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请教:古代方书中说把药“锉如麻豆大”,是如何加工的?
汤一笑古代方书中说把药“锉如麻豆大”,是如何加工的?把药材加工成绿豆或黄豆大小如何加工?刀切似乎不可能。 我想古代是不会有“锉”这种工具的,所谓锉如麻豆大,这里的麻豆,也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圆形豆状,康熙字典里解释“锉也为挫”,这里就有折断、切断的意思,那也就是象我们现在说的把药材切的细一点儿,如我们经常使用的饮片甘草、牛膝等等。 口父咀,口字旁加父字,字典里没有这个字,实际上这两个字古医书上常见,也就是把某种药物咀嚼成细末,古时无刀,只能借助牙齿,可能也是古人以兽肉为食,那时的人牙齿肯定比现在人锋利,既然我们已经有了现代工具如粉碎机、切片机,也就不必要非要用牙齿咀嚼了,所以读古医书不可太过机械认真,不要以为这种药物必须咀嚼、非要锉如麻豆大的圆球状才会有疗效,那是古人实在没有办法的办法。 锉同挫,有折断的意思。但是,不知道中原方言里怎么说? “锉如麻豆大”是宋元方书常见的说法。不很古老。应该是有这种加工的。
《金匮玉函经.方药炮制》:“凡口父咀药,欲如大豆,粗则药力不尽”
《注解伤寒论》:“谓如口父咀者,即今锉如麻豆大是也”。
金 • 张元素《医学启源》 古之用药治病,择净口嚼,水煮服之,谓之口父咀。后人则用刀桶内〔细〕锉,以竹筛齐之。
《汤液本草.东垣先生用药心法》:“夫咀,古之制也。古者无铁刃,以口咬细,令如麻豆,为粗药。煎之,使药水清,饮于腹中则易升易散也,此所谓咀也。今人以刀器锉如麻豆大,此咀之易成也。若一概为细末,不厘清浊矣。经云∶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果何谓也?又曰∶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咀之药,取汁易行经络也。”
从张元素、李东垣所说可知,加工用的是一种刀具,在桶内〔细〕锉,以竹筛齐之。我怀疑刀法类似滚刀切才比较可能切成麻豆大小(只是大小相似,不可能圆形)。其切法可能是切片法的前身。
麻豆——应该是指大麻子(火麻仁),古代称为苴,原本是古代五谷之一,所以也可称麻豆。大小如绿豆或黄豆。现在有的地方还有作杂粮种植。火麻汤是长寿之乡巴马的长寿菜。 锉,从字形上来看,应该是借用金属器具来加工的
挫,本意是直接用手来做的
锉,南阳地区好像没有相应的方言说法 彻底搞明白了。
锉通磋。是通假字。磋 本义:①失足跌倒。见《广韵》。②把骨、角制成器物。
骨谓之切,象谓之磋,玉谓之琢,石谓之磨。——《尔雅》
切磋琢磨,乃成宝器。——《论衡·量知》
如切如磋。——《诗·卫风·淇奥》
“切”字的本义也是把骨角玉石加工制成器物。古代切、磋两字常连用。
所以锉也可引申为切的意思。锉应该就是一种切法,其刀法大约类似滚刀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