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5842|回复: 0

气解伤寒论太阴篇

[复制链接]

356

主题

5727

积分

4736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727
发表于 2020-4-1 11:30: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273.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太阴之为病,就是太阴病证。太阴病证是胃家虚寒,与阳明病证胃家实热相反,即里虚、里寒者属太阴,里实、里热者属阳明。太阴病证简称太阴证。太阴证腹满而吐,乃为里寒之脾气不升、里虚之胃气不降,寒饮结滞胃肠,故腹满;寒饮上逆则吐;寒饮作痞故食不下;寒饮浸渍大肠故自利益甚。时腹自痛、时痛时不痛,是虚证疼痛特点,若误以实证疼痛而下之,则使胸下亦虚,阴寒益甚,寒湿邪气乘虚又聚结于胸下,必胸下结硬。
太阴时辰为亥子丑上,此时天之阳气为日没入夜,人与天应,人之卫气亦入阴入脏。如《黄帝内经》曰:“卫气者,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此气得阳(日)而外出,得阴(夜)而内搏,内外相薄,是以日作。”常人在太阴时辰上感受风寒,多表现为寒邪直入胃肠之腹满而吐,自利益甚。
274.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
太阴中风,是在太阴时辰上发病为中风,太阴中风不是太阴病证。四肢烦疼,为表有邪气,法当阳脉强。阳微阴涩而长者,指脉象寸微、尺涩而长。阳脉微,是阳脉由强变微,也是表邪由强变衰,此为邪风衰退。尺脉涩者为里虚,如经曰:“脉反微涩者,里虚也。”里虚者不应当脉长,故此脉长者则为里气来复。里气来复,表邪衰退,正复邪却,必为欲愈。
凡中风者,法当阳脉强,如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就是寸浮而尺弱,也就是寸不弱而尺弱;阳明中风“脉浮而紧”或“脉弦浮大”,也是寸脉不弱;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为气上冲至头目,必然寸脉不弱,如经曰:“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脉弦细头痛发热者,为有力细长之脉,若为无力细长之脉,则为欲愈之象。
少阴中风“脉阳微阴浮者,为欲愈”和太阴中风“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类同。
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是由脉不浮变为稍微浮,脉稍微浮是阳气来复。厥阴中风初得病时,必然阳脉强,否则不能称其为中风。
275.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
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是解说太阴病时辰,为从亥至丑上。“欲”是需要的意思,“解”是解说的意思。
276.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冠名太阴病,是在太阴时辰上得病。脉浮者,为邪热在表,故可发汗。太阴时,人体卫气入阴(五脏),此时得病则相对为营气不足,脉浮者,属于营弱卫强,故宜桂枝汤发汗。如《黄帝内经》曰:“日入阳尽而阴受气矣。”“阴者主脏,阳者主府,阳受气于四末,阴受气于五脏。”太阴时辰,卫气内入五脏,故法不当脉紧。脉浮为里气外出抗邪,拒表邪入里。
将太阴病桂枝汤证和太阳病桂枝汤证加以比较,可知太阴病桂枝汤证无汗出,太阳病桂枝汤证有汗出。如274条:“太阴中风,四肢烦疼。”四肢烦疼者法当无汗出,若有汗出,则表部气血郁滞得到缓解,不应四肢烦疼。烦疼是苦于疼痛,疼痛不止。汗出者会有身体局部较小区域的疼痛,如头痛、骨节痛,不会有全身较大区域的疼痛,如身体疼痛、四肢疼痛。第13、95条是太阳病桂枝汤证的表现,如13条:“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95条:“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这两条揭示了太阳病桂枝汤证发热有汗出;274、276条揭示了太阴病桂枝汤证发热无汗出。
277.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说明太阴自下利为虚寒证。少阳下利者为热利,热伤津液必渴;少阴下利者为心肾脾胃虚寒,则渴而饮水自救;太阴下利者为脾胃虚寒,水湿浸渍胃肠,故不渴。“以其脏有寒故也”,这个“脏有寒”是指脾胃寒,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278.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
伤寒法当脉浮紧,手足热。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由脉浮紧变为浮而缓,并由手足热自行变为手足温。谓之“系在太阴”,是表邪传里,湿气蕴结在太阴。表邪传里,故脉由浮紧变为浮而缓,如39条“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也是表邪传里。手足自温,是手足由热自行变温,这是因为脾胃有湿而表热入里。系在太阴,是太阳水气入里,湿气蕴结在太阴,太阴主湿,故曰系在太阴。太阴湿郁在里不解者,法当小便不利,身发黄色。若小便自利者,湿有出路,不能郁而发黄。伤寒至七八日,是行其经尽,邪衰正复之期,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这也是脾家实,胃气来复,正气祛邪的反应,太阴湿郁腐秽之邪当从下利而去,邪气去则下利自止。
系在太阴为太阴湿郁。太阴湿郁,小便不利,当发身黄者,法当大便亦不利。如果大便自利者,则湿从大便出,亦不能发黄。
太阴湿郁在里,小便自利者,大便亦不硬。小便自利,至七八日,若大便硬者,则变为胃家实之阳明燥热之证,如187条:“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也。”
《伤寒论》所谓“脾家实”和“胃家实”,含义相反。脾家实,为脾胃正气复;胃家实,为脾胃邪热盛。
由此条再联系192条可知:中风邪气入里而系在阳明者,若胃气来复,则水不胜谷气,与汗共并,脉紧则愈;伤寒邪气入里而系在太阴者,若胃气来复,则水不胜谷气,与下利共并,脉缓则愈。
279.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本为太阳病证,应以汗解,医反下之,伤损里部血气,导致胃肠血虚,则不能正常运化水谷,故腹满;血虚亦不能柔润筋脉,因而不时出现筋脉瘀滞故腹满时痛。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不属阳明。因为太阴腹痛是血虚而时痛,阳明腹痛是血实而持续痛。腹痛者,虚者属太阴脾,实者属阳明胃;虚者当补,实者当攻,这就是鉴别阴阳的意义。太阴腹痛的表现就是腹满时痛,但是太阴虚寒腹痛者必吐利。桂枝加芍药汤证之腹满时痛者为虚热腹痛,必无吐利。大实痛者,为腹痛甚,乃为血瘀甚,故加大黄破血祛瘀。此太阳病证误下之腹满时痛,是因为误下伤里气,里虚故腹满时痛,与阳明病证里实不大便之腹满痛者不同,与太阴虚寒证腹满时痛自利益甚者亦不同。太阴病证自利益甚者是胃气虚寒,芍药、大黄理应忌之。此腹满时痛而不下利者,为血虚之腹中筋脉挛急疼痛,不是胃中虚寒水渍胃肠腹痛,故加芍药补血缓急,而不用干姜、人参温中补虚。
280.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下利者,先煎芍药三沸)。
太阴为病,也就是273条太阴之为病。“太阴为病”和“太阴病”的词义不同,“太阴为病”之“太阴”,是指疾病的部位和疾病的性质;“太阴病”之“太阴”,是指发病的时辰。如果说“太阴为病”和“太阴病”都是指太阴病证,那么276条“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就很难理解。因为太阴病证“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是里部虚寒,不可发汗。里部虚寒者若兼有脉浮表邪,则法当桂枝人参汤主之。发汗的方法是温覆取汗,而桂枝人参汤的服法不温覆取汗。
太阴为病,脉弱,补充了273条太阴之为病的脉象。其人续自便利,是太阴虚寒病证的特点,如273条“自利益甚”。假设太阴病证兼血虚腹痛拘急,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少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易动,就是易下利。太阴病证本为续自便利,所以太阴病证不可用大黄、芍药。设当行大黄、芍药者,一定是拘急腹痛,也就是腹中拘急或急痛,如100条“腹中急痛”、103条“呕不止心下急”、106条“少腹急结”等。腹中急痛、心下急、少腹弦急等都是用芍药解痛,少腹急结是用大黄开结,这些急痛都无下利,由此可见上条之桂枝加大黄汤证必无下利。386条之理中汤证腹中痛者加人参而不加芍药,就是其证为虚寒下利。太阴证为脾胃虚寒,阳明证为脾胃实热。如经曰:太阴胃气弱(本条),阳明胃气强(247条)。




上一篇:以前看伤寒论第40条时,读到“干呕”、“或利,或噎”等消化道症...
下一篇:论李冠杰老师的整体施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2 00:12 , Processed in 0.061460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