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4511|回复: 6

[鉴定] 姜之种种(六)——药材郁金、姜黄、莪术的古今演变(二

[复制链接]

209

主题

7127

积分

4137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127
发表于 2015-12-7 11:02: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姜之种种(六)——药材郁金、姜黄、莪术的古今演变(二稿)

       此问题谢宗万先生有《论郁金、姜黄、片姜黄及莪术古今药用品种和入药部分的异同与变迁》(1988年)一文,论述全面而明了,主论大体上没什么大问题,但也有些观点本人不认同。现参考谢文,主要侧重论述本人有关看法:

      一、郁金,唐代到明代的药材郁金都是今姜科植物姜黄CurcumalongaL.的干燥根茎,从西汉《急就章》“郁金半见缃白䋤”等史料看,自古以来“郁金”(今姜黄)都是我国普遍使用的黄色染料,而我国姜黄属植物仅姜黄有做染料的价值。从名称看,“郁金”就应是比“姜黄”更深黄的东西,苏恭就明确说“郁金”“根黄赤”。唐陈藏器也说郁金色赤、姜黄色黄、莪术色青。这是古人区别三者最常用的方法。五代侯宁极《药谱》云“金母蜕郁金”,即说“郁金”干品如金蝉壳,这正是姜黄CurcumalongaL.根茎的特征。

      《唐本草》“郁金”是“取四畔子根,去皮火干之”,即用侧根;《证类本草》之“潮州郁金图”也没有画块根。后世其主、侧根茎都曾做“郁金”。至今日本仍沿用唐代用法,以今姜黄的根茎作郁金人药。如今我国是以姜黄属的多种植物的块根为药材郁金,古今不同,不但使用部位不同,加工方法不同,品种也扩展不单纯。从用侧根到用块根,这种变化又是发生在药材商爱“创新”的清代之初。至于为何会发生这种变化,推测很多,我个人认为大概跟明清医学对“四畔子根”以及郁金性味理解有关,明末《本草原始》(1612年)记载,药商已经明确对著者李中立说,郁金、姜黄原是一物,大者为姜黄,小者为郁金(李氏不信),说明当时的郁金药材有尚侧根尚小根的风气,而郁金性寒,主治是下气破恶血,按药理推论当然是根末端无甚辣味的块根药效更好,这与清代认为桂枝尖发散药性更好而导致桂枝由用枝皮变为用枝尖是一样的。或许这才是郁金药材从根茎变更为块根的真正原因。关于这一点,其他考究者倒没有意识到。

      唐代郁金为什么用侧根入药而不用主根?这显然奇怪。我个人揣测,其主根就是用于染料了。唐代侍女装有与“石榴裙”(红)齐名之“郁金裙”(黄),唐诗中多见。清代姜黄CurcumalongaL.的主根茎(广姜黄)也正是用做染料的。

      “郁金”在中医学唐宋古方中少用。古代本草书最早记录的为唐代甄权《药性论》。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中,有一方治疗胻伤成痈(小腿皮肤久伤不好,慢性溃疡),以“郁一参,(术)一参,□一参”三物煮汤浸泡伤口治疗,其中的“郁”可能就是唐宋的“郁金”(今姜黄),所治符合。

      明代天台宗传灯法师(1554—1628年)在《楞严经圆通疏》卷第七的“疏”中说:“……天台曰:今医书多以姜黄当郁金。余曾廉觅此香。士宦遗以真郁金。状亦类姜黄。谓其价甚贵。……”似乎当时药材“郁金”、“姜黄”用的都是今姜黄CurcumalongaL.的根茎,“郁金”还没有用块根。(注:天台指的是天台宗的真正创始人天台大师智顗(538-597)?)

      从方书史料看,明代后期流行的说法是大者为姜黄,小者为郁金,见龚廷贤《万病回春》(1587年) 卷之一[药性歌];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1556年) 卷之九十四[本草集要上.药品异名便考]云郁金为“姜黄中之细理者”; 龚廷贤《寿世保元》(1615 年) 卷二[火症]云郁金“即姜黄,要极小者佳”。《本草原始》(1612年)记载,药商也对著者李中立说,郁金、姜黄原是一物,大者为姜黄,小者为郁金。

     我从清初张璐《本经逢原》(1695年)的“郁金”条描述看,反映了很多信息。原文如下:“郁金,辛苦平,无毒。《本草》以为性寒,误矣。安有辛香而寒之理?蜀产者体圆尾锐,如蝉腹状,发苗处有小孔,皮黄而带黑,通身粗皱如梧桐子纹,每枚约重半钱,折开质坚色黄中带紫黑,嗅之微香不烈者真。若大小不等、色黄、皮起细横纹、有须如线,折之中空、质柔、内外皆黄、其气烈者,即片子姜黄也。体圆首尾相似,通身横纹,发苗处无小孔,折开气烈触鼻者,染色姜黄中之小者也。莪术则大块、色青黑,最大者为广术,与此不类。”

      这段话可分两大部分,前部分说真品;后部分是论伪品。其所说蜀产郁金“体圆尾锐,如蝉腹状”、断面“色黄中带紫黑”等,尤其是“通身粗皱如梧桐子纹”(即不规则纵皱纹,与伪品“皮起细横纹”对应)一说,这很可能已经是黄丝郁金(今姜黄块根),若真如此,说明清初(1695年)姜黄块根已经成为药材“郁金”的主流,但他又提到“发苗处有小孔”,令人不解,其块根应不会发芽,存疑(串起来干燥的?)。他认为的伪品中有“片子姜黄”、“染色姜黄中之小者”,这些应该都是今姜黄的小侧根(见后论)。他这段话不但反映了清朝之前的药材“郁金”主要来自于今姜黄CurcumalongaL.根茎之嫩小者,还说明当时药材“郁金”的来源还处于从根茎到块根的过渡时期。

      (注:明末《本草原始》(1612年)所绘制的“郁金”药材图比较奇怪,橄榄型,大小不常,形象是块根,但却画有横纹,又说“郁金甚少,姜黄甚多”,综合判断,比较倾向于认为是块根了。)

      谢宗万先生似乎未看全《本经逢原》中的这些话(或版本有缺文),所以他没有认识到张璐所说的郁金真品已经与今相同。郁金药材从用侧根到用块根的变更,谢氏倾向于认为发生在清末民初。

      最后一个问题:明末以前姜黄块根有没有可能也是药材“郁金”之一?这个 还真不好说,我在南宋宋仲甫《女科百问 第六十二问》(1220年)见到这样一条资料:“治妊娠患时疾。黄芩尖者。出锥郁金。上为细末。每服一钱。板蓝根地黄水调下。汗出效。未愈。再服即愈。”“出锥郁金”是什么呢?存疑。又,刘完素(1110年-1200年)《保童秘要》“天吊风惊痫热等方”中用到“郁金子”的东西,不知何物?

      二、姜黄,从唐宋主流本草描述看,古代本草的“姜黄”,品种复杂,大概包括如今的郁金、温郁金、莪术、三年老姜(陈藏器)之类。当时称“姜黄”者,可能是与普通生姜的黄色度比较而言的。“姜黄”大概是唐时后起的物名,我怀疑可能跟当时西戎或印度输入的某些黄色药物姜的汉译有关。《唐本草》说“姜黄”“其作之方法,与郁金同尔。”难道当时用的也是这些植物根茎的“四畔子根”(即侧根)?宋代《妇人大全良方》、《是斋百一选方》、《严氏济生方》、《局方》中就用“片子姜黄”, 元初继洪《澹寮集验秘方》(1283年)中治臂痛不能举的舒经汤(一名五痹汤)有“片子姜黄(四两,无则用嫩莪术代)”,似说明当时的片子姜黄就是嫩根茎。

      (注:谢氏所说之“川郁金”与《中国植物志》所说的“郁金”不同,前者说花茎夏季从叶鞘中抽出;后者说是从根茎独出,我搞不清楚怎么回事)。

      唐宋的药物“姜黄”是否也可能包括今姜黄CurcumalongaL.?这个是有可能的,否则后世何以会逐渐演变成以今姜黄CurcumalongaL.为正品?此物之根茎加工时去皮与不去皮,煮与不煮,成品色泽也是有差异的,非行家易认为是不同的东西。姜黄素对酸碱值反应敏感,在酸性条件下呈现黄色,若遇到碱性环境则转为橙黄色。藏医学《晶珠本草 永哇》就说姜黄与碱、石灰等相接触,会变为血色。

     药材“姜黄”基源变更为今姜科植物姜黄CurcumalongaL.的干燥根茎,大概发生在明末清初。明末李时珍说姜黄:“近时以扁如干姜形者,为片子姜黄;圆如蝉腹形者,为蝉肚郁金,并可浸水染色,蒁形虽似郁金,而色不黄也。”清初张璐《本经逢原》(1695年)说有两种“姜黄”:“蜀川生者色黄质嫩有须,折之中空有眼,切之分为两片者为片子姜黄。广生者质粗形扁如干姜,仅可染色,不入汤药”;他在“郁金”条下又说:“若大小不等、色黄、皮起细横纹、有须如线,折之中空、质柔、内外皆黄、其气烈者,即片子姜黄也。”从张氏所说“色黄质嫩”、“皮起细横纹”、“内外皆黄”推断,当时片子姜黄应是纵切一分为二的今姜黄侧根之类,否则也不用与质粗形扁如干姜的广生者相较而言。李时珍所说的“片子姜黄”也可能是这种。那么李、张二人所说的“姜黄”—— 片子姜黄、广生者,都已经是可染色的今姜黄了。张虽说广生者(广姜黄)不药用,实际上清代还是用的。由此可见,清初药用姜黄基本已经变成今姜黄CurcumalongaL.的干燥根茎了。明末《本草原始》(1612年)所绘制的“姜黄”药材图就极象姜黄CurcumalongaL.根茎。

      明清时期药材“姜黄”的几种商品形式:李时珍(片子姜黄);张璐(片子姜黄、广姜黄);片姜黄,后面分别论说。

      《千金翼方》 [卷第十九•杂病中.杂疗第八]中有一条“姜黄”的资料,后世本草家似无人引用,不知是后人未见,还是见而不取。原文:“用术法,姜黄生蜀中者真,土蕃(吐蕃)诈中国人云∶疗万病,一个一段价,买之不可得(一作“一个一段,价实之不可得”),后人知是姜黄更不改(敢)将入来。凡姜黄不得嚼,嚼之损齿,疗一切肿,初觉刮取末,和水涂之数度瘥;难产刮取一个作末,和水服之即生,酒亦得;产后腹中不净,刮取末,水和服之愈。马胞转,剖取末,筒吹半大豆许,耳鼻中即通,此药末,盈月孕妇勿令见,好落娠,慎之。贮姜黄法,以袋盛置白米大小麦中,袋中着少许米,悬干燥处,勿令鸡、犬、女人见之。”文中提到这种姜黄的三大特效:疗一切肿、疗难产(人或马)、疗产后腹中不净。后世本草书中,姜黄的功效有提到治疗产后败血攻心(《证类》),但未见特别提及其疗一切肿、疗难产(人或马)。“不得嚼”之说也不见后世本草提及。土蕃的“姜黄”可能来自印度,而东南亚的深黄色姜并不止一种。
      (注:其实我怀疑孙真人所说的“姜黄”就是《唐本草》中的“郁金”,而非《唐本草》中的“姜黄”。)

      三、片子姜黄与片姜黄。

      “片子姜黄”宋代就有,因为苏颂说姜黄是“片切曝干”,宋代《妇人大全良方》、《是斋百一选方》、《严氏济生方》、《局方》中就用“片子姜黄”。

      谢老认为明清的片子姜黄是今姜黄的老根茎切片,我的看法与谢老不同,我认为明清片子姜黄主要是姜黄CurcumalongaL.侧根的切片,一则《唐本草》说“姜黄”“其作之方法,与郁金同尔。”那么当时用的也应是这些植物根茎的“四畔子根”(即侧根),这是传统。元初继洪《澹寮集验秘方》(1283年)中治臂痛不能举的舒经汤(一名五痹汤)有“片子姜黄(四两,无则用嫩莪术代)”,似说明当时的片子姜黄就是嫩姜黄,此方《普济方 卷一百五十四\身体门.身体疼痛》有引用。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1345年)也引用了此方,他说得更明显“如无,用嫩莪术代,不可用染物者”,即不能用老姜黄。二则曹炳章《增订伪药条辩》中说“片姜黄比子姜黄大六七倍”,子姜黄即片子姜黄,片姜黄与片子姜黄都是纵切,否则也不会放在一起比较;三则张璐说片子姜黄“色黄质嫩”、“切之分为两片者为片子姜黄”,说明是嫩小东西,否则何至于才切两片?张璐用于与之比较的“质粗”广生者(广姜黄)才是姜黄的老根茎切片。张璐《张氏医通》也说片子姜黄“皮极细者真”。不过《本草原始》说“片子姜黄”可浸水染色,不排除它也有用老根茎切片者。

      片姜黄明代始见,《普济方》(1406年)已有。明清时的“片姜黄”为温郁金CurcumawenyujinY.H.ChenetC.Ling根茎老头(主根茎)的纵切生晒。古代片子姜黄与片姜黄两者植物来源不同,所用根茎老嫩不同。今《中国药典》之片姜黄基本与明清相同,为温郁金冬采干燥根茎片,唯不刻意要求用老头。明清时期的片姜黄属于药材姜黄之一种,如今《药典》的姜黄饮片(煮或蒸过)与片姜黄(没煮过)因基原不同是各自独立的两项,使用者开方时要写清楚了。

      四、广姜黄,清代所用广姜黄为今姜黄CurcumalongaL. 的老根茎切片。即今《药典》姜黄饮片之类。清初张璐《本经逢原》(1695年)说有两种“姜黄”,其一是“广生者质粗形扁如干姜,仅可染色,不入汤药”,这就是广姜黄。张氏虽说广姜黄不药用,实际上清代还是用的,但少用。一般认为它比片子姜黄、片姜黄药力更猛烈。所以严重温病(瘟、疫)之类用姜黄常用广姜黄。何廉臣《实验药物学》(1924年)云:“广姜黄,芳草类。酒炒用。味苦而辛,性温而猛。散气达郁、破血通经。力较片子姜黄尤为性猛气浊。按:广姜黄入肝、脾二经,为破血行气、辟邪清疫之药。轻用二分至三分,重用五分至八分。杨玉衡日:广姜黄辛苦,无毒,蛮人生啖,喜其祛邪辟恶,行气散郁,能人肝、脾二经,建功辟疫,故余用以为升降、双解、凉膈散等之佐。但损真气,气虚者亦宜慎用。惟张氏《逢原》云:仅可染色,不入汤药。今药肆混市误人,徒有耗气之患,而无治疗之功。故此药颜料杂货店备之,而近今药肆不备者,殆因石顽老人之一言欤?...”

      有人怀疑杨栗山《伤寒瘟疫条辨》之升降散所用之“广姜黄”应为“郁金”,因杨氏说姜黄大寒无毒,按今中药学认为姜黄性温,郁金性寒,所以认为郁金更合适。其实这是以今论古的误会,主流古典本草都说“姜黄”性大寒,不过后世医家有的认同,有的则怀疑或不认同而已。

       “升降散”之“姜黄”是什么?四味升降散目前首见于明代龚廷贤《万病回春》(1587)之“内府仙方”:“ 治肿项大头病、虾蟆瘟病。僵蚕(二两)姜黄(二钱半)蝉蜕(二钱半)大黄(四两)上共为细末,姜汁打糊为丸,重一钱一枚,大人服一丸,小儿半丸,蜜水调服,立愈。”

      陈良佐《二分晰义》(1723年 雍正元年坊刻本)改分量、变服法,更名为赔赈散(治热疫):“白僵蚕二十两,用黄酒炒,捣成细末.争(净)蝉蜕十两,晒干,捣成细,嫩姜黄三十两,捣成细末;锦纹大黄(若小大黄,令人腹痛,切勿误用),四十两,捣成细末以上四味共和匀一处,每服一钱八分二厘五毫,用冷黄酒五钱,蜂蜜五钱,调服此药。下腹即苏,半日全愈。宜于空腹时服之。服药后须忌半日不可吃茶水烟酒,饮食俟过半日,只宜常吃稀粥,以四五分饱即止。能如是则病永不发矣,否则饱食一餐,即时复发。至于荤腥,更不可吃,总宜滋味清淡。”

      杨璇(杨栗山)《伤寒瘟疫条辨》(一名《寒温条辨》 1784年)二次改名为升降散:“白僵蚕(酒炒,二钱),全蝉蜕(去土,一钱) ,广姜黄(去皮,三分),川大黄(生,四钱),称准,上为细末,合研匀。病轻者,分四次服,每服重一钱八分二厘五毫,用黄酒一盅、蜂蜜五钱,调冷服,中病即止。病重者,分三次服,每服重二钱四分三厘三毫,黄酒盅半,蜜七钱五分,调冷服。最重者,分二次服,每服重三钱六分五厘,黄酒二盅,蜜一两,调匀冷服。一时无黄酒,稀熬酒亦可,断不可用蒸酒。胎产亦不忌。炼蜜丸,名太极丸,服法同前,轻重分服,用蜜、酒调匀送下。”

      明代张鹤腾原版的《伤暑全书》(1623年)里没有升降散。叶霖在增订张鹤腾《伤暑全书》的时候,将杨栗山版的升降散收录其中,即今本《增订叶评伤暑全书》(1890年)之升降散:“白僵蚕(酒炒,二钱) 全蝉蜕(去土,一钱) 广姜黄(去皮,三分,不用片姜黄) 川大黄(生,四钱),上为细末,合研匀,……。”

      “升降散”当用何种“姜黄”?从上面引述来看,最早之龚廷贤“内府仙方” (1587)出现在明末,而前述药材“姜黄”基源变更为今姜科植物姜黄CurcumalongaL.的干燥根茎,大概发生在明末清初。所以基本可以确定以上几位用的应是今姜黄CurcumalongaL.饮片。原本尚嫩姜黄(陈良佐),因治重疫,后又转尚药力更猛烈的广姜黄(老,杨栗山 )。

      五、莪术,原名蓬莪茂,《唐本草》中未见,而在宋初《太平圣惠方》中就多见。考证表明,古代的莪术与今《中国药典》规定的“莪术”相同,为姜科植物蓬莪术CurcumaphaeocaulisVal.、广西莪术CurcumakwangsuensisS.G.LeeetC.F.Liang或温郁金CurcumawenyujinY.H.ChenetC.Ling的干燥根茎。

      按唐宋主流本草所说,当时的药材“郁金”是“取四畔子根,去皮火干之。”而“姜黄”“其作之方法,与郁金同尔。”大概也是去皮火干(烘烤?);两者都不用熟制;宋《证类本草》记载,蓬莪术是“削去粗皮,蒸熟曝干用。”而如今的药材郁金、姜黄(不含片姜黄)、莪术都是蒸或煮至透心后干燥,不要求去皮。今片姜黄是趁鲜纵切厚片,晒干。

      “郁金”、“姜黄”我国川蜀、岭南本有,但成为《唐本草》的“新附”,大概跟隋唐时期西域、印度的医药文化大量传入造成的影响和关注有些关系。所以在说明它们产地和效用的时候都涉及到“西戎”、“胡人”。孙真人的记载也说明当时“吐蕃”商人向中土输入这类昂贵的“奇药”,这显然会引起向来嗜好“异药殊方”的中土医家、药商以及本草家的高度关注。
     
      另, 综合所见相关史料给我的印象,唐—清之间,药材“郁金”、“姜黄”显然长期存在混淆应用的情况。

评分

参与人数 1得分 10 收起 理由
荂雅 + 10 多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上一篇:姜之种种(五)——若干奇姜 姜花 洋姜
下一篇:对药证治约言录(一)

209

主题

7127

积分

4137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127
 楼主| 发表于 2015-12-7 11: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附录:

      2010版中国药典质量标准:

      姜黄,本品为姜科植物姜黄CurcumalongaL.的干燥根茎。冬季茎叶枯萎时采挖,洗净,煮或蒸至透心,晒干,除去须根。
      姜黄饮片是姜黄“除去杂质,略泡,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片姜黄,本品为姜科植物温郁金CurcumawenyuJinY.H.ChenetC.Ling的干燥根茎。冬季茎叶枯萎后采挖,洗净,除去须根,趁鲜纵切厚片,晒干。“外皮灰黄色,粗糙皱缩,有时可见环节及须根痕。切面黄白色至棕黄色,有一圈环纹及多数筋脉小点。质脆而坚实。断面灰白色至棕黄色,略粉质。气香特异,味微苦而辛凉。”

      片姜黄与姜黄饮片,两者植物基原不同,一个煮过(角质样),一个没煮;两者断面色泽有区别。

      郁金,本品为姜科植物温郁金CurcumawenyujinY.H.ChenetC.Ling、姜黄CurcumalongaL.、广西莪术CurcumakwangsiensisS.G.LeeetC.F.Liang或蓬莪术CurcumaphaeocaulisVal.的干燥块根。前两者分别习称“温郁金”和“黄丝郁金”,其余按性状不同习称“桂郁金”或“绿丝郁金”。冬季茎叶枯萎后采挖,除去泥沙和细根,蒸或煮至透心,干燥。

      莪术,本品为姜科植物蓬莪术CurcumaphaeocaulisVal.、广西莪术CurcumakwangsuensisS.G.LeeetC.F.Liang或温郁金CurcumawenyujinY.H.ChenetC.Ling的干燥根茎。后者习称“温莪术”。冬季茎叶枯萎后采挖,洗净,蒸或煮至透心,晒干或低温干燥后除去须根和杂质。

      可见如今莪术和郁金的药材基原基本是一样的(郁金多了个姜黄),只是药用部位不同,莪术用根状茎,而郁金用块根。

      郁金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是姜黄、郁金、莪术的块根,什么是块根?种过姜的都知道,生姜块是有节的,这是根茎,一般认为根茎是会分节或长芽的。姜块有许多根须,这才是姜的根,市面上卖的姜根一般被去掉了,如果这些根局部膨大如小薯就会形成块根,块根和根茎之间有根相连。姜没有块根,但姜黄、郁金、莪术等是有块根的,这就是如今药材郁金的来源。今《药典》规定的郁金基源没有郁金 Curcuma aromatica Salisb.即过去的白丝郁金,大概是已经不产或稀少,为防干扰混乱,干脆删除。

      姜黄、郁金、莪术植株简直是三胞胎,其植株简要的鉴别方法是:

      莪术的叶片中央有紫色,其他两者叶片无。主根茎如玩具陀螺状。
      郁金、莪术的花葶单独由根茎抽出,而姜黄的花葶由叶鞘中抽出。
      姜黄、郁金如果不出花蕾,更为相似,区别在于,姜黄根茎很发达,成丛,断面深黄。郁金根茎肉质肥大,不成丛,断面一般黄。

      用叶片有毛没毛也无法区别姜黄和郁金,姜黄的叶片双面无毛,郁金的叶片背面被短毛,但温郁金叶片也是双面无毛。温郁金花冠裂片纯白色而不似郁金那样染红。
      参考《中国植物志》等。

参考文献:

余欣《中古中国的郁金香与郁金》复旦学报( 社会科学版)FUDAN JOURNAL( Social Sciences)2014 年第 3 期

俞香顺《“郁金”考辨——兼论李白“兰陵美酒郁金香》 中国韵文学刊 第27卷第3期

谢宗万《论郁金、姜黄、片姜黄及莪术古今药用品种和入药部分的异同与变迁》中医药研究;1988年05期

肖永芝、黄齐霞《<伤暑全书>与<增订伤暑全书>考》中华医史杂志2010年7月第40卷第4期

陈名《古方升降散纵横说》(网文)

邵雷、张俐敏的《升降散源流正误》,《中医学报》2011年1月1日第一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主题

2235

积分

3218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235
QQ
发表于 2015-12-7 17:25: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直很佩服汤先生的求真务实,溯本求源,自古医药不分家,虽然本人是搞临床,但也很喜欢看这类中药考究的文章。所以这里也补充一段,之前在论坛有朋友提问过。
还是【升降散】的问题:
升降散在清代杨栗山《伤寒瘟疫条辨》中写道:“姜黄气味辛苦,大寒无毒,蛮人生啖,喜其驱邪伐恶,行气散郁,能入心脾二经建功辟疫,故为佐。”
但杨栗山并不是原创者,他是收录这首方子的,升降散的原创者是明代的龚廷贤(《万病回春》、还有荆芥连翘汤也是出自这本书的),书中的“内府仙方”,就是升降散。
后经清代陈良佐(《二分晰义》)改分量、变服法,更名为【赔赈散】,最后经杨璇(杨栗山)二次改名,就是现在的升降散。
而叶霖在增订张鹤腾《伤暑全书》的时候,将杨栗山版的升降散收录其中,但原版的《伤暑全书》里面是没有升降散的。这个值得注意。
——参考:1.陈名的《古方升降散纵横说》;2.邵雷、张俐敏的《升降散源流正误》。

而这几版的升降散(内府仙方/赔赈散)在各药物的比例、服用方法上是有所差异的,也跨明清两代:龚廷贤是明朝江西金溪人士(但任职太医院)、陈良佐是雍正年间(地理位置不详)人士、杨栗山是乾隆年间江苏溧水县人。
所示的适应症,处方的变化也不一样,所以,当中选用的姜黄是不是同一个药材,是大寒还是温热,这个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主题

7127

积分

4137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127
 楼主| 发表于 2015-12-7 18:4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七杀紫微 的帖子

七杀紫微:一直很佩服汤先生的求真务实,溯本求源,自古医药不分家,虽然本人是搞临床,但也很喜欢看这类中药考究的文章。所以这里也补充一段,之前在论坛有朋友提问过。
还是【升降散】的问题:
.. (2015-12-07 17:25) 
多谢提供资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主题

7127

积分

4137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127
 楼主| 发表于 2015-12-8 23:39:34 | 显示全部楼层

Re:药材郁金、姜黄、莪术的古今演变

原文大幅修补。为第二稿。

繁琐的事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主题

7127

积分

4137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127
 楼主| 发表于 2015-12-9 11:28:0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七杀紫微 推荐的《古方升降散纵横说》、《升降散源流正误》两文,翻了些古书,发现升降散的来龙去脉他们并没有说清楚。

查查资料,有时间再大略写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1万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13202
发表于 2016-5-23 19:33:45 | 显示全部楼层
越看越糊涂,越看越不明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2-22 13:00 , Processed in 0.190432 second(s), 4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