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26907|回复: 63

[推荐]我对中医的思考

  [复制链接]

701

主题

11万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管理员

传承经方靠大家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16725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7-5-27 23:41: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作者:小土豆

我本科的专业是公共事业管理,曾经认真读过美国“科学管理之父”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泰勒曾经不是管理者,而是个普通工人。他勤于思考,工作中不断总结,后来发表了《科学管理原理》,改变了美国近代工业发展的滞后状况,可以说他改变的不只是美国,而是全球。
    同样,曾经也只是一位普通医生的他——张仲景,和他总结汉代以前的经验处方而成的著作——《伤寒杂病论》,改变了古今无数医生和患者的命运。他不仅影响了中国的,还影响了世界,如日本、韩国、东南亚,甚至是欧美。据说,1993年,张仲景的名字被刻在英国维尔康医史研究所图书馆大厅楣梁上,成为29位世界医学伟人中的唯一一个中国医生。
    曹颖甫的《经方实验录》、黄煌教授的《张仲景药证》(选修课)、《经方家的魅力》(讲座)激起了我对中医学的热情和憧憬。我跨专业考上了中医医史文献——经方医学研究的研究生。为此,我感到很幸运。因为复习的不是很好,可以说基本上没有什么信心,但结果出乎我的意料。或许这就是一种缘分。
    此前,我阅读了一些中医医史、医话、医案类的文献,如《近代医林轶事》、《中医临床传统流派》、《壶天散墨》、《名老中医之路》(一、二、三辑)、《岳美中医文集》、《章次公医术经验集》、《姜春华论医集》、《汉方医疗百话》等等,还手抄过《内经知要》、《药徵》、《伤寒论方解》(樊天徒)、《经方传真》等,我对中医药的疗效发自内心的深信不已,对经方家的魅力发自内心的仰慕不已,对于古色古香的中医学发自内心的喜好不已。
    去年这个时候,开始跟黄煌教授抄方,抄了整整半年,初步体会到体质辨证、方证辨证等经方派的临床思路,亲眼看到了经方的确切疗效,还整理了一些医案。黄煌教授经常利用门诊和其他场合跟我们聊天,探讨中医学的问题。在他的提醒下,我结识了“医学捌号楼”网站。凭着一种冲动和信仰,揣着一些道听途说的事例,我在网站的讨论版和一些人开展了激烈的论争,为中医申辩,为中医撑腰。但后来自觉理屈词穷,辩论毫无逻辑,结果还被人逐字逐句的驳斥,很狼狈,败下阵来。同时,还看到了许多批判、斥责中医的文章。这是怎么了?那些人为什么对中医这么的深恶痛绝呢?我很不理解老师为什么让我们看那个网站,看上面的文章,我很郁闷,很苦恼,难道连老师都不相信中医吗?我边抄方,边看书,但跳不出圈子。
    去年9月份,我开始在西医院临床实习。我大梦初醒,为现代医学诊断的科学、精密而惊叹,相比之下,中医太原始,诊断太落后。但过了一段时间,发现西医的短期疗效有,但长期看,也不怎么样,而且医疗成本很高。当然也不排除患者没有认真执行临床医生的医嘱。总而言之,现代医学还远远解决不了所有的问题,尤其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多,国民整体素质低,经济比较不发达的国家。因此,现阶段,中医在一些方面还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的。
不过,这时的我,已经有些不那么迷信传统中医了。
    实习之余,我仍然会去浏览一些中医文献。偶然一次机会,在和同学逛旧书店的时候,发现了一本《中医药学大师叶橘泉传》,是90年代初出的。我想起了这位人物,印象中他的思路和老师的很相近,我萌生了写篇关于他的文章,去请教了老师后,开始搜集关于他的文献。渐渐的,我开始熟悉了中医在近代的处境。我开始关注余云岫(1879-1954)的命运,开始关注章太炎、章次公、叶橘泉、陆渊雷、恽铁樵、余云岫、姜春华等人物之间的关系,开始思考为什么西医会如此反对中医,甚至于要废除中医?这背后的真相究竟是什么?我开始寻找答案。
    自从上次辩论之后,我再也没去上过那该死的令我余恨未消的医学捌号楼。尽管以前把人与医学版块的文章全下了回去,但一直没仔细看。不就是漫骂中医吗?!
    这次,我开始重新浏览楼里的文章。那些文章还在,余云岫的《我国医学之破坏与建设》,余后人的文章,方舟子的文章,西医师和教授们的文章等等。我渐渐感受到,中国人对于学术的亵渎!对于科学的无知!
    余云岫身前、身后的骂名是滚滚而来,即使是提倡“和谐”、弘扬科学民主的现在,只要一提到他的名字,身为中医的大家恐怕都会横眉冷对!但至今又有多少人真正知道这场争论背后的真相呢?恐怕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一份详实、公正的调查报告公布于众吧。历史对于现代人来说太遥远了,太陌生了!余的后人,他的儿子、孙子都有关于余的文章在网上,看得出来,他们都为世人对余的看法感到愤恨!冤屈!不平!他们一再强调,余“纯粹是学术性的”。余是章太炎的私淑弟子,言必称师的。或许有人会问,一个近代著名的西医师怎么会拜一个研究国学的“学究”为师?正因为中医!章太炎是懂医的,曾对近代一批著名的中医学家如陆渊雷、恽铁樵、祝味菊、章次公、王慎轩、徐衡之、叶橘泉等产生过很深的影响。
    渐渐的,我又体会到了一种压抑,一种肃杀,尤其是看了文革期间对余的批判。为此,我曾想到过布鲁诺,想到过哥白尼,想到了那些尊重事实、坚持真理的人们,他们很勇敢。
    网上一篇《胡适对中医的态度》更是触动了我。印象中《近代医林轶事》记载了某中医为胡适先生、孙中山先生治病的情况,感觉中医在西医权威面前着实没有逊色。而《胡适对中医的态度》的作者对这段历史作了论述和分析,得出的结论与前者恰恰相反!我晕!!!
    这让我想起了许多的事情。
    这要从高中的时候说起了。高中语文老师经常和我们提到一个人——陈寅恪(音雀),他告诉我们,陈是个很有学问的人,到过很多国家留学,会很多种语言,看了很多书。侵华战争时期,曾用日语当面斥责骚扰百姓的日本兵,日本兵以为他是很有来头的人物而不敢碰他。解放后,他没有离开大陆,但却拒绝参加中共的任何会议,中共拿他没有办法。据说陈毅亲自去岭南大学拜访过他,而时任广东省省委书记的陶铸也想去拜访却遭到陈的拒绝……上了大学后开始找关于他的书看。说实话,他的原著很难看懂,而关于他的研究著作倒是不少,有《解析陈寅恪》、《追忆陈寅恪》、《陈寅恪的最后20年》等等,我都看了,我发现我很崇拜他!
    后来在他的《寒柳堂集》中看到了一些他对中医的观点,很有趣。其中关于三国志曹冲华佗史迹的分析印象很深刻,他指出历史上华佗确有此人,但其真名被篡改,其开颅、剖腹等医疗行为的真实性很可疑,这些与印度佛教开始传入中国,与大量佛教典籍(其中有许多类似内容的神话故事)的输入关系密切……原来如此!有多少人还蒙在鼓里啊!有多少人还在洋洋得意、盲目乐观啊!
    再就是回想到,还有些不太谨慎的报道和经验。
    某中医杂志曾发表过一篇广东中医治疗重症肌无力的论文。其中重症肌无力危象的抢救措施是中药治疗结合激素、无创呼吸机等现代医疗方法。文章指出,这些现代医疗措施的采用是为使用中药争取时机!中医方法是某补气胶囊(黄芪、党参等制剂),口服,一次2#,一天两次。得出的结论是中医抢救重症肌无力危象是成功的,有多少例……
    《碥石集》中记载了广东中医治疗非典的医案。一患者,西医补液,抗炎,热不退,某名医开始干预治疗,使用的是芳香化湿解毒之类的药,热没有退,后来抗生素改用泰能、稳可信(抗金葡菌)、大氟康(抗真菌),(这是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最强的三种抗生素),中药略有调整,但热仍然不退,便开始逐步停西药,最后全停,中药一直不停。最后热退了。结论是中医治疗非典的效果并不逊色于西医。这是我对书上记载的治疗经过的回忆,印象中,中医的作用似乎不那么确切。
    还想起了一位叫做何足道的先生,写过一本书,叫做《中医存亡论》。我从头看到尾。有一段大概意思是:对于黄疸,有经验的中医一看便知,何须化验这,化验那,使用中药非常简便,而且廉价……还把西医讽刺了一番。是啊,中医退黄有很多方啊,如茵陈蒿汤、硝石矾石散、茵陈五苓散、小建中汤等。如果是半年前,看到这里我肯定会拍手称快!但我现在不会这么得意了,我觉得还是不要这么草率和感情用事。别说有经验的中医了,就是一个没有丝毫临床经验的在校医学生,学了诊断后,查个体,看一下巩膜,看一下肤色,问一下小便,有黄疸的话他照样能看得出!没什么大不了的!尽管我没有系统学过中西医学,但如果我现在是这个病人的接诊医生,我首先是仔细询问病史,查体,想到的是要检查肝功能,看看肝脏的代谢、合成功能如何?是急性、还是慢性损失?还要做B超,如果需要还得做腹部CT等等。因为可以引起黄疸的疾病有很多,急慢性胆囊炎、胰腺炎,胆道、肝管结石、病毒性肝炎,还有胰腺肿瘤、肝脏肿瘤或是肿大的淋巴结等等都会造成胆管的堵塞而出现黄疸,还有许多病也会出现黄疸,要明确诊断与鉴别诊断之后才能进一步治疗。性命所系,怎能如此草率!
    春节返校时我带上放在家里的毛泽东选集,在途中我看了他老人家的这两篇文章——《实践论》和《矛盾论》。我不断的看书,不断的思考,我试图寻找到答案。
  我渐渐的发现,我们接触到的许多信息是不真实的,有很多是主观想当然的,虚假的,混淆视听的。我开始怀疑。为什么我以前从来就没有想到过要对中医表示怀疑呢?!直到现在,念完了大学,我才开始有勇气怀疑!当然,不止是对于中医,还对很多的事情。
    现在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在说,中医有数千年的历史,积累了许多的宝贵经验。这绝对没有错!但这些经验只是毛胚,是有瑕眦的,没有经过扬弃是不能在大生产的工业化社会得到传播和应用的。更何况都已经是信息时代,后工业化社会呢!所以,早在上世纪的50年代,政府明确批示,现在要的不是中医学习西医,要的是西医学习中医!朱良春认为,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的关键是西医学习中医!也就是说,要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实现中医药学的飞跃。上世纪已经有不少医家是有这种真知灼见的,如姜春华、叶橘泉、章次公等等,但这些人都受到那个年代不少人的冷眼和批判。至于说现在,可能没有多少人了解他们了!还有不少人抱着一些脱离临床实际、玄而又玄的中医理论不放,穷经皓首,真辛苦啊。我现在告诉大家,杀鸡就是要用牛刀!中医这堵墙很难翻上去,要借个梯子来爬!
    其实,喻嘉言早就在《寓意草》开宗明义地说:“从上古以至今时,一代有一代之医,虽神圣贤明,分量不同,然必不能受规矩准绳,以为方圆平直也。故治病必先识病,然后议药。药者所以胜病者也,识病,则千百药中,任举一二种,用之且通神。不识病,则歧多而用眩。凡药皆可伤人,况于性最偏驳者乎……”这是喻氏鉴于时人只注重药性,而忽略病情之弊,乃痛下针砭。所以有“治病必先识病,识病然后用药”的话。至喻氏说,自古至今,一代有一代的医学,已向我们提出了医家应随时代发展而不断地改进。
    看看清代医学家徐灵胎对宋明医学的批判。“自宋以还,无非阴阳气血、寒热补泻诸肤廓笼统之谈”“袭几句阴阳虚实、五行生克笼统套语,以为用温补之地”。看看清代医家陈修园在《伤寒论浅注》中说:“是书虽论伤寒,而百病皆在其中……若读《灵》《素》《难经》不于此求其实用, 恐坠入张景岳一流以阴阳二字说到《周易》,说到音律,并及仙释, 毫无下手工夫”。
    再听听近现代的一些老前辈是怎么说的。
    “生平治医的宗旨,理论则悉宗科学新说,治疗则采用国药古方,于此从事研究,不但理无杆格,且觉事半功倍,深信依此目标研精改进,则可使中西融合,新旧孕育,产生一种更完美的医学……日本和田启十郎曰:“理论之完备莫若西医,方剂之周到莫如中医,故余视病常征以西医之理论,而用中医之药方。”著者平素研究医学不分门户,参阅中西医书及临床治疗经验,深知西医长处在理论,短处在治疗,中医则适得其反,理论不合科学而经验的药物和治法确有良效,故对中医理论决抛弃一切旧说,而专从事斩棘披荆搜求经验效方,以国药治病而以科学说理。既久,信心愈坚,窃谓欲谋中国医药之发皇舍此莫由。”(叶橘泉《近世内科中医处方集·自序》)(叶先生身前发表的最后一篇论文最后提出了三个问题,其一是“方证学”究竟是不是中医的主要特色;一是究竟如何进行中西医结合研究,既有利于中医的继承,又有利于西医的治疗。可以看出,他从未停止过思考。)
    “忆早岁肄业上海中医专校……既卒业,追随陆渊雷、徐衡之两先生,问业于余杭章太炎先生之门,倡言中医改进,举“发皇古意,融会新知”之义为大纛,其理论必须推理《内》、《难》诸经,治疗必须推翻叶天士轻描淡写之法,以为改进中医之两大鹄的。后主红十字会医院中医部十有余年,得交西医中绩学之士……上下议论,反复研讨,然后方知中土医学不进步之症结,其主要在无精密之诊断方法,故认识证象,类多模糊影响之谈,从张仲景至叶天士,岁历千百,虽名医辈出,医籍充栋,究其实际,方药针灸而外,其学理类多空谈。深知此后中医欲图改进,以求合于科学途辙,其先务莫急于学习科学诊断(当然先要明白生理解剖各种学识),然后投以积验之方,庶可以应病也。吾尝谓中医之诊断,纯凭主观直觉,始终停滞于感性得认识,并未发展理性的认识,清代伤寒温病之争,历数百年而未已,如驴转磨,如蝇攒纸,其无补于医药之进步,可断言也。学如积薪,后来居上,此学术进化之公例也。以吾医家而论,不问病灶,不究病源,纯凭辨证用药,仲景天士具有得失。”(《章次公医术经验集》)(章先生治疗数例回归热失败后,痛心疾首,深刻反思到,再不改进中医落后的诊断法,说不定50年后中医就不存在了。令我们宽心的是,还好,中医还在!因为有诸位!只不过传递到老百姓眼里的中医已经面目全非了,补肾药品满天飞,老中医绝食,大量“疗效”神奇的“祖传秘方”充斥市场,刮痧、捏脊、美容、药膳……)
    姜春华先生曾提出“时代要求我们治病要具有能够扭转截断病势,提高疗效的技能”。他认为要敢于越出雷池,从实效寻求新的理论,打破对历史人物如叶天士顶礼膜拜的颠峰论,却一度遭到了许多所谓的温病学派的笔伐。
    ……
循着这些中医前辈们的足迹一路走来,在他们的声声呐喊中,你难道会无动于衷吗?
    如果非典的流行病学没有搞清楚,就不可能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迅速控制疫情的蔓延;如果金庸先生不进行冠脉搭桥手术,他的心脏随时会停止跳动。如果傅彪不进行肝脏移植,大家很快就再也见不到他了……
    “寅恪少时亦尝浏览吾国医学古籍,知中医之理论方药,颇有由外域传入者。然不信中医,以为中医有见效之药,无可通之理。若格于时代及地区,不得已而用之,则可。若矜誇以为国粹,驾于外国医学之上,则昧于吾国医学之历史。”(《寒柳堂记梦未定稿》)
    著名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指出:“从本质上我尊重《易经》,更认同它对于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我和反对我的人的最主要的分歧是,他们中的许多人采取了这样的态度,认为既然《易经》对于中华文化有深远的影响,那就不可以批评,甚至不可以讨论,不在乎是不是它的影响里面确有一定的负面成分。我认为这个态度要不得,不能采取感情用事的态度对待科学,应该仔细分析这样重大而且有长远影响的问题……中药是中国人的祖先几千年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明重要的科学遗产之一,这已被全世界所公认。中医几千年的经验总结获知了很多药材,这些药经过近代科学的研究证明确实非常之重要。但是,中医的理论直接沿袭了《易经》的思路,而非近代科学化的。如果现在我们研究中医理论仍然坚持将二者统一起来,认为中医的理论仍要继续原来的想法,我认为中医、中医学没有前途。中医传承了《易经》中分类精简的精神,分类上坚持阴阳、表里、寒热,这虽有一定的道理,但将其看作一个整体架构的话,中医学一定没有前途。所以我们要抛弃中医的理论,因为其中掺杂有几近迷信的成分,而代之以近代科学化的方法。”(中国中医药报)
    年前正好翻看过《杨振宁文集》,他是受过一些传统文化教育的人,《孟子》是能背诵的。
    上面提到的两位,一位是社会(历史)科学家,一位是自然(物理)科学家,都是学贯中西的大家。他们对于学术的功力,我们是难以望其项背的。我想,他们应该能够比较公正的对待中国文化。所以,我现在不会轻易忽略这些观点,不会因为他们不是临床医生,就理所当然的认为他们是没有发言权的。
前些天,杨振宁教授接受央视面对面栏目的采访,提出中国人太尊师重教了,前人说过的,老师说过的,孔子、孟子说过的就是对的……我想说的是,大家要思考,凡事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不要人云亦云。世界上所有的问题都没有现成的答案,对任何现成的东西都可以表示怀疑,只要你提供的证据具有足够的说服力。
    有人会问我,搞了半天,答案找到了没?你们说呢?
    本人才疏学浅,对中医、西医都只有些感性的粗浅的认识,谈了这么多的想法,难免有不妥的地方。我的心情和大家一样,都不想中医学的发展在我们这一代或者以后如驴转磨、如蝇攒纸,眼见着许多很好的经验、疗法等任其泯灭

评分

参与人数 1得分 30 收起 理由
黄煌 + 30

查看全部评分





下一篇:[推荐]学用经方治病
传承经方

1

主题

0

积分

12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08-4-14 22: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得非常精彩,确实是如此,怎么没有人顶呢!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64

主题

1876

积分

2705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1876
发表于 2008-4-16 16: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着实不 错,可发表了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7

主题

6833

积分

393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6833
QQ
发表于 2008-4-16 19:34:1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833

积分

45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833
发表于 2008-4-18 13: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确是篇好文!作者是楼主本人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1

主题

11万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管理员

传承经方靠大家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16725

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08-4-19 17: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土豆是我的同学也是黄老师的弟子,现在是南京中医药大学文献研究所老师。
传承经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0

积分

0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08-4-27 18:31: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主题

499

积分

1232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499
发表于 2010-3-27 20: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的确是作了深刻思考,其实我们热爱中医的人士哪个不曾连续的思考很多年呢?我感觉,医源于道,无论是<黄帝内经>也好,<神农本草经>也好,应该窦是上古有内证能力的有道之人把他们对宇宙观察,对生命(包括动植物)的思考,总结下来了.我们现在没有那样的能力,只好从所谓的现代科学去研究祖宗留下的东西是否合理,这样的思维是否存在问题?,我手头上有熊春锦写的<道医学>,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内证观察笔记>,都是道家人物出的书,其中<笔记>作者写出了他服用小柴胡汤能在体内形成个临时的"太极器官",代替部分肝胆的生理作用,还说了几种单味中药的体内的循行(归经)路线,也对一些西药的服用反应记录了下来,武当山一位道长也无私的把他内视的感觉写成了书(我有电子版),都在说明我们祖先的确有这样的能力.但毕竟我们修炼太难,只好用后天智观学习,而不具备先天的慧观能力(所谓智观慧观是引用熊春锦大师的用语),无论谁反对中医,哪怕他名气再大医术再精,也不能抹杀经络/天人合一等充满大智慧的中医理论吧?那样只好叫他也去修道了.中医现在处于末法的时代,出路在何方?真理往往只掌握在少数人中,道家有如此修养的人能否振臂一呼?世俗人看李一认为是为了钱,可惜他在上海演示的胎息功了.心情沉重,语无伦次,先说到这里,望各位指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646

积分

29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646
QQ
发表于 2010-3-27 20:25:10 | 显示全部楼层
相信每一个内心热爱中医的人都曾经深刻地思考过这些问题。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现在的中医处境尴尬,进退维谷。所以我也不想那么多了,和黄师学些实用的东西,尽可能地解决临床问题吧,毕竟疗效才是硬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0

积分

12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生命是一种感觉。

积分
0
QQ
发表于 2010-5-8 19:32:07 | 显示全部楼层
疗效才是硬道理,经方毕竟是数千年中国人亲身尝试而得出的经验结晶,我们为何要用西方所谓的那一套理论科学质疑我们的宝贝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0

积分

12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生命是一种感觉。

积分
0
QQ
发表于 2010-5-8 19:37:35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是中药只要辩证正确,对症下药,便能药到病除,西药的副作用太多了
中医是治病的人,而西医是治人的病
我要是相信一个东西,便会迷恋到底,我相信我们伟大的传统文化,尽管它现在遭到很多非议,可是存在即合理,我们的传统存在了数千年,不是西医所能比拟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4

主题

4727

积分

2597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腌老黑豆的脚后跟。

Rank: 5Rank: 5

积分
4727
QQ
发表于 2010-5-16 20: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楼主(gugu) 的帖子

我无语,疗效是硬道理,在基层的我默默关注,跳大神的又是比医生更有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338

积分

502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338
发表于 2010-9-10 21: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其他的我不多说,关于姜春华的截断扭转学说,我曾下功夫研究,因为我的专业就是温病学,我认为是姜春华没吃透叶天士关于卫气营血论述的精神。这里只简单说一下,叶氏关于卫气营血四个阶段的论述,目的是告诉大家每一个阶段的生理病理都有不同,故治法也有不同(不同之处略过,可以参考赵绍琴讲座),所以不可能卫分证而提前以气分证的治法,气分证以血分证治法,甚至提前用清热解毒,来实现所谓的截断扭转。之所以姜氏提出截断扭转,看似有一定道理,是因为在临床上,卫气分证同时并见的时候多于卫分证单见的情况,而仔细研究姜氏所说的截断扭转,正是运用在已出气分的证候,也就是说,运用截断扭转取效者,必定已见气分证,不信大家可以仔细体会。所以姜氏的说法仍在叶天士的范围内,只是取因没吃透叶氏精神,反指摘叶天士,因为他没弄懂一件事,叶天士从来没说过卫气营血是按次序传变,他只是指出了各个阶段的治法而已,而这治法是不变的。上过中医临床的就该知道,若病仅在卫分,风热在表,用苦寒清热会有什么结果,所以赵绍琴所某某没上过临床,才会开那样的黄腔,反认为是破而后立。我说这个并不是反对中医创新或是革新,我只是想说在没吃透传统中医精华的时候,奢谈创造,那是不可取的,而且从源到流,从哲学基础到思维方式,中西截然不同,所以要将两种理论水乳交融,我个人认为是不可能的,在局部或个别地方二者有相通之处,但主流仍是殊途,在临床实践中两者可以合作,协同,但这不叫中西结合,中西医结合无疑是失败的。西医直观,中医思辩,故前者易于接受,所以中西结合的结果就是背中向西。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0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0-9-13 22:04:2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作者说的也不完全对,可能有些东西作者还没了解到,就以偏盖全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9

积分

21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19
发表于 2010-9-15 03:36:01 | 显示全部楼层
恕本人无知,请问土豆到底有什么杨振宁不懂的及有什么他还没有得到的?!中国人没有神化孔孟,但当今世界多少这教徒那教徒对其教主是绝对地神化,杨名人要为人师的话,全世界不知有多少亿人排在中国人前头啊!哪里就轮得到中国人了呢?

有名不等于有学问,有一曲之知不等于可语大道,对医学这个问题病人和医生都比杨、陈更有发言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6

主题

2289

积分

85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289
发表于 2010-12-31 11:45: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和经方的产生必定有他高超的理论支持,绝非某些人所说的是 长期经验的总结。
但 可惜的是这高超的理论我们现在已经不得而知了
生死有命 富贵在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0

积分

21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1-2-28 14:26:36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今世道,金钱为君,中医之困,在于不挣钱。然而,正因为不挣钱,所以只能存在于民间,存在于穷人之中,虽然很多人想灭掉他,但因为穷人毕竟是大多数,要灭掉他也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684

积分

1145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

Rank: 1

积分
684
QQ
发表于 2011-3-7 21:35:20 | 显示全部楼层
“某中医杂志曾发表过一篇广东中医治疗重症肌无力的论文。其中重症肌无力危象的抢救措施是中药治疗结合激素、无创呼吸机等现代医疗方法。文章指出,这些现代医疗措施的采用是为使用中药争取时机!中医方法是某补气胶囊(黄芪、党参等制剂),口服,一次2#,一天两次。得出的结论是中医抢救重症肌无力危象是成功的,有多少例……
    《碥石集》中记载了广东中医治疗非典的医案。一患者,西医补液,抗炎,热不退,某名医开始干预治疗,使用的是芳香化湿解毒之类的药,热没有退,后来抗生素改用泰能、稳可信(抗金葡菌)、大氟康(抗真菌),(这是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最强的三种抗生素),中药略有调整,但热仍然不退,便开始逐步停西药,最后全停,中药一直不停。最后热退了。结论是中医治疗非典的效果并不逊色于西医。这是我对书上记载的治疗经过的回忆,印象中,中医的作用似乎不那么确切。”
      对于此等事情我也一直持怀疑态度。我是广中医毕业 的,但是我我对我们学校或者附属医院的水平(包括经典教研室)从来就不太心服。楼主观点不错,当今之中医界固步自封的人不在少数,有大眼界者凤毛麟角
吹尽狂沙始到金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0

积分

43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1-3-9 13: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没看到思考的结果和论点,没看懂,不知楼主想表达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0

积分

5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QQ
发表于 2011-3-15 17:59:52 | 显示全部楼层
顶!!
路还在继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0

积分

56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1-3-20 12:34:3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经验
学无止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641

积分

105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641
发表于 2011-7-6 13:51:27 | 显示全部楼层
余秋雨:说中医不符合科学,就像说周易和楚辞不符合英语语法。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族群就是在中医的护佑下繁衍至今的。天下最让我生气的事,是拿着别人的尺度说自己的祖祖辈辈都活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173

积分

111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杨涛

Rank: 2

积分
173
发表于 2011-12-31 13:31:0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土豆学中医的心路历程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2245

积分

129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245
发表于 2012-2-1 14:38:28 | 显示全部楼层
开阔了眼界。读后

中医能延续2000多年,自有其存在的道理。怎么去证实其合理性?这是一
二、中医今后如何发展,是另一个问题。

两个问题混在一块讲,不容易说清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

主题

3480

积分

1530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3480
发表于 2012-3-18 09:18: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上面提到的两位,一位是社会(历史)科学家,一位是自然(物理)科学家,都是学贯中西的大家-------都是数典忘祖的人!

建议楼主, 不妨去看看钱学森对中医的观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0

积分

137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2-3-23 16:56: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去研究一下胡老的观点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31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2-5-6 21:5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别人的观点是别人的,自己的观点才是自己的。学得越多才能越谦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64

积分

880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364
发表于 2012-5-7 16: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要是能把中医讲明白,老百姓也接受,太容易让人晕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0

主题

3649

积分

1419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呼吸顺畅,是我努力要

Rank: 5Rank: 5

积分
3649
发表于 2012-6-25 18: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天之君子 的帖子

天之君子:中医和经方的产生必定有他高超的理论支持,绝非某些人所说的是 长期经验的总结。
但 可惜的是这高超的理论我们现在已经不得而知了 (2010-12-31 11:45) 
同意。可以试着寻找。
呼吸顺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5

主题

9651

积分

5505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9651
发表于 2012-6-25 19: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是明确地给出了艰苦思考所得的答案的。看来明白的人不多。

唉,只有叹息。

拂净黄砂始到金,奈何郎心顽似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491

积分

162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491
发表于 2012-7-4 20:37:3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表示我看不懂作者想表达的意思。。。。[s:18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0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2-7-11 18: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难得难得 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5

主题

9651

积分

5505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9651
发表于 2012-8-23 18:25:28 | 显示全部楼层
循着这些中医前辈们的足迹一路走来,在他们的声声呐喊中,你难道会无动于衷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2003

积分

252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003
发表于 2012-8-25 21:58:56 | 显示全部楼层
[s:18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0

积分

48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QQ
发表于 2012-9-20 20:56: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西医各有各的优势,临床上综合运用效果还是不错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850

积分

492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850
发表于 2012-10-2 11:49:0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文章可以作为研究论文发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1267

积分

892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267
发表于 2013-1-23 23:4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兼答小土豆及楼上各位:
黄师说:只有经过黑暗摸索的人才知道光明的可贵,只有在学习中医过程中苦闷的人才能感受经方医学的清新与简洁。
以黄师的体质理论入门中医学。学一学经方,用一用经方,再来发表意见?
小土豆作为非医攻读中医学的才子,这一篇帖子是近6年前发表的。这么长时间过去了,应该有新的感受了吧!能不能再次抒怀,为同道共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867

积分

727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867
发表于 2013-1-31 14: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r109 的帖子

r109:作者是明确地给出了艰苦思考所得的答案的。看来明白的人不多。

唉,只有叹息。

拂净黄砂始到金,奈何郎心顽似铁。
....... (2012-06-25 19:23)
我真是有点不知其所云,不过这位可以成为中医的掘墓人!!!!其实真正的中医您老又懂多少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8

积分

40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38
发表于 2013-2-18 14:50:28 | 显示全部楼层
让自己的脑袋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乱了;
重新梳理一下自己的草场和围栏,就安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0

积分

78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3-9-9 14:39:25 | 显示全部楼层
余秋雨大师的观点精辟[s:19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3217

积分

4547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曲洪波

Rank: 5Rank: 5

积分
3217
发表于 2014-4-9 09: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思路是现在绝大多数的人不能接受的,但他确实写出了真理性的东西,曲高和寡在这里是显现了。顶。。。。。。。。。
曲洪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5

主题

9651

积分

5505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9651
发表于 2014-6-24 21:56:48 | 显示全部楼层
重新拜读,再次思考。
该重新给“中医”作个定义了,因为很多东西该从中医里摈弃了,很多人该从中医队伍里剔除了。
这很难很难,也许永远无法完成,直至中医消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409

积分

629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独游于天地之间,而不

Rank: 2

积分
409
发表于 2014-6-26 23:52: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r109 的帖子

r109:重新拜读,再次思考。
该重新给“中医”作个定义了,因为很多东西该从中医里摈弃了,很多人该从中医队伍里剔除了。
这很难很难,也许永远无法完成,直至中医消亡。 (2014-06-24 21:56) 
时过几千年,中医入行的标准依然很低······考核标准和体系根本就从来没有

从来中医都是谋生的手段

所以我希望有一天,也像日本那样,只有取得临床医师资格后,才能考中医师

毕竟中医代表了国粹,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做的

师承也好,民间医也好,什么一技之长也好,应由政府医管部门执行考核

医学不应该是营业谋生

而是及其严格的学科
鼹鼠饮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865

积分

1739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865
发表于 2014-6-27 09:56: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人現在已經沒有時間再思考這些問題﹐也可能對我實在不重要﹐要有這時間﹐我是一定去多讀幾遍經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056

积分

3255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056
发表于 2014-7-3 13:40:20 | 显示全部楼层
久入医者,还是应该读一读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866

积分

1469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866
QQ
发表于 2014-9-4 16:58: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杨,老鹰有时飞的比鸡低,但是从来没人怀疑它搏击长空的能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0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5-8-24 17:48: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八年前,我也这么写过,现在,不这么看了,为什么?因为中医、西医您都不懂,所以就这么个写法。如果有信心,坚持十年学中医,看看怎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338

积分

502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338
发表于 2015-8-30 20: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次看了楼主的文章,也看到我的回贴。算来前后相隔4年多,这几年来,我一直在中医门诊,从未开过打针输液的,现在每天门诊量在七十人左右,纯中医,纯辨证论治,因为我一点不懂西医。我想说的是,连传统的东西都没吃透,怎样创新?另外,说句看似狂妄但却是事实的话,章太炎虽是国学大师,但毕竟不是医生,理论和实际是不同的,我看过他的论医集,并不能很好指导临床,至于杨振宁就更不知中医了,所以他说的话更不可信,就算他有十个诺奖,对自己不熟悉的专业领域也不可指手划脚,这不是科学家应有的态度。还是一句话,传统的辨证论治你吃透了,你就是一个中医高手。另外日本的方证在很大程度上纠正了某些脱离实际的空谈,但方证对应在很大程度上也有僵化思想的弊端,我曾沉迷于此两年多,现在走出来了,认为方证应与传统的理论相结合,以西医病名去套中医方药很可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338

积分

502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338
发表于 2015-8-30 20:45:44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再举个我的案例,就是关于黄疸的,楼主黄疸要先作检查,查清楚到底是何病再作治疗,我举双手双肢赞成,只是楼主言语中流露出的对中医轻视让我觉得如鲠在喉。三个月前我接一病人,此人三十出头,以前一直在我处诊治,这次一来,身黄面黄巩膜黄,黄得放光,我一看,也是楼主那心态,给他说去肝胆住院,他说他正是从肝胆科出来的,因为肝胆科的医生说他治不了,因为诊断不明,一看肝功,转氨酶1000多,具体数值我记不得了,但如果大家不信我可以叫他把检验单贴出来,病人听说后也很气愤,突然就想到我,然后断然出院到我这里来,舌胖大苔薄黄腻,脉沉滑,我用茵陈五苓散,重用茵陈至100克,再加活血化瘀药,服药一个月后,黄疸几乎完全消退,接着再服,到两个月多一点的时候,查肝功完全正常。我用的就是传统辨证论治,我完全赞成先西医诊断清楚再说治疗,但我不明白的一点是,肝炎、胆囊炎、胆管阻塞性黄疸、胰腺,这些西医疾病哪一个可以用茵陈五苓散,或者说如果辨证为茵陈五苓散证,上述不同的病种是否可以用同一个处方,楼主可否告诉我,因为我到现在也不知道他到底是上述疾病的哪一种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0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5-9-21 17: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确实临床疗效确切,确实有规律可循,不是随便开方就有疗效,自有它的道理存在,但要掌握它理解他规范它确实也很难。这正是其魅力所在。我爱中医,这就足够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2-22 16:16 , Processed in 0.282387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