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5329|回复: 15

第一回.老海员急病多反复.钟医生妙用伤寒方

[复制链接]

20

主题

0

积分

492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4-3-11 17:31: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第一回 老海员急病多反复 钟医生妙用伤寒方
      话说某大城市一条幽静的马路上,有家东方医院。医院里有位著名的钟老医生,为人正派,医术高超,深为大家所尊敬。那天时值冬至,正是未申之交,病房里一片宁静。

  “32床来了新病人!”正坐在医师办公室里的实习医生小张,听到马护士长在走廊里叫着,忙掩上《 景岳全书》 ,走向3号病室。只见新病人脸色苍白,微微气急,无疑是患有急重病症。额上深深的皱纹,显示患者已年近花甲。小张简单地问了病史,做了体检。听病人咳声响亮;看吐出的痰,量少色白。察舌:舌色暗红,边有齿印,苔厚白腻满布,舌面湿润。按脉:两手皆弦而带数(102次/分)。

  小张回到办公室,翻阅了新病人的门诊卡。第一页是血液化验单,白细胞35 , 000/立方毫米,中性96 %。第二页,X线胸透报告:左肺大片阴影,边缘不规则。小张喃喃自语:“确是个大叶性肺炎,炎症好严重。”这种病人西药得用青、链霉素,还要加激素。中药非用大剂量清热解毒药不可。前几夭有个肺炎病人,用麻杏石甘汤加黄连9克、银花、连翘各30 克,效果还可以。小张一边想一边翻到第三页,T 39.7 ℃ 。下面是一段中医脉案:素体湿胜,新感寒湿,内外合邪,袭于太阳之经。……遵仲景法,予麻黄加术汤扩充。小张匆匆看过,未予仔细体会。紧接着是一张药方:第一味净麻黄3 克,第二味桂枝4 . 5 克,第三味制苍术9 克,以下是积实9克,陈皮4 . 5 克,姜半夏9 克,获等9 克,杏仁12 克,瓜萎仁9 克,生姜9 克。1剂,除瓜萎之外,竟然没有一味清热解毒药。不知哪位医师把大叶性肺炎当作风寒感冒治了?再看下面却没有医师的签名,小张有点茫然。

  医师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推开,走进一位戴眼镜的中年医师,白大褂显得很合身,眼光敏锐而柔和。

  “应医师,你回来得正好。32床有个新病人,是大叶性肺炎,病情很重,门诊上开的都是温药,你看能不能用?”小张急迫地向他求援。应医师听说有重急病人,转身就看病人去了。小张跟着到病房,在一旁看应医师给病人仔细地进行体检、察舌、按脉,详细地询问病倩。小张已经了解到患者口渴欲饮,应医师却进一步问明了喜热饮,量不多;小张已经知道了患者便秘,应医师却进一步问清楚了过去有便秘史,在发烧前一天起至今无大便,但腹部没有胀痛。

  回到办公室,应医师在小张对面坐下,拿起门诊卡细看,特别注意那一段脉案和下面的中药方,深有体会地说:“这个辨证精细确当,这个处方果断有力!我看准是钟老开的,别人开不出来,现在门诊上善用经方的不多啊!"

  小张坐在对面,听得愕然,射出疑问的目光。“小张,《 素问? 生气通天论》里有一句话,叫做‘体若潘炭,汗出而散’,这张方就是用辛温发汗的方法退高烧。我们照这个方用,一味不动。另外,给他补液。”应医师讲得干脆利落,好象对这个病胸有成竹。

  小张有点似懂非懂。拿出处方笺,抄好药方写上一个“急”字,带着一肚子疑问,匆匆走向药房。

  当天晚上,小张学习《伤寒论》 直到深夜。23 点,小张去探视32 床。病人已经睡着,遍身大汗,腋下体温36.7 ℃。

  第二天早晨,天空飘着小雪。钟老与往日一样,七点半就到病房来了。他穿上白大衣,脱下绒帽,露出一头银发,与窗外皑皑瑞雪交相映辉。小张看到钟老来了,泡上一杯热茶递给钟老,说:“钟老,昨天下午那个肺炎病人,是你处的方吧?"“是我开的方。病人出汗了没有?病情怎么样?”钟老慢条斯理地说。小张把病人的情况作了简要的汇报,又问道:“钟老,内科学上说,肺炎与风温相似,早期治疗用辛凉宣肺,没有用辛温发汗的。对这个肺炎病人的辨证用药,为什么与教科书讲的不一样?”小张有一肚子问题,急于要解决。

  “内科书上讲的也没有错,它指的是大多数,昨天这个病人是一个老水手,平时风里来雨里去,受的寒湿很多,这次又是在航行途中发的病,这是第一点。也就是《内经? 至真要大论》所说的:“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第二看证候:虽然高烧,但没有面红目赤等热象,恶寒很明显;虽然口渴,但只喜小量热饮。”钟老说到这里,喝了口茶。这时有三个实习医生也围上来听钟老继续讲解:“再看,舌不红,苔不干,白腻满布,口淡无味,头不痛而重,寒湿见症非常明显,发病虽然六天,仍发热恶寒,骨楚无汗,表示邪犹在表。这个病不是风温而是湿病,目前辨证是太阳寒湿。”

  昨天夜里,我把《伤寒论》 太阳篇都看过了。太阳病分伤寒、中风、温病三种,没有太阳寒湿呀!”小张最善于提问。“太阳寒湿在《 金匾要略》 第二篇,要知道,《 伤寒论》中有杂病的内容,《 金遗要略》也有外感的条文,两者原是一本书啊!”钟老总是那样诲人不倦。“这个病人也有热象啊!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脉数,病已六天,是否已经化热了呢?”小张反问道。“这个问题提得好啊!”钟老感到小张对病情观察得很仔细,分析能力也有所提高,因而高兴而详尽地解答说:“大便秘结,有虚实寒热之分。这个病人在发病前就有便秘,发病六天,便秘已七天,这不是外邪入里热结阳明,而是老年肠液不足。腹无胀痛也是一个重要的鉴别点。因而只宜润肠,不宜攻下。小便短赤是高热所引起,高热病人绝大多数见数脉,

  这两个见症,对表寒、表热的辨证意义不大。病人有这些现象,比较容易化热,因此,在治疗上更应该积极地透表祛邪。”听到这里,小张思想上豁然开朗。

  八时正,钟老带着大家一起查房。看到32床热退神爽,脉静身凉。可是舌苔厚腻满布,仍然润滑。回到办公室,钟老对应医师说:“我看32床还会有反复。一是舌苔未化,热病要重舌啊!二是昨夜汗出太多,湿病不宜大汗。《 金匾要略》湿病篇有一段话很值得我们思考:‘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风湿者,但微微似欲汗出者,风湿俱去也。夕第三,我感到湿病与风寒外感不同,风寒外感可以一汗而解,湿病没有那么快。今天先给原方1剂,苍术加到12 克,桂枝减到3克,你看好不好?此外,要注意传变。今天已经第七天了,正好一经,是容易传经的时候。我下午有外院会诊,希望你们密切观察。”

  ………………………

  今天星期五,下午是政治学习时间。大家正在学文件,三时正,电话铃响。小张拿起听筒,马护士长清脆的嗓音又在耳边响起:"32 床高热40.2 ℃,现在正在呕吐。”小张赶紧告诉应医师。两个人一起赶到病房,发现病人恶寒发热,皮肤灼热无汗,烦躁,咳嗽,胁痛,吐出物主要是二煎药汁。脉弦滑带数,苔白腻转微黄,大便未通,但腹部柔软无压痛。回到办公室,还没有坐下,小张口快:“传经了。昨天我看过《伤寒论》 ,第四条说:‘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32 床完全符合。太阳传经应该先传阳明吧!"

  应医师一边作病程记录,一边接着小张的话说:“对!已经传经了。但还没有离开太阳,不象传阳明,而是传少阳,属于太少合病。”小张又问道:“太少合病是否要用柴胡桂枝汤?”应医师沉吟地说:“这个病人,高热无汗,不能用桂枝汤啊!仲景说过:‘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那该用什么方呢?”小张感到没有头绪。看看应医师的脸色,也有些犹豫不决。

  经过反复推敲,应医师自言自语又自信地说:“按照伤寒六经辨证的原则,在方药上来个灵活运用。”毅然提笔处方。小张在一旁并息凝神地看着。第一味柴胡3克,第二味黄答12 克,以下药物与上午的处方相同,即原方加了柴、芬二味。小张禁不住脱口而出:“柴胡麻黄汤,《 伤寒论》 中哪一条呀?”

  “《气伤寒论》中没有这个方。是根据太阳表实证兼少阳证这个辨证结果,灵活运用而来的。”应医师认真地回答,并在处方右上角写上一个“急”字。

  病人服药后,全身微微有汗,到午夜体温退至39.1℃ 。第三天早晨体温退至37.6 ℃,大便自解,质软量多。

  钟老一早查房,称赞应医师的处方既不离原则,又不拘一格,用得及时。患者神情软弱,呼吸平静,咳嗽消失,胸痛轻微,略有恶心,苔转黄腻,但已化薄,脉弦细滑,但不甚数。钟老认为,病已化险为夷。按疾病发展过程来辨证,是太阳已罢,转属少阳,用小柴胡汤加味(柴胡9克,太子参9 克,姜半夏9 克,黄等4.5 克,获荃9 克,蔻仁3 克,六曲9 克,生姜9克)。第四天,体温正常。再用二陈汤加味调理一周,症状、体征全部消失,X线复查,病人的肺炎已消散吸收,乃出院。

  小张回顾整个治疗经过,写出院小结的时候又产生了两个问题:入院第二天下午,应医师用柴麻合方的时候,患者大便已9日未通,为什么不用硝黄承气?为什么在麻黄加术汤中加了柴胡黄等,大便就通了?小张问应医师,应医师不象钟老那样原原本本详尽答复,而是启发小张说:“这两个问题,你去翻了《伤寒论》 阳明病篇就知道了。”

  小张随手翻开《 阳明篇》 ,看到:" 204 条,伤寒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之。”" 230条,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截然汗出而解。”

  到这时,小张对这个病人治疗过程中的理法方药才得到全部理解。回顾十一天的治疗过程,一深有感触。她写下两句古诗:“运笔不灵看燕舞,行文无序赏花开。”我们诊病施治,既要象花序那样开得井井有条,具有规律性,又要象轻燕飞舞那样敏捷……

  还没有来得及写结束,电话铃响了。应医师拿起听筒问道:“是急诊室!?有心力衰竭病人!我们马上来。”

  应医师放下听筒,匆匆对小张说:“快到图书馆,请钟老到急诊室会诊。我也一起去。”这正是:慢郎中原是轻蔑话,救急诊扁鹊有遗风。

  要知他们老、中、青三人到急诊室如何用中医中药治疗心力衰竭,且听下回分解。




上一篇:邹伟俊回忆张简斋的文章
下一篇:《冉雪峰八法效方——附危急伤科证治》出版。。

59

主题

4722

积分

450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4722
QQ
发表于 2014-3-11 18:5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柯雪帆老的 疑难病证思辨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0

积分

492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楼主| 发表于 2014-3-11 19:49:23 | 显示全部楼层
柯老采用传统章回体小说来陈述医案,避开了学术的严肃性,以生动的故事情节,营造出一个动态的中医诊疗世界,让读者彷佛亲临其境,轻松地体会到中医的博大精深。
  相信有兴趣阅读的会自己网上查找,我就不再发,免得占用论坛版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0

积分

11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4-3-11 21:51:4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提醒,网上可以下载。柯老师抱病写书实在感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0

积分

781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

积分
0
QQ
发表于 2014-3-12 10:30:24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彩美文,欣赏受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1433

积分

957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433
发表于 2014-3-12 15:07:45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彩!学习了。
常怀感激之情 常抱进取之心 常存敬畏之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769

积分

958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69
发表于 2014-3-12 19: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分享精彩文章(小说)。有关下回一定去网上查找。

顺便说一下
不怕大家笑话,我想发一篇帖子,不知如何发。借此版面发一下,请楼主多多包涵。

有关麻子仁丸方的药材比例

按照伤寒论原文配方;
麻仁二升  芍药半斤  大黄一斤去皮  枳实半斤  厚朴一尺去皮   杏仁一升去皮尖熬

1斤=590克  厚朴1尺约30克  (参考郝万山伤寒论讲稿)
麻子仁一升=200ml=約100克   杏仁一升=200ml=約100克 (经本人确认)

据以上条件把伤寒论原文的麻子仁丸方换算成;
麻仁200g   芍药295g   大黄590g   枳实295g   厚朴30g   杏仁100g

而我在其他伤寒论注解书中看到药材的比例是;
麻仁2  芍药6  大黄12  枳实6  厚朴12  杏仁12

把它扩大50倍,换算成接近伤寒论原文的量;
麻仁100g   芍药300g   大黄600g   枳实300g   厚朴600g   杏仁600g

比较:①伤寒论原文的配方  ②其他伤寒论注解书配方
①    麻仁200g   芍药295g   大黄590g   枳实295g   厚朴 30g    杏仁 100g
②    麻仁100g   芍药300g   大黄600g   枳实300g   厚朴600g  杏仁600g

显然厚朴与杏仁的量相差很大。也许,麻子仁丸方的药材的用量并不需要很严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0

积分

492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楼主| 发表于 2014-3-13 11:46:49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客气了!
抽时间给你称量一下,希望能给你参考。


杏仁1升=200ml,容量。
现将杏仁200 ml称重=115克。


厚朴1尺=23cm,长度。
郝:一尺是23cm,用中等的厚朴,就是宽3.5cm,长23cm,称重大概是15g。
厚朴没有实物,不好称量。
我认为,如按一尺平方计算的话,结果重量是多少你就明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769

积分

958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69
发表于 2014-3-13 12:3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在下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769

积分

958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69
发表于 2014-3-13 12:4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阴阳物质 的帖子

阴阳物质:你客气了!
抽时间给你称量一下,希望能给你参考。


杏仁1升=200ml,容量。
....... (2014-03-13 11:46) 
谢谢你的宽容和提醒!我把麻仁和杏仁的重量搞错了。现已改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0

积分

118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4-3-14 14:25:5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书啊,第一次知道有这本书,谢谢楼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15 18:25:5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采用传统章回体小说来陈述的医案,看着不累,感谢楼主让我们知道了柯老这本书,回头去找一下!顺便说一下,黄仕沛老师的《梦回伤寒四大金刚》也是这种性质的书,也是非常好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0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4-7-5 21: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本书我曽读过30回的版本。写的非常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0

积分

631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QQ
发表于 2015-9-10 09:33:53 | 显示全部楼层
书名叫什么呀?值得一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0

积分

631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QQ
发表于 2015-9-10 09:40:14 | 显示全部楼层
《疑难病证思辨录》-------柯雪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1万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13202
发表于 2016-6-11 18:57:59 | 显示全部楼层
优美的文笔,深刻的内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22 12:33 , Processed in 0.208991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5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