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3056|回复: 5

[转载] 常用中成药的使用

[复制链接]

302

主题

2649

积分

648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胡必江

Rank: 5Rank: 5

积分
2649
QQ
发表于 2015-8-25 21:47: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天王补心丸

       中医看来,一般记忆力减退,不经意间丢三落四,就是心阴虚的最初起症状。喜欢思考问题,脑子闲不住,而且工作认真,耗费的心血肯定很不少。每天晚上吃一丸就行,吃完一盒即可。

       天王补心丸共由14味药组成:人参、玄参、丹参、茯苓、五味子、远志、桔梗、当归、天冬、麦冬、柏子仁、炒枣仁、生地。枣仁、远志、柏仁养心神,人参、茯苓补心气,当归、丹参、元参生心血,天冬、麦冬清养肺阴,生地养肾阴而且凉血,五味子收敛心气心血。更妙的是,其中有一味桔梗,桔梗具有升提的能力,因为心处于人体的上部,桔梗能让天王补心丸里的其他药物在人体上焦多停留一段时间,更好地入心养心,不至于很快沉下去。从方子的结构看,天王补心丸是既养心气,又养心血;既养心阴,又养心神,可以说是面面俱到的养心药,是养心药里的王牌。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这药里含有少量的朱砂,朱砂有重镇安神的功效,过多服用对人体有一定副作用,所以,对于轻度心阴虚,或者只想用天王补心丸养生的人来说,用量要稍微小一点,而且不宜长期服用,一般服用一盒,每次一丸就行了。

       人参归脾丸:心脾两补

       心脏的健康,取决于心气、心血的正常。然而心是君主之官,居住在深宫内院,想见他都很难。我们补心也是如此。养心气,要心肺同时养,因为肺主一身之气,心气由肺来提供。补心气用生脉饮,心肺同补;养心血,要心脾同养,因为脾主运化水谷之精微,能统血,心血由脾来提供。补心血用归脾丸,心脾同补。既补心,又补与心有关系的其他脏腑,这样的效果是最好的。

       心血和心气同等重要。心主血,人体所有的血液分配,全由心来主持。人身上要是没有血,就好比机器没了油。心脏好比人体的油泵,如果没有血,心脏是不能工作的。血是怎么生出来的呢?首先要靠脾运化水谷,把精华上输到肺和心,“奉心化赤”,才能成为血。所以,心血不足,要从血的源头补起。其源头就是脾。心脾同补,心血才能充足。

       有位四十多岁的女士,很长一段时间总感觉没有力气,容易疲劳,还有心慌,没有食欲,睡觉多梦,这位女士,蜡黄的脸,薄薄的嘴唇也没有血色。摸她的脉,非常细软,左寸几乎摸不到;问她的月经,虽然时间正常,但每次血量都非常少,经期症状加剧,尤其是心慌得难受。这些,都是心血虚的象征。

       这些症状都是由心血不足引起来的。通俗地说,就是心脏里的血少了,不能供应到该供应的地方去。心脏在缺血的情况下工作,就好比一个人在没有吃饱饭的情况下干活儿,最容易疲劳。只需要养养心血就行了。

       绝大多数心血不足都是由于脾虚,心血要靠脾运化水谷之精微而生成,脾虚则不能把足够多的水谷之精华运送给心,所以,心血必然不足。典型的脾虚造成的心血不足。

       现代人生活节奏紧张,饮食的方式、食品的质量,都对脾不利,加上烦恼、怨恨也多,恶劣的情绪也容易伤害脾土,所以,是先没有食欲,后来才慢慢有失眠、心慌的感觉的。

       嘴唇很薄。嘴唇属脾,一般来说,嘴唇薄的人,更容易脾虚。建议她买五盒人参归脾丸,按说明书上的用量服用。并嘱咐她,不宜吃油腻性的食物,而且,药中还有人参,所以服药期间不要吃萝卜。

       中成药里,人参、黄芪、白朮、甘草是健脾补气的,人的食欲就会变好,就会感觉有力气,不容易疲劳;其中的茯神、枣仁、远志、当归、龙眼,是补血养心的,不用担心睡不好觉,心慌也会慢慢消失;其中木香气味芳香,能增强脾的运化功能,这在中医里叫“醒脾”,能使懒洋洋不愿工作的脾警醒起来。

       人参归脾丸中有滋阴的药,龙眼肉、酸枣仁养心脾之阴,都是。而且,善养阴者必于阳中求阴,方中很多补气的药,也都是为养阴服务的。脾为太阴之脏,养阴就要养脾;脾主一身之中气,养脾必须以补气药振奋脾阳。所以,人参归脾丸中,养阳、养气的药要比直接养阴的药多一些。其实,阴阳是不可分离的。

       补中益气丸

       身体上的一些“小毛病”,比如:
    “为什么大便的时候,肛门有往下坠的感觉呢?”
    “有轻微的胃下垂。怎么办呢?”
    “总提不起精神,有时候甚至懒得说话,是什么原因?”
    “还没有老呢?为什么乳房比别人下垂得厉害呢?”
    “臀部为什么不能像别的女孩那样上翘,反倒往下垂呢?” ……

       这些症状,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不能升提。肛门下坠、胃下垂,是内脏不能升提;打不起精神,少气懒言,是精神不能升提;乳房下垂、臀部下垂是形体不能升提。

       不能升提的根源在哪里呢?在脾,在气。人体气血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着升降浮沉的运动,清气上升,浊气下降,血液也要在周身上下循环。有升有降,人体各个器官,各个部位才能各居其位,而不至于往下坠、下垂。

       升降浮沉的动力何在?在脾胃。脾胃居于人体正中,脾负责升清,胃负责降浊。所谓“降浊”,就是把糟粕往下输送,输送到小肠、大肠,最后排出体外。而所谓“升清”,则是把水谷之精微往上输送,输送到肺里,通过“肺朝百脉”,使“水精四布”;输送到心里,“奉心化赤”,化成血液,滋养全身。胃能降则脾能升,脾和胃就像杠杆那样保持着人体升降的平衡。脾脏在升提清气的过程中,对人体所有器官都有一个向上支撑的作用。脾虚则气虚,可能导致人体升提、支撑功能的下降,人体各组织得不到中气的充分升提和支撑,就出现下坠了。所以,内脏会下垂,精神会低沉,形体也会下垂,饮食中的水谷之精华不能上升则下降,形成腹胀、腹泻。所有的这些问题,症结都出在脾上。

       如何解决呢?补中益气丸是最好的中成药。

       补中益气丸是“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垣的方子。李东垣是脾胃派的鼻祖,最善于从脾胃入手来治病养生。他创造出补中益气丸,用于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用于治疗脾胃虚弱,中气下陷,体倦乏力,食少腹胀,久泻、形体器官脱垂等症。

       补中益气丸的组成药物是:炙黄芪、党参、炙甘草、炒白术、当归、升麻、柴胡、陈皮、生姜、大枣。其中黄芪、党参是中医里中药的补气药对,配上炙甘草、炒白朮等补脾健脾的药,最补脾气;当归和血,陈皮理气,升麻、柴胡能帮助脾胃升提清气。更妙的是,这个方子并没有局限于补脾,而且兼顾了养肝养肺,其中的黄芪能养肺,柴胡能疏肝,养肺就是养人体的元气,疏肝就是生人体的生气,这样,可养元气、生气、中气三大气,共同达到补中益气的目的。

       补中益气丸的药力稍微大一点,所以,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用。使用时要注意几点:

       第一,感冒期间,或饮食过度伤了肠胃时,都不宜使用。
       第二,高血压患者千万不能用。因为高血压往往都是人体的气有余,气有余则往上涌,气行则血行,于是气血并走于上,造成血压过高,此时如果妄用补中益气丸,无异于火上浇油。
       第三,服药期间,如果出现头痛、头晕、眼花、皮疹、面红等症状,或者血压有上升趋势,应立即停药。
       第四,小儿应慎用补中益气丸,要在医生的临床指导下才能使用。

       老年人慢支也不能用。慢支多是虚喘,虚喘多源于肾虚。中医说“肾主纳气”,肾虚不能纳气,则气上奔,邪在上,故喘。这时,应把气往下降。补中益气丸是向上提气的,用这个就反了。  

       补中益气丸肾虚者一般来说应忌用。

       参苓白朮丸

       要想整个人变得中气十足,就得养脾,那么如何养脾呢?养脾最核心、最重要、最通用的就是参苓白朮丸。出自宋朝官方药典《和剂局方》,当时叫“参苓白术散”,后来做成丸药。

       主要成分是:炒白术、人参、茯苓、甘草、山药、炒白扁豆、莲子、炒薏苡仁、陈皮、砂仁、桔梗。这是一个精巧无比的养脾奇方:其中炒白朮是健脾的主药,在中医里叫做“君药”。其他都是辅佐,使炒白朮健脾的作用发挥到最大。脾最怕的邪气是湿邪,但在脾虚的情况下,水谷之精微不能及时运化,滞留下来就成了湿邪,直接伤脾,中医里叫“湿遏脾阳”,就是湿邪把脾的阳气遏制住了,阻碍了脾的功能。所以,方中茯苓、薏苡仁、炒白扁豆都有健脾渗湿的功效,能去掉湿邪。脾为五脏之一,五脏皆能藏精,不能一味渗湿,还要去滋养,山药、莲肉都有滋补脾阴的功效。这两组药一泻一补,相得益彰。方子的前四味药,又构成了中医里有名的“四君子汤”,是专用来补气的,就是补中气。光补中气还不行,还得让这些气能顺利地运行,又加上陈皮和砂仁这两味芳香的药物来理气、行气。方子里还有一味桔梗,这味药是入肺的,能升提肺气。为什么要用桔梗呢?在中医里脾属土,相当于大地,而肺居五脏的最上部,相当于天空,用桔梗升提肺气,就是沟通天地,使人体小天地得以和谐。而且,肺主一身之气,要养人体的中气,也是要脾肺同养的。

       服用参苓白朮丸一段时间后,胃口会变好,这是脾脏功能恢复的标志。这时,千万不要大快朵颐,会增加脾的负担,甚至前功尽弃。最好八分饱。很多人这时候还想吃肉,甚至肥肉,可适当吃一些,不要过量。这期间,多锻炼是不消说的。

       参苓白朮丸虽好,也不能吃个没完。等脸色开始转变,不再那么蜡黄,开始有血色时,就可以停药了。人体有着强大的自愈功能。停药好比停车,不能急刹,而要通过减速的方式,使人体有一个缓冲期和适应期。开始停药时可改为每天一次,两三天后再改为隔一天一次,最后,如果没有出现反复或异常,就完全停药了。

        香砂平胃丸

       药物组成部分是:炒苍术、陈皮、甘草、姜厚朴、香附、砂仁。其中,前四味药是中医里有名的经典方剂——平胃散,是专门用来去脾胃之湿的。香附和砂仁都是行气药,其中香附行肝气,砂仁升脾气。平胃散加上香附和砂仁,就成了香砂平胃散,制成丸药,就是香砂平胃丸。别看这小小的六味药组成的方剂,把绝大多数胃痛都给管了。

       胃痛,最常见的是下面两种:

       首先是体内湿邪过重,脾的功能被湿邪困住了,不能升清降浊,恰好香砂平胃散中有平胃散这四味药燥湿健脾,能祛除湿邪,恢复脾的功能,还有砂仁这味芳香的药来醒脾,帮助脾的“升清”功能,把水谷之精微往上升。脾胃里面的湿化了,胃就更加通畅了;脾气能升了,胃气就能降。这样,脾胃之气安和,胃痛自然无影无踪。

       还有就是肝气不舒。肝属木,脾胃属土,木能克土。那些平日里动情绪较多的人,肝气较旺,脾胃就受到肝的欺负,造成脾胃之气不顺,升降失调,也会导致胃痛。香砂平胃散中恰好有香附,可以行肝气,再加上其他健脾的药物,足以让脾强大起来,不再受肝的欺负。脾胃强大起来了,胃就不疼了。

       所以,这两种最常见的胃痛,用香砂平胃丸就能管住。但如果是胃阴虚的胃痛,用这个药就不管用了。

       胃阴虚比较复杂,不好用中成药对付,得去医院治疗。胃阴虚的胃痛,明显症状是舌头很干、口渴、手足心发热,很容易区分出来。所以,如果在胃痛的同时有口干舌燥、手足心发热的症状,就不要吃香砂平胃丸了。

       当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运动的减少,湿邪成为人体内最大、最顽固的邪气。湿邪从哪里来?可以从外来,也可以从内来。外来的湿,主要是长时间在潮湿的地上坐卧,或是在潮湿的环境中生活,或是淋了雨,或是在大雾的天气外出,等等。外来的湿,伤害的主要是人的肌肤皮毛,还不至于马上伤到五脏中去。这种湿还不可怕。可怕的是从我们体内而生的湿。

       体内的湿生于脾,脾负责运化水谷精微物质,一旦脾虚运化不力,那么一部分精微物质就化成了湿,湿滞留在脾这里,有阻碍了脾的更能,使得脾更加运化不力,形成更多的湿,如此恶性循环。当有以下症状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时候,就要注意,体内已经积聚了很多湿邪了:

     (1)舌头胖大,舌边有齿痕。
     (2)舌面水滑,多痰涎。
    (3)饮食不香,尤其不喜欢喝水,甚至口渴也不喜欢喝水。
     (4)头脑昏沉,想睡觉,身体沉重。
     (5)睡觉鼾声如雷。
     (6)大便不成形,粘稠,往往黏在马桶内,一桶水冲不干净;或黏在肛门外,需要很多张手纸才能擦干净。
     (7)嘴里感觉粘乎乎的。

       要治湿邪,首先要健脾,用香砂平胃丸,健脾化湿,同时适当地理一理肝气,肝脾同养。

       参苓白术丸是健脾化湿,脾虚为主者可用;香砂平胃散是化湿健脾,痰湿重者可用。如果要除寒湿,首先要看寒湿在什么地方,在脾胃,还是在肌肤筋骨之间,如果是在脾胃,那么,还应加上温中之药,如理中丸。温中化湿。

       口渴是胃阴虚津液不足,还可能跟肾气化不利有关,要看脉。舌尖特别红是心火,舌边红是肝火,舌前有一道裂缝是真阴大虚。特别怕冷是阳虚,体内寒湿很重,是阳虚寒湿留滞。这是比较复杂的胃痛,香砂平胃散对于体内寒湿是有效的,但恐怕一个香砂平胃散对付不了,这种情况不能根治。

       香砂六君丸

       秋天快来了,大暑过后就是立秋!说到秋天,都会想到秋冬养阴,秋冬进补。但很多人秋冬进补都不得法。

     “虚不受补”,是不能乱用的。只有胃气衰败,极度虚弱的人,才是虚不受补的,我们好好的活蹦乱跳的人哪会虚不受补呢?之所以滋补得不见效,只是因为未得其法而已。

       的确,人太瘦是因为阴虚,阴虚就要滋阴,就是平常说的“滋补”。通过食物来滋补,也可通过药物来滋补,所以,很多人为了滋阴,大鱼大肉猛吃,或大量使用各类滋阴药,为什么达不到预期的疗效呢?是缺少一个开路的先锋。

       谁来当这个开路先锋,中成药香砂六君丸可以担此重任!所以,建议阴虚的病人在服用滋阴养血药同时,或者大量进食滋补食物的时候,加服一些香砂六君丸。

       滋补人体的食物和药物都有一个共同的显著特点,就是黏腻。这些黏腻困住了脾脏,阻遏了脾气,脾不能运化食物。滋补药里面的熟地、各种胶类,也有这个特性。本来,这些黏腻的滋阴物质就不好运化吸收,现在脾脏又被腻住了,就更不好吸收了,所以,人体只好把这些没有充分吸收的食物或药物排出体外。没有排出体外又没能吸收的滋养成分,还能变成痰,成为引发疾病的导火索。

       香砂六君丸能消除滋补类药物和食物的不利因素。它的药物组成是:木香、砂仁、人参、白朮、陈皮、半夏、茯苓、甘草。其中,木香、砂仁是芳香、行气、醒脾的药物,可以推动脾胃的消化功能,帮助滋腻药的吸收;人参、白朮、茯苓、甘草这四味药,是中医里有名的方剂:四君子汤,是健脾、补气的专方;加上陈皮和半夏,又叫六君子汤,在补气的同时又化痰,因为气虚的人体内往往有痰。服用香砂六君丸,既能芳香醒脾,又能补足脾气;既能增强脾胃对黏腻物质的消化吸收能力,又能防止黏腻物质在人体内生痰。有了这个药开路,再黏腻的补品在我们体内都可以畅通无阻地消化吸收了,何愁不能滋补呢?

       保和丸 大山楂丸

       脾虚常见,导致人们中气不足,百病丛生。脾是怎么伤的呢?“病从口入”,就是吃出来的。但真正能做到每顿饭八分饱,几十年如一日的,又有几人呢?

       暴饮暴食对人体产生伤害,用什么调理呢?通常可用:保和丸、大山楂丸。但不能乱用,他们之间的区别大着呢。

       当饮食适量时,胃的蠕动正常,能及时消化,不会形成积食。如果饮食过量,食物囤积在胃里,不能及时消化就会和胃壁发生粘连,或食物之间黏在一起,停滞胃中,而胃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超负荷工作,更没有力量来运化这些粘连在一起的食物了,于是,成了“食积”。食积在胃里,必然影响了胃的正常工作;这些食积就像垃圾,堆久了就会变质,腐烂生热。于是出现各种症状,比如胃痛、胃胀、恶心、呕吐、厌食等。而且,胃里面只要有这些食积,以后,即使你饮食适量,还会引起不适,因为吃进去的食物会被那些食积继续粘连一起,形成新的食积。虽然胃在努力通过蠕动消磨食积,但消磨的永远只是一小部分,不可能完全消磨光。所以,当你肠胃里有“食积”后,即使你改善饮食习惯,也不太管用了。

      食积形成的过程是比较漫长的,不同阶段必须用不同的药。

       如果平素脾胃比较好,饮食、大便都正常,偶尔一次,因为应酬吃多了,而且吃了不少肉食,那么,大山楂丸是最佳选择。主要成分是山楂,外加麦芽、神曲、蔗糖。其中,山楂消磨肉食,麦芽、神曲消磨酒食和米面食,蔗糖养脾胃。大山楂丸下肚,对于正在不堪重负的胃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食物能很快消磨掉,不至于在胃里形成食积。

     但如果是习惯性的暴饮暴食,或是平素肠胃就不太好,说明胃里的食积存在不止一两天了。这时想靠大山楂丸来解决问题,恐怕有点困难。就得使用保和丸。保和丸的组成部分是:山楂、神曲、茯苓、半夏、陈皮、莱菔子、连翘、麦芽。其中,山楂消油腻荤腥留下的积滞,神曲、麦芽消酒食和米面食的积滞。胃里有食积的时候,胃气必然不顺,所以用陈皮理气,理气也能消食;积滞长期在胃里,必然发酵、生痰、化热,所以,方中用连翘清热,用半夏、陈皮、茯苓化痰。而且,半夏不但能化痰,还有促进胃气下降的功效;莱菔子不但能消磨食物,还有降气的功效。用这两个药相配,促进胃的“降浊”功能,使食积不得不往下降,离开胃,降到小肠大肠里,最终排出体外。

       逍遥丸

       朋友深夜来访,说胁下特别疼,饭也吃不下,浑身没有力气,心情烦躁。见他神情压抑,淡黄中的的脸上微微发青,进门就听他唉声叹气,单凭这些,不需要摸脉,马上就判断出这是典型的肝气郁结。这种病往往是因为情绪不好,生气所致。

       开了两盒逍遥丸,早晚各吃一粒。又告诉他在工作方面要想开一点。
    逍遥丸,是最能对治现代人的“现代病”的妙药之一。 “郁闷”这个词也变成了大家的口头禅。从中医的视角看,“郁闷”就是肝气郁结、憋闷不通。加上现代很多人睡得晚,起得晚,子时(23:00-1:00)气血流注肝经的时候,人没能睡眠以养其肝血;再加上一日三餐不规律,脾土受伤。肝属木,脾属土,木克土。肝郁之气就会克制脾土,脾胃更加虚弱,所以生气的时候气的吃不下饭,肝的郁闷又导致了脾的郁闷。

       肝属木,对应于一年四季中的春季。木的性格应该是舒展条达的,尤其春天,树木抽出嫩软的枝条,在风中轻轻摇摆,这叫舒展、逍遥,树木只有这样才能茁壮成长,我们的肝也需要这样。肝气郁结,使其无法随心所欲地抽条、生长。肝要逍遥,最怕郁结,而现代人偏偏摊上那么多令人郁闷的事情。

       逍遥丸由柴胡、当归、茯苓、白芍、白术、甘草、生姜、薄荷这几味药组成。柴胡疏肝解郁,白芍和当归养血柔肝白术、茯苓、甘草、生姜健脾胃之气,及时防止肝木克脾土,这正是《金匮要略》中“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这一重要原则的体现。薄荷在这个方子里是“药引子”,也就是引路的,它可以将这些药都带到肝那里去报到,何愁肝郁不疏?

       所有肝气郁结而导致的病,也都可以用逍遥丸来治疗。

       比如女子月经不调,大多都跟肝气郁结有关。因为肝藏血,而女子由于情感细腻、思虑更重,更易动肝气,导致肝气郁结,使人体的正常周期失调。这时用逍遥丸是非常合适的。

       在临床上,用逍遥丸治疗女子月经不调。中医是辨证论治的,如果月经不调跟情绪关系不大,那就要慎用逍遥丸。

       加味逍遥丸

       顾名思义,就是在逍遥丸的基础上加了两味药:栀子和丹皮,所以,也有的医生或中成药生产厂家把它叫做“丹栀逍遥丸”。

       为什么要加上这两味药呢?这里面学问可大了。人的肝气一旦郁结,气血就不能顺利流通,气血流通受阻,就容易生热;而且肝气郁结也影响肝的藏血功能,造成血虚,血虚也容易生热。这就是中医经常说的“肝郁化火”。通常说“肝火旺”,全都是气血中的热在作怪。栀子和丹皮都有清热之功效,栀子清气中的热,丹皮清血中的热,这两个药同时使用,气血中因肝郁生成的热就会清散。

       现代人的肝,就好比北方干旱地带的森林,沾火就着,动不动就是生气、上火。临床表明,现代肝郁的病人比较多,而且很快就发展到“肝郁化火”阶段,呈现出气血有热的症状,比如性格急躁、失眠、口苦、舌苔黄腻、眼睛白眼珠上发黄或血丝很多,等等。这时,仅用逍遥丸疏肝,效果当然是有的,但较缓慢;如果在疏肝的同时兼以清热,那疗效就快得多。这时就用加味逍遥丸,疏肝解郁,及时打开我们的心结,还可以清热,使心里的无名火迅速扑灭。

       所以,对于生活在现代社会诸多压力和烦恼之下的人来说,加味逍遥丸比逍遥丸更合适。

       此外,加味逍遥丸还有一个妙用,就是解酒毒。酒是湿热之品,要通过肝来疏泄、分解。这样,湿热就被带进肝里,肝又最怕湿热,一遇到湿热就容易产生肝郁,所以喝酒伤肝,造成肝火旺。加味逍遥丸能够一边疏肝,一边清热,其中的白朮、茯苓还有健脾之功效,能化湿,不但把肝从酒造成湿热中解救出来了,还能增强消化力,把平日暴饮暴食所积滞下来的脂肪化掉一些。应酬多,经常喝酒的人,加味逍遥丸是必备的良药。

       眼睛干涩、眼底有血丝,可以先考虑用杞菊地黄丸,滋水涵木,就是滋肾养肝。因水生木,肾为肝之母,第一步肝肾同养,对肝最有好处。等肝肾之阴养足了,下一步再疏肝,用加味逍遥丸。也可交替使用。




来源于 http://blog.sina.com.cn/renrenzhiyi 中医人唐略




上一篇:方证、人证和时证
下一篇:临证小个案(慢性胃炎:口酸、纳呆、胃胀)--香砂六君子

7

主题

1091

积分

2058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091
发表于 2015-8-26 06: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好的经验。现在很多人不愿意吃汤剂,原因之一是嫌麻烦,如果有合适的中成药,大多数人还是愿意接受的,而且中成药的质量要比中草药可靠,所以,中成药是吸引患者的一个好办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84

积分

154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84
发表于 2015-8-26 10:4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恩老师分享的好经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0

积分

460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QQ
发表于 2015-8-26 16:37:0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学习践行![s:18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447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5-8-31 04:59:4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1018

积分

2324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018
发表于 2016-6-28 15:34:25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常用中成药的使用

好经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22 12:15 , Processed in 0.217860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5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