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令人惊喜的大建中汤 W女士,42岁,体态丰腴,神情自若。左中上腹部疼痛一年余,西医诊断为慢性糜烂性胃炎,遍服中、西药物均不能止痛。现每天腹痛,略伴饱胀感,曾伴有盗汗,服用中药后汗收。舌质偏红,脉沉弦。按腹并无抵抗,也并无压痛,问工作压力大否?答:工作烦,心情欠佳。先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栀子厚朴汤7剂,痛不缓解。复诊时W女士又详细的补充了腹痛的症状,言痛剧时口中唾液分泌增多,腹痛局部撑起如拳头状物。我立即想起《金匮要略》:“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之大建中汤证的症状。遂书一方:党参 |
剂。虽并无太大把握,但对疗效还是充满着期待。隔了将近一月, |
剂,现疼痛偶发且极其轻微,似乎胃痛将要治愈了”。这次,我又开给她原方 |
这是我首次使用大建中汤,使用此方时并无把握,因见其舌质偏红,并不似寒证腹痛之舌象。“腹痛局部撑起如拳头状物”不正是“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的表现;“痛剧时口中唾液分泌增多”不正是“腹中寒”的证据。所以,基于以上两点才使用了大建中汤。我想起了余国俊先生用吴茱萸汤治疗一例舌嫩红无苔的头痛病人,就是抓住其特征性症状“干呕,吐涎沫,头痛”;又想起了刘度舟教授用附子理中汤治疗一例舌质红绛的肝硬化腹水病人而得愈的例子。所以,用经方有时不要太拘于舌象。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上一篇:临床验案一例下一篇:神奇的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