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5085|回复: 10

[其他] 《伤寒论》以中国哲学思维辨“六病”

[复制链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发表于 2019-10-31 23:06: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李国栋 于 2019-11-1 11:56 编辑

哲学这门学问,是从事物的特殊表象中,研究其内在原理的学问,中国哲学也叫“易”。“易”有三个含义:“变易”,“简易”,“不易”。中医学,就代表了中国哲学的思维方法。《伤寒论》,就是具有中国哲学思维的经典医学著作。
全国高等中医药教材《伤寒论》讲义第3版:汉以前的医学界,有“医经家”和“经方家”之分,所谓“医经家”,是侧重于医学理论探讨,多“有说无方”;“经方家”则侧重于医药方术研究,多“有方无说”(《韩氏医通﹒序论章》)。二者虽各有所长,但若长期延续下去,必然会对理论联系实际带来不利影响,而《伤寒论》则是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理法方药一脉贯通,对于能动地认识和治疗疾病,意义十分深远。
《伤寒论》辨“六病”脉证并治,蕴含了时空的变化对“六病”发病特点的影响,“六病辨证”也可以说是“六病时位辨证”。六病时位辨证,是《伤寒论》独到的境界。
《伤寒论》第1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太阳之为病”,就是“太阳为病”。“六病”之为病,就是“六病”为病。如280条:“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
“太阳病”和“太阳为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太阳病”之太阳,是指太阳时辰;“太阳为病”之太阳,是指太阳病证。如48条:“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若太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下之为逆。”经曰“太阳病证不罢”,就是说太阳证不罢。太阳病证,就是太阳证。如220条:“二阳并病,太阳证罢,但发潮热,手足漐漐汗出、大便难而谵语者,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经文为什么说“太阳证罢”?而不说“太阳病罢”?就是因为太阳病和太阳证的概念不同。太阳病之太阳,是指太阳时辰,太阳证之太阳,是指太阳病位。太阳时辰是,从巳至未上,如第9条:“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第3条“太阳病,或已发热”之“已”,应为“巳”,这样,“或未发热”之“未”,就是“从巳至未上”之“未”,也就是说,或在巳时发热,或在未时发热,都叫做太阳病。如果不是这样,那么“或未发热”,就是没有发热。没有发热,就与“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没有必然关系。临床上,凡“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必然是已经发热者。没有发热者,不能叫太阳证。太阳证必然发热。
太阳病,包括了太阳证,如太阳病中风、太阳病伤寒,就是太阳证。太阳证,不是太阳病,如太阳病温病、太阳病中暍,就不是太阳证。
人体之气的变化,必然受天体之气的变化的影响。例如,巳午未上,太阳时辰,天之太阳为气盛在天顶,人之太阳为气盛在头顶。此乃天人相应,人之气,法天之道。故太阳为病,法当头项强痛。申酉戌上,天之阳明为日行西下,人之阳明为气下腹中。如180条阳明之为病,法当胃家实。巳午未时辰上,风寒袭人,人体表部受邪,则胃气必然向表部冲击,人体气血向表部集中,以抵御表邪入里。这是本能。因为胃气是后天奉养生命之本,也是抗病之本。若胃气不弱者,就有能力抵御表邪入里,以防邪气入里伤胃,而导致不能食。不能食则气血化生无源,人体必虚,虚则无力抗邪,病必加重。故人体抵御邪气伤胃也是本能。
巳午未上,太阳之时,此时得病,人之太阳之气得天之太阳之气相助,奋力抗邪,就表现为太阳证,如第1条:太阳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太阳证是表阳病,表阳病为表部气血充实,表邪就不能越过表部而入里。这是太阳病常规表现,为太阳病太阳证。第6条:“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这是太阳病反常表现,为太阳病少阳证(温病)。其他五病,也都有常规表现和反常表现。如209条:“阳明病,潮热、大便微硬者,可与大承气汤。”这是阳明病常规表现,为阳明病阳明证;191条:“阳明病,若中寒者,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此欲作固瘕,必大便初硬后溏。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谷不别故也。”这是阳明病反常表现,为阳明病太阴证。282条:“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这是少阴病常规表现,为少阴病少阴证(此条“少阴病……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也可证明,冠名少阴病,不一定是少阴证。否则,经曰“少阴病……属少阴”,就无法理解);321条:“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可下之,宜大承气汤。”这是少阴病反常表现,为少阴病阳明证。





上一篇:只要沾着钱财名利、学术就变味走样了
下一篇:经方临床感悟

4

主题

838

积分

1561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838
发表于 2019-11-1 08: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不对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0

积分

733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19-11-1 09:5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点过分牵强附会了吧,中医是技术还是哲学,应该分清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838

积分

1561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838
发表于 2019-11-1 10:43:56 | 显示全部楼层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是中医哲学思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也是中医哲学思维,所以你的同门马文辉才说六病的理论依据是这个,一分为二而有阴阳,再一分为三而有六病,即阳再三分而为太阳、少阳、阳明,阴再三分而有太阴、少阴、厥阴,如此联想与联系正确吗?真的可以自圆其说吗?这样宇宙的生发原则真的是如此“分裂”而“自由”吗?一会儿二分一会儿又三分,想怎么分就怎么分吗?如此做学问倒是简单了,是否也可以先三分再二分啊?

你的行文要讲清楚的是《伤寒论》的六病,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跟中国哲学有什么关系,跟四象即老阳少阳老阴少阴有什么关系,《伤寒论》怎么就多出来个阳明与厥阴,得往哪上安,二分得好好的怎么就又三分了?要回答这些问题,你答得了吗?

你扯的那个什么六病时,单就从理论假设上说,六病时内皆可出现六证,我若没理解错你应该是这个主张,就是说太阳病时内除了可出现太阳证外,还可以出现少阳证,阳明证,太阴证,少阴证及厥阴证,那么按照你自己的定义,也就是说太阳病时内可以出现太阳病位表现,也可以出现少阳病位表现,甚至是太阴病位表现等等,那么我们传统所说的提纲证还有什么意义呢,不但没有意义甚至可以说是错了。

《伤寒论》中并不是没有病时概念,有,传变本身就是病时概念,六病之名本身也存在时间概念,只是并不是你所理解的那个样子罢了。久不现身我以为你是闭门思过去了,结果还是老三样,没什么新悟,其实我也是老样子说话还是那么刻薄不留情面而招人烦,这也许就是你开篇说的那个“不易”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 12:25:02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载:大路朝天,各走一边

人与人之间互相理解并不容易,观念差异大的人则更难。
贪婪的人怎么也无法理解有些人视钱财如浮云,势利的人怎么也不会相信有些人对待别人可以做到一视同仁。
人都容易以自己内心所想的为标准,以此来分析和判断他人。
如果有人的言行跟自己内心的标准不一致,则认为他人是装腔作势、虚伪透顶,这实在是自以为是!
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人是看你不顺眼的。没关系,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相安无事便好。
朋友,没有必要强求,意气相投就真心相处,看不惯的就拂袖而去,大路朝天,各走一边。
不必把太多人,请进生命里。若他们走进不了你内心,就只会把你的生活搅扰得一地鸡毛。
生活无需过多陪衬,三观不和的朋友多了,越热闹反而越让人感到冷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838

积分

1561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838
发表于 2019-11-1 13:49:3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一大段转载所表达的是:心宁,那凉快那呆着去,别在我李国栋这儿瞎搅和,我们志不同道不合。这么说多明朗啊,不过这确实不是你老李的表达方式。那位高山也跟你一样绕,什么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一类的话,看来我们确实不是一路人,你们不太关注学问而更关注表达,所以你们在论坛里更需要掌声而非质疑,我与你们正相反,我更需要质疑,所以即使是明言滚吧对我来说也是无所谓的,我关心的是你谈的有关《伤寒论》学术部分的内容。

做学问的人气度太小了不行,既要容得下王叔和、成无己也要放得下胡希恕、刘绍武,黄煌讲药证姚梅龄却 强调病机,刘渡舟重内经脏腑张斌却讲气化,理论不同,学说相异但谈的都是《伤寒论》,所以你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伤寒论》的专家学者就都得容得下,就是说在《伤寒论》的世界里不只有一个“三部六病”。学《伤寒论》不能死于句下更不能死于某学说之下。

气度大了,学问的功力才能见长,否则只长年龄不长学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80

积分

524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380
发表于 2019-11-1 17:34: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争论和探讨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

主题

1928

积分

1847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1928
发表于 2019-11-1 19:27: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家有一家之仲景,一家有一家之伤寒。见仁见智而已,无可厚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190

积分

336 小时

在线时间

禁止发言

积分
190
发表于 2019-11-2 19:43:5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0

积分

733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19-11-4 10: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是实践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修正理论。理论等不到实践的验证,可存疑,但是一直到不到理论的验证,就可以放弃了。理论和实践不能分家的,理论一套,实践一套,绝对是不可行的。
  伤寒论 的理论指导和内经的 指导思想,应该不是一致的,研究 伤寒论 还得以 伤寒论的文本 为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19-11-4 16:24:02 | 显示全部楼层
《伤寒论》240条曰:“日晡所发热者,属阳明也。”“日晡所”的时间范围在申酉戌上,即伤寒之申酉戌发热者属阳明。如193条曰:“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9条曰:“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经曰“六病”欲解时,医家多解释为“六病”欲解除时。其实“六病”欲解时,应为“六病”发病时。如240条:“病人烦热,汗出则解;又如疟状,日晡所发热者,属阳明也。脉实者,宜下之;脉浮虚者,宜发汗。”240条“日晡所发热者属阳明”,是说日晡所发热者属于阳明病时辰发热,而不一定是属于阳明证发热。以104条为证:“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证。”104条“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热”是柴胡证。240条“日晡所发热,脉浮虚者”是桂枝证。104条日晡所发潮热的柴胡证不是阳明证,阳明证的表现不是胸胁满而呕;240条日晡所发热的桂枝证也不是阳明证,阳明证的表现不是脉浮虚。故240条所谓日晡所发热者属阳明,是说日晡所这个时辰属阳明。那么日晡所发热者就是阳明病发热,而不是阳明证发热。240条具体说明了日晡所是阳明病时辰,即“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阳明病可以是阳明证,也可以是其他证,如阳明病小柴胡汤证、阳明病桂枝汤证、阳明病麻黄汤证等。所以,阳明病不是阳明证,“六病”不是“六证”。
第9条:“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是说,需要解说太阳病时辰,是从巳至未上(参阅臧东来《试论六病时位是伤寒论的证治程序》)。“太阳病欲解时”之“欲”字,在这里是“需要”的意思;“解”字在这里是“解说”的意思,不是“解除”的意思。古今医家对此条的注解,多认为是太阳病欲解除时。但是从《伤寒论》“自和”“自愈”的方证条文中和从实际临床上,都不能证明,巳午未,是太阳病欲解除时。如果“六病”欲解时,就是“六病”欲解除时,那么240条“日晡所发热者,属阳明也”,就明显矛盾了。因为“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而“日晡”就是申时。这个“日晡所发热者,属阳明也”,并不是阳明证在日晡时欲解除,而是阳明大承气汤证或太阳桂枝汤证在日晡时发作。另外从桂枝汤证的服法上,也丝毫看不出太阳病证欲解除时是在巳午未时。《伤寒论》全文都没有“六病”欲解除时是在“六病时”上。
后世医家关于“六病”欲解时,是“六病”在“六时”上欲解除的说法,既没有经文支持,也没有临床意义。而“六病”欲解时,是“六病”发病时,既有经文支持,又有临床意义。经文所述之“六证”在不同的时辰上发病,虽然病机相同,但是其病证的具体表现是不尽相同的。如太阳病桂枝汤证的表现有12条“翕翕发热、脉浮弱、汗自出、恶寒恶风”,而阳明病桂枝汤证的表现有234条“脉迟、汗出多、微恶寒”;太阳病麻黄汤证的表现有35条“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而阳明病麻黄汤证的表现有235条“脉浮、无汗而喘”和232条“脉但浮,无余证”。再如阳明病大承气汤证的具体表现有潮热、大便硬,无自利清水,而少阴病大承气汤证的具体表现有口燥咽干、自利清水,无潮热。又如阳明病吴茱萸汤证的表现为食谷欲呕、无头痛,少阴病吴茱萸汤证的表现为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无头痛,厥阴病吴茱萸汤证的表现为干呕吐涎沫、头痛。从发病时辰的不同,辨别“六证”各自的特殊症状,有助于对“六证”的准确鉴别。
“太阳病欲解时”和“其病欲解”之“欲解”一词的含义是不一样的,就像“太阳之为病”和“太阳病”之“太阳”一词的含义也是不一样的。在不同的语境中,一个同样的词语所表示的词义是不相同的。“欲解”不是“欲解时”。《伤寒论》全部含有“欲解”的条文,其根据无一是“(六病)欲解时”。
我在临床经历过一件事,这件事一票否决了“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是“欲解除时”。那是20年前,我的一位同事的姨妈,67岁,病发热十余日,每日白天都会发热二三次,发热时四肢出痒疹,热退则疹落,夜晚不发热,口不渴,饮食、睡眠、二便等自可。我在上午大约9点见到病人,观病人气色平和,面无热色,诊脉缓和,测体温36度多,根据病人每天白天发热,四肢出痒疹,无里证,断为太阳发热,并据“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当天已到巳时,病人没有发热,且气色及脉象皆平和,于是我对病家说,不用治了,病人今天不会发热了。岂料我刚离开病家半点钟,同事就打过来电话,说姨妈又发热了。我当时感觉特别难为情。这个病例,一票否决了“欲解时”,是“欲解除时”。因为那天已经到了巳时,病人脉缓,没有发热,脉缓是平和之脉,假如太阳病欲解除时,是从巳至未上,那么从巳上,病人脉象平和,病必当解。然而却又发热,这就铁定证明了,巳午未上,太阳之时,天体太阳之气助力于人体太阳之气,病人则发热。巳午未上发热,是人法于天,人体太阳之气,借助于天体太阳之气,从而奋力抗邪的肌体反应。
说太阳病欲解时,不是欲解除时,而是发病时,是因为欲解时,作为欲解除时理解,不能验证于临床。临床没有这个一般规律。《伤寒论》“六病证”也没有在各自的时辰上欲解的论说,却有阳明热证在阳明时辰上发病的论说,这是“六病欲解时”是需要解说“六病”发病时辰的依据之一;同一病证发病时辰不同,所表现的特点不同,这是“六病欲解时”是需要解说“六病”发病时辰的依据之二;“六病”不等同于六证,如阳明病,有胃家实的承气汤证,也有肝强脾弱的柴胡汤证,也有荣弱卫强的桂枝汤证,也有荣卫俱强的麻黄汤证,这是“六病欲解时”是需要解说“六病”发病时辰的依据之三。可以说,“六病”欲解时,是程序问题,即在某某时辰上发病,就叫某某病。在太阳时辰上发病,就叫太阳病,在少阴时辰上发病,就叫少阴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2-22 16:18 , Processed in 0.187503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