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在学习黄老师经过多年临床实践提出“方--病--人”的经方医学理念和思维,我从事西医,从接触到黄老师的《中医十大类方》、《张仲景50味药证》《经方实用手册》学习了数年,近来再次邀请李小荣、黄波先生来汉讲学,结合了一点临床应用“经方”的体会,逐步似乎有了一些不成熟的构架,权且当作抛砖引玉,还望大家给予指导。
确定“病--证--人”的三个目标,以期确定用“方”的原则。确定“方”所应对的位置。如:无他病需要调理“方”(温经汤、建中汤等),目标设为“方人”;针对不同证据需要的改善的“方(解郁汤、除烦汤等)”,目标设定为“方证”;识别现代疾病谱治疗“方”(泻心汤、承气汤),目标设定:“方病”,遵循客观事实规律,任何事物不可能“面面俱到”,为自己开脱解释为: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
既定三个坐标的轴,即x轴、y轴、z轴,其中“x”设定为“证”表示由左至右空间,“y”设定为“病”表示由上至下空间,“z”设定为“人”表示由前到后空间,这样就形成了对确定“方”的应用临床多方位立体效果(而且应该可以用科学手段加以证实),以期实现总结实践得失、可持续发展的趋势。
临症处方应该是有其空间性的,可以理解为有可以从治病的角度考虑,有从调理身体角度思考,有从改善生活质量入手。如果把我们多使用的“经方”在恰当的空间内使用,达到良好的效果,才能让自己放心、让病人满意。 在与王晓军、黄波漫步汉口美丽的江滩交流经方使用心得时(当时定名为“江城医话”,由于本人文笔欠佳,并肩负着一车人的安全的司机,所以约好由王晓军医生执笔),黄波医生说他经常在仔细诊疗后,为病患准备2、3张处方,也许也是从多方面考虑。至于“时间性”肯定有用,只是自知才疏学浅,故不曾涉足,因为太复杂,只是有时理解为,你可以在合理时间里使用,得到效果 。只是应该理解为"合理时间"和"得到效果"是因人而异的,怎样做到让自己更舒适、舒服,在于医者的指引,至于是否能做到,确实靠病人自己来实现 。
“x”设定为“证”是指证据(包括人征、病症、药证),“y”设定为“病”是指疾病(包括病谱、病程、病势),“z”设定为“人”是指对人(可以理解为对面的人,找你的人,看病的人,通过医者的观察、诊疗技术了解和发现他处的“既往和现在状态”),而最终得到的“O”点就是通过“X/Y/Z”这三方面提供的证据,进行的处方,这样似乎可以找出其三维立体的诊疗思路。
这样的三维诊疗思路是建立在“方证”“方人”“方病”等二维组成的,二维思维的缺陷在于只存在两个方向的交错,如果将一个二维和一个一维叠合在一起就得到了三维。 三维具有立体性,但我们俗语常说的前后,左右,上下都只是相对于观察的视点来说。没有绝对的前后,左右,上下。个人认为在临床使用“经方”,效果往往会好很多。
只是自己的一些理解,还望各位,多多指教
|
上一篇:乌梅丸体质下一篇:初出茅庐 请师点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