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4051|回复: 11

药证直解伤寒杂病论片段,供大家斧正!(原创)

[复制链接]

70

主题

732

积分

236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32
发表于 2012-4-15 14:58: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张仲景药证内涵有二:1,显证,显露于外。2,隐证,隐藏于内。纵观仲景方,以显证为主,隐证为辅。显证极具操作性,隐证当分虚实寒热表里详辩而用。

1        桂枝汤方
方剂组成: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
右五味,(口父)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可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原文: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方剂分解:桂枝甘草汤,芍药甘草汤。可知,也可兼心下悸,气上冲,痉挛拘急,腹痛,汗出,恶风等。
药证分析:
桂枝汤属于典型的显证隐证方剂。《本》:桂枝,味辛温。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显证分析:1,汗自出,恶风====桂枝显证。若兼汗自出或恶风,即可加桂枝,注意的是,阳明蒸蒸汗出不用,2,补中益气=====桂枝隐证。3,干呕===桂枝显证。咳逆上气的互词。身体抗邪积聚于上而呕,桂枝降气逆。4,补中益气====芍药隐证。《本》:味苦平。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5,干呕====生姜显证。《别》:味辛,微温。主治伤寒头痛、鼻塞、咳逆上气,止呕吐。又,微温,辛,归五藏。去淡,下气,止呕吐,除风邪寒热。久服小志少智,伤心气。别录明言,治疗咳逆上气。6,病在表,生姜辛散走表====生姜隐证。6,健脾养胃(前方打仗,后方支援)=====大枣隐证。《本》:味甘平。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肋十二经,平胃气,通九窍,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和百药。芍药禁忌:寒性下利丢芍药。胸满丢芍药。生姜禁忌:脉细丢生姜,因生姜辛散。大枣禁忌:肋下痞鞭丢大枣,因甘缓不利于病愈。参考小柴胡汤。咳者丢大枣,人参。腹满胃胀满丢大枣。桂枝其他药证:温通血脉(隐证)。生姜其他药证:治呕吐,活血化瘀。
2        桂枝甘草汤方
方剂组成:
桂枝四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温顿服之。
原文:
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未持脉时,病人叉手自冒心,师因试教令咳,而不咳者,此必两耳聋无所闻也。所以然者,以重发汗,虚故也。
药证分析:1,心下悸(感觉气上冲)====桂枝显证。《本》:治上气,桂枝加量,可知气上冲甚。可参考桂枝加桂汤。2,病急迫,甘草缓急====甘草隐证。《本》: 气味甘平,无毒。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气力,金疮,解毒。甘草其他药证:痛甚(缓急),如芍药甘草汤。气短(少气)。咽喉痛,如甘草汤,甘草桔梗汤。热性津液伤,如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
3        桂枝加桂汤
方剂组成:
桂枝五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
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原文:
温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
药证分析:1,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桂枝显证。2,气上冲====芍药显证。《本》:味苦平。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本经说芍药利小便,真武汤有小便不利,芍药可治之。张锡纯用白芍配干姜温阳利水,配白芍利小便。配赭石镇冲降胃止吐衄。以此看,芍药有向下之能,自然可以治疗气上冲。3,病急迫===甘草缓急。4,气上冲====生姜显证。《别》:味辛,微温。主治伤寒头痛、鼻塞、咳逆上气,止呕吐。又,微温,辛,归五藏。去淡,下气,止呕吐,除风邪寒热。久服小志少智,伤心气。别录明言,治疗咳逆上气。可知,生姜不但能治呕吐,对上气也是功效非凡。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人必定惊悸烦躁不安====大枣显证。《本》:味甘平。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肋十二经,平胃气,通九窍,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和百药。可参考甘麦大枣汤。纵观此方,桂枝,芍药,生姜,此三味药,皆有向下震摄之能。合力用之,功效叠加,自然效如桴鼓。

4        桂枝加芍药汤方
方剂组成: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六两  甘草二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原文:
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若大实痛者,桂枝加芍药大黄汤主之。
太阴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
药证分析:桂枝汤证,多腹痛一证。芍药加重。腹痛====芍药显证。《本》:《本》:味苦平。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此处取其“主邪气腹痛”之能。大实痛(恐有郁结)====大黄显证。《本》:味苦寒。主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症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此处取其通结之功。芍药其他药证:利小便,如真武汤。缓急,如芍药甘草汤,小建中汤。芍药禁忌:寒性下利不用,如真武汤方后云:若下利者去芍药加干姜二两。反之可推知,干姜治疗寒性下利。胸满胸闷不用。
5        桂枝加芍药大黄汤方
方剂组成: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六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大黄二两(酒洗)  
    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原文:
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若大实痛者,桂枝加芍药大黄汤主之。
太阴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
药证分析参考上文。大黄禁忌:脾胃虚弱者慎用。孕期,哺乳妇女慎用。大黄其他药证:破症瘕积聚,如大黄附子细辛汤。活血化瘀,如桃核承气汤,抵挡汤。清热止逆,如大黄黄连泻心汤,大黄甘草汤。
6        桂枝加葛根汤方
方剂组成: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葛根四两
右六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汤法将息及禁忌。
方剂分解:桂枝甘草汤,芍药甘草汤。兼证参考桂枝汤。
原文: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药证分析:桂枝汤证,多项背强几几一证。1,项背强几几或兼项背强痛====葛根显证。味甘平。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项背强几几或兼项背强痛,乃太阳表证,津液不畅所致。葛根解诸痹,起阴气。取其濡润之功,津液得畅,项背拘急可除,2项背强几几====桂枝隐证。桂枝温通血脉,与葛根合力。自然功效叠加。温通血脉之功,可参考桃核承气汤。葛根其他药证:消渴(升津液)。止下利,如太阳阳明病,葛根汤。
7、                      桂枝加附子汤方
方剂组成: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将息如桂枝汤法。
方剂分解:桂枝汤,桂枝甘草汤,芍药甘草汤。
原文: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拘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药证分析:少阴表证。1,恶风===桂枝显证。2,小便不利====桂枝隐证,可参考胡老一说:小便不利都搁桂枝。此小便不利,乃营卫不和所致,非水饮不利,故不用茯苓白术类。3,小便不利====芍药显证。《本》:利小便。4,遂漏不止,津液大伤===大枣隐证,甘草阴证。《本》大枣,补少津。意思就是补津液。甘草养胃生津液。瓜蒌根也补津液,其所治乃津液导致口渴的热证,而此处非热证,也非口渴,故大枣,甘草即可。5,阴证汗漏不止====附子显证。《本》:味辛温。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创,破症坚积聚、血瘕,寒湿痿躄、拘挛、膝痛不能行走。《别》:味甘,大热,有大毒。主治脚疼冷弱,腰脊风寒心腹冷痛,霍乱转筋,下痢赤白,坚肌骨,强阴。阴证汗漏不止,可参考别录“强阴”。强阴,其意即是固摄。附子禁忌:阳热证丢。附子其他药证:寒性腹痛,如附子粳米汤。寒性肢体痛,如附子汤,甘草附子汤。阴证小便难,如真武汤。
8、                      桂枝加黄芪汤方
方剂组成: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黄芪二两
右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方剂分解:桂枝汤,桂枝甘草汤,芍药甘草汤,黄芪桂枝五物汤去甘草。可兼有心下悸,腹痛拘急,恶风,汗出,肢体麻木不仁等。
原文:
黄汗之为病,两胫自冷。假令发热,此属历节。食已汗出,暮常盗汗者,此荣气热也。若汗出已,反发热者,久久身必甲错;若发热不止者,久久必生恶疮;若身重,汗出已辙,轻者,久久身必瞤,瞤则胸痛。又从腰以上汗出,以下无汗,腰髋弛痛,如有物在皮中状;剧者,不能食,身疼重,烦躁,小便不利,此名黄汗也。桂枝加黄芪汤主之。
诸黄家,但利其小便,五苓加茵陈蒿散主之;假令脉浮,当从汗解者,宜桂枝加黄芪汤。
药证分析:1,汗出,恶风====桂枝显证。2,汗出甚====黄芪证。黄芪治疗汗出比较严重的情况,胜过桂枝。若是汗出而肿,黄芪加量。比如,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便是。《本》:味甘微温。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黄芪禁忌:亡阳者丢。黄芪其他药证:汗出而肿。体表皮肤脓疮。补虚,如黄芪建中汤。

评分

参与人数 1得分 10 收起 理由
r109 + 10 别开生面!拓宽思路!学习!

查看全部评分





上一篇:请教大便后出血如何治疗
下一篇:药证直解经方小品片段!(原创)

70

主题

732

积分

236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32
 楼主| 发表于 2012-4-15 15:00:08 | 显示全部楼层
9、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
方剂组成: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厚朴二两(炙去皮)  杏仁五十枚(去皮尖)
右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若不汗,更服。将息如桂枝汤法。
方剂分解:桂枝汤,桂枝甘草汤,芍药甘草汤。可有如下症候:汗出,恶风,心下悸,气上冲,拘急,腹痛,喘满等。
原文:
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
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汤与之,佳。
药证分析:桂枝汤证,多喘。1,喘=====厚朴显证,杏仁显证。《本》:厚朴,味苦,温。主治中风,伤寒,头痛,寒热,惊悸,气血痹,死肌,去三虫。《别》:厚朴,大温,无毒。主温中,益气,消痰,下气,治霍乱及腹痛,胀满,胃中冷逆,胸中呕逆不止,泄痢,淋露,除惊,去留热,止烦满,厚肠胃。厚朴降逆气。喘(气上逆,桂枝,白芍,生姜,皆有止气上逆之功)。2,喘(气上逆)====杏仁显证。《本》:气味甘苦温,冷利,有小毒。主治咳逆上气,雷鸣,喉痹,下气,产乳,金疮,寒心奔豚。杏仁治疗咳逆上气。纵观全方,厚朴,杏仁,桂枝,白芍,生姜,皆止上逆。其上逆多属于喘逆,就是喘比较严重。与桂枝降气上冲有微妙的差异,不可不知。厚朴禁忌:虚人慎用。杏仁禁忌:虚喘慎用。寒利慎用。厚朴其他药证:腹胀满,如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11、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方
方剂组成: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龙骨三两  牡蛎三两熬
右七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方剂分解:桂枝汤,桂枝甘草汤,芍药甘草汤。
原文:
失精家,少阴脉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极虚芤迟者,为清谷、亡血、失精,脉得诸芤动微紧者,男子则失精,女子则梦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之;天雄散亦主之。
药证分析:1,失精家(虚劳人)====桂枝隐证。《本》:味辛温。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桂枝在此有补益作用,温通血脉,调和营卫。失精,也属于漏,自汗出,也属于漏,桂枝治疗自汗出,也能治疗精漏。实际上,本方就是在桂枝汤调和营卫的基础上,加龙骨,牡蛎二味。2,失精====龙骨显证。《本》:气味甘平,无毒。主治心腹鬼疰,精物老魅,咳逆,泄痢脓血,女子漏下,症瘕坚结,小儿热气惊痫。3,失精====牡蛎显证。《本》:主伤寒寒热,温疟洒洒,惊恚怒气,除拘缓鼠痿,女子带下赤白。《别》:除留热在关节荣卫,虚热去来不定,烦满;止汗,心痛气结,止渴,除老血,涩大小肠,止大小便,疗泄精,喉痹,咳嗽,心胁下痞热。此处取其涩之能。龙骨牡蛎其他药证:除烦躁。寒性烦躁,温即可,与此有别。
12、芍药甘草汤方
方剂组成:
芍药四两  甘草二两(炙)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原文: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者,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此误也。服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温针者,四逆汤主之。
药证分析:脚挛急===芍药甘草汤显证。芍药其他药证:血痹,腹痛,益气,利小便。甘草其他药证:解毒,缓急,补津液健脾胃。芍药禁忌:寒性下利丢芍药。胸满丢芍药。甘草禁忌:湿热在中焦丢甘草。水肿水饮,视情况丢甘草。急下者丢芍药。
问曰:太阳病,其证备,按桂枝汤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烦躁,吐逆,谵语者,其故何也?师曰:此为阳旦证,不可攻也。寸口脉浮,浮则为风,亦为虚;风则生热,虚则挛急,误攻其表,则汗出亡阳;汗多则液枯,液枯则筋挛。阳明内结则烦躁,谵语。与甘草干姜汤以复其阳;芍药甘草汤以救液;调胃承气汤以止其谵语,此坏病之治,必随脉证也。
13、芍药甘草附子汤方
方剂组成:
芍药三两  甘草三两(炙)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右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三服。
方剂分解:芍药甘草汤。可兼有痉挛拘急,腹痛,恶寒。
原文:
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以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药证分析:1,阴证恶寒====附子证。2,拘急痉挛(隐证)====芍药甘草证。
15、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方
方剂组成: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茯苓三两  白术三两  
右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方剂分解:芍药甘草汤,苓桂术甘汤去桂枝,茯苓甘草汤去桂枝。可兼有腹痛,心下悸,头晕目眩等。
原文:
太阳病,服桂枝汤后,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药证分析:1,小便不利====茯苓显证。《本》:味甘平。主胸胁逆气,忧恚惊恐,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此处茯苓利小便。2,湿====白术隐证。水走湿也去,白术当用。《本》:味苦温。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此处取其燥湿之功。茯苓其他药证:水饮头眩。茯苓禁忌:小便利丢茯苓。白术其他药证:止汗。《千金方》:治自汗不止:白术末,饮服方寸匕,日二服。通大便,生白术重用,表湿烦痛。如麻黄加术汤。健脾胃,《本》云消食。其消食乃间接作用,脾胃旺,食自消。白术禁忌:呕吐甚,丢白术。理中丸方后云:吐多者去术。白术禁忌:腹满丢白术,理中丸方后云:腹满者,去术。阴虚者丢白术。阴虚津液亏,白术燥之,不利于病。
16、桂枝去芍药汤方
方剂组成: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将息如桂枝汤法。
原文: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药证分析:桂枝汤证,多胸满一怔。胸满====芍药证。《本》:味苦平。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胸满乃阳盛,病位在上,芍药丢。腹满痛则当用芍药,病位在下。如小建中汤,桂枝加芍药汤。芍药其他药证:通血痹。如桂枝茯苓丸。腹痛,小建中汤,当归芍药散,枳实芍药散,利小便。如真武汤。
17、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
方剂组成: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方剂分解:桂枝去芍药汤,桂枝甘草汤,甘草附子汤去白术。可兼有胸满,心下悸,气上冲,骨节疼痛,汗出恶风等。
原文:
太阳病,下之后,其人恶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药证分析:在桂枝去芍药汤基础上,多恶寒一证(陷入阴证)====附子证。
18、桂枝去芍药加人参生姜汤方
方剂组成: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四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人参三两
右五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方剂分解:桂枝去芍药汤,桂枝甘草汤。可兼有胸满,汗出恶风,心下悸,气上冲等。
原文:
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去芍药加人参生姜汤方主之。
药证分析:在桂枝去芍药汤基础上,多身疼痛,脉沉迟。津血虚,丢白芍。补虚,补津液====人参隐证。《本》:人参,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发汗后,体表津血虚,故加人参。生姜辛散走表。人参其他药证:心烦不安(虚烦,区别于阴证烦躁)。津液亏甚,如白虎加人参汤。心下痞硬,如桂枝加人参汤。
19、桂枝去芍药加牡蛎龙骨救逆汤方
方剂组成: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牡蛎五两(熬)    龙骨四两
右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方剂分解:桂枝甘草汤,桂枝去芍药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可兼有心下悸,气上冲,胸满,烦躁不安等。
原文: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若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
药证分析:在桂枝去芍药汤基础上,多了惊狂,卧起不安。加龙骨牡蛎。惊狂,卧起不安==龙骨,牡蛎证。龙骨其他药证:浮阳(隐证)。止汗。牡蛎其他药证:止汗。浮阳(隐证)。遗精。口渴,如瓜蒌牡蛎散。软坚(隐证)。
20、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方
方剂组成: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茯苓三两  白术三两
右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方剂分解:桂枝甘草汤,苓桂术甘汤去白术。可见有心下悸,气上冲,头晕目眩,恶心呕吐等。
原文: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
药证分析:小便不利====茯苓白术显证。
21、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方
方剂组成: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龙骨二两  牡蛎二两(熬)
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甚者,加人参三两。
方剂分解:桂枝甘草汤。可兼有心下悸,气上冲等。
原文:
火逆,下之,若温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
药证分析:烦躁===龙骨,牡蛎显证。区别于阴证烦躁。阴证烦躁,比如吴茱萸汤。桂枝甘草汤可治心下悸。可兼有此证。可兼有胸满,故去白芍。
22、桂枝芍药知母汤方
方剂组成:桂枝四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 麻黄二两 生姜五两 白术五两 知母四两 防风四两 附子二枚(炮)
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方剂分解:桂枝汤(减大枣),麻黄汤(减杏仁),甘草附子汤, 桂枝附子汤(减大枣), 真武汤(减茯苓), 麻黄附子甘草汤,芍药甘草汤,桂枝加附子汤,桂枝去桂加白术汤,芍药甘草附子汤,桂枝甘草汤。
原文:
诸肢节疼痛,身体羸瘦,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者,桂枝芍药知母甘草汤主之。
药证分析:1,肢节问题(隐证)===桂枝证。《本》:味辛温。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利关节”之功。2,短气,温温欲吐====桂枝显证。《本》:治咳逆上气。兼此功的药还有:白芍,生姜。3,肢节疼痛====芍药甘草汤证,缓急止痛。4,疼痛====麻黄显证,兼破坚积聚。比如麻黄加术汤,治疗“湿家身烦痛”。 5,头眩====防风显证。《本》:气味甘温,无毒。主大风头眩痛,恶风风邪,目盲无所见,风行周身,骨节疼痛烦满。此处有治疗“头眩”之功。6,肢节疼痛====防风显证。《本》:治疗骨节疼痛烦满。湿痹====白术隐证。《本》:味苦温。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6,脚肿如脱====知母显证。《本》:苦平寒,无毒。主消渴热中除邪气,肢体浮肿下水,补不足益气。此处取其“肢体浮肿下水”之功。膝痛或其他肢节痛====附子显证。纵观此方,能治疗肢体疼痛的有:防风,麻黄,桂枝,芍药甘草汤。皆是寒痛。功效叠加,自然效如桴鼓。知母其他药证还有:热烦,比如白虎汤,酸枣仁汤。消渴,比如白虎加人参汤(黄连也治消渴)。此消渴乃热渴。与肾气丸消渴有别。防风其他药证还有:头眩痛,比如竹叶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主题

2781

积分

43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781
发表于 2012-4-15 17:54:51 | 显示全部楼层
分解、分析好有见地!仔细学习。多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

主题

732

积分

236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32
 楼主| 发表于 2012-4-15 20:38:50 | 显示全部楼层
23、桂枝附子汤方
方剂组成:
桂枝四两(去皮)  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八片)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方剂分解:桂枝甘草汤,甘草附子汤去白术。可兼有心下悸,气上冲,骨节烦痛。
原文:
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
药证分析:1,风湿相搏(必身痛)===附子显证(寒痛)2,不能自转侧(肢节不利)===桂枝显证。《本》:利关节。甘草,大枣补虚。《本》:大枣,气味甘平,无毒。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气,平胃气,通九窍,助十二经,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和百药。3,风湿相搏,不能自转侧(四肢重,有湿)====大枣显证。《本》:主四肢重。4,风湿相搏(体表)===生姜隐证。取其辛散之功。纵观此方,唯独无白术。因风湿相搏,加白术也无妨。
24、桂枝人参汤方
方剂组成:
桂枝四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白术三两   人参三两  
干姜三两
右五味,以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纳桂枝,更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服,夜一服。
方剂分解:桂枝甘草汤,理中汤。可兼有心下悸,气上冲,下利,四肢冷。
原文:
太阳病,外证未解,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鞕,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胸痹,心中痞,留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者,枳实薤白桂枝厚朴栝蒌汤主之;桂枝人参汤亦主之。(桂本)
药证分析:宋本曰协热而利,此处误,当纠正。观此方,乃寒象无疑,何来“协热而利”?
1,心下痞鞕=====人参显证。《别》:微温,无毒。主治肠胃中冷,心腹鼓痛,胸胁逆满,霍乱吐逆,调中,止消渴通血脉,破坚积,令人不忘。此处有“破坚积”一说。其他方证比如:木防己汤,心下痞硬。泻心汤类,心下痞。大半夏汤,心下痞硬。柴胡桂枝汤,心下支结。旋复花代赭石汤,心下痞硬。皆能证明人参可疗“心下痞硬”。2,下利(去湿)====白术隐证。3,气上冲===桂枝甘草隐证。可兼有。桂本曰:胸痹,心中痞,留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者,枳实薤白桂枝厚朴栝蒌汤主之;桂枝人参汤亦主之。枳实薤白桂枝厚朴栝蒌汤药证:胸闷胸满====枳实,全瓜蒌,薤白证。厚朴下气行气。桂枝降逆气。桂枝人参汤亦主之,可知“胁下逆抢心”乃气上攻,桂枝证。胸满(痞硬),人参证。
27、桂枝生姜枳实汤方
方剂组成:
桂枝三两(去皮)  生姜三两(切)  枳实五枚(炙)
右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原文:
胸痹,心中痞,诸逆心中悬痛者,桂枝生姜枳实汤主之。
药证分析:1,心中悬痛(寒热结互词),心中痞====枳实显证。《本》:气味苦寒,无毒。主治大风在皮肤中,如麻豆苦痒,除寒热结,止痢,长肌肉,利五脏,益气,轻身。此处取其“除寒热结”之功。2,逆(气上逆)====桂枝显证。生姜也兼下气之功。3,生姜辛散,辅助散结。枳实其他药证:重用枳实治疗低血压,后世经验。枳实禁忌:虚人慎用。
30、桂枝茯苓丸方
方剂组成:
桂枝(去皮)  茯苓  牡丹皮  桃仁(去皮尖)  芍药
右五味,各等分,杵为散,炼蜜为丸,如兔屎大。食前,饮服一丸,日再服。不知,渐加至三丸。
原文:
妇人宿有癥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癥痼害。妊娠六月动者,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也;下血者,断后三月衄也。所以血不止者,其癥不去故也。当下其癥,桂枝茯苓丸主之。
药证分析:1,温通经脉====桂枝隐证。2,癥(结块)====芍药隐证。《本》:味苦平。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此处取其“除血痹,破坚积”之功。兼疗腹痛。3,癥(结块)====桃仁隐证。《本》:气味苦甘平,无毒。主治瘀血血闭,症瘕邪气,杀小虫。此处取其“瘀血血闭,症瘕邪气”之功。4,癥(结块)====丹皮证。《本》:苦辛平,无毒,主寒热、中风、螈、惊痫、邪气,除症坚、瘀血留舍肠胃五脏,疗痈疮。此处取其“除症坚、瘀血”之功。淤久化热,丹皮治之。5,小便不利====茯苓隐证。当有湿阻。根据药证看,应该有一下症候:腹痛拒按,小便不利,经血淤块,颜色黑,舌质紫暗,脉沉涩。茯苓其他药证:口渴(水饮不化)。心下悸,脐下悸动,眩晕,皆水饮作乱所致,如苓桂枣甘汤,小半夏汤,苓桂术甘汤,理中丸方后云:悸者加茯苓。安魂养神。
31、桂枝甘草麻黄生姜大枣细辛附子汤方(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
方剂组成: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麻黄二两(去节)  生姜二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细辛三两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右七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汗出即愈。
方剂分解:桂枝甘草汤,桂枝汤,甘草麻黄汤,麻黄附子细辛汤。可兼有心下悸,气上冲,但欲寐,无汗身肿。
原文:
(水饮在)气分,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者,桂枝甘草麻黄生姜大枣细辛附子汤主之
方剂分解:桂枝去芍药汤,桂枝甘草汤,甘草麻黄汤,麻黄附子细辛汤。可知,本汤剂应该有以下症候:心下悸动,喘满,或上半身浮肿,或恶风,无汗,或烦满。
药证分析:1,心下悸动====桂枝显证。2,无汗而喘====麻黄显证。《本》:味苦温。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坚积聚。方后云:汗出即愈,可知麻黄此处发汗。麻黄治喘,如麻杏石甘汤,越婢加半夏汤。或上半身浮肿===甘草麻黄汤证。3,恶风====桂枝证。4,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细辛显证。《别》:无毒。主温中,下气,破痰,利水道,开胸中,除喉痹, 鼻风痫,癫疾,下乳结,不出,血不行,安五脏,益肝胆,通精气。别录明言,细辛开胸中(寒)。5,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附子显证(寒)。《本》:味辛温。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创,破症坚积聚、血瘕,寒湿痿躄、拘挛、膝痛不能行走。附子此处“破症坚积聚”, 心下坚,大如盘,可知积聚甚,故,附子破之。6,烦满=====甘草显证。如此病重,烦满当自有。甘草可缓烦满。《别》:无毒.主温中,下气,烦满,短气,伤脏,咳嗽,止渴,通经脉,利血气。别录明言甘草疗“烦满”,其意也是缓。7,烦满===大枣显证。缓急也。《药徵》曰:大枣主治挛引强急也。心下坚饮===生姜隐证。取其辛散之功。细辛其他药证:寒咳,如小青龙汤。苓甘五味姜辛汤。寒痹痛或痉挛拘急,如千金三黄汤。陈寒。如防己黄芪汤方后云:下有陈寒者,加细辛三分。头脑冷痛。
32、桂枝二越婢一汤方
方剂组成:
桂枝十八铢(去皮)  芍药十八铢    麻黄十八铢(去节)  甘草十八铢(炙)
大枣四枚(擘)      生姜一两二铢(切)   石膏二十四铢(碎,绵裹)
右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服。
原文:
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若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脉浮大者,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方剂分解:桂枝汤,桂枝甘草汤,芍药甘草汤,甘草麻黄汤,越婢汤,麻杏石甘汤去杏仁,麻黄汤去杏仁。可兼有汗出,恶风,拘急,腹痛,身肿,无大热,或口渴,苔黄。
药证分析:汗出恶风发热====桂枝汤证。拘急腹痛====芍药甘草汤证。口渴苔黄咳嗽===麻杏石甘汤证。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越婢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5

主题

9651

积分

5505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9651
发表于 2012-4-15 21:46:01 | 显示全部楼层
别开生面!拓宽思路!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1597

积分

232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1597
发表于 2012-4-15 23:06:1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乃破解方证药证的又一个高人。。。。。。。
学习了
期待继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2

积分

584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82
发表于 2012-4-16 08: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此破解,简洁明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0

积分

604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2-4-16 08:46:06 | 显示全部楼层
分析好有见地![s:184] [s:18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

主题

732

积分

236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32
 楼主| 发表于 2012-4-16 09:28:55 | 显示全部楼层
35、炙甘草汤方
方剂组成:
甘草四两(炙)  桂枝三两(去皮)  麦门冬半升  麻仁半升
地黄一斤        阿胶二两          人参二两    生姜三两(切)  
大枣三十枚(擘)
右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和合,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纳胶烊消,温服一升,日三服。
方剂分解:桂枝甘草汤,麦门冬汤去半夏粳米。可兼有心悸,心下悸,咳嗽气喘,咽喉不利,咯痰不爽,或咳唾涎沫,口干咽燥,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虚数或脉结代。
原文:
伤寒,脉结促、心动悸者,炙甘草汤主之。
咳而唾涎沫不止,咽燥,口渴,脉浮细而数者,此为肺痿也。炙甘草汤主之。
从方剂分解也可看出麦门冬汤意。观肺痿,炙甘草汤主之。其实就是麦门冬汤所治。由此可知,方剂分解可以拓展经方的运用,若仅仅认为炙甘草汤治疗脉结代,就较狭隘了。从药证分析,就更能进一步拓展经方的运用。
药证分析:1,心悸,心下悸====桂枝显证。2,气上冲====桂枝证。3,口干咽燥,气短===麦门冬显证。《别》:微寒,无毒。主治身重目黄,心下支满,虚劳、客热,口干、燥渴,止呕吐,愈痿强阴,益精,消谷调中,保神,定肺气,安五脏。别录明言麦门冬治疗燥渴。3,手足心热====干地黄证。《本》:气味甘寒,无毒。主伤中,逐血痹,填骨髓,长肌肉,作汤,除寒热积聚,除痹,疗折跌绝筋。地黄凉血清热,比如百合地黄汤。4,虚劳不足===阿胶隐证。《本》:主心腹内崩,劳极洒洒如疟状,腰腹痛,四肢酸疼,女子下血。安胎。久服益气。《别》:丈夫小腹痛,虚劳羸瘦,阴气不足,脚酸不能久立,养肝气。5,虚劳不足====人参隐证。《本》: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补五脏,补虚也。生姜,大栆皆补虚。6,脉结代===麻仁显证。《别》:主中风汗出,逐水,利小便,破积血,复血脉,乳妇产后余疾”别录明言,麻仁复血脉。其意思就是治疗脉结代。麦门冬其他药证:咽喉不利(热),如麦门冬汤。补津液疗口渴,如竹叶石膏汤。阿胶其他药证:补血止血,如黄土汤。虚劳腰痛,可参考小品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

主题

732

积分

236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32
 楼主| 发表于 2012-4-16 21: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仅供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666

积分

373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666
发表于 2012-4-17 09: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简洁明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

主题

732

积分

236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32
 楼主| 发表于 2012-4-18 14:41:04 | 显示全部楼层
36、小建中汤方
方剂组成: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六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胶饴一升
右六味,以水七升,先煮五味,取三升,去滓,纳胶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呕家不可与之,以甘故也。
原文:
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
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与小柴胡汤。
诸黄,小便自利者,当以虚劳法。小建中汤主之。
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痠疼,手足烦热,口燥咽干者,小建中汤主之。
妇人,腹中诸病痛者,当归芍药散主之;小建中汤亦主之。
方剂分解:桂枝甘草汤,芍药甘草汤。可兼有心下悸,气上冲,腹痛,拘急痉挛。汗出,恶风。
药证分析:1,心中悸===桂枝显证。2,腹中痛====芍药显证。虚劳,虚乏===胶饴隐证。《别》:主补虚乏,止渴,去血。3,虚劳,虚乏=====桂枝隐证。《本》:味辛温。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此处取其“补中益气”之功。4,虚劳,口燥咽干=====大枣隐证。补津液,健脾胃。
37、黄芪建中汤方
方剂组成:
黄芪三两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六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胶饴一升
右七味,以水七升,先煮六味,取三升,去滓,纳胶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若气短,胸满者,加生姜合前成四两;若腹满者,去大枣,加茯苓一两半;若大便秘结者,去大枣,加枳实一枚;若肺气虚损者,加半夏三合。
原文:
虚劳,里急,诸不足者,黄芪建中汤主之。
方剂分解:桂枝甘草汤,芍药甘草汤。可兼有心下悸,心悸,腹痛,痉挛拘急。
药证分析:1,补虚===黄芩隐证,胶饴隐证。《本》:黄芪,味甘微温。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此处取其“补虚”之功。2,腹痛或痉挛拘急===芍药显证。3,缓急==甘草显证,4,气短,胸满====生姜显证。大枣禁忌:腹满去大枣。便秘去大枣。

38、黄芪桂枝五物汤方
方剂组成:
黄芪三两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生姜六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原文:
血痹,脉阴阳俱微,若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者,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
方剂分解:桂枝汤去甘草,桂枝汤去甘草加黄芪。可兼有心下悸,汗出,恶风。
药证分析:1,身体不仁===黄芪显证。《本》: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可知走体表,体表麻木不仁,黄芪当用之。2,血痹===芍药隐证。《本》:味苦平。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此处取其“除血痹”之功。生姜辛散。大枣补虚。
40、黄芪芍药桂枝汤苦酒汤方
方剂组成:
黄芪五两  芍药三两  桂枝二两(去皮)
    右三味 以苦酒一升 水七升 和合 煮取三升 去滓 温服一升 日三服。当心烦 服至六七日乃解。若心烦不止者 以苦酒阻故也 以美酒醢易之
原文:
问曰,黄汗之为病,身体肿,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汗沾衣,色正黄,如蘖汗,脉自沈,从何得之?师曰,以汗出,入水中浴,水从汗孔入得之,宜黄芪芍药桂枝汤苦酒汤。
方剂分解:桂枝汤去生姜,大枣。可兼有汗出,恶风,气上冲。由此知,桂枝芍药去生姜栆,依旧可以有汗出,恶风。未必是完整的桂枝汤。
药证分析:1,汗出恶风====桂枝芍药显证。2,黄汗====黄芪显证。3,苦酒(米醋)敛阴。
《汉方新解》:本方用于腋臭有效。3,自汗出===黄芪显证(阴虚自汗)。

43、乌头桂枝汤方
方剂组成:
乌头五枚(熬去皮)
右一味,以蜜二升,煎减半,去滓,以桂枝汤五合,解之,令得一升,初服二合;不知,更服三合;又不知,加至五合。其知者,如醉状;得吐者,为中病。
原文:
寒疝,腹中痛,手足不仁,或逆冷,或身疼痛,灸刺诸药不能治者,乌头桂枝汤主之。
药证分析:1,寒疝,腹中痛====乌头显证。《本》:气味辛温,有毒。主治诸风,风痹,血痹,半身不遂,除寒冷,温养脏腑,去心下坚痞,感寒酸痛。2,手足不仁或疼痛===桂枝显证。《本》:利关节。
44、栝蒌桂枝汤方
方剂组成:
栝蒌根三两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右六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日三服。
原文:
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者,此为痉也,栝蒌桂枝汤主之。
方剂分解:桂枝汤加瓜蒌根。桂枝甘草汤,芍药甘草汤。可兼有汗出,恶风,心下悸,气上冲,口渴烦躁。
药证分析:1,身体强几几(津液大伤)====瓜蒌根显证。《本》:气味苦寒,无毒。主治消渴,身热,烦满大热,补虚,安中,续绝伤。此处取其补津液之功。2,口渴====瓜蒌根显证。3,气上冲或心下悸====桂枝显证。汗出恶风====桂枝显证。津液亏甚====大枣隐证。补津液。与瓜蒌根合力。4,身体强几几====芍药甘草显证。
45、当归四逆汤方
方剂组成:
当归三两  芍药三两  桂枝三两(去皮)  细辛三两
木通三两  甘草二两(炙) 大枣二十五枚(擘)
右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原文:
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
方剂分解:桂枝汤去生姜。桂枝甘草汤,芍药甘草汤,当归芍药散去茯苓、泽泻、川芎、白术。可兼有心下悸,气上冲,腹中痛,痉挛拘急,汗出,恶风(黄芪芍药桂枝汤苦酒汤,有汗出恶风,可知,桂枝芍药汤有汗出,恶风)。
药证分析:1,手足冷====细辛显证。《本》:味辛温。主咳逆,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痹痛,死肌。此处取其“风湿痹痛”之功。(本方剂治疗冻疮,也可知细辛主治。本云死肌,冻疮可是死肌乎?)。2,心下悸===桂枝甘草证。腹痛或拘急====芍药甘草证,。3,肢节拘急痉挛====细辛证。4,血虚====当归隐证。若有冻疮,正是当归所治。《本》:味甘温。主咳逆上气,温疟热洗洗在皮肤中,妇人漏下,绝子,诸恶疮疡,金创,煮饮之。“诸恶疮疡,冻疮可是乎?5,通血脉====木通隐证。《本》:气味辛平,无毒。主除脾胃寒热,通利九窍血脉关节。当归其他药证:咳逆上气,寒热久咳皆可用。木通其他药证:利小便。
手足厥寒,脉细欲绝,如此重症,岂有不用附子乎?观桂本有:当归四逆加人参附子汤方。也可作为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2-22 22:35 , Processed in 0.178442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