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4259|回复: 2

中医体质学的形成与发展

[复制链接]

227

主题

2491

积分

939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491
发表于 2013-1-29 11: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中医体质学的形成与发展
王睿林
     任何一门学科的形成与发展,都会经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几个阶段,中医体质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众多学者对中医体质学系统深入的研究,这几个方面的问题也正在不同程度地得到解决,以下笔者就中医体质学的形成与发展作一简介。

   
一、什么是中医体质学


    这是中医体质学首要解决的问题,也就是要搞清楚中医体质学的概念。历代许多医家也都从不同的角度论述过体质问题,但是这些论述是分散的,还未能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体质学说理论体系,因而也未能提出一个明确的概念。现代不同学科如体质人类学、解剖学、现代医学、体育科学等对体质概念的定义方法也都有着各自的内涵,而且其差别亦是比较明显。

    中医学对体质概念的认识,首先应是从医学的角度出发,以医学为主体内容而产生的概念,所以它必然会与其他学科的概念有所区别。中医体质学研究的是人类体质与健康、疾病关系问题,对人类体质的认识和研究方法是综合性、整体性的。它既要考虑人体形态结构方面的特点,又要充分考虑到人体的生理机能、代谢方式和心理活动方面的特殊性,这样才能综合地认识人类的体质特征、差异规律及体质与健康、疾病的关系。以此为依据,中医体质学的概念是通过对古代文献相关体质概念的整理以及对现代相关研究的分析综合,并将其与少数民族及国外体质医学进行比较后概括出来的。其中,王琦教授将体质概念定义为:体质是个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表现出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质。匡调元教授则认为人体体质是人群及人群中的个体在遗传的基础上,在环境的影响下,在其生长发育和衰老过程中形成的功能、结构和代谢上相对稳定的特殊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体质及其相关概念必须明确区分开来,如素质、气质、人格、体型、证等相关概念,尤其是体质与证的关系,这也是目前中医体质学研究的焦点与难点。

   
二、为什么要研究中医体质学


    首先,中医体质学思想方法的应用,其实历代医家自古即有,只是没有明确化、系统化。我们将中医体质作为一个学说提出,并在此过程中以各种现有的先进技术对古文献的整理及其运用进行研究,是对中医精华的一个继承,也是对中医基础理论的一个发展。

    其次,中医体质学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诊疗疾病。在实际临床过程中,许多医生都在有意或无意地运用中医体质学的思想,如我们在处方时,常会考虑到病人长期以来的身体状况,只是在运用的时候还不能做到条理化、规范化、客观化。而中医体质学的研究主要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为临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提供直接而有效的指导。

    再次,随着个性化诊疗时代的到来,群体化的诊疗模式显然已不适合时代发展的需要,而到个性化诊疗又需要一个过渡,中医体质学的思维模式可以为这种过渡提供一个借鉴。具体说来,我们在诊疗过程中,辨证论治提供的是纯个体化的诊疗,而辨质论治实际上是辨别此人属于几大体质类型中的哪一种,而某一类体质类型之人其处方用药又有一定规律可循,这种辨证论治与辨质论治相结合,可以说既考虑到了人的共性,又考虑到了人的个性。另外,现代医学的模式正在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过渡,从中医体质学的概念就可以看出,中医体质学对人体体质的判定也正符合这种发展趋势,因而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当然,中医体质学的研究,为调整、改善人体体质提供诸如营养、锻炼等等更多的具体措施并对这些措施提供有力的科学论证,其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增强人体体质,这对于一个国家甚至整个人类社会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三、中医体质学研究进展


    目前,中医体质学的研究主要是从是从理论研究、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几方面入手。

    理论研究方面,主要是从《内经》开始将历代医家对体质的论述概括整理。《内经》是中医基础理论初步形成的标志,其中有许多有关体质的论述。如《灵枢·寿夭刚柔》:“余闻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灵枢·五变篇》:“同时而得病,或病此,或病彼”;“风雨寒暑循毫毛而入腠理或复还,或留止,或为风肿汗出,或为消瘅或为寒热,或为留痹,或为积聚,奇邪淫溢,不可胜数”。此后历代医家都从不同的角度论述过体质问题,将这些认识概括整理,一方面有助于认识体质的本质,另一方面运用统计学的手段将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有助于体质分型标准的建立。

    实验研究方面,其中生理、生化、免疫方面的研究,尤其是近来将分子生物学基因芯片技术运用于中医体质学的研究中,可以从微观角度揭示出体质本质及不同体质类型的差异性,会使中医体质学的研究更深入一个层次。动物实验方面的研究因为缺少能够客观反映人体体质特征和变化规律的动物模型,因此研究相对较少。而医学科研方面的有些问题,单凭临床经验的积累,需要很长时间才可能解决,或虽持续很长时间也无法解决。这就使得动物实验研究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种研究方法,但体质是在遗传基础上和缓慢的潜在环境因素作用下形成的特定形态结构与心理素质的综合体,这就为建立特定体质的动物模型增加了难度,而体质与病、证的差异性,也使“病”与“证”动物模型难以直接套用于中医体质研究。因此建立能够客观反映人体体质特征和变化规律的动物模型,是中医体质研究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临床研究方面进行最多的是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工作,如王琦、何裕民、苏树蓉等都进行过大样本的调查。人群体质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既有利于阐明各种人群的体质特征及其分布状况,也为了解地域、季节时令、职业、嗜好等与体质的密切关系提供了详实的调研数据。同时,为体质分型标准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其他临床研究主要进行的是中医体质学与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这些研究,为阐释体质与疾病的内在联系,了解相关疾病的发病规律与特征积累了资料。另外,体质治疗学的研究、体质预防学的研究、体质与食疗关系等的研究都使得中医体质学的临床应用逐渐达到有章可循。

    以上通过对中医体质学的形成与发展概要叙述,以期能在总体上对中医体质学有一个宏观把握,从而对临证思维有所裨益。




上一篇:中医体质学引言
下一篇:医学体质学研究谈
曲高和寡,君子失众;阳春白雪,小人朋党。

1

主题

0

积分

604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3-1-29 12:07: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体质学的形成与发展
王睿林
     任何一门学科的形成与发展,都会经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几个阶段,中医体质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众多学者对中医体质学系统深入的研究,这几个方面的问题也正在不同程度地得到解决,以下笔者就中医体质学的形成与发展作一简介。

    一、什么是中医体质学

    这是中医体质学首要解决的问题,也就是要搞清楚中医体质学的概念。历代许多医家也都从不同的角度论述过体质问题,但是这些论述是分散的,还未能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体质学说理论体系,因而也未能提出一个明确的概念。现代不同学科如体质人类学、解剖学、现代医学、体育科学等对体质概念的定义方法也都有着各自的内涵,而且其差别亦是比较明显。

    中医学对体质概念的认识,首先应是从医学的角度出发,以医学为主体内容而产生的概念,所以它必然会与其他学科的概念有所区别。中医体质学研究的是人类体质与健康、疾病关系问题,对人类体质的认识和研究方法是综合性、整体性的。它既要考虑人体形态结构方面的特点,又要充分考虑到人体的生理机能、代谢方式和心理活动方面的特殊性,这样才能综合地认识人类的体质特征、差异规律及体质与健康、疾病的关系。以此为依据,中医体质学的概念是通过对古代文献相关体质概念的整理以及对现代相关研究的分析综合,并将其与少数民族及国外体质医学进行比较后概括出来的。其中,王琦教授将体质概念定义为:体质是个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表现出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质。匡调元教授则认为人体体质是人群及人群中的个体在遗传的基础上,在环境的影响下,在其生长发育和衰老过程中形成的功能、结构和代谢上相对稳定的特殊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体质及其相关概念必须明确区分开来,如素质、气质、人格、体型、证等相关概念,尤其是体质与证的关系,这也是目前中医体质学研究的焦点与难点。

    二、为什么要研究中医体质学

    首先,中医体质学思想方法的应用,其实历代医家自古即有,只是没有明确化、系统化。我们将中医体质作为一个学说提出,并在此过程中以各种现有的先进技术对古文献的整理及其运用进行研究,是对中医精华的一个继承,也是对中医基础理论的一个发展。

    其次,中医体质学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诊疗疾病。在实际临床过程中,许多医生都在有意或无意地运用中医体质学的思想,如我们在处方时,常会考虑到病人长期以来的身体状况,只是在运用的时候还不能做到条理化、规范化、客观化。而中医体质学的研究主要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为临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提供直接而有效的指导。

    再次,随着个性化诊疗时代的到来,群体化的诊疗模式显然已不适合时代发展的需要,而到个性化诊疗又需要一个过渡,中医体质学的思维模式可以为这种过渡提供一个借鉴。具体说来,我们在诊疗过程中,辨证论治提供的是纯个体化的诊疗,而辨质论治实际上是辨别此人属于几大体质类型中的哪一种,而某一类体质类型之人其处方用药又有一定规律可循,这种辨证论治与辨质论治相结合,可以说既考虑到了人的共性,又考虑到了人的个性。另外,现代医学的模式正在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过渡,从中医体质学的概念就可以看出,中医体质学对人体体质的判定也正符合这种发展趋势,因而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当然,中医体质学的研究,为调整、改善人体体质提供诸如营养、锻炼等等更多的具体措施并对这些措施提供有力的科学论证,其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增强人体体质,这对于一个国家甚至整个人类社会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三、中医体质学研究进展

    目前,中医体质学的研究主要是从是从理论研究、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几方面入手。

    理论研究方面,主要是从《内经》开始将历代医家对体质的论述概括整理。《内经》是中医基础理论初步形成的标志,其中有许多有关体质的论述。如《灵枢·寿夭刚柔》:“余闻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灵枢·五变篇》:“同时而得病,或病此,或病彼”;“风雨寒暑循毫毛而入腠理或复还,或留止,或为风肿汗出,或为消瘅或为寒热,或为留痹,或为积聚,奇邪淫溢,不可胜数”。此后历代医家都从不同的角度论述过体质问题,将这些认识概括整理,一方面有助于认识体质的本质,另一方面运用统计学的手段将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有助于体质分型标准的建立。

    实验研究方面,其中生理、生化、免疫方面的研究,尤其是近来将分子生物学基因芯片技术运用于中医体质学的研究中,可以从微观角度揭示出体质本质及不同体质类型的差异性,会使中医体质学的研究更深入一个层次。动物实验方面的研究因为缺少能够客观反映人体体质特征和变化规律的动物模型,因此研究相对较少。而医学科研方面的有些问题,单凭临床经验的积累,需要很长时间才可能解决,或虽持续很长时间也无法解决。这就使得动物实验研究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种研究方法,但体质是在遗传基础上和缓慢的潜在环境因素作用下形成的特定形态结构与心理素质的综合体,这就为建立特定体质的动物模型增加了难度,而体质与病、证的差异性,也使“病”与“证”动物模型难以直接套用于中医体质研究。因此建立能够客观反映人体体质特征和变化规律的动物模型,是中医体质研究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临床研究方面进行最多的是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工作,如王琦、何裕民、苏树蓉等都进行过大样本的调查。人群体质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既有利于阐明各种人群的体质特征及其分布状况,也为了解地域、季节时令、职业、嗜好等与体质的密切关系提供了详实的调研数据。同时,为体质分型标准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其他临床研究主要进行的是中医体质学与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这些研究,为阐释体质与疾病的内在联系,了解相关疾病的发病规律与特征积累了资料。另外,体质治疗学的研究、体质预防学的研究、体质与食疗关系等的研究都使得中医体质学的临床应用逐渐达到有章可循。

    以上通过对中医体质学的形成与发展概要叙述,以期能在总体上对中医体质学有一个宏观把握,从而对临证思维有所裨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0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3-11-25 07:06:12 | 显示全部楼层
(久仰经方沙龙论坛,第一次发言)
  所谓体质,可以有N种角度,亦即有N种分法。黄煌体质分类法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它将体质按照中医的方、药与证及体质对应的关系,一种体质就对应了一味药,或者一个方剂。其有效性在于,用该方药对该体质状态可以进行有效的调控,可以说,是根据铁板钉钉的方药疗效来实施体质分类的,因为我们有如此确切的手段,所以我们如此这般分类。

  这也涉及医学的本质问题:医学必须以疗效为宗旨,脱离疗效的,无论描绘如何细致精确,都没有医学意义,都不应该称作医学。现代医学在这方面恰好是一个反例,它所认定命名的许多病证都没有有效治疗的手段,那么其认定和分类的病症甚至体质就没有医学意义,应该不符合医学的定义。

  应该说,黄煌中医体质学,是中医方证/药证对应关系之有效性来保障的,而这个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又是经方特有的,经方在其形成过程中药证/方证有效分离,各自有边界,可以视作相对独立的元素,这是动辄几十味的时方所不具备的(相互覆盖太多)。所以黄煌体质学说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是经方的本质特征规律性的一个发展的必然,尽管有必然性,但显然是黄煌医师第一个完整地提出了这个学说。

  我是说,作为医学的一部分,有些体质分类可能是无效且无意义的,就中医体质学来说,也只有在经方这一块更有机会成立。目前来看,中医体质学并非大而化之可言,它就等于黄煌体质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5 22:24 , Processed in 0.091303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