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雷姓小男孩、3岁,住广西百色某县城。2013年10月11日晚间家长电话求诊。诉:孩子感冒输液五、六天了,同时服用麻杏止咳片(即麻杏石甘汤片剂)等药,依然咳嗽不止,干咳无痰,夜间及上午咳甚,稍喘,喉咙无响声,无鼻塞流涕,不出汗。感冒初期有一过性发热,目前没有寒热了。饮食二便如常。体型偏瘦,平素性格活泼。(家长自看):口稍干、舌苔薄白。询问当地天气,言:“好久没有下雨了,天气比较热”。即处予桑杏汤原方原量:桑叶3、杏仁5、沙参6、浙贝母3、淡豆豉3、山栀子2、梨皮一个。嘱次日白天停止输液及所服药物,先抓药一剂服用。今日(10月16日)傍晚来电话,言:停用所有其他药物,单纯服上方一剂,当日显效70-80%,又自抓二剂,即愈,现已活蹦乱跳地玩耍了。(今来电是家长本人寻医问药)
按语:桑杏汤出自《温病条辨》。原条文为“秋感燥气,右脉数大,伤手太阴气分者,桑杏汤主之”。“桑杏汤方:(辛凉法)桑叶(一钱)杏仁(一钱五分)沙参(二钱)象贝(一钱)香豉(一钱)栀皮(一钱)梨皮(一钱)水二杯,煮取一杯,顿服之,重者再作服(轻药不得重用,重用必过病所。再一次煮成三杯,其二、三次之气味必变,药之气味俱轻故也)”。
现代总结主治为:秋感温燥,灼伤肺津,身不甚热,干咳无痰,咽干口渴,舌红,苔薄白而燥,右脉数大者。即用于秋燥之温燥轻症。
本例用方思路:患儿干咳无痰、无发热(身不甚热)、口干苔薄白、时令气候(中秋已过、久晴无雨、依然天热,即温燥)。用之显效。注意点:本方诸药用量较轻,原文指出:“轻药不得重用,重用必过病所”。本例基本原量应用。只要用方对证,时方亦可“一剂知、二剂已”。悬壶行医,经方、时方、汉方当灵活取用,不宜偏颇。 不起眼的小案例,供同道茶余饭后笑阅。(2013-10-16 晚间 书于兰州小西湖)
附言:本方一剂估计2、3元左右,当地抓药7、8元,不知何故? |
上一篇:五运六气与北京雾霾下一篇:伤寒论208条启迪我治疗五心烦热的病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