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四逆汤 出自《伤寒论》 【组成】甘草二两,炙(6g) 干姜一两半(6g)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15g) 【用法】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回阳救逆。 【主治】心肾阳虚寒厥证。四肢厥逆,恶寒踡卧,神衰欲寐,面色苍白,腹痛下利,呕吐不渴,舌苔白滑,脉微细。 【方解】本方治证乃心肾阳虚,阴寒内盛之候。阳气不能温煦周身四末,故四肢厥逆,恶寒踡卧;不能鼓动血行,故脉微细。《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今心阳衰微,神失所养,则神衰欲寐。肾阳衰微,不能暖脾,升降失调,则腹痛吐利。此阳衰阴盛之证,非纯阳大辛大热之品,不足以破阴寒,回阳气,救厥逆。故方中以大辛大热之生附子为君,入心脾肾经,温壮元阳,破散阴寒,回阳救逆。生用则能迅达内外以温阳逐寒。臣以辛热之干姜,入心脾肺经,温中散寒,助阳通脉。附子与干姜同用,一温先天以生后天,一温后天以养先天,相须为用,相得益彰,温里回阳之力大增,是回阳救逆的常用组合。炙甘草之用有三,一则益气补中,使全方温补结合,以治虚寒之本;二则甘缓姜、附峻烈之性,使其破阴回阳而无暴散之虞;三则调和药性,并使药力作用持久,是为佐药而兼使药之用。综观本方,药简力专,大辛大热,使阳复厥回,故名“四逆汤”。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是回阳救逆的基础方,临床应用以四肢厥逆,神衰欲寐,面色苍白,脉微细为辨证要点。若服药后出现呕吐拒药者,可将药液置凉后服用。本方纯用辛热之品,中病手足温和即止,不可久服。真热假寒者忌用。 2.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心肌梗塞、心力衰竭、急性胃肠炎吐泻过多、或某些急证大汗而见休克,属阳衰阴盛者。 【附方】 1.通脉四逆汤(《伤寒论》) 甘草二两,炙(6g) 附子大者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20g) 干姜三两,强人可四两(9~12g)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其脉即出者愈。功用:破阴回阳,通达内外。主治:少阴病,阴盛格阳证。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若“吐已下断,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者”,加猪胆汁半合(5m1),名“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分温再服,其脉即来。无猪胆,以羊胆代之”。 2.四逆加人参汤(《伤寒论》) 甘草二两,炙(6g )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15g) 干姜一两半(9g) 人参一两(6g) 上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功用:回阳救逆,益气固脱。主治:少阴病。四肢厥逆,恶寒踡卧,脉微而复自下利,利虽止而余证仍在者。 3.白通汤(《伤寒论》) 葱白四茎 干姜一两(6g) 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15g)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再服。功用:破阴回阳,宣通上下。主治:少阴病,阴盛戴阳证。手足厥逆,下利,脉微,面赤者。若“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加猪胆汁一合(5m1),人尿五合(25m1),名“白通加猪胆汁汤”。 4.参附汤(《正体类要》) 人参四钱(12g) 附子炮,去皮,脐,三钱(9g) 用水煎服,阳气脱陷者,倍用之。功用:益气回阳固脱。主治:阳气暴脱证。四肢厥逆,冷汗淋漓,呼吸微弱,脉微欲绝。 通脉四逆汤、四逆加人参汤、白通汤均为《伤寒论》中治疗少阴阳虚证的主要方剂,是在四逆汤基础上,加减衍化而来,但各有深意,应用时须加以区别。 通脉四逆汤证除“少阴四逆”外,更有“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等,是阴盛格阳,真阳欲脱之危象,所以在四逆汤的基础上重用姜、附用量,冀能阳回脉复,故方后注明“分温再服,其脉即出者愈”。若吐下都止,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者,是真阴真阳大虚欲这危象,故加苦寒之胆汁,既防寒邪拒药,又引虚阳复归于阴中,亦是反佐之妙用。是以方后注明:“无猪胆,以羊胆代之”。 四逆汤证原有下利,若利止而四逆证仍在,是气血大伤之故。所以于四逆汤中加大补元气之人参,益气固脱,使阳气回复,阴血自生。临床凡是四逆汤证而见气短、气促者,均可用四逆加人参汤急救。 白通汤即四逆汤去甘草,减少干姜用量,再加葱白而成。主治阴寒盛于下焦,急需通阳破阴,以防阴盛逼阳,所以用辛温通阳之葱白,合姜、附以通阳复脉。因下利甚者,阴液必伤,所以减干姜之燥热,寓有护阴意。若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是阴寒盛于里,阳气欲上脱,阴气欲下脱之危象,所以急当用大辛大热之剂通阳复脉,并加胆汁、人尿滋阴以和阳,是反佐之法。原文有“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方后还有“若无胆,亦可用”,可知所重在人尿。这些都是白通加猪胆汁汤证治精细之处,与通脉四逆汤之“无猪胆,以羊胆代之”之反佐法,皆有深意,须详加领悟。 参附汤为峻补阳气以救暴脱之剂。除上述主治外,凡大病虚极欲脱,产后或月经暴行崩注,或痈疡久溃,血脱亡阳等,均可用本方救治。但一俟阳气来复,病情稳定,便当辨证调治,不可多服,免纯阳之品过剂,反致助火伤阴耗血。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 《伤寒论·辨霍乱病脉证并治》: “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2.方论选录 许宏《金镜内台方议》卷7:“今此四逆汤,乃治病在于里之阴者用也。且下利清谷,脉沉无热,四肢厥逆,脉微,阳气内虚,恶寒脉弱,大吐大下,元气内脱,若此诸证,但是脉息沉迟微涩,虚脱不饮水者,皆属于阴也。必以附子为君,以温经济阳,以干姜为臣,辅甘草为佐为使,以调和二药而散其寒也。” 【临床报道】 潘氏等用四逆汤加味治疗96例单纯性晕厥,其中男性28例,女性68例,年龄18~58岁,平均39岁。晕厥或先兆晕厥同时伴下列情况之一:1舒张压≤6.67kPa和(或)收缩压≤10.7 kPa或平均动脉压下降25%以上;2窦性心动过缓,心律<50次/分钟;3窦性静止≥3秒;4一过性Ⅱ度房室传导阻滞;5交接性心律。经各种检查排除心源性及其他原因的晕厥而确诊为本病。基本方:炮干姜、制附子各6g,炒枳实、炙甘草、炒白芍各12g,党参30g,当归、川芎、生地各12g。1日1剂,早晚分服,1个月为1疗程。随访半年观察疗效。结果:显效64例,有效2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5.8%。[潘小锋,等. 四逆汤加味治疗单纯性晕厥96例。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0;8(10):475] 【实验研究】 四逆汤体外实验可以促进大鼠胸主动脉环的舒张,促进缺血动脉环一氧化氮的合成与释放。刘氏等人采用SD大鼠,预先用肾上腺素使大鼠胸主动脉环达到最大程度的收缩,然后分别加入四逆汤与硝酸甘油(NTG)进行比较,测定大鼠胸主动脉环的张力及K-H液中一氧化氮(NO)的浓度。结果:四逆汤与硝酸甘油均可诱导胸主动脉环的扩张,促进缺血动脉环NO的合成与释放,表明二者均有舒张动脉的作用。但药物洗脱实验发现,四逆汤组除去药物后,重复缺血,动脉环NO的合成与释放基本不受影响,而硝酸甘油组动脉环合成与释放的NO比单纯缺血组更少。[刘筱蔼,等.四逆汤体外对大鼠缺血胸主动脉环张力及其释放NO水平的影响。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02;2(8):28] 四逆汤的功效与作用 四逆汤出自《伤寒论》,为少阴病主方,由附子、干姜、炙甘草组成。其组成药对贯穿于少阴病始终,主要功效为回阳救逆。《伤寒论》原文:治下利清谷,三阴厥逆恶寒,脉沉微者。笔者多年喜用此方,屡起沉疴,对凡是阳虚引起的汗出恶寒、头冷痛、腹痛、水肿、手足冰凉、下利清水、完谷不化、背凉如水、畏寒倦卧、夜尿频多等用四逆汤加减,均获良效,现将笔者运用此方的临床心得介绍如下,望社会同仁不吝指教。 四逆汤运用的三大原则1.1 辨证要准。凡一切阳虚俱可应用,不囿于少阴病,太阴或太阳病亦可根据实际情况运用,不必定要等到“脉微细、但欲寐也”,譬如太阳病发汗引起的冷汗淋漓,一身疼痛,太阴病自利不渴,腹满不食,腹部喜温喜按等。 1.2 剂量要大。剂量太小则达不到治疗效果。犹如战场用兵,寡不敌众,笔者用熟附子轻则30g,重则100g,干姜轻则20g,重则30~50g,从未发生不良反应。笔者认为对一些急症、痛症剂量要大,如大汗淋漓后四肢发冷,屈伸不利,腹痛所伴发的冷汗大出,但对一些慢性的阳虚证剂量要小些为宜。 1.3 随症加减。方以药成,药味加减变化直接影响所治病证的主次轻重,所谓“泥其法而不泥其方”,如寒湿困脾可去甘草之壅滞,加半夏、白术燥湿健脾,伴腹痛者加芍药缓急止痛,下利日久加赤石脂涩肠,兼外感风寒加桂枝、羌活解表散寒,呕吐者加半夏、生姜化饮止呕……。 四逆汤病案举例案例1:张某,男,49岁,患者患腹泻3年,呈反复发作,泻下物为清水,无脓血便,无呕吐、腹痛及里急后重,每遇食生冷油腻后发作,日达十几次以上,多次拜访名医诊治无效,经西医常规治疗亦无明显效果。于2006年3月来我处求治,查形体消瘦(呈脱水貌),面色萎黄,自觉身倦乏力,脘腹胀闷,食欲不振,舌淡苔白,脉缓弱。笔者认为“本证乃脾胃虚弱,使胃肠功能减退,不能受纳水谷,不能运化水谷精微,反聚水为湿,积谷为滞,致使脾胃升降失司,清浊不分,混杂而下,遂成泄泻,便处方参苓白术散,无效。观夫前之医者处方皆为参苓白术散,余甚不解,故按六经分析:证属太阴,足太阴属土,土虚水亢,湿从水类,直走肠道,火能暖土,使水有所制。遂处方四逆汤加减,熟附子50g、干姜30g、赤石脂30g、人参20g、半夏20g、粳米20g,服1剂其效如神,腹泻次数减至每日2-3次,服2剂后,腹泻消失,大便调和,后服理中汤5剂善其后,至今约一年未复发。 方剂剖析:方中附子温肾阳(盖肾为胃之关,主司二便),干姜温脾阳,以暖中土,赤石脂涩肠止泻;半夏燥湿健脾,久泻耗伤气阴,故用人参培补气阴,粳米和胃。 案例2:李某,女,46岁,反复性上腹部疼痛5年,呈持续性疼痛伴阵发性加重。时伴有恶心呕吐,经医院检查为:1.慢性胃炎;2.慢性胆囊炎。每次疼痛发作剧烈经西医常规的抗菌消炎、解痉止痛无效,需用度冷丁注射才能缓解。2006年5月,患者再次发作,疼痛难忍。经医院系统治疗并注射度冷丁后,疼痛缓解,于6小时后疼痛再次出现,来我处求治,查:表情痛苦,强迫仰卧位,辗转反侧,冷汗淋漓,恶寒身倦,手足不温,喜温喜按,苔薄白,脉细弱,随即处方四逆汤加芍药(熟附子50g,干姜30g,炙甘草30g,芍药50g),用水1000ml煎至500ml,一服疼痛立减,诸证解除,后剂量稍减,连服5剂至今未复发。 方剂剖析:痛处喜温喜按并伴冷汗淋漓,手足不温系由中阳大虚,故用附子、干姜温中补阳,芍药伍炙甘草缓急止痛。 四逆汤治疗虚寒证举隅虚寒证泛指元阳不足、寒从内生,或外寒直入脏腑经络,或误治损伤阳气,引起的心肾阳虚、脾肾阳虚,阴邪内闭等阳虚寒盛的证候。是临床常见病证。多年来、笔者根据“寒者热之”的治则、运用甘温辛热的四逆汤为基本方,随证加减治之。温肾多用附子,温心多用桂枝,温脾多用干姜,温肝多用吴茱萸,温胃多用生姜,温散肌表经络之寒邪,多用细辛、麻黄、桂枝均可投之。其剂量则随患者体质、年龄、病情轻重,以及季节的变化而增减。每用得当、疗效满意。现将临床运用治验介绍如下:? 1 齿寒证 李xx,女,54岁,农民。自觉牙齿发凉半年,近来逐渐加重,伴头昏,耳鸣,背部发凉,手脚亦冷,纳差便溏。曾经西医诊为神经官能症,迭用谷维素、维生素B1等治疗无效。又转某中医,诊为阳气不足,无以摄阴,方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味数剂,病仍不减。转请诊治。查:面色晄白、舌质淡,体胖有齿痕,脉沉迟。证属肾阳虚、治宜温补肾阳。处方:附子(先煎)15克,干姜6克,甘草3克,补骨脂、杜仲各9克,胡桃肉15克。水煎内服。服药二剂,症减,照方继服5剂。牙齿冷感消失,症减,照方继服5剂、牙齿冷感消失,诸症均瘥。 2 痿证 胡xx,男,41岁,农民。近一年来经常遗精,早泄、腰酸腿软、头昏,自认为劳累过度所致,而不介意。渐渐手足发凉、麻木疼痛、手指活动不灵,穿衣及脱衣均感困难,继见双脚走路艰难,站立不稳,四肢肌肉萎缩,经当地县医院诊为多发性末稍神经炎,迭用地巴唑、路丁、维生素B1、B6等治疗,配合针灸,病情不减。证见面色淡白,舌淡、苔白薄,脉沉细。证宜补肾不足,气虚血滞,经络不和。治宜补气养血,益肾强心,温阳通络。处方:附片(先煎)18克,干姜、甘草各3克,黄芪、熟地各15克,菟丝子、白芍子各12克,当归、怀牛膝各9克,何首乌藤30克,桂枝6克。服四剂,夜能入寐,已不体倦乏力,手脚较温,麻痛减,照方继服七剂后,双手活动自如,双脚已自由步行。随访观察至今,无复发,已参加体力劳动。 3 痢疾 何xx,男,41岁,农民。时值盛夏,恣食生冷瓜果,腹胀痛,泻赤白粘液如胶冻,里急后重,日夜达20多次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西医诊为痢疾,用抗素等治疗9天,病情未减,反增精神疲惫堪,肢冷腰酸,步履艰难,头昏纳差。转请治。诊见:形体瘦削枯稿,目光无神,双眼陷,面色晄白,舌质淡,苔少,脉沉细。证脾肾阳虚,治拟温补脾肾,收涩固脱。处方:党参、制附片(先煎)各30克,炮姜6克,甘草3克,炒白术20克,黄芪15克,厚朴、砂仁、薤白、炒当归,乌梅各9服克。二剂,热退寒除,泻次减,里急后重轻,纳增,按方继服四剂,诸症大减,精神与饮食转佳。再按方进二剂量,痢止。惟感体倦乏力。令服健脾丸,调理而愈。 4 喉喑 刘xx,男,34岁,教师。半年前困外感引起急性咽喉炎,未能根治,每遇外感或教学繁忙辄发,发时咽干灼痛,吞咽尤甚,喉内不适,发痒,声音嘶哑,语言难出,迭经他院多方医治,屡不见效。近一月,声嘶加重,不能讲话,脘痞纳呆,背部与四肢觉凉。转请诊治。诊见形体瘦弱,面色不泽,两目乏神,舌淡,体胖有齿痕、苔滑腻,脉沉细。证属风寒外束,失于宣散,寒邪内闭,本寒标热。冶宜温经散寒治其本。清热利咽治其标。处方:制附片(先煎)14克,青果10克,细辛、甘草,大黄各3克,麻黄、法半夏、僵蚕各6克。服二剂,胸脘得舒、背寒已除,四肢转暧,原方去大黄,加沙苑蒺藜菟丝子各9克,服七剂后,声哑大喊,能发出音,余症亦减,照方去细辛、青果、法半夏,加党参、淮山药各24克,玉蝴蝶9克,服七剂,声音清晰,说话正常,诸症痊愈。随访观察至今,病未复发。 四逆汤一方,乃回阳救逆主方,虽立方于少阴病,其治病证不独于少阴,凡太阳病脉沉与寒人三阴及一切阳虚症,皆可应用,不必定见腹痛下利,四肢厥逆,脉微欲绝等证始用之,一见是阳虚证,均可在分量轻重上斟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