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3547|回复: 2

《七卷食经》或为西汉《神农黄帝食禁》七卷

[复制链接]

209

主题

7085

积分

4089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085
发表于 2011-5-5 11:58: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七卷食经》或为西汉《神农黄帝食禁》七卷

   《神农黄帝食禁》七卷,可能就是后世所谓的《七卷食经》,历代史志书目未见《七卷食经》,但是丹波康赖《医心方》(成书于公元984年 北宋)有引录《七卷食经》11处,引录《七卷经》52处,合计65处。研究《三国两晋南北朝医学总集》中的《七卷食经》辑复本,其内容涉及病后食物禁忌(特别有时行病后食禁);不宜吃的食物、水;食物类药物的本草说明;禁悲食;禁饱食;禁夜食等。再参考《崔禹锡食经》、《马琬食经》、《朱思简食经》、《食经》等辑复本,可以看出唐代以前偏于医学的《食经》类书籍,内容还包括孕妇饮食禁忌;食物组合禁忌;服药禁忌;食物或药物中毒解救方;各种病人适宜吃的食物说明;四时食物宜忌;解酒方;饮水的宜忌;食入异物解救方;饮食注意事项;一些常见口腔和消化道疾病方;杂禁等内容。 张仲景《新编金匮方论》24、25篇也有类似内容。

    这个观点其实也找不出更多的证据,只是个人推测。毕竟从史料来看,西汉《神农黄帝食禁》七卷之后到宋代以前近千年间,偏属于医学的《食经》而又以七卷著名的应该也只有这一本书而已。

    由于食禁或食经类书籍基本属于民间通俗类生活常识书籍,从西汉到唐宋近千年间,记载这类知识的书籍内容有所增添,表述用词随俗随时而变是很可能的,但其大体的内容应该变化不大。退一步而言,就算无法确证《七卷食经》就是《神农黄帝食禁》七卷的后身。也大体可以认为后世的各类偏于医学的《食禁》或《食经》类书籍其实还是属于《神农黄帝食禁》的“血缘”子孙之类。丹波元胤的《医籍考》根据《崔禹锡食经》中的名物、语言考证认为《崔禹锡食经》应为六朝时代成书,当然是有说服力的,但并不表明此书中的内容就都产生于这个时代,常识而言,这类知识应该是世代积存下来的,是有前身的。

      唐代贾公彦(生卒年不详,活动期公元7世纪中叶),撰《周礼义疏》50卷。卷五有“案《汉书·艺文志》云:《神农黄帝食药》七卷”。过去搞不清楚《汉书·艺文志.方技略》中“经方十一家”所说的是《神农黄帝食禁》还是《神农黄帝食药》。现在就比较明白了,因为《食禁》(或《食经》)之类书中是有大量食物类药物的本草说明内容的,所以贾公彦称之为《食药》也是可以理解的。

   《神农黄帝食禁》中含有食物类本草的说明内容,也再次印证了很多医史学者认为“经方十一家”的书中可能含有本草说明内容的观点。

   《神农黄帝食禁》可能是西汉“经方十一家”中唯一还可以部分辑复的书籍(本人对《辅行诀》与《汤液经法》关系存疑)。

    附:丹波康赖的《医心方》医史学界号称“千年秘籍”,是中国传统技术在历史上向周边地区辐射的重量级证据之一。其引用的不少中国古籍,现在都已经失传。过去研究房中术历史问题的学者,这本书具有非常重要的特殊地位。直到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五种性学帛简书出土后才有所削弱。相关研究表明,中国房中术从马王堆汉墓帛简书一直到明代作品,其最基本的原则、技巧和诉求始终不变,甚至连一些表述语言都没有什么改变。表明中国传统方技类知识的传承性强而变异性很小。而传统中医学也正是如此,东汉《伤寒论》今天还在学用就是明证。西汉经方类的《神农黄帝食禁》内容相信也是如此,估计辑复本《七卷食经》的内容大概与西汉《神农黄帝食禁》的相关内容变化不大,作为民俗禁忌的东西,历史变动性可能更小。(参见江晓原《那部传说中的千年秘籍<医心方>》)。




上一篇:槐杏医话(二十四) 酒后狂言,欲听则听
下一篇:中医遭遇三大瓶颈

328

主题

7572

积分

1465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经方医生黎崇裕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572
QQ
发表于 2011-5-5 14:46:5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可以看一下《中医药膳学》,本书由著名中医文献学家、医史学家马继兴研究员集悉心积累编写而成,共4篇28章,广泛收集了历代史档、类书、文集以及中医养生、药学、膳食等古籍中有关药膳学的内容,进行系统深入地整理研究而成,是一部中医药膳学专著。
第一篇,作者以现代及历史发展的不同视角,诠释中医药膳学的概念、研究范畴、现实意义。并指出中医药膳学应包括“食论、食养、食药、食治、食禁、食谱、食史、食制”8个部分。它的形成与中国历代药膳官制的发展及民间饮食习俗紧密相关,对世界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第二篇,以翔实的资料,展现自周朝以来的丰富药膳著作的分布状态,乃至日本、朝鲜等国早期的药膳研究情况。这些内容为构建中医药膳学提供了重要的社会基础、理论基础。
第三篇,复辑现已亡佚的药膳文献54种,反映了当时药膳发展风貌。
    第四篇,精选存世的药膳文献14种,以备读者查阅。  
有关食疗的东东有很详细的介绍
中医已经融入我的血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主题

7085

积分

4089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085
 楼主| 发表于 2011-5-5 15: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1楼(黎小裕) 的帖子

本人不是在研究食疗,而是在研究《伤寒论》之前有关“经方”的问题。有机会找来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6 10:01 , Processed in 0.223350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