概念(即七日一经,五日一候……),不宜看成经络或解剖概念。看似有理。但细想其实并不妥当,因为六经之名,不论在《内经》还是在《伤寒论》都还是实有所指的,不过两者有所不同而已,并不仅仅是一个符号概念。如《伤寒》中凡提阳明、太阴,多与“胃”有关。

分析文本:赵开美本《伤寒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

主题

-150

积分

102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0
发表于 2010-4-16 14:39:21 | 显示全部楼层
内容已删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主题

7085

积分

4089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085
 楼主| 发表于 2010-4-16 14:42:08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还不明白我的意思,明说了吧,我现在很怀疑这类条文根本就不是仲景文,可能是王叔和或别人加入的。

这些条文只有这样解读,才能完全读通,否则读不通,或不太通。至于条文内容说得合不合病理,那也是另一回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

主题

-150

积分

102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0
发表于 2010-4-16 14:45:02 | 显示全部楼层
内容已删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

主题

-150

积分

102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0
发表于 2010-4-16 14:56:46 | 显示全部楼层
内容已删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主题

7085

积分

4089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085
 楼主| 发表于 2010-4-16 14:59:3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7条我还有另外的考据文章准备单独发,不要这么早下结论。


谁知道仲竟怎么理解?谁敢保证这些就是仲景文?!后人怎么论证都是可能!包括我的论证!后人论证有没有道理,那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

主题

-150

积分

102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0
发表于 2010-4-16 15: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内容已删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主题

7085

积分

4089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085
 楼主| 发表于 2010-4-21 11: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楼上:考证和应用是两回事。说〈伤寒〉本质与医经派有区别是肯定的。但说〈伤寒〉这本书完全不受〈内经〉影响,等于说〈伤寒〉没有丝毫受到那个时代医学潮流的影响,这是不现实、不客观的。现在学者多认为〈伤寒〉一书不是一个人完成的,也不是一时完成的,仲景有所本,后人有所加。

主贴再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130

积分

390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130
发表于 2010-7-12 15:04:5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6 07:20 , Processed in 0.078945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