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经方医案五则
姜宗瑞(河北省广宗县葫芦乡大辛庄)
1、小儿病毒性肺炎
患者,男,4个月,我的亲戚。二十天前,因发热、喘、汗出,在县医院住院一周,诊为病毒性肺炎,输液并吸氧。当初曾想让我诊治,因我不在家,于是去了县医院。于2007年1月11日早晨5点,再次发热体温38℃,无汗,面红,哭闹不睡,急煎麻黄汤一剂:
麻黄10g,肉桂6g,杏仁6g,甘草5g
加水300毫升,煎取150毫升,频频灌服。
至下午4点,将药汁全部灌完,汗出热退。至1月13日早晨8点,左侧体温正常,右侧37.8℃,改小柴胡汤:
柴胡10g,半夏6g,黄芩6g,太子参6g,石膏10g,甘草5g,生姜15g,大枣4枚
加水400毫升,煎取150毫升,频频灌服。
只服三分之一,汗出热退,余药未服。数日后电话联系未复发。
[blockquote][blockquote][blockquote][blockquote][blockquote][blockquote][blockquote][blockquote]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346.png[/blockquote][/blockquote][/blockquote][/blockquote][/blockquote][/blockquote][/blockquote][/blockquote]按语:此本寻常小病,似无宣扬之必要。我在基层,所见外感发热患者中,首选中药治疗者,百无一二,就在我给患儿煎麻黄汤时,见其外公、外婆紧张的样子,心中也捏了一把汗,幸而仲景不欺我,不然,那可真要“吃不了,兜着走了”。因此,我说:“经方之难用,不在于医术,在于人情、习俗”。此患儿初服麻黄汤时,虽无喘证,但鉴于不久前发生肺炎,有明显的咳喘,直接用麻黄汤有未病先防、截断扭转的意思。4个月的小孩,脉不可凭,也没法问诊,除发热、无汗、面红之外,无更多的症状可辨,当知临床实际,不象教材上哪么典型,病在太阳,能用麻黄汤时,尽量使用麻黄汤,不但安全速效,而且可不留后患。二诊改用小柴胡汤加石膏,是因为其左右不协调,仍有余热。
2、白虎汤案
患者,男,20岁,本村人。于2008年11月23日,开始发热。肌注安痛定、地塞米松、羚羊角注射液,汗大出,热退复升,如此用药两天。于25日早晨,再度发热,体温40度,口渴,恶寒,脉滑数。要求输液治疗。我见呈现典型的白虎汤证,便劝患者服中药,患者同意。处白虎汤加蝉蜕:
石膏100克,知母30克,甘草(炒)15克,粳米30克,蝉蜕5克
加水1200毫升,煎取500毫升,分三次温服。
次日复诊,体温正常。患者很高兴,言服药后特别舒服,比原先扎针舒服得多。上方继用一剂。一周后随访,未复发。
按语:加蝉蜕是因其有恶寒之证,说明表邪未尽。临床体会,白虎汤若应用的恰当,退热作用最为确切,一般服后4-6个小时即可降止正常,且愈后不宜复发。但不能用的太早,若麻黄汤或桂枝汤证误用白虎汤,虽也可起到退热的效果,病人往往会变证叠起。
3、肾结石案
患者,男,22岁,去年冬曾因肾结石,经体外碎石治愈。于2009年3月26日就诊,小便时有阻塞感,尿频,稍疼,B超提示:左肾中集合管内探及多个强回声,最大约0.4cm,双侧输尿管未见明显扩张,于基侧输尿管出口处探及约1.0×0.8cm强回声。印象1.左肾结石伴积水2.左输尿管开口处结石。患者身体偏高,面黑,体壮,舌尖红,脉滑数。
处方一:鲜榆白皮50g,滑石10g,川牛膝15g,大黄10g,柴胡10g,枳实10g,白芍15g,瞿麦6g,竹叶6g,山枝子10g,淡豆豉10g,川木通6g,生地30g,芒硝6(冲服)g,生甘草6g,水煎服。服上方十剂,阻塞感消失,大便正常,小便不利,口渴,舌尖颜色变淡,脉沉缓。
处方二:猪苓10g,云苓15g,泽泻15g,滑石10g,阿胶10(烊化)生地30g,鲜榆白皮50g,鸡内金10g,竹叶6g,川木通6g,生甘草6g,服上方20日,诸症痊愈。
再次复查B超,肾积水消失,仅见两粒0.4cm结石,停药。嘱其不定期煎服榆白皮汤或不定期吃榆皮面。
按语:此时患者虽尚有两粒结石,但临床症状消失,脉象也缓和,《内经》有言:“毒药攻邪,衰其大半而止”,此时没必有一定要除邪务尽。
不管是胆结石,还是泌尿系统的结石,因多有疼痛的症状,所以我一般将四逆散作为基本方。另,榆白皮、滑石、冬葵子为滑剂的其本药物,我因冬葵子无货,故未应用。初诊合导赤散、调胃承气汤,一是据尿疼尿频等症状,一是据强壮的体质。二诊合猪苓汤均是据口渴、小便不利。此症用三金排石汤之类可能也能取效,我的原则是能用经方治疗的,首选经方。
4、血小板减少性紫斑
患者,女,82岁。既往情况:常易发生下肢紫斑数年,去年在当地县医院确诊为血小板减少性紫斑,并住院两次,曾输过血小板。病情稍稳定即回家。其亲戚是医院药房的工作人员,言此病院方已尽力,没必要再住院了。
[blockquote][blockquote][blockquote][blockquote][blockquote][blockquote][blockquote][blockquote]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804.png[/blockquote][/blockquote][/blockquote][/blockquote][/blockquote][/blockquote][/blockquote][/blockquote]2008-12-03:现在的情况:乏力,心悸,不能进食,鼻常流血不止,两天的时间,就用完一卷卫生纸。面黄,稍有浮肿,眼睑无血色,舌淡,有紫斑,咳嗽少痰,夜不能眠,大便黑,脉弦细数而硬,两寸尤甚。其子请我出诊,表示愿意试服中药。据证用黄连阿胶汤加味:
黄连10克,黄芩10克,白芍10克,生地30克,桑叶20克,三七粉10克(冲服),阿胶10克(烊化),紫菀10克,冬花6克,寸冬10克,鸡子黄二枚,嘱加水1200毫升,煎取400毫升,将阿胶烊化,再兑入鸡子黄,分两次温服,并用汤药送服三七粉。
服药四剂,诸症如故,患者嫌三七粉难喝,就不再用三七,余药不变。有时取药不及时则间隔一两天,至12月19日共服药10剂,鼻血停止,夜能安睡,咳减,饮食近常人,脉数稍减,硬度比过去稍软,眼睑发红,近正常人。仍用前药。
按语:能取得这样的效果,是我不敢预期的,尤其是眼睑的变化。家嘱也很高兴,连声说:“没想到医院没法治的病,草药能治!”。但是病人因症状减轻,就不愿继续服药,因其脉仍弦数,我便对家嘱说:“时在冬天,脉尚弦数,若不继续调理,明年入夏就会有危险,就没有机会治疗了。”无耐未能如原,果于2009年5月8日去世,刚过立夏三天。冬见夏脉,至夏必亡,《内经》四季脉法果真如此灵验,还是巧合?
5、胃癌
患者,女,75岁。素体多病,身体消瘦,满头白发。于2008年8月因胃痛,到县医院做胃镜,被诊为胃癌。因年高体弱,院方认为已失去手术的机会,于是回家静养。其三儿子是我的同学,一直由我治疗。先因胃胀呕吐,用半夏厚朴人参甘草汤,有所缓解。后因改用真武汤,误用质量有问题的附子,心悸呕吐,烦躁异常,曾输液三天,后仍用中药调理,患者主诉腹满、胀痛,晚间为甚,严重贫血,腹诊有抵抗,有移动性浊音,舌质正常,边缘有少量紫斑,脉右涩而数,左弦而数。木防己汤加味:
太子参15克,防己10克,石膏30克,肉桂6克,云苓15克,白芍10克,川朴10克,黄连6克,水煎服。送服大黄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2631.png虫丸3-6克,每日三次。
用药月余,胀满减,腹水得到控制,贫血恢复近常人。患者临床症状缓解,则以为病逾,之后断续用药。农历腊月二十五,再次请我出诊,面色不错,生活能自理,可是夜间12点之后胀痛,难以安眠,舌有散在瘀点,脉右涩,左弦。大黄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2750.png虫丸继续应用,加己椒苈黄丸加莱菔子,每丸5克,每日三次,09年2月4日来电话,胀满全愈,一切如常人,维小便红色,考虑药物所致。
大黄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2817.png虫丸各药用量单位不统一,我的经验如下:
大黄十分(蒸)25克,黄芩二两20克,甘草三两30克,桃仁一升50克,杏仁一升50克,芍药四两40克,干地黄十两100克,干漆一两10克(炒过用)虻虫一升20克,水蛭百枚100克,蛴螬半升20克,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2936.png虫半升20克。
患者服己椒苈黄丸和大黄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2956.png虫丸至2009年3月6日,腹水已完全消失,患者仍感食欲不佳,夜间腹痛,腹诊胃脘痞满,舌淡,苔白厚,脉沉紧。
处方:半夏泻心汤合乌头桂枝汤:旱半夏15g,黄芩6g,黄连6g,太子参10g,干姜6g,甘草6g,肉桂10g,白芍10g,制川乌10g,麦冬10g,生姜15g,大枣4枚蜂蜜30g,水煎取300毫升,兑入蜂蜜,分两次温服。
服药至2009年3月25日,症状改善不明显,仍每晚腹痛,白天如常人,可做饭,料理家务。大小便正常,不呕不渴,舌淡,苔白滑,脉沉紧。
[blockquote][blockquote][blockquote][blockquote][blockquote][blockquote][blockquote][blockquote]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3189.png[/blockquote][/blockquote][/blockquote][/blockquote][/blockquote][/blockquote][/blockquote][/blockquote]处方:上方去黄芩、黄连,并倍其份量:旱半夏15g,太子参20g,干姜10g,甘草10g,苍术10g,肉桂20g,白芍20g,麦冬15g,制川乌20g,当归10g,生姜30g,大枣6枚,蜂蜜50g,煎取500毫升,兑入蜂蜜,分三次温服,于下午开始服药,至临卧前服完。
此患者服用乌头桂枝汤至2009年6月27日,腹痛基本痊愈,时有微痛能够忍受。面色由过去的痿黄,变成油黑而有光泽(可能是夏季阳光较强所致),眼睑红润近常人,腹诊,上腹硬,腹稍胀大,右侧腰痛,无移动性浊音。饮食可,舌暗,苔白,脉沉滑洪大。
此患者脉象由过去的沉紧,变成沉滑洪大,是由阴转阳,是顺症,况又于夏季相应。洪滑我考虑是有热,所以在乌头桂枝汤的基础上加石膏、黄柏、乌梅等,师仲师乌梅丸寒温并用之意:肉桂20克,白芍20克,炙甘草15克,制川乌20克,川椒10克,干姜15克,乌梅20克,当归10,太子参20克,石膏30克,黄柏10g,加水1500毫升,煎取500毫升,兑蜂蜜50克,分三次温服。
我当初诊到此脉时曾犹豫过,因仲景也有脉大为劳之说,后细思仲景所谓的脉大当是浮取即大,有芤脉的意思,此案是沉滑洪大,当是内热,后药十天以来,很平稳,说明用药无大误。
按语:此患者用纯中药治疗近一年,诸症基本缓解,可做饭、料理家务,生活基本如常人,效果是比效令人满意的。从初诊因腹满用半夏厚朴人参甘草汤,二诊因腹水,用木防己汤、大黄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3786.png虫丸、己椒苈黄丸等。三诊因夜间腹痛,用乌头桂枝汤。四诊因脉现沉滑而在上方的基础上加膏、黄柏、乌梅。全是以仲景的“观其脉症,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心法为指针。与仅仅据西医病名——胃癌而用药者,不可同日而语。
|
上一篇:2009经方医案研讨会(任玉玺)医案点评下一篇:2009经方医案研讨会(薛蓓云)医案点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