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建军回到本草学伤寒=====芍药甘草附子汤(第二十九方) 68、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芍药 甘草各三两,炙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右三味,以水 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三服。疑非仲景方。 终于转出了茯苓剂,又回到了芍药甘草。这一条和前面的22条有关联,也与前面的29条有关联。(21、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22、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29、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22条,是下后的变证。下后,微恶寒,这时候用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是用的桂枝剂加附子。 29条是由于自汗出、小便数,津液丧失,身体缺乏濡养,在用甘草干姜汤复阳以后,用芍药甘草汤补充津液。 一、看恶寒的区别 68条,是由于发汗,过多津液丧失的同时,伴随亡阳。反恶寒,这个反字值得研究。正常的情况下,太阳病发汗,应该病解,不再恶寒,但是这里取反恶寒。这个恶寒与原来的太阳病恶寒应该有本质区别,太阳病的恶寒是一种人体的温度差别的反应,就是身体很热,摸着烫手,但是病人感觉冷,是病人的一种感觉。这条的恶寒,应该是身体冰冷,真的冷了,就像大冬天在外边冻上半天,浑身那个凉,没有阳气之凉。那么这条也许会伴有29条的症状,比如脚挛急。 二、看发汗和吐下的后果 伤寒论一再强调发汗剂的服发,就是怕汗不得法,丧失津液,伴随阳亡,造成阴阳俱损的局面。发汗需要能量的推动,就像蒸馒头,需要持续的热量供给,所以要耗费阳气。下,一般不需要多大能量,当让也必然伴随能量的损失。就像一壶水,你想把它弄没了,大概有三种办法:一是从壶嘴倒出来,二是想办法把下面弄漏了,三是下面加火,变成蒸汽。想想哪种办法非能力! 所以,发汗损耗能量最大,吐次之,下再次之。68条就只阴阳俱损的结果。 三、从本草看组方 芍药===味苦平。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生川谷及丘陵。 甘草===味甘平。主五脏六府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创,解毒。久服轻身延年。生川谷。 附子====味辛温,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疮,破癥坚积聚血瘕,寒湿踒躄拘挛,脚痛不能行步。” 曹颖甫老先生,认为芍药与静脉有关。仔细研究,真的很有道理。津液少了,血液不足,血管子里面就会有堵塞,所谓血痹,就像水管子压力不够,就会藏污纳垢。当然,芍药还有益气作用。甘草,坚筋骨,长肌肉、这是有形的物质,倍力,则是无形的,可谓阴阳双补。附子,温中,扶阳学家认为温补肾阳。这三味药,甘草坐镇中州,补充津液为主(方大枣行不?),芍药负责静脉通畅(加桂枝恐再发汗),附子温补人体真阳。哈哈哈,瞎解释了一气。 四、临床经验收集 1、【勿误药室方函口诀】本方条曰:此方不仅治发汗后之恶寒,且治芍药甘草汤证而属于阴位者。又以「附子」代「草鸟头」,善治虫积痛。有活用于治疝或痛风、鹤膝风等,自痛风以至鹤膝等,有所谓以绵包足之冷者,皆有效。凡下部之冷专在腰者,用「苓姜朮甘」治之;其专在脚者,用此方治之。 2、治疗手脚长冷,例假肚子疼的专方。有机会试一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