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郭某,女,37岁。产后感受风寒发热,经抗生素治疗热退后,转为从头到脚浑身恶风、手足针扎样游走性疼痛麻木,戴帽子、穿一件厚褂子,来诊室后一直怀疑有空调吹她(我们诊室没有空调,风扇也给她关了),夜间手足烦热,自测体温37.1-37.5°C不等,入睡困难。肢体困倦乏力,口干,又因家事烦扰不已,比较郁闷,怀疑自己得了重病,因口干想到糖尿病,因手足疼痛想到风湿,坚持做各种化验检查,结果都正常。面色白,体型中等微胖,舌淡偏暗,苔薄白微腻,脉沉细略紧,无力。 我考虑是产后气血不足,阳气亏损,加之情志不调,气郁血结,风寒流连不去。开了个方: 柴胡12g,黄芩10g,细辛6g,当归10g,清半夏9g,干姜15g,熟附子18g,甘草9g,茯苓30g,麻黄5g,桂枝18g,白芍20g,党参20g, 3剂。免煎的,因为她不想熬药。 第4天复诊,她说没觉得改善,也没觉得不舒服,舌脉都没什么变化。另外,她还说自己的肌肉会跳动,产后恶露排除的时间很长。大概里不和,发表难。去了麻黄、柴胡和黄芩,加了些药。方子: 当归10g,丹皮10g,赤芍白芍各15g,熟附子30g,吴茱萸5g,桂枝15g,干姜15g,清半夏6g,麦冬12g,川芎10g,人参10g,炙甘草15g,薏米15g,白术15g,细辛9g。7剂。这次是另一种颗粒剂,不是一小包一小包的,而是每天两袋,开药的时候想开几克就开几克,所以这次的剂量和上次有些不同了。其实是温经汤加味,当时开的时候没看出来。 吃到第3天病人给我打电话说怕冷好转,身上也舒服了,但是夜间发热好像比之前重了似的,手脚烦热,体温还是37度多点,出汗。病人大概25号再来。不知这个夜间低热跟去掉柴胡、黄芩有没有关系?另外,我觉得方子有些大,不知有没有办法精简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