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4413|回复: 23

致急功近利、轻视理性的初学者

[复制链接]

18

主题

831

积分

197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831
发表于 2014-6-24 22:37: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人类社会最初都是直观的感性的,所以医学早期与巫不分。针灸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医生和病人直观感性的配合,《内经》把那种不能配合的情形称为“神不使”。

后来,人类社会进步了,发展了,文明推动了理性,理性促成了高效率。直观感性永远也不会制造出电脑和手机。

理性的进步,其代价就是直观感性的退化。中医早期必然是直观感性的。张仲景的《伤寒论》,其著述特色充满了直观感性,以致理性的现代人看不懂。针灸渐渐失传,导引渐渐失传。

汉唐以后,直至明清,理性大爆发,中医学追求一种执简驭繁的思辨方法,追求一种一以贯之的法则,以应对不断变化的时代、环境和疾病谱。仲景的书,成了挖掘研究这种规则和方法的原始范本。故宋元以来的医家 没有哪个不是尊仲景为先哲圣人的。只是有的医家偏于保守,要求恢复仲景的直观和感性;有的医家重视现实和理性,要求把医学推向新的高度。

其实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理性的文明已经启动。《内经》的出现便是理性进入医学的体现。宗《内经》还是宗《伤寒》,正是感性与理性相互较量的进退游戏。感性的直接和亲切,可以立竿见影;但理性的深刻和格致,却可以决策千里。孰优孰劣,并不能判定。

在理性的社会,感性的效益嬗变成了古董和文物,虽然很好,很值钱,却无法与浩浩荡荡的理性洪流相抗。只有理性的再度高扬,才能保护中医不受讥讽和蔑视,真正走向人类医学的世界殿堂。




上一篇:应用葛根汤退热后的困惑
下一篇:五苓散治咳嗽

237

主题

4030

积分

458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4030
发表于 2014-6-25 05: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樓上今再來先生說的太好了
但我們在機械式的方症對應後
我的脈學老師們走的是結合脈證的方證對應,也就是在他們上一任的脈學老師們承繼而來的經方脈證知識中再去拓展時方的脈證
由經方及時方的脈證去反推一味藥應如何加減,到最後他們只由脈象去闡釋病機,而沒有經方時方孰重的問題,一切依脈
他們不同意將中醫推入玄學般的五行,而是會運用脈學來解釋藏象學說或用藏象學說來輔助脈學
這是我們的做法,也算一種理解中醫的方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6301

积分

9537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6301
发表于 2014-6-25 07:36:33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谁都希望知其所以然,但是,五行推理这个方向对吗?大家对此有不同看法而已。楼主这类人对现有理论的现状或其前途持肯定态度,而另一类人对现有理论不满,所以选择了方证对应,这不正是一个理性的选择吗?

再者,方证对应真的就是机械的、非理性的、无理论吗?绝对不是,楼主简单地斥之为急功近利、轻视理性,恐怕不太理性吧。唉,对方证对应的批评总是在移的就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1343

积分

2163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343
发表于 2014-6-25 07:43:48 | 显示全部楼层
曾看过一个报道,一个修汽车的老手,在修理汽车这个行业摸爬滚打了多年,最后练就了一种特殊的本事,只要听到汽车发出的声音,就知道故障在哪里!学中医莫非也有人能如此?只要听到病人的呻吟声,就能知道病之所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1343

积分

2163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343
发表于 2014-6-25 07:5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那个修理汽车的高手,经历从感性到理性,最后再从理性升华到感性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84

积分

1675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684
发表于 2014-6-25 09: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初学者最好还是方证对应,它会给很多信心和信念去喜欢中医。以前我也喜欢照着葫芦画瓢,时间久了才发觉什么叫黔驴技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223

积分

2429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不为良医,宁不为医

Rank: 5Rank: 5

积分
2223
QQ
发表于 2014-6-25 09: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易学难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60

积分

278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一个宅人

Rank: 1

积分
60
QQ
发表于 2014-6-25 10: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先问问自己现在对几个病人、什么样的病人治疗有效?明年这个时候再问问自己对几个病人、什么样的病人治疗有效?。。。
其它的都是扯淡。
向大家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604

积分

730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604
发表于 2014-6-25 10:45:35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不能说是急功近利。
当你自己研读了几年中医,自己还希望再深入一点的时候,身边的亲戚朋友已经等不及了,病不等人啊。当你看到周围各种庸医瞎治无效的时候,有时候无法抑制出手的冲动。这里面其实没有利,有的只是责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831

积分

197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831
 楼主| 发表于 2014-6-25 11:5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coorus 的帖子

coorus:其实谁都希望知其所以然,但是,五行推理这个方向对吗?大家对此有不同看法而已。楼主这类人对现有理论的现状或其前途持肯定态度,而另一类人对现有理论不满,所以选择了方证对应,这不 .. (2014-06-25 07:36) 
您讲的“现有理论”是指什么?多少人知道中医真正的理论?

不懂中医理论,单靠简单的方证对应,就不可以临证治病。学问不深,将会有多少病人面临危险?象某些高唱方证对应的初学者,病家宁可不吃药,也不敢让你下手!否则,古人怎么会有不服药得中医之说?

有人说,生活所迫,所以你要早临床,早见效。我看你还不如改行。我说急功近利,就是当今中医初学者的通病!人命关天,岂容你只为了自家的生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831

积分

197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831
 楼主| 发表于 2014-6-25 12:0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对自己不懂的东西,应该敬畏,而不是贬抑,通过贬抑来掩盖自己的虚弱。

就像执业医师考试,虽然有不合理处,但能考过的一定比不能考过的强。考过不一定就是好医生,但考不过你也难说就是高手。至少,人家的知识面比你广,记忆力比你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1494

积分

1798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494
发表于 2014-6-25 12:38:54 | 显示全部楼层
简单的方证对应,对初学者很有用,但很多人止于此,当然做得好,也能治好很多人;泥于方这个阶段过后,应该探求病机病理,追求师其法、得其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1343

积分

2163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343
发表于 2014-6-25 12:45: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多少中医学子在思索,中医真正的理论是什么?有中医高手以望诊见长,望一眼,就知道病在哪,随后开方抓药。有的以闻诊见长,听病人的呻吟声,就知道病之所苦。还有的以问诊,把脉见长,
这背后的理论究竟是什么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6301

积分

9537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6301
发表于 2014-6-25 13:27: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凤凰台主人 的帖子

凤凰台主人:您讲的“现有理论”是指什么?多少人知道中医真正的理论?

不懂中医理论,单靠简单的方证对应,就不可以临证治病。学问不深,将会有多少病人面临危险?象某些高唱方证对应的初学者,病 .. (2014-06-25 11:53) 
您的意思是“中医真正的理论”并不在多数医家的视野之中?想见识一下这个真正的理论,还请开示一二,为初学者指个方向。

方证对应一点也不简单,一样要有学问,一样会出明医和庸医,要说“简单的方证对应”,不过是有人把它理解得简单了,把它给误用了。

另外,我也不同意“学问不深,不可临证”的说法,在临证中培养起来的才是学问,因“学问不深”而不临证,更无得到学问的可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70

积分

696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70
发表于 2014-6-25 18: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方证相应没有什么不好的,其丰富内涵也需要大量的临床实践与广泛深入的阅读积累来实现,方证相应的处方也没有楼上各位想的那么浅薄与随便,胸中无方,没有广泛的各方鉴别,医者的心力支撑,同样处不好方,从实践再返回认识的循环是学习中医的好方法,这不能叫捷径,背后同样要付出很多的努力,要不断地与遗忘做斗争,最后我想说三句话,“勇于实践”,“学以致用”,“实事求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831

积分

197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831
 楼主| 发表于 2014-6-25 19:42: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coorus 的帖子

coorus:您的意思是“中医真正的理论”并不在多数医家的视野之中?想见识一下这个真正的理论,还请开示一二,为初学者指个方向。

方证对应一点也不简单,一样要有学问,一样会出明医和庸医,要 .. (2014-06-25 13:27)
您太抬举了,竟然用“开示”这个极其尊重的词语。从您的帖子中,我感到了您的善意!

遗憾的是,我也许可以给我的弟子开示,也许可以给一个谦虚的自学者开示,却不能给您开示,因为这时候所谓“开示”就变成出丑了。您是学有所成的老师,不需要什么开示了。

中医的理论,也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说得清的。即使能够“开示”,还要看那听的人什么反应。在当今中医界,没有谁能作“开示”。我们大家都是学习。中医真正的理论要靠不断学习得来,不是靠一段诗歌,一个口诀。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你们各自的观点本人也是尊重的。为了不引起无谓的争论,我的题目特意限定在初学者。你教你的,我教我的,井水不犯河水啊。

初学者也不一定听我的,但我不在乎。我只不过在尽一份义务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

主题

1092

积分

2404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092
发表于 2014-6-25 20:43:12 | 显示全部楼层
内经云:上工守神,下工守形,形者,方证也。虽然,方证也可出大师,但只是方证大师,而不是中医大师。中医大师,如叶天士,开的不是经方,却是经方,守其法而不守其方,才是真正的中医大师境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0

积分

73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QQ
发表于 2014-6-25 21: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今再来 的帖子

今再来:也不能说急功近利!这个社会是适者生存。
学习伤寒论学了就能用,开始是最浅层的机械对应,论坛里大呼经方神奇的都是这一类型。
有了疗效就有病人,病人越多可供自己临床试验的机会也越 .. (2014-06-24 23:09)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越来越感觉经方对应不是长久之计。医理才是王道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主题

2340

积分

1984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读古人书看今人病。灵

Rank: 5Rank: 5

积分
2340
发表于 2014-6-25 21:30:39 | 显示全部楼层
方证对应绝对不是简单的,机械的,容易的,但这是学习中医最便捷的。充满无处不在的思考和智慧。
三因证治。活泼用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3

积分

267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93
发表于 2014-6-25 23:04:40 | 显示全部楼层
酸溜溜的感觉,还有点火药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70

积分

696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70
发表于 2014-6-25 23:3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说下去,是不是《伤寒杂病论》也成了机械的,按步就班的了呢?本来就有好多人已经眼高手低了,非得再继续诱导其再进一步,这不是误人子弟吗?那个脏腑辨证那么容易学的吗?内经又能开通多少?靠脑子想的吗?不经过实践光想有个什么用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700

积分

316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00
发表于 2014-6-25 23:34:1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谈谈个人理解,不知道对不对,还请各位老师指点。首先我认为楼主在谈中医历史的发展演变状态,以及当今社会学习与运用中医的两种状态。我个人比较认同先生的看法,只是对于像我这样初学者来说,没有名师讲授,内经读起来简直是天书一般,不过本来也就是天书,呵呵。为了不错误理解和被后人的一些译注所误,不去看那些。可以说从一开始学习中医就怕自己陷入根本基点上的误区。但是实际临床中学习照搬一些中医实用临床书籍的诊治方法,效果很差。最后简直不知道是书上讲的有误,还是自己学的有误,或许是自己从根本上的一些理解就有误。那时真是沮丧之极。后来学了一点伤寒,也确实如同 今再来 老师所说状态。也有了 今再来 老师所说的感受。其实觉得两位老师说的都挺好。有人从方证对应开始,逐渐进入伤寒的学习和挖掘中,着眼点紧盯着疗效。为医者如此也蛮好。有人希望通过学习黄帝内经,逐渐领悟医道,洞晓人体生命的健康常态和病的规律,执一而万物治。也是一种学医之路。不知道这样理解对不对。
        我个人觉得学习中医还是两者兼顾,如同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到了一定阶段自然会出现两种学习的自然转换。对我而言,我还是很想听听 凤凰台主人 老师讲讲如何学习皇帝内经。我的一位很不错的中医朋友,也算是这方面的老师,告诉我,你就是把住黄帝内经原文背诵,反复读,到时候自然会有感受认识,我倒也认同,只是自己毕竟是西医,另外俗务繁忙,就想当个称职的有良心的医生就可以了,在现有条件下能出最大力,做出相对最有效的诊治,不误人就不错了。还真没有想成为大医的坚定意志。故没有践行。但是业余时毕竟不甘心医术不精,治病乏术。所以还想多学点。也请老师们指点指点。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549

积分

1547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549
发表于 2014-6-26 07: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机械方证对应”,加机械两个字干什么?方证对应本来就走不通,局限性太大,难有精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581

积分

276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努力学习经方,造福一

Rank: 3Rank: 3

积分
581
发表于 2014-6-26 08:34:3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话很有深度。很赞成。
谦虚谨慎,努力虔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2 14:41 , Processed in 0.090201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