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摘要】笔者在2002年至2013年十余年期间,根据经验用古方温经汤加减治疗寒凝之痛经,效果显著。现讨论如下: 1、临床资料 1.1诊断标准 1.1.1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中“痛经”是妇女在月经前后或经期出现下腹及腰骶部剧烈疼痛,严重者伴恶心、呕吐、腹泻,甚至昏厥,影响日常生活及工作者。其病机为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笔者论述的是因精神因素、自身免疫力低下时被冷水、污水浸湿下体及下部感寒、过食寒凉生冷食物、久居阴湿地,致寒湿侵入胞宫影响气血运行,形成月经排出困难从而引起小腹部疼痛。其主证为:经前、经期小腹疼痛而冷,得热痛减,经行不畅,经色暗赤,经质稀薄,混有血块,舌边紫,苔白润,脉沉紧。 1.1.2西医诊断 痛经是指经期前后或行经期间,出现下腹部痉挛性疼痛,并有全身不适,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者,可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经过详细的妇科临床检查未能发现盆腔器官有明显异常者称“原发性”又称“功能性”痛经。下面讨论以原发性痛经为主。继发性痛经是指生殖器官有明显病变者如:子宫异位症、盆腔炎、肿瘤等。以妇科检查、B超、腹腔镜可排除继发性痛经。 1.2治疗方剂 温经汤加减 《温病条辩》 1.2.1方药组成 : 当归15ɡ 炒白芍15ɡ 川芎 6ɡ 潞党参20ɡ 莪术10ɡ 肉桂(后下)5ɡ 丹皮15ɡ 川牛膝15ɡ 炮姜6ɡ 吴茱萸5ɡ 炙甘草5ɡ 1.2.2加减法 月经量多者:去牛膝 莪术,加艾叶炭15ɡ;腹痛拒按,时有暗红血块者,加生蒲黄15ɡ 炒五灵脂10ɡ;恶心呕吐者加姜半夏9ɡ,厚朴6ɡ;形体寒甚者,加制附片6ɡ;伴胸胁乳房胀痛者,加柴胡6ɡ 青陈皮各6ɡ 橘核9ɡ 香附9ɡ 1.2.3用法 一般在月经来的前3天开始煎服,经净则停。每日一剂,一日二次。一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三个疗程后进行治疗观察。 2、结果 2.1 疗效评定标准 临床观察效果好,副作用少。具有温经散寒,祛湿化瘀,止痛之功,能调节人体内分泌的作用。曾抽100例20岁至40岁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显效者为疼痛明显解除者90例,有效者为疼痛明显缓解者9例,无效者为疼痛无明显改善者1例, 2.2 治疗结果 100 例患者中,90例有效,9例症状明显减轻,无效者1例。 3、讨论 痛经一般因患者素体薄弱,又加上平时不注重自身的调养,如久居阴湿之地,或经期感寒涉水,贪凉冷饮,以致寒湿邪伤于下焦客于胞宫,经血为寒所凝,气血运行不畅而作痛;故方中用当归 白芍 川芎 莪术 丹皮养血活血化瘀;炮姜 茱萸温经散寒;肉桂祛寒而温通气血;党参补气,气旺则邪去而血易行;牛膝引血下行为引药。患者在治疗中更要注重自我保健,临近经期要防寒保暖,避免淋雨下水,忌食生冷;调节情志,注意心理调摄;合理膳食,营养平衡;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保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时间,平时要加强锻炼增强体质,这样才能有利减少痛经发作,促进康复。 本文来源: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作者:杨祝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