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一四十岁中年女性,患胃病十余年,医院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在京求治于各大医院,西药服用无数,皆无效果。后转求中医治疗,有专家说此为脾阳虚,而服用附子理中汤三个月而丝毫未效。又有专家说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半夏泻心肯定有效,但用该方两个月,而胃寒加剧,甚至不能饮食。经人介绍来我处门诊治疗。见病人身材中等先,面色灰暗,自诉胃胀怕冷,嗳气,胸闷,睡眠不佳,食欲不好,四肢一年到头从未暖过。腹诊右肋下满硬。先用家传推陈致新汤一副,病人大泻四五次,胸闷胃胀大轻,胃口大开。再用黄师八味解郁汤十五付。复诊时,病人笑逐颜开,言此是多年服药后最舒服的半个月。胃已不胀,手脚竟然开始温暖红润。 临床上胃寒病人甚多,手脚怕凉者更多,然用补药热药不仅无效,且容易导致症状加重,何故?《内经》说‘’病久传化,上下不并,阳气当隔,隔者当泻。"故先用泻法扫其淤滞,再据方证治之。此种病人多为柴胡体质,生性敏感多疑,思维细腻,情感丰富,多为阳郁四逆,而非少阴阳虚的四肢厥逆,也非太阴病的脾阳不足。故前法未效。八味解郁汤方证有之,效何疑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