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3840|回复: 13

桂枝本草源流古今变异考究(三).再说

[复制链接]

209

主题

7091

积分

4104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091
发表于 2011-11-8 16:06: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桂枝本草源流古今变异考究(三).再说

(一)“仲景医方的桂枝当是桂皮(肉桂)”再考察

   关于传世本古典医方药物“桂枝”当为桂皮(今肉桂)的问题,中外医史学者早多有明确的论断。但网络所见,仍然有人对此存有疑惑。下面利用我以前收集分析的资料,从新的角度对这个问题再做考察。

一、利用未经宋改或宋改不彻底的古典方书,对名称中有“桂枝”的方剂和“麻黄汤”所用桂类药物名称进行考察

   公元前165年之前的马王堆帛书医方,其中就大量出现药物“桂”、“美桂”、“菌桂”。马王堆1号墓还出土的小片板片状桂皮,经鉴定为Cinnamomum属植物浙樟Cinnamomum chekiangensis Nakai.,而且已除去外粗皮(木栓层)。

   公元前后时代的《武威旱汉代医简》、《居延汉简》、《敦煌汉简》中也出现多处“桂”,其中有关伤寒病的方剂使用了药物“桂”。

   《居延汉简》(公元前102年至公元31年)簡89•20記载有“伤寒四物,乌喙十分,细辛六分,术十分,桂四分,以温汤饮一刀刲日三夜再行解不汗出。”

   《敦煌汉简》(时代基本同《居延汉简》) 其簡2012記:“治久欬(咳)逆胸、痹痿痹、止瀉、心腹久積、傷寒方:人參、茈宛、昌蒲、辛、姜、桂、蜀椒各一分,烏喙十分,皆合和以……”。


   310年《肘后》中有与“麻黄汤”用药相同的方剂,用的是“桂”。
       “治卒上气,鸣息便欲绝方。…… 又方麻黄四两,桂、甘草各二两,杏仁五十枚(熬之)。捣为散。温汤服方寸匕,日三。”
“治卒乏气,气不复,报肩息方。…… 又方麻黄二两,桂、甘草各一两,杏仁四十枚。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三服。”

   从以上可以看出,东汉末年的《伤寒论》前后时代,有关伤寒的方剂中使用的桂类药物为“桂”。

       东晋·陈延之454—473年间的《小品方》,十二卷。未经宋改的有日本《尊经阁文库》的《经方小品》古本残卷(存卷一部分),残存27方。使用了桂类药物的17方,16方用“桂肉”,1方用“桂心”。其中“桂支加乌头汤”用“桂肉”。

   未经宋改的20卷残卷本《孙真人千金方.卷五.少小婴孺.治伤寒方第六》(652年)部分中的方剂所用桂类药物只有“桂心”一种。《卷五.少小婴孺.疗咳嗽方第七》中的桂枝汤、麻黄汤,用的也是“桂心”。

   以关键词“桂”在《千金宝要》全文查询,得 15 处相关。无药物“桂枝”。

   唐代昝殷847-852年间得《经效产宝》三卷。以关键词“桂”在《经效产宝》全文查询,得 5 处。其中“调胃参汤”使用药物“桂枝”,其他都是肉桂。但由于不是唐代版本,无法判断“调胃参汤”的“桂枝”是否后世‘污染“所致。

   陈增岳编著的《敦煌古医籍校证》全书(此书基本囊括了2008年以前发现的敦煌文书中的医书,抄写年代多为唐代),如果刨除《辅行诀》,发现一:全书方剂药物中没有一处用“桂枝”药名,用最多的是“桂心”;二,全书出现五处“桂枝”,全部是方剂名,而且“桂枝汤方”中用的是“桂心(三两,去皮称)”(122页)。

   752年唐代王焘《外台秘要》40卷。尽管今天所见《外台》是经过宋臣修改的版本,但由于修改得不太彻底,我们还是可以从中看出问题。

   先从“桂枝汤”角度考察《外台秘要》。

   以关键词“桂枝”在《外台秘要》全文查询,得到49处相关,检查有16方“桂枝某某汤(丸)”,其中3方用药物“桂枝”,另外13方“桂枝某某汤(丸)”用药都为“桂心”,占81.3%。而在这13方中,有5方名称就是“桂枝汤”。还有值得注意的就是以下四方王焘注明是出自仲景方:
       《外台秘要.卷第八.饮方二首》:
   深师附子汤,疗气分心下坚,如盘边如旋杯,水饮所作,此汤主之方。
       桂心(三两)生姜(三两)麻黄(去节三两)甘草(炙二两)细辛(三两)大附子(一枚炮)大枣(十二枚)上七味切,以水七升,先煮麻黄再沸,掠去沫,乃下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服七合,当汁出如虫行皮中,即愈,神验。忌海藻菘菜生葱猪肉冷水生菜等。(仲景《伤寒论》名“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并出第二十二卷中)

       《外台秘要.卷第十四.中风及诸风方一十四首》:
   又桂枝汤。疗中风。身体烦疼。恶寒而自汗出。头强痛急方。
       桂心(五两)生姜(八两)甘草(二两炙)葛根(八两)芍药(三两)大枣(十二枚掰)上六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服八合。日三。温覆取汁。陆伯庸用良。忌生葱海藻菘菜。(人玉曰:此仲景“桂枝加葛根汤方”也,今云“头强痛急”,当作“项强痛急”才是)

   《外台秘要.卷第二十三.杂疗汗出不止方一十首》:
   桂枝加附子汤方。
       大枣(十三枚擘)附子(一枚炮)桂心(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甘草(二两炙)上六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延年同此,本张仲景《伤寒论》方)

   《外台秘要.卷第三十六.小儿中风方四首》:
   又疗少小中风,脉浮发热自汗出,项强鼻鸣干呕方。
       甘草(炙)芍药、桂心、生姜(各一两)大枣(四枚)上五味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三服,忌如常法。(此张仲景“桂枝汤”,但剂分小尔)

   (注意:按叶发正先生的考证,《外台秘要》正文下小字注文为宋臣林亿等所加,见《伤寒学术史》,也就是说林亿等曾见有一种仲景《伤寒论》的“桂枝汤”,用的就是“桂心”。)

   另外,其实《外台秘要.卷第二.伤寒中风方九首》中的《伤寒论》桂枝汤就反映了药物“桂枝”原本应该是“桂心”。因为方剂后面的附加语有说“减桂心、生姜各一两”,这应该是修改不彻底的痕迹,或说明当时确实是“桂枝”、“桂心”通用的。 
   “仲景《伤寒论》桂枝汤,疗太阳中风,阳浮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发热,鼻鸣干呕方。
    桂枝、芍药、生姜(各三两)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上五味,切姜擘枣,次切余药,以水七升,煮枣令烂,去滓,乃纳诸药,水少者益之,煮令微微沸,得三升,去滓,,服一升,日三,小儿以意减之,初一服便得汗出者,后服小小阔其间,如不得汗者,小小促之,令其药势相及汗出自护,如服六物青散法,若病重者昼夜服特须避风,若服一剂时不解,病证不变者,当更服之,至有不肯汗出,服二三剂乃愈,服此药食顷亦当饮热粥以助药力,若初得病甚,便以火发汗,火气太过,汗出不解,烦躁不得寐因此汤加龙骨牡蛎各三两,减桂心、生姜各一两,不用芍药;若虚劳里急,腹中痛者,取前桂枝汤二升,加胶饴一升,适寒温分再服,若得大汗出者,只用桂枝二两,发汗后重发汗,亡阳谵语,其脉反和者不死,发汗已解,半日许重发烦其脉浮数,可复发汗,宜桂枝汤方。”

   再从“麻黄汤”角度考察《外台秘要》。
   以关键词“麻黄汤”在《外台秘要》全文查询,得到34处相关,其中24处为“麻黄汤”,检查后发现,这24方“麻黄汤”有12方不使用桂类药,另外12方使用桂类药,而且全部是“桂心”,无一例外。

   更值得注意的是以下王焘或林亿注明的仲景麻黄汤:

   《外台秘要.卷第一.深师方四首》:
   “又麻黄解肌汤,疗伤寒三四日烦疼不解者方。
        麻黄(三两去节)甘草(一两炙)杏仁(七十枚去皮尖熬)桂心(二两)上四味切,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掠去沫,乃纳诸药合煮,取二升半,绞去滓,分服八合,以汗出为度,忌海藻菘菜生葱。(本仲景“麻黄汤”,《千金翼》并同)”
   注:深师,南北朝时宋齐间医家(420——502年),僧人,善治脚气病,著作有《僧深药方》三十卷。

   《外台秘要.卷第二.伤寒中风方五首》:
   又疗伤寒头疼腰痛,身体骨节疼,发热恶风,汗不出而喘,麻黄汤方。
        麻黄(三两去节)桂心(二两)甘草(炙一两)杏仁(七十枚去皮尖两仁碎)上四味切,以水九升,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服八合,覆取微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忌海藻菘菜生葱。(臣亿等按:张仲景《伤寒论》“麻黄汤”惟主伤寒,不主中风……又疗太阳病项背强?)

   《外台秘要.卷第三.天行病发汗等方四十二首》:
   《千金翼》疗天行脉浮紧,无汗而发热,其身疼痛,八九日不解,其表证续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宜服麻黄汤方。(《千金翼》不疗天行)麻黄(三两去节)桂心(二两)甘草(一两炙)杏仁(七十枚去尖、皮、两仁)上四味,切,以水九升,先煎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半,分服八合取汗,不须饮粥,投此汤易得汗。忌菘菜、海藻、生葱。(《深师》同,出第九卷中。此张仲景《伤寒论》方)。

   《外台秘要.卷第十.大肠热实方三首》:
   《删繁》疗肺脉厥逆大于寸口,主大肠热咳上气,喘鸣心烦。麻黄汤方。
        麻黄(六两去节)芍药生姜半夏(洗十遍)细辛五味子(各三两)桂心(二两)石膏(八两)上八味,切,以水九升,先煮麻黄七八沸,去沫,次下诸药,煎取三升,去滓,分三服。忌羊肉、饧、生葱、生菜等。
   注:南北朝医家谢士泰《删繁方》十三卷,谢士泰可能是北齐(公元550年—577年)时候人。

   从《外台秘要》所引用的“桂枝汤”看,至少林亿等完成《宋本伤寒论》前看到的18卷本张仲景《伤寒论》“桂枝汤”所用药物为“桂心”。 从《外台秘要》所引用的“麻黄汤”看,南北朝的谢士泰、僧深师,唐代孙真人、王焘,北宋林亿所见,方中所用桂类药都没有“桂枝”。

   《外台秘要》中有很多方剂说明出自张仲景《伤寒论》,其中只有桂枝汤和大青龙汤用过药物名称“桂枝”,其他《伤寒论》方剂都用“桂心”。

   公元984年丹波康赖的《医心方》30卷。以关键词“桂枝”在《医心方》全文查询,得7 处。其中六个与方剂名称有关。而这些方剂名称中有“桂枝”的,其实只有一方用药物“桂枝” ,就是〈卷第十四 治伤寒病后汗出方〉的“桂枝汤加附子汤”,这是引自《短剧方》(即《小品方》)的,但未经宋改的日本《小品方》残卷27方,没有一处使用药物“桂枝”,而且《医心方》卷第一也有“桂枝加附子汤”,但使用的却是“桂心”,如果丹波康赖所见《短剧方》之“桂枝汤加附子汤”所用确为“桂枝”,最可能就是当时“桂枝”与“桂心”通用。 《医心方》卷第六的“桂枝汤加乌头汤”用“桂肉”; 卷第一的“桂枝麻黄汤”和“桂枝加附子汤”都用“桂心”; 值得注意的是,《医心方.卷第三》为治疗风病篇,其中的方剂药物中无一处使用“桂枝”。
   《医心方》中搜索到“桂枝麻黄汤”(用“桂心”),没有搜索到“麻黄汤”。

   1047年北宋·王兖《博济方》三卷。以关键词“桂”在《博济方》全文查询,得83 处。“桂枝”只在“桂枝丸”的方剂名称中出现一次,而“桂枝丸”用的是“官桂”。值得注意的是,此书卷一伤寒、风证中的方剂用桂根本无“桂枝”。此书桂类药用词为:官桂(最多)、桂心、肉桂、另外出现柳桂四处,有一处柳桂有“去皮”。柳桂相当于我们今天的“桂枝”,但在当时,柳桂与“桂枝”完全不是同种东西。1082年前后, 唐慎微《证类本草》“菌桂”条目最后说:“……仲景《伤寒论》发汗用桂枝,桂枝者枝条,非身干也。取真轻薄而能发散。今又有一种柳桂,及桂之嫩小枝条也。尤宜入治上焦药用也。”他这里所说的“桂枝者枝条,非身干也”容易让人误解为“枝条”,其实是指“枝皮”,因为在“桂”条末尾他明说“……然《本经》只言桂,仲景又言桂枝者,盖亦取其枝上皮,其木身粗浓处,亦不中用。”还有值得注意的是,《博济方》四处使用“柳桂”的方剂属于杂病和外伤类,完全与发表剂无关。

   北宋初《苏沈良方》。以关键词“桂”在《苏沈良方》中的全文查询结果:29段,桂类药用词为:官桂、桂心、桂、肉桂、紫桂肉、桂肉。没有一处用桂枝。

   992年,王怀隐、陈昭遇等编纂的北宋第一部大型官修方书《太平圣惠方》100卷。以关键词“桂”在《太平圣惠方》全文查询,得到 2114 处相关,其中“桂枝”60处相关,检查发现,此书方剂名称中有“桂枝”的,所用药物基本都统一为“桂枝”, 只有“小柴胡桂枝汤方”用“桂心”。很可能用药物“桂枝”的方剂原方所用也为“桂心”。 以关键词“麻黄汤”在《太平圣惠方》全文查询,得到 18 处相关,其中名称“麻黄汤”者给出药物的6个,而使用桂类药的“麻黄汤”有3个,其中只有一个用药物“桂枝”。其他两个“麻黄汤”都用“桂心”。

   另外,以关键词“术”在《太平圣惠方》全文查询,得到1180处相关,其中白术1002个,苍术25个,莪术68个;以关键词“芍药”在《太平圣惠方》全文查询,得到1207处相关,其中赤芍药970个,白芍药186个;以关键词“茯苓”在《太平圣惠方》全文查得到1398处相关,其中赤茯苓919个,白茯苓404个。

   从上面可能并不精确的数据还是可以看出,对方剂药物的名称“标准化”应该是宋朝政府的意图,从第一部官修方书就开始了。《太平圣惠方》的用药原则,方剂名称中有“桂枝”者,桂类药物名称统一为“桂枝”,可能是为了强调这类方剂要用桂的枝皮的意思,从修改不彻底残存的迹象表明,很可能用药物“桂枝”的方剂原方所用为“桂心”。其他的还有,芍药尚赤芍药;茯苓尚赤茯苓;而术则尚白术。

   所以,宋代对古典医书药物名称的修改统一,不是开始于林亿等人,而是从王怀隐、陈昭遇等人就开始了。不过林亿等人没有完全遵从王怀隐等人的路子,而是再次修改,以仲景医书来看,林亿等人扩大了“桂枝”药名的使用范围,《淳化本伤寒论》的方剂原本还有些使用“桂心”的,在《宋本伤寒论》和《金匮玉函经》中桂类药物基本全部改用“桂枝”药名(还是有残留,如《金匮玉函经》五苓散方中还是用“桂”)。再将赤芍药、白芍药等全部改成“芍药”;将赤茯苓、白茯苓全部改成“茯苓”。而术类药物则遵循《太平圣惠方》的用药原则,还是采用“白术”为主。

   统一修改药物名称的做法在唐代官修方书中是否已经开始?由于现存资料的缺乏,目前只能是个谜。

   北宋初期张锐的《鸡峰普济方》中的方剂已经多有用药物“桂枝”,但方剂名称中有“桂枝”的方剂,还是有些不用桂枝,如卷第十五《消渴水》的黄耆桂枝苦酒汤就用“桂”。另外,此书的《卷第三.伤寒、中暑附》的方剂中用桂类药者也全是“桂”。应该是保留有宋前的遗风。(《鸡峰普济方》一说是孙兆著作,见《皕宋楼藏书志》,杜勇先生考证认为此书作者应该是张锐)
   此书无“麻黄汤”方。

   1114年北宋 钱乙《 小儿药证直诀》三卷。其“麻黄汤”用“肉桂”:“治伤风发热、无汗、咳嗽、喘急。麻黄(去节三钱,水煮去沫,漉出晒干)肉桂(二钱)甘草(炙一钱)杏仁(七个去皮尖麸炒黄研膏)每服一钱,水煎服。以汗出为度,自汗者不宜服。”

   北宋1118年左右完成的官修《圣济总录》,200卷。
   以关键词“桂枝”在《圣济总录》全文查询,得到41处相关.其中方剂名称中有“桂枝”的26方,药物用“桂枝”的6方;用“桂”的20方.占77%;26方中有14方都是“桂枝汤”或加减桂枝汤,这14方用药物“桂枝”者3方,其余11方“桂枝汤”都用“桂”,占78.6%。另外,此书所用桂类药,不论“桂枝”还是“桂”,都明确注明“去粗皮”。

   以关键词“麻黄汤”在《圣济总录》全文查询,得到78处相关,检查发现,方剂名为“麻黄汤”者共67方,其中30方并不使用桂类药物,其余37方使用了桂类药物,用的全部为“桂”。

   从上面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在林亿等人校订仲景医书近50年后,就算政府的医家也没有遵循早期官定医书确定的方剂药物名称。如果不是传统习惯强大,那就是当时的医家完全清楚,实际当时“桂枝”和“桂”基本就是同种东西,所以用哪个词都无所谓。

   或许有人觉得会不会是相反,是《圣济总录》等将方剂原本的药物“桂枝”改为了“桂”?如叶发正先生的《伤寒学术史》论《淳化本伤寒论》就这么认为。我的观点是,从方剂名称与药物名称一致的角度来看,名称中有“桂枝”的方剂,将原本药物“桂”或“桂心”改为“桂枝”最有可能,而将原本的药物“桂枝”改为“桂”的可能则微乎其微。因为未经宋改的方书中,药物“桂枝”极其罕见(见后面<三>专论)。而且就算有这种可能,也恰说明了当时两者应该就是同一种东西,可以通用,这个有当时的官修本草为证。从叶发正先生所论也可以看出,叶氏也不清楚当时的药物“桂枝”实际为何物。

   1132年南宋许叔微的《普济本事方》十卷。此书尽管桂类药名有桂心、肉桂、官桂、桂、桂枝、桂皮等名称,但《普济本事方.治药制度例》中对桂类药的交代只是“ 桂∶去粗皮,取心用,不见火。”最合理的解释就是以上名称物品其实都是一类东西——桂树的皮。

   1178年南宋杨倓的《杨氏家藏方》二十卷。以关键词“桂”在《杨氏家藏方》全文查询,得78处相关,其中无“桂枝”。

   12世纪初王贶《全生指迷方》,三卷。以关键词“桂”在《全生指迷方》全文查询,得36处相关,其中无药物“桂枝”,《卷三.诸痛》的“桂枝乌头汤”用的是“桂心”。

   1220年南宋齐仲甫的《女科百问》二卷。以关键词“桂“在《女科百问》全文查询,得73处相关,其中“桂枝”3处,但都不是药物名,其中第五十五问的“桂枝茯苓汤”使用的药物是“桂心”。

   宋朝官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其中治诸风、治伤寒部分,除桂枝汤中用“桂枝”(去皮),其他方剂都用肉桂、官桂、桂心、桂等。如麻黄汤、小青龙汤、葛根解肌汤、都用“肉桂”,注明去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附∶指南总论\卷上.论炮炙三品药石类例》:“肉桂凡使∶不见火,先去粗皮,令见心中有味处,锉,方入药用。如妇人妊娠药中,仍微炒用为妙。”只是提及肉桂,同《普济本事方》一样,最合理的解释应该就是当时的桂类药基本是名异实类同,处理方法才相同。

   小结:除去北宋前期王怀隐、林亿等医官校正过的方书(《外台》例外),主要针对方名中有“桂枝”的方剂和同为标准发表剂的“麻黄汤”的用桂情况,考察从西晋到南宋的主流方书,可以看出:

   一、             方剂名称中有“桂枝”的,存在大量使用药物“桂心”、“桂”或“桂肉”“肉桂”的情况,而且一些大型方书中这种情况所占比例高达80%左右。其中很多方剂名称就是“桂枝汤”,甚至有些就指明为仲景“桂枝汤”。而使用药物“桂枝”的,主要出现在北宋开始官修医书之后,此之前罕见史料有用药物名称“桂枝”的情况。值得注意的是北宋末年官修的大型方书《圣济总录》,其名称中有“桂枝”的方剂,还是以用药物“桂”占绝大多数。

   二、             种种宋臣修改不彻底的迹象表明,药物名称“桂枝”,很可能是宋臣统一改用的,目的是使药物名称与方剂名称一致化,或许还有强调用枝皮的意思。其原本的药物名称可能主要就是唐代惯用的“桂心”及“桂”。林亿在《外台秘要.卷第三十六.小儿中风方四首》中“桂枝汤”后的小注就可以直接证明这一点,《宋本伤寒论》定本之前,他看到的仲景桂枝汤用的就是“桂心”。

   三、             与“桂枝汤”同为发表剂代表的“麻黄汤”的用药更能说明问题。它在这一历史时段考察的方书中极少使用药物“桂枝”。而是绝大多数用“桂心”、“肉桂”、“桂”。 特别是《圣济总录》“麻黄汤”用桂类药的全部用药物“桂”;而《外台秘要》“麻黄汤”用桂类药的则全部用药物“桂心”。这也再次从侧面证明了发表剂“桂枝汤”原本所用桂类药物名称应多为“桂心”及“桂”。

   四、从一些方书同一方剂一时使用“桂枝”,一时又使用“桂心”或“桂”来看,北宋之前,这些名称的药物应该是通用的,即一物多名而已,所以象《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普济本事方》等,尽管书中具有多种桂类药物的名称,但在交代“治药制度”时都是只交代其中一种的处理方法就可以了。

   五、从目前可知的可靠资料来看,东汉末年《伤寒论》的前后相近时代,有关伤寒的方剂中使用的桂类药物为“桂” 。


二、古典的药物“桂”和“桂心”是什么?

    这个应该属于中医的常识,但因为今天医家已经很少使用这种名称,有必要再老生常谈,尤其象“桂心”这种容易产生歧义的名词。

     陶弘景之前的《神农本草经》只记载了牡桂和菌桂,没有“桂”;从目前所知资料来看,“桂”在本草书中最早出现在三国《吴普本草》中,其后陶弘景的《本经集注》的《名医别录》部分也收录了“桂”。实际上在秦汉时代的方书中,“桂”是最常用的药物之一。如公元前165年之前的马王堆帛书医方,其中就大量出现药物“桂”、“美桂”、“菌桂”。 公元前后时代的《武威旱汉代医简》、《居延汉简》、《敦煌汉简》中也出现多处“桂”(剂量单位有“一寸”、“一尺”)。

   这个时期的“桂”实际是什么,有考古出土实物为证,就是马王堆1号墓出土的小片板片状桂皮,经鉴定为Cinnamomum属植物浙樟Cinnamomum chekiangensis Nakai.,而且已除去外粗皮(木栓层)。

   东晋葛洪317年左右的《抱朴子·诘鲍》中有“……故剥桂刻漆, 非木之愿;拔鶡裂翠,非鸟所欲;促辔衔镳,非马之性;荷軏运重,非牛之乐。……”其中的“剥桂刻漆”就是剥桂皮割漆树的意思,前者取皮,后者取汁液。

   372年前后的《范汪方》云:桂一尺若五寸者,以广六分,厚三分为正。(这描述的就是块状的树皮。出《医心方》)

   454—473年间的《小品方》述旧方合药法:“合汤用桂、厚朴、黄柏诸木皮者,皆削去外粗皮也。”“桂一尺若数寸者,以厚二分,广六分为准也。”(与《范汪方》所云近似)

   陶弘景490年左右的《本草经集注.序录》:“凡用桂、浓朴、杜仲、秦皮、木兰辈,皆削去上虚软甲错(《医心方》作“甲错皮”),取里有味者秤之。”“凡方云用桂一尺者,削去皮竟,重半两为正。”显然“桂”是与浓朴、杜仲、秦皮、木兰皮一类的树皮。《本经》说木兰“皮似桂而香”。 对于“桂”,陶氏说得比较清楚,“以半卷多脂者单名桂,入药最多……“今出广州湛惠为好,湘州、始兴、桂阳县即是小桂,亦有,而不如广州者,交州、桂州者形段小,多脂肉,亦好”,半卷多脂肉只能是厚皮再加上产地说明,这显然就是今天的肉桂了。

   公元600年左右的《雷公炮炙论.桂》“雷公云∶凡使,勿薄者,要紫色、浓(一作“厚”)者,去上粗皮,取心中味辛者使。每斤大浓(一作“厚”)紫桂,只取得五两。取有味浓(一作“厚”)处,生用;如末用,即用重密熟绢并纸裹,勿令犯风。其州土只有桂草,原无桂心。用桂草煮丹阳木皮,遂成桂心。凡使,即单捣用之。”
   从“其州土只有桂草,原无桂心。用桂草煮丹阳木皮,遂成桂心”一句可知,桂心就是桂树皮,而且是厚皮,由于“去上粗皮,取心中味辛者”,所以名曰“桂心”。

   甄权(541—643)《古今录验方》∶桂一尺若数寸是,以浓二分、广六分为准。出《医心方》。

   659年,苏敬等人的《新修本草》言:“其牡桂嫩枝皮,名为肉桂,亦名桂枝。” “大小枝皮俱名牡桂。然大枝皮肉理粗虚如木兰,肉少味薄,不及小枝皮也。小枝皮肉多半卷,中必皱起,味辛,美。一名肉桂、一名桂枝、一名桂心。”(苏敬所说似乎是有些问题的,与陶弘景所说有差别,但肉桂、桂枝、桂心,一物三名,都是桂树皮却是确定的)。

   日本奈良时代的756年,孝谦天皇把从唐进口的桂心等药物进献给东大寺,在现存的当时进献目录上载有桂心的名称,其实物至今仍保存在正仓院。调查实物的结果,是属于C.cassia及C.obtusifolium类,大小不一的板状-半管状-管状的树皮,而且都去掉了外粗皮(木栓层)。

   抄写于唐代的敦煌文书《张仲景五脏论一卷 P.2115》中有 “杜仲削去朘(应该为皴字误写)皮,桂心取其有味……五加割取其皮,母丹(牡丹)槌去其骨。”

   今本《 肘后备急方  卷三.治卒上气咳嗽方第二十三》 刘禹锡《传信方》,李亚治一切嗽及上气者。其中有“桂心(紫色辛辣者,削去皮)”。刘禹锡(772-842),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李亚不知何许人。

   752年唐代王焘《外台秘要  卷第二十八.蛊毒杂疗方五首》千金疗人得药杂蛊方。其中有“桂心(一片如指大)”。

   992年,北宋第一部官修方书《太平圣惠方》对桂类药物的用词很规整,主要用词是“桂心”,大概是唐朝遗风;如果药物为“肉桂”,则绝大多数会在后面注明“去皱皮”;而在药物“桂心”后面是没有类似标注的。而官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桂类药主要用“肉桂”,绝大多数会在后面注明“去粗皮”。

   北宋初《苏沈良方  卷第二.治瘴木香丸》中有“官桂(去无味者)”。

   1047年北宋·王兖《博济方  卷四\杂病.金旋散》中有“肉桂(取心)”。

   1064年,林亿等校定《金匮玉函经》在卷七“方药炮制”说“桂削去皮,用里黑润有味为佳”。1066年,在宋改本《千金方》的《新校方例》中林亿等人又说“桂心盖取其枝中之肉”,这一句是容易让后人产生歧义的,但实际上两次说的都是同一个意思,不过后者似乎强调了用枝皮。

   唐慎微1082年前后的《政类本草》是北宋药物学集大成的颠峰之作。实际上唐宋本草对桂类药物的认识并不是很清晰的,有些混乱,所以 唐慎微也说“诸家之说,但各执己见,终无证据。”“谨按诸家所说桂之异同,几不可用考。”好在对“桂”、“ 桂心”、“桂枝”交代得还较清楚。“其牡桂,嫩枝皮,名为肉桂,亦名桂枝。”“桂心即是削除皮上甲错,取其近里辛而有味。”“然《本经》只言桂,仲景又言桂枝者,盖亦取其枝上皮,其木身粗浓处,亦不中用。”

   1116年,曾为北宋官府药材辨验官的寇宗爽《本草衍义》的总叙有云:“合药分剂料理法则中言,凡方云用桂一尺者,削去皮毕,重半两为正。既言广而不言狭,如以半两为正。且桂即皮也,若言削去皮毕,即是全无桂也。今定长一尺,阔一寸,削去皮上粗虚无味者,约为半两,然终不见当日用桂一尺之本意,亦前人之失也。”

   北宋1118年左右完成的官修《圣济总录》可能是古方书中对桂类药物的用词最规整的,绝大多数用一个字“桂”,而且基本上每个药物“桂”后都注明“去粗皮”;并且如果药物使用了“桂心”一词,则后面就不会再注明“去粗皮”——确实一处也没有。《圣济总录  卷第一百八十七.补虚消痰》中有“桂(去皮取心中好者,别取末,各四两)”。

   12世纪初王贶《全生指迷方》中用“桂”者,多注明“取心”或“去皮取心”。

   1178年南宋杨倓的《杨氏家藏方》中多用“肉桂”绝大多数会在后面注明“去粗皮”。

   1196年的《是斋百一选方  卷之十一\第十六门.碧霞丹》中有“官桂(去粗皮,碾细)”。


   1220年南宋齐仲甫的 《女科百问  卷下.第七十一问何谓子痫》中有“肉桂(取肉)”。

   1237年的《妇人大全良方  .识别修制药物法度》中有:“官桂(愈嫩则愈浓,愈老则愈薄。仍用紫色紧卷者,去皮至有油处,别为末用)”;“……五加皮、桂心(补药用浓者,发散用薄者)海桐皮、黄柏皮、杨梅皮、白藓皮、杜仲、浓朴、桑白皮(或炙炒。今人多以橘树根皮为伪,最要仔细辨)并削去粗皮,细切方用。……”

小结:
   从秦汉到南宋,不论历代本草、方书、其他文献、考古实物都证明“桂”都是桂树皮;“桂”或“肉桂”“削去外粗皮,取心中味辛者”则为“桂心”,即“桂皮心”之意。所以古典方书交代“桂”的剂量时常要说明长、宽、厚;所以《太平圣惠方》中的“肉桂”、《圣济总录》的“桂”后多注明“去皱皮”或“去粗皮”,而在“桂心”后多不标注;所以在本草书中“桂”、“桂心”常与杜仲、浓朴等皮类药材并列说明。

   第一部分的“小结”已经证明了唐代出现、宋代始大量使用的药物名称“桂枝” 其原本在方剂中的药物名称应该是“桂心”及“桂”,即是桂树的皮。唐宋官修权威本草书也明确说明“桂枝”、“ 桂心”、“肉桂”是一物三名而已。不过强调是枝皮。

三、目前没有任何可靠的证据表明北宋之前存在嫩枝条形式的药物“桂枝”。

   如果北宋之前存在嫩枝条形式的“桂枝”,却不见当时任何一本本草书提及的确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古典方书中有一处可可疑。《肘后备急方  卷一.治卒心痛方第八》有“《经验后方》治心痛。姜黄一两,桂穣三两。为末,醋汤下一钱匕”。“穣”古同“穰”。从禾,襄( xiāng)声。本义:禾茎中白色柔软的部分。也指瓜果的肉。“桂穣”具体是什么东西?桂的枝条中心并无可取用的“骨髓”,所以“桂穣”最可能是“肉桂”或“桂心”。如《备急千金要方》中的“枳实去穣”、“苦瓠穣并子一升碎”。《经验后方》不知何时、何人著作。

   尽管唐初的《新修本草》出现了药物名称“桂枝”,但是目前见到的资料表明唐代医方似乎极少使用这一药物名称。因此令人疑惑。

   北宋之前未经宋改的方书出现药物名称“桂枝”的所见资料如下:

   唐代昝殷847-852年间得《经效产宝》三卷。以关键词“桂”在《经效产宝》全文查询,得 5 处。其中“调胃参汤”使用药物“桂枝”,其他都是肉桂。但由于所见此书是近代版本,无法判断“调胃参汤”的“桂枝”是否后世‘污染“所致。

   公元984年丹波康赖的《医心方》30卷。〈卷第十四 治伤寒病后汗出方〉有“桂枝汤加附子汤”,用“桂枝” ,卷第一也有 “桂枝加附子汤”,但是用“桂心”。 这是引自《短剧方》(即《小品方》)的,但未经宋改的日本《小品方》残卷27方,16方用“桂肉”,1方用“桂心”,其中“桂支加乌头汤”用“桂肉”。没有一处使用药物“桂枝”。所以《医心方》的这个药物“桂枝”也很可疑,可能是唐代抄写者改写的,也可能是《医心方》历代抄写者的习惯混入的。就算《医心方》用“桂枝”的“桂枝汤加附子汤”确是出自唐代方书,也正好证明唐朝时候“桂枝”和“桂心”是通用的。


   陈增岳编著的《敦煌古医籍校证》全书(此书基本囊括了2008年以前发现的敦煌文书中的医书,抄写年代多为唐代),如果刨除原卷子丢失的《辅行诀》,则全书方剂药物中没有一处采用“桂枝”药名。具体为桂心(含桂心末)65个;桂11个;牡桂3个;菌桂6个;桂汁4个;桂肉一个;桂皮一个。
   《辅行诀》中有药物“桂枝”,但因为原卷子丢失,原卷子的抄写年代很有争议,所以并不可靠。

   人工翻查未经宋改的20卷残卷本《孙真人千金方》,其中的桂类药有“桂心”、“桂”、“肉桂”、“筒桂”, “桂心”最多用,“桂”次之,“肉桂”、“筒桂”极少见,基本类似于《敦煌古医籍校证》,就是没有见到出现药物“桂枝”。
 
   《孙真人千金方》30卷,约成书于652年,而20卷残卷中却不见药物“桂枝”。《新修本草》成书于659年,年代非常接近,而《新修本草》中却出现了药物“桂枝”,这多少显得有些奇怪。或许是《孙真人千金方》引用的都不是“近代”的“古医书”,但宋初大部头的《医心方》也稀罕药物“桂枝”则更加奇怪。

   传世本《外台秘要》中只有桂枝汤、阳旦汤、牛黄桂枝丸、下气橘皮汤、大青龙汤、半夏汤六方使用了药物名称“桂枝”,值得注意的是其中的阳旦汤、下气橘皮汤、大青龙汤都引自《古今录验》,其著作者应该为甄权的弟弟甄立言,是位跨南朝末、隋、唐初的人物,如果《外台秘要》引自《古今录验》的方剂未经宋臣修改,则说明药物“桂枝”一词在唐代以前大概已经出现,这或许正是《新修本草》中开始出现药物“桂枝”的原因。

   《外台秘要》中有很多方剂说明出自张仲景或张仲景《伤寒论》,据叶发正《伤寒学术史》统计,《外台秘要》中张仲景相关者173条,涉及70方。我翻查过,其中只有桂枝汤和大青龙汤用药物名称“桂枝”,其他《伤寒论》方剂都用“桂心”。

   林亿等校正医书前,1047年北宋·王兖《博济方》三卷。以关键词“桂”在《博济方》全文查询,得83 处相关。没有出现药物“桂枝”。“桂枝”只在“桂枝丸”的方剂名称中出现一次,而“桂枝丸”用的是“官桂”。而《千金翼方》的“大桂枝丸”与“小桂枝丸”用的药物名称为“桂心”。

小结:

   一、           尽管北宋初期已经有嫩枝条形式的桂类药存在,但名称为“柳桂”或“桂心苗”(见1047年北宋·王兖《博济方》和《桂枝考究一》),并不叫“桂枝”,权威的本草书“桂枝”的定义为枝皮,从推理角度看,北宋之前或许已经存在使用嫩枝条形式的桂类药的情况,但没有任何可靠的证据证明这与“桂枝”名称有关。并且早期使用“柳桂”的方剂,似乎都与发表剂无关。

   二、           尽管成书于659年《新修本草》中却出现了药物“桂枝”,但从现存比较可靠的资料来看,方书中实际罕见有使用药物名称“桂枝”的,似乎只有未经宋改的《医心方》〈卷第十四 治伤寒病后汗出方〉的“桂枝汤加附子汤”(用“桂枝”)还比较可靠(另一版本的《医心方》此方无方剂名称)。但《卷第一》也有 “桂枝加附子汤”,用的却是“桂心”。 《新修本草》中出现药物“桂枝”的说明应该不会无缘无故,但为何相近时代未经宋改的《千金》、《医心方》、敦煌医籍中罕见药物“桂枝”呢?这多少显得有些奇怪。或许是因为能见到的可靠资料实在太少的缘故,也可能有别的原因。

   总之,从历史考证来看,汉代到唐宋之间,名称中有“桂枝”的方剂和典型的发表剂“麻黄汤”,不论使用的桂类药的名称是“桂”、“桂心”、“肉桂”、“官桂”,还是“桂枝”,其实都是桂树的皮,只是在唐宋强调用“枝皮”而已。

   早期方书中,桂类药物之所以一直用树皮,而不象桑枝、柏枝、桃枝那样多用枝条(也有用枝皮的),原因是“桂”作为药、食两用的商品,应该从很古老的时代开始就一直是用其滋味所在的树皮的,而且商品“桂”自古以来药用都不是其应用主流,如今天商品桂入药不过占其总使用量的1/5而已。而桑枝、柏枝、桃枝之类一直都不是社会流通商品,属于随处可得鲜品的常见植物。

     注:本文参考的医书资料,多出自网络“梦境天华站”,电子版统计数据未必精确,但大体比例应该不会有问题。 细节的资料人工翻检过。




上一篇:第五期经方班,个人总结之细节篇
下一篇:六经辨治月经病的构想

209

主题

7091

积分

4104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091
 楼主| 发表于 2011-11-8 16:07:26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桂枝” 古词异义

   今本《伤寒论》中的“桂枝某某汤”在张仲景的原著中就是这个名称吗?或者秦汉时代就是这个名称?

   按真柳诚先生的《林亿等将张仲景医书的桂类药名改为桂枝》一文的考据,从目前所知的可靠文献来看,“桂枝”作为方名最早应是出自公元310年前后的葛洪《肘后救卒方》(见金杨用道本《肘后百一方》),其中“凡治伤寒方甚多,其有诸麻黄、葛根、桂枝、柴胡、青龙、白虎、四顺、四逆二十余方,并是至要者”一句真柳诚先生考据应为葛洪原话。其实更早的还见三国曹翕(曹操的孙子)265年前后所著《解寒食散方》:“……亦可以桂枝发汗,亦可针灸,无所拘疑也”(见《医心方.卷第十九.服石节度第一》)。仲景时代有桂枝汤或桂支汤这一方名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仲景时代是“桂某某某汤”,后被人改成“桂枝某某汤”的可能性也存在。

   汉到北宋之前,桂类药都用桂之皮(厚皮);北宋至清初之前,所谓“桂枝”药物也还是以桂的枝皮为主流。在近两千年的时间里,用桂枝(支)类汤的医家肯定也会有不少人对这个方名感到疑惑。

   “桂枝”在秦汉时代非医学文献中当然有桂树枝条的意思,但其意思并不仅仅限于此。

    桂枝本可能是桂皮。由于今所说“桂枝”在秦汉时代实际为桂皮(肉桂),所以 “桂支”是有由“桂皮”抄错的可能的(可查书法字典),在草隶中,“皮”字写潦草快了(或竹简残损)是相似于“支”字的。桂支汤可能本为桂皮汤。《千金翼方.卷十九》就有大桂皮汤。 

   “桂枝”也本可能为“桂汁”,参见马王堆《杂疗方》“内加:取春鸟卵,卵入桑枝(汁)中,烝(蒸)之,□黍中食之。卵壹决(吷),勿多食,多食??。”桂枝汤也可能本为桂汁汤。

   我注意到《敦煌古医籍校证》中有四处将单味桂心做汤称为桂汁,葛洪《肘后救卒方》中也有两处。《金匮要略》中也有用肉桂汁解毒。在上古单方流行的年代,单味的桂汁汤可能和单味甘草汤一样,属于常用方,两者都常用于食毒或药毒的解毒。《伤寒论》时代的桂枝(汁)汤还是甜味的(“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可能是由单味的桂汁汤演变而来的复方。在《范汪》、《集验》、《千金》、《外台》中都有一味“桂心汤”治疗卒心痛。《外台卷第三》有引《范汪》的两味“桂枝汤”(桂心二两+小蓝二两)疗天行(上匿下虫)疮;《外台卷第十四》还有引《深师方》的三味“桂枝汤”(桂心三两+炙甘草三两+大枣12枚)疗“中风汗出,干呕”。

   《武威汉代医简》中桂皮都称“桂”,《五十二病方》中也多称“桂”,所以桂枝汤也可能本称桂汤。

    “桂枝”本来可能是“桂支”。“桂枝”之“枝”可能是后人由“支”改来。《伤寒论》面世250多年后东晋末的陈延之《小品方》(日本残卷,未经宋改本),大量收入了《伤寒论》的方子,其中就有“桂支加乌头汤”的方名。马王堆帛书《五十二病方》中有:“取桃支东向者。”

     在古汉语中,“支”与“枝”有大区别。“支”字的本义是去枝的竹子,即是主干。用于支撑东西或做柱子用的,所以后来引申有“支撑”“支柱”“支持”等词。 而“枝”字是“木”与“支”联合起来表示“树木身上的类似于竹子分叉的那部分”。其本义是附着在树木本体上的分叉伸展的那些部分。

     所以“桂支”其实在上古的意思就可以说是“桂树”的意思,上古桃树称桃支,见《山海经.西山经》:“蟠冢之山,其上多桃支。”《吕氏春秋》(公元前239年前后 ):“桂枝(支?)之下无杂木”。

     而古汉语中的“桂枝”也并非我们今天一般认为的是小枝条,而更多是指比较粗的枝干,“枝,木别生条也。”――《说文》。凡主干之外皆可称“枝”。今天汉语所说的小枝条,古汉语中比较准确的名称应该是“枝末”、“枝杪”或“枝梢”( 梢字的本义:树木的末端)。

     今天学中医的一见“桂枝”就想到枝条,其实桂枝(桂支)一词原本大概不过就是一种植物名称,类似的如桃支、荔支、燕支(红蓝花)、鲜支(栀子树)等,和厚朴、杜仲、芍药、甘草、大黄一样都是植物名称,并不特指某个部位,所以本草书要专门交代药用什么部位,这种情况中药中比比皆是。现在的医家一看桂支就想到枝条,一看芍药就想到根,不过先入为主想当然而已,而不研究中医的人,看到芍药这个词,他首先想到的是花,而不是根!又如荔枝,大多人首先想到的大概不会是枝条,而是荔枝果实而已!我觉得从这个角度解释“桂枝”可能最接近真相。

   苏敬等人的《新修本草》言:“其牡桂嫩枝皮,名为肉桂,亦名桂枝。” “大小枝皮俱名牡桂。然大枝皮肉理粗虚如木兰,肉少味薄,不及小枝皮也。小枝皮肉多半卷,中必皱起,味辛,美。一名肉桂、一名桂枝、一名桂心。”

   “桂枝”一词本身是一个容易让人产生联想和误解的词。对“桂枝”的误解可能还真是源自《新修本草》,苏敬所说的“肉多,半卷,中必皱起”者应该并不是小枝皮,至少不是我们今天认为的小枝皮,小枝皮不可能“肉多”,一般也不会“半卷”,而是卷几卷。 苏敬所说的桂皮形状倒是和今天肉桂商品中最佳规格的“企边桂”形状相同,而“企边桂”多是干皮不是小枝皮。也许唐代所谓的桂树“小枝”可能比今天的很多桂树主干还粗,当时高大野生桂树应该还是很多的。当然也可能苏敬所说的这种实际并非小枝皮的东西当时在市场上有称作“桂枝”的习惯,以致苏敬才想当然的误会这种东西为“小枝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主题

7091

积分

4104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091
 楼主| 发表于 2011-11-8 16:07: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柳桂何来?

   1082年前后, 唐慎微《证类本草》“菌桂”条目最后说:“……今又有一种柳桂,及桂之嫩小枝条也。尤宜入治上焦药用也。”

   柳桂为什么出现?在传统药物都是使用桂皮的情况下,一般是只有客商要求,药材商才会提供“新产品”。

   我怀疑可能与唐代偏重枝皮影响有关。如果以今天对桂类药物的认识来看《新修本草》,其实唐代对桂类药物的认识并不清晰,如认为桂的大枝皮“肉少味薄”,这显然与今天的肉桂不同,似乎《新修本草》的编写者根本没有见过厚肉桂,原因何在?如果不是当时的编著者认识错误,就是唐初时期长安一带的医家所用的桂类药物远非今天的肉桂那么“正宗”。有可能是临近地区的甘肃大叶钓樟、川桂、安徽天竺桂等之类(现在都不算肉桂正品)。这类一般是枝皮的滋味更好些。
   (注:单就桂皮油而言,今肉桂的桂皮油出油率约为2%,树龄越大,出油率和含醛量增加明显。桂枝出油率为0.35%,桂叶出油率为0.39%,肉桂的提取率最高,桂叶的次之,桂枝的最低。参见刘红星等人的《肉桂三个不同部位提取肉桂油化学成分比较分析》

   唐初,岭南、林邑(今广东广西及越南一带)属于离中原非常遥远的南蛮之地,唐太宗即位后,虽然这些地区的首领遣使主动归唐(622年冯盎主动归唐,授上柱国高州总管,封越国公。631年,冯盎才入朝见太宗),但当时唐政府对这一大片地区的管理只是象征性的,这些地区属于有很大的自治权的“特区”。实际上当时唐朝政府对冯盎家族控制的岭南一带了解极少,627年时靠近岭南地区的州县不断上奏说冯盎叛乱(实际并没有),唐太宗都无法判断真假。可见唐初与岭南一带地区交流交通的稀少,消息闭塞。当时恐怕中原一带少有岭南、林邑一带的优质厚肉桂皮(肉桂)流通。

   这或许是公元659年《新修本草》中桂类药的认识还不如陶弘景所说的原因。毕竟东晋陶弘景还是呆在离岭南较近的江南地区。

   《新修本草》中桂类药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重桂的“小枝皮”。原因除上面所说外,可能还有对易产生歧义的“桂枝”一词误解有关。

   柳桂何来?唐代开始偏重用桂的枝皮,且有点枝皮越嫩越好的意思。是否因为这种观念的流行最终导致了“柳桂”的出现?这种可能是存在的,可惜没有能找到什么相关的论证资料。
   王怀隐、林亿等宋臣改“桂心”或“桂”为“桂枝”,估计除了使药物名称与方剂名称一致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大概也是为了强调用枝皮。因为这是唐代医书以来的传统。
   1047年北宋•王兖《博济方》中出现柳桂四处:炙肝散、丁沉丸、姜黄散、定痛膏。这四处使用“柳桂”的方剂属于杂病和外伤类方剂,完全与发表剂无关。

   1117年的《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九十九“神仙巨胜丸方”也有“柳桂(去粗皮)”。

   元1339年危亦林《世医得效方》卷第十九疮肿科也有一方用“柳桂”。

   可见,嫩枝全体的桂枝条入药在早期的方剂中似乎并不用于发表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主题

7091

积分

4104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091
 楼主| 发表于 2011-11-8 16: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关于《日本药局方》只用桂皮(肉桂)的问题

   仲景方的“桂枝”目前在日本使用的是《日本药局方》(即日本药典)规定的桂皮,即Cinnamomum cassia和同属植物的树皮。被《中国药典》称为C.cassia的嫩枝全体的“桂枝”在《日本药局方》中不存在。从江部洋一郎等人的《经方药论》所论来看,日本汉方医家认为“桂枝”等桂类药应该都是“桂”之皮。

    由于缺乏日本汉方的史料,尚不清楚日本汉方的“桂枝”用桂皮(肉桂)是近代规定的,还是中医传入日本以来一直就这么用的。如果日本自古一直就这么用过来且没用过嫩枝条的“桂枝”,那就真是纯粹汉唐传统。

       从中国少数民族医药来看,传统的藏药、傣族药、景颇药、壮族药、侗族药、瑶药、苗药应该都是用桂之皮。当然也有一些是桂皮、桂枝都用的,如基诺药(是否受宋以后汉族医药影响难以考究)。参见网上中国植物物种信息数据库的“肉桂”条下。藏医药受汉族医药的影响主要是在唐代,当时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和亲入藏带来不少医药人员和医学论著。我查过玛尔.丹增彭措集藏本草之大成的《晶珠本草》(1735年成书),其中桂类药确实只有肉桂。其桂类药的使用情况可能近似于日本汉方,都是受唐代汉族医药的影响所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6

主题

2289

积分

85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289
发表于 2011-11-8 16:33:59 | 显示全部楼层
考证难免分歧,疗效无可辩驳,多言毫无意义,惜力做些实事。
生死有命 富贵在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主题

7091

积分

4104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091
 楼主| 发表于 2011-11-8 16:4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并非为你而写.先生无须看这种文章.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62

主题

1387

积分

505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针药并用,内外合治,

Rank: 4

积分
1387
QQ
发表于 2011-11-8 18:00:3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写得好!!文献就是需要精准的考证!抱着假文献当宝贝,更不要奢望获得真理!

黄龙祥最近几本书都非常不错。
大愿力成就人生。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74df4b0100dlbb.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4901

积分

365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4901
发表于 2011-11-8 20:53:49 | 显示全部楼层
肉桂雄烈,古人体强,用之恰如其分。
世风渐变,国人变娇,后贤喜用桂枝。
肉桂桂枝,纯阳之品,用之最耗阴液。
寒湿阳郁,非桂不开,且能引火归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主题

7091

积分

4104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091
 楼主| 发表于 2011-11-8 23:27: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7楼(高山) 的帖子

我从历史考察来看
后人纯粹是误会

说得难听点,就是开始以次充好,最后喧宾夺主。不过桂枝这个问题不大。还算不上“假”亦成真的情况。

药学演变史上“假”亦成真的情况并不少。

今天还在发生,比如近些年就有某地伪品首乌试图变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主题

7091

积分

4104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091
 楼主| 发表于 2011-11-9 01:01:27 | 显示全部楼层
今人或是体弱,可药材的药力较古时更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8

积分

608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58
发表于 2011-11-9 14:44:09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先生继续考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0

积分

123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1-11-9 17:27: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人浅见,文献的考证,药物的考证,对中医学的发展如同实践一样有意义,不能厚此薄彼。没有弹药,只研究作战理论何用之有?公正客观的看问题很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3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1-11-10 23:0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据我所知,目前日本涉及‘桂枝’的,全部用桂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主题

7091

积分

4104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091
 楼主| 发表于 2012-1-14 00:37:13 | 显示全部楼层
修改(二)、“桂枝” 古词异义

以前没有特别注意到古汉语中“支”与“枝”的区别,也没有注意到古汉语中“枝”的含义与今天的差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2 11:05 , Processed in 0.081061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