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李国栋 于 2019-3-13 06:35 编辑
发烧,是人体抗御邪气的反应。人体内的邪气,常见的是水湿(水气),痰饮,瘀血。感冒(伤寒)所导致的邪气,就是水气。人体感受风寒,为什么会有水气呢?这是人体内外的温度差造成的。体外温度低,体内温度高,体内温度高的津液流经温度低的体表时,在人体皮肤内就会出现水气。这就像冬季乘车,车窗玻璃内面会出现水雾一样,是车内外的温度差造成的。车窗内温度高的空气流经温度低的玻璃内面时,在玻璃内面就出现水雾。水雾必须清除,车窗玻璃才能透亮,否则玻璃内面的水雾会越结越厚。人体皮肤内的水气,也是皮肤内的暖津液,遇到凉皮肤变成的。津液是有机物,也是正气;水气是无机物,也是邪气。故人体感受风寒而在皮肤内出现的水气必须祛除,病痛才能解除。祛除皮肤内水气的方法就是保暖促汗,汗出才能使皮肤内的水气散发开,并随着血液循环从尿液中排出体外。皮肤内的水气不能得到发散,就会出现表部的病痛,如发热恶寒、头项强痛、身体疼痛、关节疼痛等身体表部的痛楚。
人体抗御邪气的物质,是血液。“伤寒”之“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是发于表部血液充实者。表部血液充实,表现为脉浮。脉浮则动脉压力增强,血浆渗出脉外增多,则脉外津液增多。津液(正气)与水气(邪气)分争有力,则发热恶寒。发热,是正邪分争较强的表现,这是由于津液充盛,正气欲祛除邪气,但是邪气也充实,因而正气一时还不能将邪气祛除,于是表部产生了严重郁滞,故而发热,甚者则表现为一身尽痛、呕逆、脉尺寸俱紧。水气在表,正邪俱强,必然发热恶寒。病人全身恶寒,皮肤却发热,这是因为皮肤内的水气进入骨髓了,如11条:“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就是发热恶寒的太阳病伤寒。太阳病伤寒是水气进入骨髓,所以必体痛(一身尽痛,包括腰痛、骨节疼痛)。水气进入骨髓的原因是,正邪在表部分争,不能得汗(无汗),水气不能向外走,便被逼进骨髓。骨骼属表,所以骨节疼痛属表证。水气越重,恶寒越重。只有将骨髓中的水气祛除,恶寒才能得解。这就是“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的机理。
“伤寒”之“病有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是发于表部血液不充足者。血液不充足,则表现为脉不浮。脉不浮则动脉压力没有增强,血浆渗出脉外没有增多,则脉外津液没有增多。津液(正气)与水气(邪气)分争无力,则无热恶寒。无热,是正邪分争无力的表现,这是由于津液不充足,则表部郁滞不重,故而无热。水气在表,邪强正弱,必然无热恶寒。病人全身恶寒,皮肤却是温暖(无热)的,这是正邪分争较弱,故而无热。
恶寒和畏寒不同。病发于阳之恶寒者,皮肤发热;病发于阴之恶寒时,皮肤温暖(体温正常)。畏寒者,皮肤发凉。
“伤寒”之脉浮,为人之阳气浮。常人“伤寒”脉浮,必为受到天之阳气的感应。天之阳气盛壮时,为巳午未之太阳时,故而“伤寒”之太阳病,多为发热恶寒之太阳证。所以说,病发于阳,是发于白昼;病发于阴,是发于黑夜。这样说,才更为合理。因为日落天黑则天之阳气由阳入阴,人之阳气也由表入里,病发于黑夜时,人之阳气不能得天之阳气相助,人体调动不出足够的卫气出表抗邪,因而正气与邪气在表部分争无力,故而无热恶寒。日出天亮则天之阳气由阴出阳,人之阳气也由里出表,病发于白昼时,人之阳气能得天之阳气相助,人体能够调动出足够的卫气出表抗邪,因而正气与邪气在表部分争有力,故而发热恶寒。病发于阳者,多为发于太阳病时(也有发于阳明、少阳病时);病发于阴者,多为发于厥阴病时(也有发于太阴、少阴病时)。发于厥阴病者,多有气上冲胸的表现,这也是桂枝汤证的表现。桂枝汤用于太阳病中风之发热恶寒者,法当温覆令汗出;用于厥阴病中风之无热恶寒者,不可发汗,因为无热恶寒者阳气弱,不应发汗损阳。无热恶寒者,到六日自愈时,也不会发热,因为阳气不足,无力发热。发于太阳病巳午未(9点至15点)时辰上,阳气甚强,人体反应也甚强,所以表现为“发热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发于厥阴病丑寅卯(1点至7点)时辰上,人体内之谷气几乎耗尽,阳气为弱,人体反应也为弱,所以表现为无热恶寒,无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
发于阳者,阳气为强,七日愈;发于阴者,阳气为弱,却为六日愈。这是难以理解的。只有联系发病时辰,才易于理解。所谓一日,应是一昼夜。发于太阳病巳午未(9点至15点)上,需要经过一整夜,到第二日天亮后,才能算是一日。而发于厥阴病丑寅卯(1点至7点)时辰上,已经过去了当日的半夜,再到当日天黑以后,就算是一昼夜了。这样算来,病发于阳和发于阴,都是6日行其表部经尽则愈。只有当邪气停在表部,没有传里的情况下,才有6日自愈的一般规律。而当邪气传里以后,就没有6日自愈的一般规律了。第8条说的很清楚:“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太阳病,头痛,是病在表部的特征。发于阳,七日愈,是邪气经过七日,行其表部经界尽了,也就是在七日期间,正邪在表部分争,正气渐胜,邪气渐衰,七日邪气在表部衰尽,故自愈。假如是邪气进入里部行完六经络,必然应有里部症状。
11条:“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这是太阳病中风的一种表现。如12条:“啬啬恶寒……桂枝汤主之”。啬啬恶寒,就是身大寒。这是太阳病中风,热在骨髓,故而汗自出,汗出则感觉热,病人则欲揭开衣被,但是揭开衣被就马上感觉到身大寒(啬啬恶寒),又赶紧盖严衣被。盖严衣被还是汗出身热,所以反而不欲近衣。病人不敢揭开衣被,又不想贴近衣被,只好用手撑着衣被,使衣被跟身体隔开一些距离,就是身大寒反不欲近衣的表现。11条“寒在骨髓”和“寒在皮肤”之“寒”,都是指水气。如41条:“伤寒,心下有水气,咳有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此“寒去欲解”之“寒”,就是指心下水气欲解。139条:“太阳病,二三日,不能卧,但欲起,心下必结,脉微弱者,此本有寒分也。反下之,若利止,必作结胸。”此“本有寒分”之“寒”,也是指本有水气。
|
上一篇:旧帖重发《伤寒论》条文辨析下一篇:大论浅析(第六条)------为温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