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4349|回复: 1

仲景文化故事

[复制链接]

169

主题

3641

积分

3230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苏方达

Rank: 8Rank: 8

积分
3641
发表于 2010-1-13 22:35: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仲景生平   


                 医圣张仲景

   

     张仲景(公元150-219年),名机,字仲景,古代伟大的医学家。东汉南阳郡人,河南南阳医圣张仲景的故里。据史料记载,仲景少年时“学医于同郡张伯祖,尽得其传”。相传汉献帝初,张仲景被举孝廉,建安年间官居长沙太守。著《伤寒杂病论》16卷,约成书于三世纪初(200-210年),是世界上第一部经验总结性的临床医学著作。熔理法方药为一体,开辩证论治之先河,创中医医临床医学之体。自唐代以来,仲景学说传播于世界各地,在国际医学界享有崇高声誉,日本、朝鲜等国人民称他为医学“先师”,祖国人民则称之为“医圣”。有“医门之仲景,儒门之孔子也”之说法。

      地处医圣故里的宛西制药,秉承医圣医药精髓,发扬医圣“救济苍生,惠泽于世”的医德医风,启用仲景商标,打造仲景品牌,采用仲景经方,制造仲景名药,让老中医放心,让老百姓放心,让老祖宗放心。




医圣张仲景的医学著作《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根据自己多年辩证论治的经验写成一部书,叫《伤寒杂病论》,共十六卷 。

    《伤寒杂病论》系统总结了汉朝以前的医学理论和临证经验,是我国第一部临床治疗学方面的巨著,记载了对疾病的各种治疗原则和治疗原则和治疗各种传染病和杂病的方法,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该书把病症分成若干条目,每条先介绍临床表现,然后根据辩证分析,定为某种病症,最后根据病症提出治法与方药。为中医辩证论治建立了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成为历代医家辩证论治的楷模。他所确立的“辩证论治”原则,是祖国医学伟大宝库中的灿烂明珠,从而使中华民族的传统医学独具特色而自立于世界医学之林。 并与《黄帝内经》一起,共同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使中医成为一门完整的科学,清代的《医宗金鉴》评价该书:“古经皆有法无方,自此始有法有方,......诚医门之圣书。”

    在流传过程中,有所散失,唐宋以后,被分编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与《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并称为“中医四大经典”,张仲景一人就占了两部,在我国医学发展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中占有特殊地位。现在仍然是中西医学习研究中医理论和临床治疗的重要典籍。一千七百多年来,这两部著作不但为中国历代医家所推崇,而且自隋唐以后,张仲景的著作和学说远播海外,在世界医学界享有盛誉。从晋朝到现在,中外学者整理、注释、研究,发挥《伤寒论》、《金匮要略》而成书的已超过一千七百余家,留下了近千种专著、专论,这在世界史上亦属罕见。

    张仲景一生的著作十分丰富,可惜大部分都已失传了,只留下《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张仲景是中医临床医学的奠基人,为了纪念张仲景对医学的贡献,被后世尊称为“医圣”。他所撰写的《伤寒杂病论》及其辩证论治思想,在今天的临床实践方面方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张仲景的学术思想和宝贵的临床经验已经成了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医圣”张仲景和《伤寒杂病论》

□北京中医药大学 钱超尘

  我国古代产生了许多著名的医学家,他们救死扶伤、造福百姓的事迹或见诸载籍,或传颂民间。在众多医学家中,张仲景的成就最为突出,因而被誉为“医圣”。

  张仲景撰《伤寒杂病论》,累见载籍,而其生平事迹,记载较少。唐代甘伯宗的《名医录》对仲景事迹叙述较详:“南阳人,名机,仲景乃其字也。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名医录》已佚,北宋校正医书局校定《伤寒论》序言引上述三段文字,为后世研究仲景生平提供重要资料。

  关于张仲景的里籍,应是南阳郡人,而不是南郡人。清末陆懋修《仲景传》载:“张机,字仲景,南郡涅阳人。”南阳郡与南郡是两个郡,南郡位于南阳郡之南。涅阳位于宛城之南偏西,临涅水。南郡无涅阳。很明显陆懋修的说法有误。孙鼎宜在《伤寒杂病论章句》卷14《仲景传略》中指出:“仲景者,东汉时南阳郡涅阳人也”,则是较为准确的。

  张仲景曾为长沙太守。这一说法始见甘伯宗《名医录》。宋陈振孙也称:“《伤寒论》十卷,仅长沙太守南阳张机撰。建安中人。其文辞简古奥雅。又名《伤寒杂病论》。凡一百一十二方。古今治伤寒者,未有能出其外也。”然而,由于《后汉书》、《三国志》张仲景无传,后人对长沙太守说多持怀疑态度。对此,章太炎的一段论证,为长沙太守说提供了坚实的依据:“按:仲景《序》称:‘建安纪年未及十稔’,则其在荆州甚久。据《刘表传》云:‘长沙太守张羡叛表,表围之,连年不下,羡病死,长沙复立其子怿,表遂攻并怿。’裴松之引《英雄记》曰:‘张羡,南阳人,先作零陵、桂阳长,甚得江湘间心。’似张羡即仲景,岂一名机、一名羡欤?《后汉书》所以无传者,殆以隔在荆州,未入中夏,故姓名不彰欤?又仲景名机,亦无确证,张羡之为仲景,盖无疑义。”章太炎认为,建安前期,张羡为长沙太守,而张羡即仲景。

  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16卷,后分《伤寒论》、《杂病论》(又称《金匮要略》)流传,堪称中国医学典籍的一座古碑。皇甫谧在《释劝论》中说:“华佗存精于独识,仲景垂妙于定方。是则《伤寒》、《金匮》之方,晋初固传之矣。”张仲景卒后,所著《伤寒杂病论》随即散乱,后经魏太医令王叔和整理编纂而流传。

  《伤寒杂病论》在南朝流传的过程中,成为医家枕中鸿秘,不轻示人,对此孙思邈感叹道:“江南诸师,秘仲景要方不传!”据今所知,南朝流传之本见于文献载录者有《小品方》著录之张仲景《辨伤寒》9卷、张仲景《杂方》8卷,载于《太平圣惠方》卷8之《伤寒论》残卷、《金匮玉函经》8卷,梁阮孝绪《七录》著录之《辨伤寒》10卷。

  唐代末年,隋本《伤寒论》10卷流落到五代十国的荆南国。后来宋太祖赵匡胤以计夺得荆南国,将荆南国末帝高继冲降为节度使。高继冲在朝不保夕、献无所献的情势下,将珍藏的《伤寒论》10卷献给了北宋朝廷。此书于1065年由朝廷诏命国子监雕版刊行,名为定本《伤寒论》。金皇统四年即南宋绍兴十四年(公元1144年)成无己《注解伤寒论》刊行,有详注,逐渐取代白文本《伤寒论》,白文本南宋未再翻刻。明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江苏常熟著名藏书家赵开美偶然得到北宋刻本《伤寒论》10卷,大喜过望,请优秀刻工赵应期将此书收刻于《仲景全书》中。

  张仲景的著作在国外特别是日本,产生了较大影响。赵开美《仲景全书》刻毕后,1668年(日本宽文八年)日本有两家翻刻,表明赵开美本《伤寒论》刊行不久就东传日本,受到广泛重视,对日本临床医学发展起到重大推动作用。




    仲景故事   




     张仲景,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人。自幼苦学医书,博采众长,成为中医学的奠基人。他著《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张仲景不仅医术高明,什么疑难杂症都能手到病除,而且医德高尚,无论穷人和富人,他都认真施治,拯救了无数的性命。
    他不仅治学态度严谨,而且医德高尚,一生为民医病,深受老百姓爱戴。人们尊称他为医圣,在南阳城东关修座“医圣祠”来纪念他。民间还流传许多他的故事。



故事一:仲景显灵

    为缅怀张仲景的丰功伟绩,弘扬济世救人的传统美德,宛西制药建成了医圣山游览区,并在医圣山上设立张仲景石雕像以供拜竭纪念。2005年9月21号上午10时,宛西制药邀请来自全国各地的领导、专家及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单位共计500余人齐聚医圣山,准备为医圣像揭幕。当时,天空大雨倾盆,覆盖在医圣像上的红丝绸因雨淋久揭不下,众人只得上香叩首鞠躬,在三鞠躬后,红丝绸伴随着一阵忽然出现的热风和天空隐约出现的彩虹自行徐徐落下,医圣山上的大雨也缓缓停住,天气慢慢变晴,众人都说:“医圣爷显灵了!”,这一现象颇为神奇,在当地广被为传颂,自此医圣山上香火鼎盛,前来向张仲景祭拜敬香者络绎不绝。

故事二:仲景坐堂

    中年时期的张仲景医术高超,乐善好施,汉灵帝时被推荐为孝廉,东汉建安年间官至长沙郡太守。当时由于等级观念森严,官不得入民宅,逢每月初一、十五,张仲景不再升堂问案,而脱下官服坐在衙门大堂之上为百姓免费看病。久而久之,四面八方的群众逢每月的初一、十五便都到衙门大堂上找张仲景看病,这样就留下了“坐堂行医”的千古佳话,现在的医院、药房多冠以“**堂”,就是为了纪念张仲景坐堂行医诊病的美德而衍化而来的!千百年来,民间相传再每月初一、十五向张仲景烧香许愿,祈求亲人平安、家道祥和、生活幸福!

故事三:古猿与张仲景

    有部研究琴的古书,叫《古琴疏》,里面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张仲景有一天到桐柏山去采药,有一老年人来求他看病,张仲景诊察了这位老人的脉搏后,很惊奇地说:“为什么你这手腕现的是兽脉呢?”老人便告诉张仲景说:“我并不是人,是这泽山里地老猿猴。”仲景便在腰包里取出两颗丸药给它,老猿猴拿去一吃就好了。
    第二天,这老猿仍然变成老人,抱了很大一根木料来送给张仲景,它说:“这是一万年以上的古桐树,人间最难得的。”张仲景便请匠人来把古桐制成两张琴,一张叫做古猿,一张叫做万年。尽管这是接近神怪的故事,但从这故事中可以了解到群众对张仲景的爱戴。

故事四:襄阳访医

    张仲景年轻的时候,在医学上就有了名望。但他仍勤奋好学,四处查访名基,登门求教。
这一年,张仲景的弟弟,要出外做生意,临行时说:“哥哥,我这次要出远门,你给我看看,日后有没有大症候!”
哥哥给弟弟抚了抚脉,说:“明年只怕你要长个搭背疮!”
    弟弟惊讶道:“哎呀!常听你说,疮怕有名,病怕无名,长个塔背疮,我眼看不见,手摸不着,怎么治呀?”
    张仲景说:“不要怕!我给你开个药单,到时候,服了这付药,把疮挪到屁股的软肉上好了。日后谁识得搭背疮,就叫谁医治。谁治好了,要给我来个信。”弟弟放心地走了。
    张仲景的弟弟到湖北做了一年生意。第二年在襄阳,一天突然觉得脊背上疼痛,忙照哥哥开的药单取付药吃了。不几日,疮真的从屁股上发了。他求遍襄阳的郎中,这个说是疖子,那个说是毒疮,都不识得,后来,同济药堂有个名医“王神仙”,他看后笑了笑,说:
“这原是个搭背疮嘛!是谁把它挪到屁股上啦?”
回答:“是我哥哥挪的”。
王神仙说:“他既然能挪,一定能治啦!”
张仲景的弟弟说:“他远在南阳,远水不解近渴。还望先生劳神治治吧!”
王神仙当下开了药方。张仲景的弟弟吃了药,又贴了几张膏药,不多久,疮就好了,他随即给哥哥写了封信。张仲景接到书信,十分高兴,立即准备盘费,打点好行装,步行奔襄阳而来。
    这天一清早,襄阳同济药堂的大门前,站着一位身背行李、手拿雨伞的年轻后生,他向管家的央求说:“我从河南来,生活没有着落,请贵店收留我当伙计吧!”
    王神仙闻声从药店走出来。他见后生年轻利落,就说:“好吧!我这里缺人,就收你当个炮制药材的伙计吧!”这个后生,就是张仲景。
    从此,张仲景就在同济药堂住下来。他聪明好学,药理纯熟,不但熟悉各种中草药的性能,而且炮制药材,干得又快又好,没几天,就被王神仙替换至药铺当司药。他管司药,又管看病,店里的人有个头疼发热,也来找他诊治,大伙都称赞他是二先生!
王神仙看二先生确有两手哩,就让他做自己的帮手。王神仙抚脉看病,他抄药单;王神仙遇着疑难病症,抚了脉再叫他摸摸,好叫他明了病在哪里,怎样医治。张仲景把这些医理深深地记在心上,写在本子上,就这样度过了一年。
    这天,一个骑驴的老者,匆匆来到药店,说他儿子得了急症候,请上王神仙去了。
    约摸半个时辰,老者拿回个药方,来到药店取药。张仲景见药方内有毒药藤黄,知道病人肚内有虫,这味药是治虫的。但又见藤黄只开了五钱,就迟疑了一下,随后抓了药叫带走了。不一会,王神仙回来了。他下了驴,就要到后院歇息。张仲景忙走上前道:“先生慢走!病人很快还要来请的!”
    王神仙惊奇道:“病人好啦,还来做什么?”
    张仲景说“恕学生直言。藤黄能毒死人体内的虫,便要一两的量才行。先生只开五钱,只能把虫毒昏,等它返醒过来,会更凶恶。再用药也不灵了,只怕病人还有性命危险哩!”
    王神仙听了,正在半年半疑,忽然那老者跟头流水地跑来,呼叫道:“王先生!不得了啦!我儿疼得死去活来,你快去看看吧!”
    王神仙顿时慌了手脚,急得额上直冒冷汗,在店里左转右转不敢去。张仲景看了,笑着上前道:“先后,不管是吉是凶,学生冒昧,情愿替先生去一趟!”当下骑着毛驴走了。
    这时候,病人疼得在地上直打滚。张仲景一看就知道是虫在作怪。只见他不慌不忙,掏出三寸银针,叫病人脱人衣服,看准穴位,捻动手指,照着虫的头部刺了进去。
    虫头被刺中,死命的挣扎。只听病人疼得哎哟一声,昏了过去。老者一看大惊失色。
    张仲景却呵呵笑着说:“别害怕,虫已经被刺死了!”说罢病人呻吟两声,醒了过来。
    张仲景又开付泻药,让病人吃下。顷刻,一根尽把长的大虫被排泄出来,病人完全好了。
    王神仙知道后,又惊又喜,问道:“二先生,你到底是什么人?”张仲景说:“我姓张名机字仲景,到这里拜师学医来啦!”
    王神仙说:“哎哟哟,可不敢当!”立刻摆宴款待。
    后来张仲景回到南阳,两人还相互交往,成了医学上的好朋友。


故事五: 巧"治"府台

    东汉年间,南阳有个府台,他干了很多坏事,人们气恨他,巴不得找个出气的机会。
这年,府台的女儿有病了,一连几个月,遍求名医,也治不好病。这天,府台派家人去请张仲景,来给女儿看病。那阵子,伤寒病正游行,张仲景每天早出晚归,到乡下给老百姓医病,只有儿子在家。他们就把张仲景的儿子请了去。
    张仲景的儿子常年随他学医,也是个知名的郎中。他来到府衙,询问了小组的病情,府台夫人没张咀,泪就先落下来:“唉呀!她面黄肌瘦,茶饭不进,还不住歇地呕吐呢!”说着说叫女儿诊脉。
    那时候,年轻郎中给女子看病是不能见面的。所以只好从帘帏中牵出一根红线,一头拴在小姐的中指上,一头让张仲景的儿子拉着,放在耳朵边静听。他仔细听了好久,心里不觉好笑:哈哈!就这病竟没人看得出吗?
    原来府台的女儿是怀孕啦!可他并不知道“病人”还是个没出阁的姑娘,就高声朝着府台说:“恭喜大人!小姐没有啥病呀,他是喜脉!你快要当外爷了!”
府台一听气得浑身乱颤,嚎叫道:“混帐东西!纯是一派胡言,快把他赶出去!”家人一拥而上,把他痛打一顿,赶出了府门。
    晚上,张仲景回来听了,心里十分气愤,他问儿子:“你果是看得真?”
    儿子说:“确确实实是怀孕,已经六、七个月啦!”
    张仲景沉吟了一下,说“这个府台,干尽了坏事,明天找他出气去!”
    第二天,张仲景吆喝着邻居,带着礼品,来到府衙,正赶上全城绅士和名流在那里议事。张仲景见府台施一礼,说:“不肖之子医理不明,口出不逊之言,望大人海函!今天,一来赔礼道歉,二来我要亲自给令爱诊脉医病!”
    府台一听大喜,忙说:“贱女区区小痒,何劳先生大驾呀!”说着就要设宴款待。
    张仲景说:“还是先给令爱诊病要紧。”府台忙叫佣人把女儿请出来。
    张仲景观那女子气色,早已明白了几分。暗用右的小姆指甲剜了一点药,藏在宽大的袖中,然后端坐给小组抚脉。
    张仲景一抚脉,果然此妇向孕六七个月啦!就对病人说:“张开嘴巴,看看舌态!”小姐刚张开嘴,他就弹动右手小姆指,把药弹进小姐嘴中,又叫端来开水,小小姐喝了。张仲景这才笑呵呵地对府台说:“药到病除,送令爱到耳房观察,一会儿说会好的。”
    府台十分感激,摆上酒宴招待。他刚端起要敬张仲景酒,耳房边传来了小姐的呻吟声,府台有诧异,张仲景说:“这是药力到了,你放心,令爱顷刻就会痊愈的!”
    话音未落,只听哇哇的婴儿哭声从耳房传来。府台和夫人猛地惊呆了,一时羞得面红耳赤,恨不得钻到地缝里去。那些绅士名流也惊奇地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交头接耳暗暗发笑。
    张仲景拍案而起,哈哈大笑,指着府台说:“现已真相大白你们口口声礼义廉耻,干的却是男盗女娼呵!”府台和夫人听了,气得晕了过去。张仲景为百姓们出了气,高高兴兴地回去了。

故事六:饺子的传说

饺子是我国人民喜爱的传统特色食品,又称水饺。是北方民间主食和地方小吃,也是年节食品。有一句民谣叫“大寒小寒,吃饺子过年。”饺子多用面皮包馅水煮而成。饺子起源于南北朝时期。饺子多以冷水和面粉为剂,擀成中间略厚周边较薄的圆皮,包裹馅心,捏成月牙形或角形,包成后下锅煮至饺子浮上水面即可。饺皮也可用烫面、油酥面或米粉制作;馅心可荤可素、可甜可咸;成熟方法也可用蒸、烙、煎、炸等、荤馅有三鲜、虾仁、蟹黄、海参、鱼肉、鸡肉、猪肉、牛肉、羊肉、鸡肉等,素馅双分为什锦素馅、普通素馅之类。 饺子的特点是皮薄馅嫩,味道鲜美,外形独特,百食不厌。

【起源】
   饺子源于古代的角子。早在三国时期,魏张揖所著的《广雅》一书中,就提到这种食品。据考证:它是由南北朝至唐朝时期的“偃月形馄饨”.和南宋时的“燥肉双下角子”发展而来的,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了。清朝有关史料记载说:“元旦子时,盛馔同离,如食扁食,名角子,取其更岁交子之义。”又说:“每年初一,无论贫富贵贱,皆以白面做饺食之,谓之煮饽饽,举国皆然,无不同也。富贵之家,暗以金银小锞藏之饽饽中,以卜顺利,家人食得者,则终岁大吉。”这说明新春佳节人们吃饺子,寓意吉利,以示辞旧迎新。近人徐珂编的《清稗类钞》中说:“中有馅,或谓之粉角――而蒸食煎食皆可,以水煮之而有汤叫做水饺。”千百年来,饺子做为贺岁食品,受到人们喜爱,相沿成习,流传至今。

【典故】
   饺子原名“娇耳”,相传是我国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 他的“祛寒娇耳汤”的故事在民间流传至今。
相传张仲景任长沙太守时,常为百姓除疾医病。有一年当地瘟疫盛行,他在衙门口垒起大锅,舍药救人,深得长沙人民的爱戴。张仲景从长沙告老还乡后,正好赶上冬至这一天,走到家乡白河岸边,见很多穷苦百姓忍饥受寒,耳朵都冻烂了。原来当时伤寒流行,病死的人很多。他心里非常难受,决心救治他们。张仲景回到家,求医的人非凡多,他忙的不可开交,但他心里总挂记着那些冻烂耳朵的穷百姓。他仿照在长沙的办法,叫弟子在南阳东关的一块空地上搭起医棚,架起大锅,在冬至那天开张,向穷人舍药治伤。
   张仲景的药名叫“祛寒娇耳汤”,是总结汉代300多年临床实践而成的,其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药材在锅里煮熬,煮好后再把这些东西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下锅煮熟后 分给乞药的病人。每人两只娇耳、一碗汤。人们吃下祛寒汤后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两耳变暖。老百姓从冬至吃到除夕,抵御了伤寒,治好了冻耳。
   张仲景舍药一直持续到大年三十。大年初一,人们庆祝新年,也庆祝烂耳康复,就仿娇耳的样子做过年的食物,并在初一早上吃。人们称这种食物为“饺耳”、“饺子”或“扁食”,在冬至和年初一吃,以纪念张仲景开棚舍药和治愈病人的日子。
   张仲景距今已近1800年,但他折“祛寒娇耳汤”的故事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每逢冬至和大年初一,人们吃着饺子,心里仍记挂着张仲景的恩情。今天,我们用不着用娇耳朵来治冻烂的耳朵了,但饺子却已成了人们最常见、最爱吃的食品。


  




上一篇:黄师印象记
下一篇:同与不同
仲景经方,是中医的根,是中医的灵魂,是中医的生命力所在!
发表于 2010-2-9 18:27:26 | 显示全部楼层
心驰神望,直恨晚生了一千八百年!虽有悔,但亦有喜,幸得自己也步入了医学门堂,相信终有一天说不定可以列为仲景门墙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22 15:59 , Processed in 0.213319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5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