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关于经方的加减问题,业界颇有争议。个人认为经方肯定是可以随证加减使用的。
以《伤寒论》(《金匮要略》)里的桂枝汤为例,可以看出,医圣明确地在告诉我们经方如何加减使用。
药物的加味: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药量的加味:桂枝加桂汤
加量又加味: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
药物的减味:桂枝去芍药汤
药物的减味再加味: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甚至连主药桂枝都可以减去)
两方合方:柴胡桂枝汤
两方减量合方:桂枝麻黄各半汤
本方减味再合它方: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
多方加减杂合:桂枝芍药知母汤
…… …… …… ……
由此可见,经方是可以加减运用的。
其实经方本身就在加减使用。上面各方可以说都是桂枝汤加减后的经方。伤寒论所载总共才九十几味药,所以,不仅伤寒论记载有的药可以加减运用,就是其没有记载的药物,也应该可以据证加减使用的。比如门纯德老先生就喜欢用经方加金银花使用等。
至于说“经方最好不加减”,恐怕主要是说经方配伍严谨,经过千百年的验证,其结构合理,疗效可靠,随意加减若不得法可能会破坏其合理结构,影响疗效。初学者用经方最好不要随意加减。如果你的水平和经验达到了相当的程度,当然是可以据证灵活加减运用经方的。
其实,我认为,如果你的水平不够,辩证不准,即使用经方原方也未必有效;如果你的水平达到了一定层次,辩证准确了,用经方随证加减化裁也会获得佳效。所以说,其关键不在于加减不加减,而在于病情的需要、在于用经方者的学识、经验和水平。
其序中所言:“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
[/table][table=100%,white]另一半呢?那就得 |
本人学习经方不久,水平还很有限。以上只是学习过程中的一点不成熟的思考。欢迎各位老师和同仁的批评指正!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上一篇:柴胡桂枝干姜汤下一篇:麻杏石甘汤与银翘散方证如何鉴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