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说说我接触的中医师们
1.诊费最高的医师
第一个要谈的是诊费最高的医师,这对我印象最深。某市中医大附属医院国医堂专家门诊,诊费100元。如果方子有效,100元不算贵。但吃了他的药,病人却很不好受,剩下的药也不敢吃了。看病的大夫90多岁的高龄,也许一直看病很有一套,不知是岁数太大,还是怎么,问诊时很啰嗦,反复重复某句话,当时,我爱人胸闷气短,大概属冠心病之类的病,先生开的是鳖甲、龙齿之类的药。不知是伤寒论中药瞑病要好的症状,还是药不对路。总之是吃了一付就再也不敢吃了。后来看張锡纯的书《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说,鳖甲为虚劳病人所忌。也许是病人太虚弱了吧。故与此专家仅有一诊之缘。
2.“看手相”开方的医生
这个医生是我们的救命恩人,也是一个最先要说说的。他是一个部队退下来的中医大夫。他看病有两大怪,一是看手相说病人的病况,十分准确,然后四诊。我爱人当时病得都过不了马路,口渴、失眠,眼花、无力,现在像起来似乎是糖尿病后期,但当时我心里没有这个概念。所有的病症都被大夫说着了,我们惊奇的不得了。二是,开大方,一付药要几斤,一大包。他嘱咐我们用大锅熬,熬后要浓缩,一天三服。现在想起来,他可能用仲景法,一天三服很有仲景遗风。总之,他救了我爱人的命,吃了他的药很舒服。但他开的是不是仲景方,我那时也不懂。可惜的是就看了几次,他因为家事后来没有出诊。我们也没有再找他。但就这十几付药解决了大问题。现在想起来还感激他。岭南名医陈伯坛,经方的大家,开方药量惊人,治两广总督谭钟麟失眠,用大剂桂枝汤药到病除,名声大震。也有了陈大剂的外号。
3开大方的大夫
此开大方与上面的不同。我爱人腿疼,遇上的这位大夫给我最深的印象是开大方。他辨证是寒湿,舌苔白而水润,本应用仲景的附子白术之类,他可好,把他所能想起来的所有可以治风湿病的药一味一味都开出来了,30味也打不住,一副药100多元,吃了也没管事。以后我再也不找他看病了。据说他还是祖传,人有60多岁。现在想起来是有药无方,卖药而已。
4.年轻的刚出校门的大夫
自学中医后,我常常自己开方拿药,常找一位年轻的中医大夫抄方。我很想和她交流一下学医心得,她的病人不多。特别是《伤寒论》,但她对此明显不感兴趣,而她最为得意的是用二陈汤治好了某某咳嗽的病人。看来,她对《伤寒论》知之不多。她很好学,旁边总放这中医杂志,没事就看。我侧眼看了一下,像是小白鼠实验的内容,很现代化的中医。
5云:“古方不能治今病”的两位老中医
一位我早就认识,他原是一化工厂的厂长,退休后,不知怎么居然在药房坐堂。当时他刚刚给一位病人开方,我看看像四君子之类。和他一聊,说当时在部队学得医,问问《伤寒论》吧,他张嘴就说“古方不能治今病之类”,看来我们只能聊别的话题了。
另一位,也是一位退休大夫。那天到医院抄方,看他闲的没人,就找他抄方。他很高兴。聊聊《伤寒论》吧,他也来了一句“古方不能治今病”,我驳了一句,现在不吃理中丸吗?
他原是一个工农兵学员。我说那没有关系,中医靠自学。他高兴了。说自己毕业后一直自学。并拿出抽屉里的书,是两本薄薄的小册子,我一看是当时文化大革命中临时给上大学的工农兵编的教材,如现在的中基、方剂学之类。现在几乎可以当文物了。他的好学精神感动了我,但《伤寒论》是讨论不下去了。问问他最得意的病例,是用补中益气汤治好了一个发烧的病人(甘温除大热)。看来“熟读王淑和,不如临证多”,此话不谬也。但《伤寒论》方用的少,难怪病人不多。
6.号脉神奇的名医
他是我见到唯一称赞《伤寒论》的中医师,他说伤寒论112方,397法,很好使。他的病人很多,每次他看病,患者要提前买号。一个号20元。一天他最多看大约看6、70人。他脉上有一套,病人很服气。我找他看过病,脉上很准。我找他号脉,他第一句话就讲,是不是脖子后发硬啊?一下子就把我镇了。我和我们家人找他看病最多。他是祖传。开的《伤寒论》方子用的很多。就我看出来的就有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炙甘草汤、乌梅丸、苓桂术甘汤、旋覆代赭石汤、泻心汤、葛根芩连汤,八味丸、小柴胡、白虎汤等等,但他很少用原方,用原方大多是给小孩看病。大人很少原方,多时加减,合方并方很多。开方必20味药。这是我不解的。也许是考虑经济方面的缘故吧。他看病很少像论坛中一剂知,二剂已。也许多是因为慢性病的病人多。或者是某些人吹。一次我爱人吃了乌梅丸汤剂,吃后全身麻,但麻后却很舒服。但我爱人再也不敢吃这付药,而大夫也不再开,他说是川椒的缘故。我常想,这是不是伤寒论所说的药瞑现象,现在也不得而知。
7.“神医””李铁拐”
神医李铁拐是个形象的说法,说这个医生身体有残,下半身完全瘫痪,不能动弹,只能坐在轮椅上活动。他是个坐堂医生,每个星期2、6,由药店的老板开着车,接他到药房给头一天预约的病人看病,每次半天,大约看5、60人。他看病很快,号脉不过1分钟,像蜻蜓点水。开方写的字,我一个也看不懂。只有本药店抓药的人才看的懂,是为了防止病人开了方,到別的药店抓药。药店以此卖点药,大约给这位大夫一点诊费,多少我们也不清楚。我爱人找他看了两次。第一次,他号脉后说,怎么这么重了才来看。我说我让我爱人吃过知柏地黄丸。他说,胡闹。很快看了病,开方,抓了7付药,300多元。第二次又开了7付。第三次,他一号脉,就说,好了,可以不吃药了。共吃了14付。我爱人说,在所有的中医大夫中。他是看病疗效最好的一个。可惜的是至今我也不知他开的什么药。几年后,我们又找他看过病,但却没有了第一次的神奇。不过,我从心里佩服他,一个残疾人,没有自暴自弃。自学中医,自力更生,学有所成,真是难得。
8.学中医的西医
严格的说,他不是中医,而是开中药的西医。人50多岁,西医出身,专门看儿科呼吸道病。看病不号脉。主要是听诊器。电脑里有几个验方,随不同病证用不同的方。病人来了,非常认真的用听诊器听,然后从电脑里调方,简单加减一两味药。一般的小儿病不重的,吃几服,好了就好了,不见好,就推荐到大医院看,免得耽误人家。他的病人也不少。作为打前站的医生我看是称职的,也负责任。但大病重病找他是不行的,要找真正的中医。他二诊还看,三诊绝对不看。我想,可能因为他就那么几个方。
9.看儿科的老中医
老中医儿科大夫,六七十岁的样子。看儿科很有一套,像儿童发烧一类的病,一两服药下去,烧就退了。我孩子发烧,到儿童医院,吃药输液,几天都下不来,听别人介绍,找到了他。吃几副就好了。以后一直找他看。他是私人诊所。一个号20元,后来涨到50元,现在已经涨到了100元,还很难挂上号。号贵药更贵,儿童药一般量不大,又是治感冒的药,我看一副药最贵不过二三十元,但他却七八十。当然他还有自己的绝招,就是方外有药,我看到,每次抓药都有方子上没有的药。让别人没有办法到别处抓。也就是说,他有几副固定“中药添加剂”根据不同的病症,加不同的药。他用伤寒方不多,瘟病方多一些。有一次我问,什么病,他说,春温。他后来发了,自己买了一栋三层小楼,用来替代原来破旧的诊所。可惜的是儿子不争气,不能把老爹的本事学到手。现在是几个徒弟撑门面。不管怎么说,我很佩服他,人家是凭本事吃饭,发家。这样的人越多越好。但我也认为,诊费不妨高,但药费还是该怎样就怎样为好。
感想:
中医不好当。
一个好中医要留住病人,必须取得病人的信任,如上面看手相有一套、或脉上有一套,病人才敢吃你的药。否则,吃一副药就再也不找你了。虽然有问诊为中工,脉诊为下工之说,但现实却是,中医师如果不在脉上或某些方面有一套(不管治病的能力有多高),很难取得病人的信任。这点和西医不同。
时方占统治地位
中医界有时方、经方之辨,看来不是假话。而时方派多经方派少,却也是实实在在的现实。我们的中医学院《伤寒论》不是重点学习的内容,虽然《伤寒论》是中医基础中的基础,需要一辈子学。但学校每年都大批大批的制造的新的时方派中医师,经方派不过大海里的孤岛,是一个小小的圈子。虽然经方可以造就名医,但却在整个中医界却是寥若晨星。中医的教育体系不改变,经方出头之日还远远没有到来。所谓树根不动树梢白摇。弘扬经方医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真正用经方原方原量可能吃不上饭
经方药少力宏,像叶天士开方不过七八味,最多十味。加上药量也小,疗效虽高,但放在今天,可能吃不上饭。首先单位就不欢迎,因为没有经济效益啊。过去医生靠诊金生活,现在却要靠买药生活,真是一种悲哀。如果以照疗效决定诊金高低,会相对提高经方医生的待遇,也有利经方的普及,不至于出现用经方也要开二十味药的现象。只要有疗效,诊金高一些。病人也会接受。
开大方要分别看
开大方要分别看,有法有方有疗效,大方未尝不可,有药无方无法无效果,则不可取。不能全以为经济效益概括之。如李可老先生就开大方,但有效,人们不应攻击他。陈伯坛一剂药三四斤。却名镇岭南。叶天士开方药多数不过8味,量多为几钱几分,但疗效好,终生治病救人,以至没有时间著述。看来不能以药量定英雄。
药瞑现象值得研究
上面介绍的医生不多,案例也不多,但却出现两个值得注意的现象。一是吃了鳖甲-二是吃了乌梅丸,病人都有不舒适的感觉,是不是属于药瞑,不得而知。药瞑是病人吃了药后,病情有加重的现象。往往这时病人会停止继续服药。但有时候,病重是病愈前的假象。我们常说黎明前的黑暗,是说天前时有个最黑暗的时刻。我们看病是不是也有这种现象。如果医生知道这种规律,会极大的提高我们治病的效率。记得本论坛有个老师是治咳嗽的好手,他说,他治咳嗽很少用止咳药,主要是六经辨证,是寒、是饮、是热,对症下药。而且告诉病人吃了他的要一般会有病情加重的现象。而病人在服药后,咳嗽加重后继续找他看病。这是因为医生事先告诉了病人,而病人也不会因为一次服药病加重而停止治疗。这个问题很值得深入研究。 |
评分
-
参与人数 3 | 得分 13 |
收起
理由
|
雍乾
| + 9 |
难得有此心境写此文章,以字测人,楼主好健康! |
袁建国
| + 10 |
有意思 |
李小荣
| + 20 |
优秀文章、值得思考! |
查看全部评分
上一篇:胡天雄老的《六经辨证管见》下一篇:叶橘泉学术思想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