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3342|回复: 10

[内科] 习医录验——由一例败案想开去

[复制链接]

27

主题

0

积分

370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4-5-24 19:45: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女,26岁
2013.12.3    初诊
    右乳房上缘疼痛延及右手指,按之痛,性情急躁,动气则加重乳房疼痛;脐右隐痛(B超结果为卵巢囊肿);经期提前一周,经来则脐右下小腹疼痛,经色偏黑,半年;口苦,口干饮少,食欲差,恶心。
    舌质红,舌尖深红,两侧表面有淡黄色涎沫。
    右寸关弦大,尺沉弦小;
    左寸弦细,关濡略大,尺沉弦小。

   处方:小柴胡汤去黄芩加白芍(1两按5g计,党参和北沙参代替人参),2剂

12.8    二诊
    药后无效。患者补充病因:去年冬月无痛人流1次,今年药流2次,出血多,此后诸症加重;前年怀孕期间小腹痛。
    双脉急,右寸关弦,尺沉微;
    左寸弦小,关细涩,尺小涩。
    处方:胶艾汤(1两按5g计),2剂。

       12.13患者来门诊,言仍无寸效,不愿再抓药,问是否有中成药‘小金丹’,此药以前服用时可缓解。
    查阅方剂学,小金丹组方为:白胶香、草乌、五灵脂、地龙、木鳖、没药、乳香、归身、麝香、墨炭。主治:寒湿痰瘀所致的流注、痰核、瘰疬、乳岩等病。
    初诊思路:有‘性情急躁,动气则加重乳房疼痛;口苦,口干饮少,食欲差,恶心’症状,似符合小柴胡汤证,经期腹痛,加减法‘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三两’。但是无效,现在反思其中原因——脉象不符,右寸关弦大,小柴胡汤证不当出现弦大之脉,弦大之脉可能提示什么病情?桂林本“卷二·平脉法第二”: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虚寒相搏,此名为革,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精。  “卷十六·辨妇人各病脉证并治”:妇人半产,若漏下者,旋覆花汤主之;脉虚弱者,黄芪当归汤主之。    结合二诊时患者述及的病因,初诊当使用旋覆花汤,脉象和症状(人流和药流可看作‘半产’)皆符合。
    二诊思路:左关细涩、尺小涩,提示可能阴血虚弱;桂林本“卷十六·辨妇人各病脉证并治”:妇人有漏下者,有半产后续下血都不绝者,假令妊娠腹中痛者,此为胞阻,胶艾汤主之。  脉象和症状似乎已比较接近,以为会有效,结果却涛声依旧。现在试分析个中原因:问题还是出在了脉象上,对脉象的分析不全面,除了左脉提示阴血虚弱外,右寸关弦和双脉急还提示有实邪,这被忽视了!‘弦则为减,减则为寒’,此处脉弦,当提示为寒;双脉急,可能是正邪相搏、正气欲将邪气赶出而又不能之象。故治疗时,当先攻其实,仍用旋覆花汤。这是一个‘虚寒相搏’、虚实夹杂的病情,虚为阴血虚,寒为邪气实,治疗顺序则应‘先攻其实,后补其虚’。这就是为什么服用小金丹时能减轻,停药后却又反复,而以胶艾汤先补其虚,也同样无效。
    以上仅是理论上的推测,未得到验证,错误之处,还望各位同仁指正。

    疑问:对于虚实夹杂的病情,当如何治?先补后攻?先攻后补?抑或攻补兼施?根据什么条件以确定治法?仅就有限的两个案例说说个人想法以抛砖引玉。
      <一>在《习医录验——半效案(1)》中,初诊时脉象为:右三部沉小弱,左三部沉细弱,此时虚象明显,故补益气血而有效;二诊时脉象为:右寸弦涩,关弦涩略紧,尺弦略紧;左三部弦涩略紧。此时实证显露出来了,脚仍疼痛,应是瘀血阻塞不通所致。在此,试图不着边际地回答该案文末自己的三个疑问:
   (1)此例血压高,为血虚引起。总血量少,泵血所产生的压力就相对增大,故血压高。服用补益气血的药后,总血量暂时得以增加,泵血所需压力就相对减小,故血压得以降低。
   (2)由于脚踝部有瘀阻,整体血液循环即不畅通、运行缓慢,服用补益气血的药发生作用后,一部分得以缓解双手麻木酸疼和胃痛,一部分则变为非正常体液(如水久不流动则易生杂质),水饮停滞,故引起头晕严重时欲倒、有时肌肉膶动、舌表干燥之症,二诊时的脉象也就出现了水饮之弦、血虚血瘀之涩,和可能兼寒之略紧。在此预测二诊方只能暂时缓解头晕、肌肉膶动和舌表干燥之症状。如果不治愈左脚的瘀血疼痛(这才是本,其余皆是标),那么以上诸症皆有可能反弹。
   (3)结合二诊脉象,此例瘀血脚痛,治当补血祛瘀散寒,可用经方当归四逆汤。其实初诊时的脉象和症状即提示当用此方,桂林本原文:少阴病,脉微而弱,身痛如掣者,此荣卫不和故也,当归四逆汤主之。参看“习医录验——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效案举隅”案一。

    <二> 此案初诊时脉象为:右寸关弦大,尺沉弦小;左寸弦细,关濡略大,尺沉弦小。实证为主,虚证不明显当先攻其实;二诊时双脉急,右寸关弦,尺沉微;左寸弦小,关细涩,尺小涩。虚象出来了,此时虚实并见,从胶艾汤补虚无效反证当先攻实,后再补虚。由此联想到‘虚不受补’这一概念,怀疑其正确性。如果纯虚无实,怎么会不受补呢?就像一个无病之人饥饿时怎么会吃不下饭?应该是虚中夹实、有实邪相阻,所以才不吸收、不受补,就像有的脾胃病患者饥饿但吃不下饭。
    综上,如何确定治法?脉象是关键,症状符合原文是次要条件。这就是为什么《伤寒杂病论》各篇的题目为“辨××病脉证并治”,‘脉’字在前,‘证’字在后,而不是“辨××病证脉并治”,这就是为什么桂林本的排版顺序为前两篇全是讲脉的,这就是为什么桂林本开篇第一句为“问曰:脉何以知气血脏腑之诊也?”大家都知道,经典典籍的开篇内容往往提示了该书的重点所在,如《论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道德经》的“道可道,非常道”,《金刚经》的“如是我闻”,《黄帝内经》的“……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首句或首段皆有深刻含义,《伤寒杂病论》当然也不例外。
    但是对于脉象,我有很多困惑,谁来帮我解开谜团?!

评分

参与人数 2经方币 +15 收起 理由
李小荣 + 5
传说 + 10 欢迎探讨

查看全部评分





上一篇:习医录验——胶姜汤案两例
下一篇:经方中医在急诊科的故事(五)
悟道中医

237

主题

4030

积分

458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4030
发表于 2014-5-25 05: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生,診脈要學會獨立思考
我認為你懂得結合臨床及條文,這是診脈進步的根基
但最好還是要有一位脈診的老師教你

首先你和我用的脈法就不同,另外你對弦的定義是什麼?弦也有不同的弦,不是都開小柴胡湯
另外你提到左手細澀,右手弦大,此時你就要思考是左手脈為主,還是右手脈為主,還是有一套病機能涵蓋二者

二者你提到右脈弦大,然後你引用條文脈弦而大,這二者是不同的,就像逍遙散的脈是虛而弦(從勢來切入),逍遙飲的脈是弦而虛(從形來切入),脈診不是數學題A+B=B+A
此外傷寒的條文中亦有提到  
傷寒發汗已解,半日許復煩,脈浮數者,可更發汗,宜桂枝湯。
脈浮而數者,可發汗,宜麻黃湯。
如果這裏你都將它等同浮數脈,那請問他們的差異何在?
再者這裏的浮數脈又與風熱的浮數脈有何不同?

三者,小金丹的脈應是緊脈,但我依你脈象的描述,我不認為是小金丹的適應症,那為何她吃藥卻有緩解,我認為這涉及另外一個問題,這也是我不認同的一句話 療效就是硬道理 要看你從何角度切入,其實當我們用方時除了考慮心理暗示及病人自癒能力外,或許還有某些情況下我們就算用錯方,病人也會有病況改善的情形,所以我會很強調不是只看症狀開方,而是結合脈象,以脈為主軸,去思考整個病機,如此一來用方才有依據,失敗也明白失敗在哪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1020

积分

359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020
发表于 2014-5-25 12: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案当大柴胡汤加桃仁承气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302

积分

1446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302
发表于 2014-5-25 13: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丹参,郁今,杏仁,丹皮,当归,川柬,青皮,银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0

积分

735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290
QQ
发表于 2014-5-25 17: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还是柴胡证,应该用大柴胡汤加四物汤。
仰天一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0

积分

370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楼主| 发表于 2014-5-26 09:33: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gin19762002 的帖子

gin19762002:先生,診脈要學會獨立思考
我認為你懂得結合臨床及條文,這是診脈進步的根基
但最好還是要有一位脈診的老師教你

首先你和我用的脈法就不同,另外你對弦的定義是什麼?弦也有不同的弦,不是都開 .. (2014-05-25 05:20) 
        很感谢您的提醒和详细解答!对于您提到的其中两点也是我学习中正疑惑的问题:
    1、有时是以左手脉为主,还是以右手脉为主,或者有一套病机能够涵盖全部的脉象?在所看过的有限的脉学书籍里面,还没遇到能够系统分析脉象的书籍。
    2、脈診不是數學題A+B=B+A在“水饮”篇,“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脉沉弦者,苓桂术甘汤主之。”   “悬饮内痛,脉沉而弦者,十枣汤主之”。  看到此处原文,总觉得这两条的脉象应该是不同的,《伤寒杂病论》是‘一字之安,坚若磐石’,多了一个‘而’字和少了一个‘而’字,意思肯定是不一样的。但具体怎么个不同法,就摸不清楚了。

    对于您提到的最后一个问题,我是这样看的,疗效就是硬道理的确欠妥,比较正确的说法应该是:持久的疗效且不转移和脉象恢复正常才是硬道理。对于中西医有治疗标本不同的说法,其实,单从中医来说,也有治标不治本的现象。比如,有的腰椎间盘突出疼痛,医生使用活血、祛瘀、化湿之药,疼痛能缓解甚至消除,但是患者不久又出现了其它症状,这可能是用药过程中没有‘护胃气’引起的,或者可以这样说,是将靶点病变转移到其它部位。那么,如何判断是否真正有疗效,可能就只有依靠脉象来判断了,民间中医王正龙就持有这个观点,他说在所看过的医案中,几乎没有提到脉象是否恢复正常,而只是说某症状得以消除,这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和重视。
    欢迎讨论,向您学习!
悟道中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219

积分

253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219
发表于 2014-6-2 10:46:5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没入门,盼望高手讲解脉的真理
潜心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872

积分

556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872
发表于 2014-6-15 23:4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归芍药散,再服桂枝茯苓丸
我以伤寒论序为动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872

积分

556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872
发表于 2014-6-15 23:4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四逆散当归芍药散,再服桂枝茯苓丸,
我以伤寒论序为动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0

积分

91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4-6-17 15: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或可用瓜蒂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51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4-6-26 00:07:48 | 显示全部楼层
已有三阴病了,少阳只是表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2 02:45 , Processed in 0.080281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