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愚悟岐黄 于 2017-10-25 18:59 编辑
https://www.zhihu.com/people/yu-wu-qi-huang/posts
图都这这里面,论坛不好一一的发,大家点击去看吧。
多图流量预警。
上图是附子刚拔出来的时候,新鲜的,叶子有点像芹菜,但是厚,且绿。根茎侧根就是附子。中间的是乌头。
附子在现代是个很重要的药物,为什么,因为满大街都是寒湿的同学啊,吃冷饮吹空调熬夜过度锻炼女孩子一个比一个穿的薄,那这样的体质,只有吃附子了。
也不是我爱用这药,上学时候同学戏称我为火神派,偶然我开30克生石膏,周围人惊奇:你还会开生石膏?
我说,你吃多少,我开多少。
包括清代的郑钦安,怎么就变成火神派,人家寒凉药用着熟练着呐。
小孩子阳明病发高烧,白虎汤随便50克100克生石膏,我也开下去用了,那我就是寒凉温病派了。
该寒就寒,该热就热,中医分流派,真的是没有必要。
附子在三阴证(太阴、少阴、厥阴)里面是个灵魂药物,近年来价格逐渐上涨,包括很多治脾胃虚寒的温热的药物,都是一路走俏。
为啥呢,需求量大。永远是先有市场。才后有价格。我以前也写过,现代人体质最近十五年来,逐渐变得寒湿。太多太多了。
以前我自己以身试药吃药的时候,从一开始就知道,附子这个药物,一定得合格,否则无效就是小事情,有的还有别的毒性。
因为当时也是很忐忑,怕买不到合格的,也畏惧附子的毒性,so,我就自己买了几家,各种炮制的,吃了之后,挑出一家比较不错的。
后来我觉得他们卖的炮制的太过分,就买生的自己炮,到现在,效果挺满意的。
其实医生用药不是说要有多好,而是每一批的药物得稳定,上次用附子10克效果不错,这次的用二十没感觉,就不行。药的质量中等偏上就好,性价比最高,没必要追求极端的高品质。
真正的中药,靠化学检验,是很不靠谱的,检验鉴定合格的药材,吃了可能完全没用。
例如当年的三聚氰胺奶粉。
化验是很有其局限性的,尤其是对于具有生命的生物来说。
随手举个例子,两杯百分之五的葡萄糖水,一杯喝了很好,一杯喝了拉肚子,为什么,因为一杯是冷的,一杯加热了而已。
拿去化验,都是合格的葡萄糖溶液。
一杯水,里面有能量,能量是什么,我们可以端出一杯水,我们却拿不出一杯能量。
对于药材里面的成分,我们目前有的科技手段,对于任何一个进化了几亿年的生物来说,都很苍白无力。
我们所看见的生物体,只是硬件而已,至于软件,举个例子,两个DNA几乎完全相同的同卵双胞胎,其性格可能迥然不同。
对于大自然,时时刻刻都要怀有敬畏之心。
野生的天然药物,就是比人工培养的药效强,不服不行。
拿去化验,很可能野生的反而不合格。
如果谁非要说饲料喂大的45天就可以吃的鸡,比我家自己养的吃粮食吃虫子几个月才长大的鸡好吃,那也没办法。
所以呢,我选择用身体来鉴定。自己试药。
首先附子是有毒的,至于论文,自己去搜,网上大把,我也不想说它的有效成分什么的。
随便摘抄一段:
药理试验证实附子中所含的生物碱毒性较大,但毒性成分遇热能分解,较长时间的浸泡和煎煮能将其水解成毒性较小的苯甲酰乌头原碱类生物碱,进而分解为毒性更小的乌头原碱类生物碱,从而降低其毒性。
最开始看伤寒论的时候,有问题很困扰初学者,伤寒论里面的附子用法是: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炮,这个字的意思:引自与百度百科
1.用烂泥涂裹食物置火中煨烤。《诗•小雅•瓠叶》:“有兔斯首,炮之燔之。”孔颖达疏:“并毛而炮之。”《礼记•礼运》:“以炮以燔,以亨以炙。” 郑玄 注:“炮,裹烧之也。”
2.指径将东西放在火中或带火的灰里煨熟。《风俗通•皇霸•三皇》引《礼含文嘉》:“ 燧人始钻木取火,炮生为熟,令人无复腹疾。” 宋洪迈《夷坚乙志•闽清异境》:“俄一人自外荷鉏至,架鉏於门上,趋近附火……袖中出芋十枚,炮熟,指其半与僧,自食其半。”
3.焚烧。《左传•昭公二十七年》:“令尹炮之,尽灭 郄氏 之族党。”孔颖达 疏:“燔、炮、爇,皆是烧也。”
这个就是一枚附子放在火里面直接烧,烧完了之后去皮,然后破八片。这都好理解
炮字不是炒,炒在伤寒论里面是熬。
问题在于,生附子晒干是非常硬的,能砸死人,至于破八片,汉朝的老百姓家里有没有普及铁的菜刀都不好说。
去皮也基本不可能,干后皮非常薄。
而且,对于煎煮现在的方法是久煮,常常方子里面是,附子先煎一个小时等等。
伤寒论里则简单粗暴的多,直接几升水煮出来几碗药,然后喝吧。就酱。没有先煮。
写到这里,我很幸运我的农村生活经历,这个问题当时仅仅困惑了我一下而已,接着我立即做出了一个的推断,当年的附子,应该用的是湿的。
这就好理解了,小时候在野地里烧红薯,烧土豆,熟了拿出来,皮一剥就掉了。
好,做实验。
因为附子的采摘季节原因,我只好等了一年,直到四川江油的新鲜附子收获后,才用快递发回来一些,就这还坏了几个,新鲜附子的保质期,比荔枝长不了多少。
发的时候要求卖家发一点稍微干一点的,否则更容易坏。请忽视我的拖鞋,易拉罐参照物。
生附子
切开后,黑点是坏了,没舍得扔。剔除后照用。截面像土豆,闻起来有点苦苦的药香味。
三十七八度的气温,我生了一盆火,感觉很酸爽......
明火没有之后,剩的基本是木炭,再放要烧的东西,把附子埋进去。否则就烧的外焦里嫩,不熟。红薯啊土豆啊,都这样。线是截图的原因,强迫症患者忍耐一下。
生火
烧好了扒拉出来,由于当时天气很热,孩子们吵着闹着出去游泳,所以烧的时间长了。有的变成下面这样:
烧
数量还不少,炭化了,我的那个心疼啊热的要死......我的钱
幸亏还有好的
烧死的都是大个的,剩下的都是小家伙,凑活用吧。我们这里方言,烧东西烧成炭化不能吃就叫烧死了。
这去皮就很容易啊,当时我心情很好,因为推断没错。
去皮
我不但可以破八片我还可以破四片......非常轻松。
最后就是全部去皮,然后配了一付四逆汤,附子甘草干姜,煮煮喝掉了。
效果当然是很不错的啦,温润而不燥,喝完后手脚发暖,心情愉悦,剩下的做成了丸剂,后来没吃完,送给我岳父了。
我岳父吃了几个丸子之后,本来以前吃西瓜只能吃一两块的,后来感觉发渴,每次洗完澡之后就吹着风扇大块吃着西瓜,能吃大半个。药物燃烧过头了。
所以前面也说过,虚寒的人反而不好搞,你附子直接烧吧,患者上火,会加重阴虚,不烧,又寒,只能用点清补的药慢慢调理。例如甘草干姜汤。
所以结论:医圣那个年代,这些药物应该是直接用的生鲜的,或者是窖藏,我们小时候家家都有红薯窖,菜窖。
附子这味药不是四川才有,我们山上也可以找得到,也可能汉朝时候,附子,在南阳和我家乡一带不是个很奇缺的药材。否则,我无法想象以当年的交通水平,会有人把附子从四川卖到中原来。
这样一切都很合理了,伤寒论当年用的就是生的附子,炮制后,轻松去皮,因为外皮都已炭化,不能入药,另外,附子的毒性,外皮也确实要高。
至于当年附子并不久煮,没有特殊对待,就更好解释了,水的沸点也就是100°,再煮温度也提高不上去,而木炭的燃烧温度可以轻松达到500°以上,而附子的毒性温度越高,越容易分解。
随便摘抄一段:
药理试验证实附子中所含的生物碱毒性较大,但毒性成分遇热能分解。
感兴趣的自己网上搜。
那么问题来了,在现代社会这种用法是很不现实的,大多数人在城市里面找个生火的地方都没有。
还有第二种方法,用沙子炒,这个是现代常用的,我自己也是,不过我一直说市面上的附子不好用,主要是因为炮制的太过分,严重的可以参照我上面发的烧成黑炭的那种,比那个强不了多少。
我网上买的炮附子,仅仅只是有点焦黄,吃起来疗效就大打折扣了,那都成黑碳了的,还能用么,真是暴殄天物啊。
所以现在大家抱怨中医好像慢啊怎么样,确实是啊,由于医患关系的各方面原因,稍微有点毒性的药物管制的都很厉害,都加工到一点棱角,一点脾气没有。
所以大家自己用的话,可以买江油所产的生附子自己用沙子来炒,也很简单,就是把沙子烧到很热,干附片倒进去,然后翻炒啊翻炒,我自己三五分钟就关火,然后盖上盖子闷到自然凉,拿出来密封保存就好。
就这样炒啊炒啊,个人一般炮制到五成左右,效果最好。
跟市面上所卖,色泽和质地都不一样。这种拿去化验,有可能会认为是假药,现实很讽刺。
附子这样子炮制很酥脆,打粉很轻松,配上干姜甘草,打成粉,需要的时候随时冲服一两克,加点纯正蜂蜜,很美味。
加蜂蜜,第一美味,第二,不上火,第三,解毒。
一定要真的纯蜂蜜!一定要真的纯蜂蜜!一定要真的纯蜂蜜!
谢谢。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上一篇:医苑杂谈 一一七 种姜下一篇:黄煌老师张仲景五十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