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1、我的爱人,45岁。素体虚弱,身高1.54米,体重103斤。于2008年12月24日起,每日大便3-5次,伴腹痛,有不消化的食物和冷冻粘液,无后重,无发热,畏寒怕冷,舌苔白略厚,脉沉细而软,先用哈药六厂的泻痢停,每次两片,每日2 -3 次,服药两日,无效。改附子理中汤:太子参20克,干姜20克,白术20克(土炒),甘草20克(炒),附子10克,嘱其煎成分三次温服,她嫌服三次麻烦,就自作主张,一剂药分两次服,服药三剂,腹泻停止,畏寒减轻,于服完第三剂时,大便时,排出许多寒气。诊其脉,左尺尤弱,于上方加熟地15克,继续服用。
讨论:因西药服用方便,大多数情况下,我还是首选西药。不效时才考虑用中药。理中汤不复渣重煎,虽重用干姜,药味不辣,若复渣且与关煎分服,则次煎辛辣难以下咽。我不般多遵仲景法,不复渣。头煎多取其气,为阳;次煎多取其味,为阴。从这里也可以看出经方重视阳气的一面。况经方所用之药,药味不多,也无昂贵之药,何必心疼哪点药渣!
2、患者,男,20岁,本村人。于2008年11月23日,开始发热。肌注安痛定、地塞米松、羚羊角注射液,汗大出,热退复升,如此用药两天。于25日早晨,再度发热,体温40度,口渴,恶寒,脉滑数。要求输液治疗。我见呈现典型的白虎汤证,便劝患者服中药,患者同意。处白虎汤加蝉退:石膏100克,知母30克,甘草(炒)15克,粳米30克,蝉退5克,加水1200毫升,煎取500毫升,分三次温服。
次日复诊,体温正常。患者很高兴,言服药后特别舒服,比原先扎针舒服得多。上方继用一剂。一周后随访,未复发。
讨论:当今临床实际,未用过西药而直接找中医的情况不多。尽管用过西药,但只在患者呈现某一方证时,投某方仍然有很好的疗效。
3、患者,男,7岁。于2008年12月20日晚上9点请我出诊,见头痛发热38.5度,不恶寒,口干,唇红,上腹部疼痛,无汗,脉浮数有力,两关尤甚。我本想为患儿肌注解热剂,其母反对,坚持要服中药。用小柴胡汤加减:北柴胡30克,半夏10克,甘草(炒)10克。石膏30克,枝子10克,豆豉10克,白芍10克,太子参10克,生姜4片,大枣4枚(掰),加水1200毫升,煎取400毫升,分三次温服。
当时的思路是,因腹痛,故遵仲景法去黄芩加白芍;因口干唇红而加石膏;因两关浮数有力,考虑可能有食积,故合枝子豆豉。虽病人取走了药,心中还是有些不安,维恐半夜热不退又来砸门。一夜无事,我想肯定是热退了,十天之后遇其母,言服药汗出热退,因家中有小柴胡颗粒,就没有复诊。
讨论:此患儿就是几年前输液半年,最后用小建中汤治好的患者。难怪其母对中药情有独钟。看来,经方的宣传,疗效是根本。当时我是既高兴又害怕,高兴患儿的母亲的正确选择,可以避免患儿一见发热就输液带来的痛苦和伤害,害怕方药不中病,让患者的家属对中医失去信心。 |
上一篇:一元人民币下一篇:过敏性鼻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