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3253|回复: 4

举例说明用常变思维来研究《伤寒论》

[复制链接]

302

主题

2669

积分

6438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胡必江

Rank: 5Rank: 5

积分
2669
QQ
发表于 2014-10-25 09:36: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举例说明用常变思维来研究《伤寒论》


举例说明用常变思维来研究《伤寒论》
作为一个《伤寒论》的喜爱者,虽多年苦读,偶有所得,但对于博大精深得伤寒学说穷毕生精力也难登堂入室。但如果我们采用“常变思维”来研究《伤寒论》,则不仅对学习研究《伤寒论》有所助益,而且对整个中医学的发扬和发展都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那么什么叫“常变思维”呢?“常变思维”即知常达变,他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思维方法之一。我们常说:证之常,示人以规矩,证之变,示人以灵活。如果我们掌握了证之常,那么辨证自有大法在胸,如果我们掌握了证之变,论治则难以灵活圆通。而后者又尤为重要,因为知常者易,达变者难。
众所周知,《伤寒论》是东汉张仲景所著,而其理论为什么能够历千年而不衰,有如此长久的生命力?仅仅仲景一家之言,为什么能使国内外无数学者孜孜而求?仅仅论病伤寒,为什么能使内外妇儿多科疾病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其根本缘由就在于<<伤寒论>>中所体现的辨证论治的思维方法对临床各科有着普遍的指导意义.我们这一带人治伤寒学的任务与价值就在于从<<伤寒论>>的分析中,提炼出其独特的辨证思维,特点,原则,规律以古为今用.
怎样才能达到常变思维的境界呢?我认为在治学伤寒中,必须注重运用常变观,相对观, 恒动观,系统观等思维方法去研习〈〈伤寒论〉〉。如果我们对历史悠久的伤寒学说,浩如烟海的著书文论,众说纷纭的争鸣论点,不分清红皂白,只知囫囵吞枣,那么对疑难问题只能是越学越糊里糊涂,对各家观点越学越无所适从。  
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诚如所言也。
现在我举王永炎院士的验案来说明研究〈〈伤寒论〉〉必须“知常达变”。王院士的这一医案乍看使人有一种与中医教科书的阐述方法大相迳庭的感觉,但其实不然。仔细分析其案例,即贯通辨证思维精神,有理发方药丝丝入扣,一线相贯,处处体现了规矩而灵活的治疗大法。我读完他的“运用小柴胡汤治疗热病验案”之后,体会最深的就是他能够做到:“法随证变,方随法移。”这一点体现了我们中医的精华,中医的灵魂。这一案例的具体描述如下:
   梁x,男,19岁
主诉:两天前,突然恶寒,继之发热,咳嗽,进而牵引右胸掣痛,痰多色黄,口渴欲饮,不思饮食,溲黄便干。
诊查:苔薄黄,脉弦滑而数。查体温39.2度,血压120/70毫米汞柱,右肺呼吸音明显减弱,白细胞总数为16500/立方毫米,中性86%,右下肺大片状阴影,西医诊断为大叶性肺炎。
治法:以解热为先
处方:柴胡15克    黄芩10克  半夏10克        生姜2片            生甘草3克   生石膏45克先煎
服药三剂,体温恢复正常,但仍大便秘结,上方减石膏,加枳壳10克,又服药三剂,咳嗽胸痛减轻,共服药十二剂,胸部病灶有吸收,血象恢复正常。
现在让我们探讨一下王永炎院士是怎样运用“常变思维”来分析其病案的。也就是说从这一病案的临床表现来看,它是一个典型的肺胃蕴热证,而无论从小柴胡汤在《伤寒论》中所描述的个临床表现,还是教科书中,几乎未提及肺胃蕴热证用小柴胡汤治疗,但王老是怎样想到运用小柴胡汤的呢?
《伤寒论》379条云:“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伤寒论》101条:“热淫于内,以苦发之。”
成无己认为:“热气内传,攻之不开,而迎而夺之,必先散热,是以苦寒为主。”
而小柴胡汤为少阳之剂,和解表里之总方。少阳之气,游行三焦,主司一身腠理之开合,而柴胡又味苦微寒;黄芩,味苦寒,其治则也体现了上述几种治疗大法。
其服药三剂之后,由于体温恢复正常,故上方减石膏,又由于去大便仍秘结,又加枳壳10克,而且效果蛮好。
试想目前在临床上一见大便不通,不分青红皂白,一律补津而润,或苦寒泻下,可谓千篇一律,几无例外。而在这一例中,王老却恰恰加用苦辛之味的枳壳,为什么?
《内经》曾云:“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可见“辛以润之”是针对“燥”证提出的具有特殊意义的治则。然而“辛”味能升能散,何以能润?李时珍曾释云:“辛走气,能化液。”可谓一语中的,辛味性善行气,气行则津布,气行则液化,津得以布,液得以化,何患“燥”者不濡?实际上,“辛以润之”之大法在《伤寒论》中已有体现。如230条云:“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戢然汗出而解。”显然,本证肠道乏津,并非因为津液亏虚,而是因为少阳枢机不利而致上焦不通,水道不调,津液难下大肠而致。故本证之治,不必补津,而应着眼于调畅气机。因为气调则运津,津输则肠润,肠润则便通。而小柴胡汤辛散疏达,通气疏津,自然有“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大便得润得效果。可谓“辛以润之”的又一格局。本案中枳壳行气宽中除胀,加入小柴胡汤中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这个案例,王老所用药物貌似简单,但你仔细推敲,其蕴含着丰富的中医基本理论知识,但这些理论又常常被我们所忽略。
《中庸》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这几句话当时虽然只是为指导修身养性而言,但学、问、思、辩、行这一系列的过程与方法,对于治学与科研来说,也同样值得提倡与研究。这些过程的应用与否,是我们治学成败的关键。因为如果你学而不博,问而不审,就不具备思辩的条件;而思而不慎,辩而不明,就难免鱼目混珠。前者常常夸夸其谈,却经不起寻根究底;后者则皓首穷经,却一事无成。试问从大专院校毕业的一批批孜孜学子,有多少是因为读完《伤寒论》而大彻大悟,才有了真知灼见的呢?答案是不提自明的。
笔者正是针对现在大学生在学习《伤寒论》时过于教条的时弊而写的,因为我在研习《伤寒论》的过程中发现,《伤寒论》中确实存在一些疑难争鸣的问题。但有些问题争论的缘起,不在所争鸣的问题本身,而是研究者本身思维方式的差异。所以我们一定要以“常变思维”来研究《伤寒论》




上一篇:经方的临床拓展应用 北中医 王庆国 (其一)
下一篇:关于黄芪建中汤治疗胃病的争议

20

主题

0

积分

492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4-10-25 10:06: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在所争鸣的问题本身,而是研究者本身思维方式的差异。

感谢老师教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1003

积分

1008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道法自然

Rank: 4

积分
1003
发表于 2014-10-25 11:37:07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好,学习了。。
道法自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1060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4-10-25 19:42:17 | 显示全部楼层
<伤寒论>是治急性病的,基本是二类病,一是发热,一是腹泻(下利),何来六经辨证。是以辨病脉证为基本依据的,是发热与下利的三种不同程度的定位,外因是以风寒为基本原因来区别其它原因,如霍乱.。而各种不同的病症则是人的体质状态在外邪的作用下的具体反映。哎,六经何处可见,让世人难知仲景真意。其是临证过程中的实际治病所见和所用方药的真实反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1060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4-10-28 14:37:19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黄芪应用的解读,是何人的,请告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2-26 17:02 , Processed in 0.161057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