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1769|回复: 3

气解伤寒论序

[复制链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发表于 2022-5-3 16:42: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伤寒论》立论于“六病时位”,辨“六病”脉证并治,蕴含了昼夜之间时空的变化即“六时”对“六病”发病特点的影响,这是《伤寒论》独到的境界。
    “六病时位”,是“六病”和“六时”的对应关系及发病特点。“六病”,以“六证”为通常表现。“六证”即太阳证,阳明证、少阳证,太阴证,少阴证,厥阴证。太阳证为表阳病,阳明证为里阳病,少阳证为中阳病,太阴证为里阴病,少阴证为中阴病,厥阴证为表阴病。“六时”,是一天中的黎明以后、中午前后、傍晚以前、天黑以后、午夜前后、黎明以前等六个时间段。《伤寒论》将“六时”按地支顺序划分为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子丑寅,丑寅卯,寅卯辰等六个时段。太阳病,为感受外邪者在中午前后的巳午未时辰上发病或病状明显。这是因为,巳午未上,天之太阳为气盛在天顶,人之太阳为气盛在头顶,此乃人之阳气受天之阳气的感应。如35条:太阳病,头痛、发热。这是在太阳时辰上发病,人之阳(卫)气受天之阳气相引而升浮到头顶,与邪气在头顶分争,由于阳气强,所以表现为头痛、发热。阳明病,为感受外邪者在傍晚以前的申酉戌时辰上发病或病状明显。这是因为,申酉戌上,天之阳明为日行西下,人之阳明为气下腹中。如190条: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不能食,名中寒。这是在阳明时辰上发病,人之阳(卫)气受天之阳气相引而降入腹中,邪气亦跟进腹中。若能食,为中风,风为阳邪故能食;不能食,为中寒,寒为阴邪故不能食。
    经曰“太阳之为病”,“太阳受之”,“太阳初得病时”之“太阳”,都是指人体表部的阳气。太阳之为病,是人体表部的阳气病;太阳受之,是人体表部的阳气受之;太阳初得病时,是人体表部的阳气初得病时。总之,人体表部的阳气病,就是太阳证。推衍之,就有阳明之为病,阳明受之,阳明初得病时。阳明之为病,是人体里部的阳气病,也就是阳明证。余以此类推。
    经文冠名“太阳病”,是在太阳时辰上发病。冠名“阳明病”,是在阳明时辰上发病。“太阳之为病”之“太阳”,是指人体表部的阳气;“太阳病”之“太阳”,是指太阳时辰。“阳明之为病”之“阳明”,是指人体里部的阳气;“阳明病”之“阳明”,是指阳明时辰。余皆仿此。
  “伤寒”之“阳明病”发病时辰在申酉戌上,是《伤寒论》界定的。如经曰:“日晡所发热者,属阳明也。”“日晡所”的时间范围即为申酉戌上。申酉戌为阳明病时辰,巳午未为太阳病时辰。如经曰:“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故第3条“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应为“或巳发热,或未发热”。这样,巳和未,都是太阳时辰,或巳发热,或未发热,都算太阳时辰上发热。太阳病时辰,阳气盛于外。如《黄帝内经》曰:“卫气者,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太阳病时辰是昼日阳(表)气盛的时候,所以,常人感受外邪在巳午未上发病者,必然发热。如经曰:“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这个“阳”,既含病时,也含病位和病性,是发于三阳病时辰上的表阳病。因为只有表阳病才有七日愈的一般规律。其他病,没有七日愈的一般规律。那么,或未(没有)发热,必恶寒,就是无热恶寒者,也就不是太阳病。因为“无热恶寒者,发于阴”,是发于三阴病时辰上。发于阴,就不能叫作太阳病。否则的话,就不符合“无热恶寒者,发于阴”的定义了。所以“或已发热”之“已”,应为“巳”。或巳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这样才符合“发热恶寒者,发于阳”的定义。或已发热之“已”,应为“巳”,是臧东来先生在《中医药研究》杂志上发表的论文“试论六病时位是伤寒论的证治程序”中提出来的,这是对《伤寒论》“时位辨证”的重大发现。
  《伤寒论》“六病”的外因是外界六淫袭人,“六病”的内因是体内阴阳不和。“六病”的辨别和治疗,是以外因为得病的条件,内因为治病的根据。研究和掌握“三部六病”之阴阳气变化的规律性,防病在先,治病在后,回归经典,魅力永恒。




上一篇:经方的脉
下一篇:一证多方困局的破除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楼主| 发表于 2022-5-3 17: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拨云睹日“已”为“巳”

  《伤寒论》3条曰:“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医家多认为此条“或未发热”,是早晚会发热。但是临床所见,太阳病恶寒者,一定是发热者。太阳病,恶寒和发热是一同出现的,先恶寒而后发热者,不是太阳病。如7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此条是对“发于阳”和“发于阴”的定性。未(没有)发热而恶寒者,也就是无热恶寒者,是病发于阴,不是太阳病。太阳病,是病发于阳,必然为发热恶寒者。
  《伤寒论》所谓恶寒和恶风,是互义词,恶寒者必恶风,恶风者亦必恶寒。如2条:“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此条是太阳病中风的要点。12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此条是太阳病中风的脉证并治。有研究者说,“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是衍文。可是去掉这个衍文,就没有了汗出,也就去掉了太阳中风的特异症状。2条之“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和12条之“太阳中风,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其顺序都是太阳病发热在先,恶风寒在后。2条之太阳病中风的症状有恶风,没有恶寒;12条之太阳中风的症状有啬啬恶寒,淅淅恶风;35条之太阳病伤寒的症状有恶风,没有恶寒。如原文:“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麻黄汤证必恶寒,怎么35条只有恶风,没有恶寒呢?其实,《伤寒论》恶风和恶寒,就是互义词,恶风者必恶寒,恶寒者亦必恶风。2条、12条之太阳病中风者必发热;3条、35条之太阳病伤寒者亦必发热。
  有医者认为,“或已发热”是发于三阳病,“或未(没有)发热”是发于三阴病。这个看法不对,因为3条之冠名就是太阳病,太阳病恶寒者,必为发热者,这是定义。经曰:“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没有发热而恶寒者,就不是发于阳也,也就不是太阳病。然而,1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这是太阳病证提纲。太阳病证提纲竟然没有发热,所以有理由认为,1条“太阳之为病”的“太阳”,与2条和3条之“太阳病”的“太阳”,不是一个含义。1条“太阳之为病”的“太阳”,和4条“伤寒一日,太阳受之”的“太阳”才是一个含义。“太阳之为病”,就是太阳为病,也就是“太阳受之”。如280条“太阴为病”,就是“太阴之为病”,也就是太阴受之。太阳受之,是人体表部受之,不是太阳经络受之。太阳经络受之,和恶寒不搭界。太阳之为病,是人体表部为病,所以,“太阳之为病”的“太阳”,是指人体表部。人体表部得病,不一定是“太阳病”,所以1条“太阳之为病”,是“太阳证”的提纲,不是“太阳病”的提纲。“太阳证”不一定发热,“太阳病”一定发热。
  “太阳病”的“太阳”,是指发病时辰。欲了解太阳病发病时辰是何时?9条有解说,如原文:“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此条是倒装句,是为了强调太阳病,所以把太阳病三字前置,按常规语序,应为:欲解时,太阳病,从巳至未上。《伤寒论》凡冠名为太阳病的条文,都是在太阳时辰上得病。如6条:“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温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冠名为太阳病,就是在太阳时辰上得病,也叫太阳温病。《金匮要略》太阳中暍,也是在太阳时辰上中暑。假如太阳病就是太阳证,那么温病冠名为太阳病,就难以理解。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这个定义,是根据人与天应的自然规律而来的。如《黄帝内经》曰:“卫气者,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此气得阳(昼日)而外出,得阴(黑夜)而内搏,内外相薄,是以日作。”“夫卫气者,昼日常行于阳,夜行于阴,故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阳气尽,即为卫气得阴(黑夜)而内入。卫气内入则为阴气。阴气主寐,故卫气内入则卧寐。阴气尽,即为卫气得阳(昼日)而外出。卫气外出则为阳气。阳气主寤,故卫气外出则醒寤。《黄帝内经》又曰:“夜半为阴隆,夜半后而为阴衰,平旦阴尽而阳受气矣。日中为阳隆,日西而阳衰,日入阳尽而阴受气矣。”“阴者主脏,阳者主腑,阳受气于四末,阴受气于五脏。”阳者主腑,从六腑至四肢为人体之阳位。阳受气于四末,就是卫气得“平旦”天亮时,外出行于六腑而达四肢手足。阴者主脏,五脏为人体之阴位。阴受气于五脏,就是卫气得“人定”天黑时,内入而行于五脏。卫气夜伏昼出,对饮食消化也有影响。卫气昼日出行于外部,则腑气较多,脏气较少,所以白天饮食消化较快。卫气夜晚入行于里部,则脏气较多,腑气较少,所以夜晚饮食消化较慢。尤其是老年人,晚饭吃的多了,胃里就会难受,甚至会一夜难眠。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就是病发于昼日。病发于昼日者,人体之气得到太阳之气相引,则卫气行在表部,表气就强,正邪在表部分争,表气强,所以发热恶寒。
  病有无热恶寒者,发于阴,就是病发于黑夜。病发于黑夜者,人体之气不得太阳之气相引,则卫气行在里部,表气就弱,正邪在表部分争,表气弱,所以无热恶寒。
  病发于阳者,为表气强;病发于阴者,为表气弱。那么,经曰:“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此作何解?怎么表气强者,反而比表气弱者之自愈的时间多一日呢?以河图数,七和六为火和水的成数做解,恐怕说不过去。其实,从发热恶寒者发于阳(昼日),无热恶寒者发于阴(黑夜),可以推算,发于阳(昼日)七日愈,是病发于白天,经过了七个昼日,六个黑夜;发于阴(黑夜)六日愈,是病发于夜晚,经过了六个黑夜,六个昼日。可见,病发于阳者,比病发于阴者,多一个昼日,所以说“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卫气昼行于阳,夜行于阴,是古代先贤发现的自然规律。人体感受邪气,会因为卫气运行的部位不同,其病证表现也会有所不同。病发于阳,为发热恶寒;病发于阴,为无热恶寒。这个特征的定性,应与卫气行在表部或行在里部的不同,有着决定的因素。因此,太阳病,必发热。臧东来先生在“试论‘六病时位’是《伤寒论》的证治程序”一文中提出:“《伤寒论》第3条中的‘已’字当为‘巳’字。‘或巳发热,或未发热’都是发热开始的时辰,是说‘伤寒’或从‘巳’时开始发热或从‘未’时开始发热,都算‘太阳’发热……‘已’字不更正为‘巳’字、于理不通,于临床不符。”臧先生这一论点的提出,拨开了学习《伤寒论》的层层迷雾,方显出《伤寒论》“六病时位辨证”的简明方法。
  例如6条:“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温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之所以冠名为太阳病,就是因为其发病时辰在“太阳”上。
  32条:“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如果认为太阳病就是太阳证,阳明病就是阳明证,太阳与阳明合病就是太阳与阳明合证,那么此条“自下利”是阳明证吗?阳明证自利,是热结旁流,绝不可与葛根汤主之。所以,太阳与阳明合病,是在太阳与阳明相合的时辰上发病,才说得通。因为人体之气的流行趋势,法于天体之气的流行趋势。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太阳之气在表部与邪气相争,表现为项背强几几;阳明之气在里部与邪气相争,表现为自下利。自下利乃太阳之水气下迫,以天之阳明为日行西下,人之阳明为气下腹中,病人之太阳水气乘阳明之气下行腹中之时,便下迫入腹,故而出现自下利。以葛根汤升提阳明而发泄太阳,阳明之气得升,则下利得止。
  33条:“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此条题解同上。
  35条:“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此条有恶风,没有恶寒。但是冠名太阳病,就是在太阳时辰上发病,则为病发于阳,必然为发热恶寒。
  229条:“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与小柴胡汤。”大便溏、小便自可,怎么冠名阳明病呢?小柴胡汤可用于阳明证吗?所以,此条冠名阳明病,就是在阳明时辰上发病。
  234条:“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桂枝汤证为什么冠名为阳明病呢,也是在阳明时辰上发病,才说得通。
  235条:“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麻黄汤怎么能用于阳明证呢?所以此条冠名阳明病,也是在阳明时辰上发病。
  276条:“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冠名太阴病,是在太阴时辰上发病,脉浮者,宜桂枝汤发汗。这是由于,太阴病,为卫气入里,表气弱,脉浮者,为里气外出抗邪,脉浮而不紧,为营弱卫强,故宜桂枝汤发汗。与232条对比:“阳明中风,脉但浮,无余证者,与麻黄汤。”232条与麻黄汤,是由于,阳明病,为卫气在外,表气强,故脉但浮,与麻黄汤。
  321条:“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可下之,宜大承气汤。”此条的时辰关系很重要。少阴病,是病发于少阴时辰上,卫气沉降于里,才会有自利清水的条件。自利清水,是里热迫使津液下流。阳明时辰上,卫气升浮于外,也就没有自利清水的条件。
  243条:“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309条“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378条:“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此三条吴茱萸汤主之,分别在三个时辰上。一条在阳明时辰上,表现为欲呕吐;一条在少阴时辰上,表现为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一条在厥阴时辰上,表现为干呕吐涎沫,头痛。可见,吴茱萸汤证在不同的病时上,其表现亦不同。这是由于人体之气在不同的病时上,所感受的天时之气不同而被影响的。
  240条:“病人烦热,汗出则解;又如疟状,日晡所发热者,属阳明也。”此条汗出而病解后,又如疟状,每天在日晡所的时间范围上发热,属于阳明病。日晡为申,为阳明病时,故曰属阳明。假如193条“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是阳明病欲解除时,那就与240条相反了。所以说,阳明病欲解时,是需要了解阳明病时辰,是从申至戌上。
  3条之“太阳病,或已(巳)发热,或未发热”,对9条之“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作了伏笔。“已”字当为“巳”字,臧东来先生将这一字之易,令愚茅塞顿开,犹如拨云睹日,也才有了拙作《气解伤寒论》的成书。刘绍武老师生前曾对臧先生的这一论点以及“六病时位”辨证的发现,予以赞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58

积分

1739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058
发表于 2022-5-3 22: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柴陷汤怎么诊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36

积分

5457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836
发表于 2024-2-16 16:47:01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天之阳明为日行西下,人之阳明为气下腹中,病人之太阳水气乘阳明之气下行腹中之时,便下迫入腹,故而出现自下利。以葛根汤升提阳明而发泄太阳,阳明之气得升,则下利得止。"
"阳明时辰上,卫气升浮于外,也就没有自利清水的条件"
请恕我冒昧,这个阳明之气到底是浮还是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22 12:21 , Processed in 0.279187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5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