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一名利比亚反对派士兵在战友向卡扎菲武装发射火箭弹后举枪庆祝。
对处于长期和平状态的中国军队而言,车臣战争之于特殊地区大规模反恐、伊拉克战争之于新型陆军、俄格战争之于领土争端、利比亚战争之于社会矛盾激化型内乱,都引发了诸多反思。
从国外的局部战争中借鉴经验教训,已经成为中国学习战争的重要途径。
“打什么仗”、“仗怎么打”,始终是中国军队重视的基本问题。
中国最聪明的战略是避敌之强,击敌之短。
中国周边的围堵与日俱增,似乎需要一战销魂。中国巧妙运用战略威慑的气场,远比实战更具战略意义。
“中国三十多年没有打仗了,军队缺乏实战经验,缺乏各军兵种联合演习的经验,中国国防关键技术依赖他国。”2012年3月7日,英国老牌智库国际战略研究所发布报告《军事力量对比2012》,对于解放军发展中的短板毫不客气。该智库的说法,似乎只有战争才能塑造一支军队的战斗力。
“打什么仗”、“仗怎么打”,始终是中国军队存在的基本问题之一。“好战必亡,忘战必危。这注定中国只能站在窗外,做一名好学的战争旁听生。”全军军事科普专家、国防大学教授乔松楼说。
(何籽/图)
隐形战争的甜头
中国军人眼里,历史没有给卡扎菲发出呐喊的机会,只能怪自己。
2011年,一场信息战、舆论战和心理战三位一体的利比亚战争,最终让卡扎菲像狗一样被从地洞里拖出来,最后毫无尊严地死去。
2011年7月30日,当卡扎菲企图发出全民抗战号召时却发现,的黎波里的通讯和电力已被北约的石墨炸弹摧毁,仅有的3处卫星天线报废,民用移动电话和无线电话也不能使用。
在利比亚战争期间,英国军情六处的特工们找到了卡扎菲高级军官的电话号码或者电子邮箱,然后像化妆品推销员一样不断发电子邮件、拨打电话,“我们拥有你们指挥所的GPS坐标,已经编程到‘风暴之影’导弹中,你们打算怎么办?”英国《每日电讯报》最近披露说。
美军先后出动心理战飞机,搭载电视广播系统,不间断地向卡扎菲的军队和利比亚平民发送广播电视节目:“不要杀死自己的同胞”,“放下武器回到自己家中”。动情之处,还会有女性以凄惨的声音在痛诉,“为什么,我的儿子,为什么你打死我们的孩子?”
军事问题专家陈虎认为,利比亚战争开创了一种崭新的局部战争模式。“利比亚战争最大的特点就是非地面接触战,对于卡扎菲的军队来说,这是一场看不见的战争。”
“这场隐形的战争,包括隐形的战场、隐形的武器和隐形的作战手法,给中国军事学者留下了一些值得研究的话题。”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教授韩旭东说。
在利比亚战场上,手握AK-47欲与敌人血拼的卡扎菲士兵,甚至没有机会看见“撒旦”的面孔,就被呼啸而来的导弹炸死。凭借强大的技术优势,美军开辟了一个被称为“高速作战空间”的隐形战场,而高速的巡航导弹、隐形战机和无人机则活跃在这个空间里。
西方已尝到了隐形战争的甜头。
“他们在叙利亚正在复制同样的作战模式,不仅给反对派提供武器装备,还提供民用通讯器材。甚至在伊朗,也发现了美军的无人机。”韩旭东认为,美军正在利用技术优势,大力开辟隐形战场,力图抢占新的战略制高点。
2011年岁末,北约防长在布鲁塞尔会议发布的文件总结说,“利比亚战争是一次‘巧防务’的运用,是一次有限介入战争的典范。”依靠压倒性的海空军优势,摧毁目标,同时利用目标国内部矛盾,催生和扶植出实力强大的反政府武装,避免了如伊拉克战争那样旷日持久、伤亡不断的地面战。
北约方面称谓为“巧防务”,中国并非没有准备,三十年来的现代战争,都是中国学习和磨砺的目标。
海军敢万里大奔袭?
30年前,马岛海战中英国航母和舰载机尽显优势,直接触动了中国内心深处的航母情结。
乔松楼回忆说,但在刚拨乱反正的时代,如果强调武器装备的价值,仍将可能被贴上“唯武器论”的标签,武器、战略战术的价值依旧要让位于“无坚不摧的革命斗志”。
1982年4月,英国同阿根廷之间的马岛海战爆发。英军轻型航母的出色运用和海上局部制空权的重要意义,显然刺激了中国军队:为了地球另一边的小岛,英国皇家海军何以敢不远万里大奔袭?
此前,中国虽已有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尝试,局部战争对战争策划、动员、实施和控制,特别是外交上的配合,都有了全新的要求,应该说中国军队还相当缺乏经验。
当时,邓小平做出重大战略判断:“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在1985年6月的军委扩大会议上,军队建设指导思想做出了重大调整,由随时准备对付大规模入侵,转变为“着重对付局部战争和军事冲突”。
这是中国军队战略思想的一次大转弯。
1986年后的两年里,总参谋部先后两次组织会议,研讨局部战争作战理论。“整体作战,重点打击”的合同战役理论成为战役基本指导思想。
马岛海战后,中国海军也开始重新审视海洋战略。
建国后,中国海军一直奉行“沿海防御”方针,只限于12海里领海的范围内,即使在1970年代也只是限于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1983年,海军高级干部研修班首次修订“近海”概念,黄海、东海、南海、南沙群岛及台湾、冲绳岛链内外海域以及太平洋北部海域,被纳入这一概念之中。
刘华清当时就提出,“为解决水面舰艇和潜艇到中、远海作战的空中掩护、支援配合问题,我认为有必要尽早着手研制攻击型和护航型航空母舰……先搞常规动力的,排水量在4万吨左右,不一定搞8万、10万吨的”。
“时至今日,我们还面临着‘唯武器论’和‘唯意志论’的问题,这两者其实不是针锋相对的,而是辩证统一的。”陈虎认为。
如今,中国海军有巨大的发展,与马岛战争的刺激不无关系。
“阵风”出击
海湾战争激发中国军事变革
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国从军方到民间的反应只能用“震惊”来形容,萨达姆军队竟然如此不堪一击。
1991年1月12日,美国国会授权白宫将伊拉克逐出科威特。“持久战”、“消耗战”、“伊军至少能在科威特坚守1年”,“越战是美军在伊拉克的最终命运”。一时间,甚至中国几位将星专家在做客电视台时,都判定美军将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美军在海湾战争中的行动,一如成吉思汗的军队,在闪电式的战役中以空袭优势、作战速度、情报、密切的配合和士气来粉碎敌人。
“海湾战争对中国军队的触动确实很大。”乔松楼说,当时社会上还有传言,美军之所以轻易拿下伊拉克军队,是因为美军人手一册《孙子兵法》,这反映出中国部分人士拿愿望当现实的自负情结,更可怕的是对美军发展“代差”的茫然无知。
“有人担心在未来战争中,初期敌方也会把我所有的电子装备压制住,我们没有办法抗击,没有办法作战,好像瞎子、聋子、哑巴。……今后我军建设应高度重视高新技术装备的发展,要走质量建军的路子。”当时,已升任军委领导的刘华清在总结海湾战争时说。
海湾战争硝烟散去,中国军内召开大大小小数百次研讨会。这些战后“诸葛亮会”的结论只有一个,变革。
“那时候,全军强烈意识到,新军事变革时代到来了。”陈虎回忆说,中国军队作战思想迅速全面转型。
接着,1999年科索沃战争中,军事谋略水平和士气并不弱的南联盟军队仍无力回天,更使中国军队从对“唯武器论”的敏感逐渐转向坦承“科技强军”的核心地位。
中国开始摆脱“大陆军主义”,紧接着是结构大调整,陆军大幅削减,海、空、战略导弹部队的比例大幅增加。战术层面上,面对海湾战争中,美军航空母舰发挥的巨大战略机动、投送和打击能力,中国军队逐步认识到海上方向战略纵深的重要性,海空联合作战、近海防御作战成为军队理论界的研究重点。
1991年11月,中国组建了第一支陆军防空兵,陆军防空火器增加了地空导弹。2000年10月13日,全军科技练兵成果演示在北京等四地举行,规模创1964年“大比武”以来之最。这次演示的重点是高技术战争条件下防卫作战能力,体现为从旧“三打三防”(打坦克、打飞机、打空降,防原子、防化学、防生物武器)转向新“三打三防”(打隐形飞机、打巡航导弹、打武装直升机,防精确打击、防电子干扰、防侦察监视)。
海湾战争后的10年间,中国军队作战理论百花齐放,信息战、火力战、特种战、太空战等作战样式充斥着大众媒体,非线式、非接触、非对称等抽象的作战概念也是风靡一时,中国军队也在艰难地消化着这些新名词。
对中国军队而言,这场追赶的压力显而易见。
追赶,还是另辟蹊径?
中国军方并非不知道,“以美为师”的追赶难免气喘吁吁。
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与12年前的海湾战争相比,战场态势更新由2小时降至2.5分钟,一个航母战斗群每天能打击的目标增加4倍,战术决策时间从12小时降至1小时,发现与打击间隔从十多小时降至几分钟。
在2011年的利比亚战争中,北约国家空袭准备时间更短、军事行动速度更快。3月18日,西方在巴黎开会组成联军,19日实施空袭,只用了2天时间进行战争准备。而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从筹划到动武持续近一个月。
当然,中国军方也在反思“以美为师”的利弊。中国战略学者金一南少将在研究五角大楼的《海湾战争——美国国防部致国会的最后报告》时注意到:美军对这场战争,只认为是一场“理想条件下的战争”,指导意义十分有限。相反,美军从战争中发现了大量问题,包括其已经傲视群雄的侦察、监视和通讯等能力。
2001年4月1日,中美南海撞机事件则激起了更多对“师美”的反思。在陵水机场迫降的美军EP-3电子侦察机让中国大开眼界,中国的沿海防空、军事部署、通讯联络在美军面前几乎“单向透明”。
中国军事变革的步伐仍在继续。中美之间的“代差”已日渐缩短,海、空、二炮将领进入军委决策层,陆军的合成化、精干化,海军的信息化、远海化,军事训练突出复杂电磁环境和联训,跨国境、跨战区演练逐步增多。
中国军人站在窗外学战争,早就看到了战略的非对称性,最聪明的战略是避敌之强,击敌之短。
所幸的是,中国和外军频频军演切磋,就是在观察和学习中,认识自己的差距。从攻、防两个层面同时研究和借鉴战争手段。
中国军队逐步以立体机动战取代了传统的运动战,以特种战取代了传统的游击战,并增加了信息战、火力战等新观念。
中国不是外向攻击性倾向的国家,中国周边的围堵与日俱增,遭遇新样式的武力恐吓,似乎需要一战销魂。
相信当下一场“战争”来临的时候,中国已不会感到震撼。或许,中国巧妙运用战略威慑的气场,远比实战更具战略意义。 |
上一篇:向猫友推荐一个治疗脚气的验方(很管用)。下一篇:请教(关于《汉方诊疗30年》一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