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3868|回复: 21

经方与时方

[复制链接]

15

主题

0

积分

0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18-9-30 19: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张仲景,一个千古不朽的名字,一个永远锲刻于中医学殿堂顶端的名字,一个惠济后世无穷力量而令中医学人引以为傲的名字,一个以天才的智慧加上具有鬼斧神工神奇之力的名字。《伤寒论》的横空出世,不是张仲景的一时心血来潮,也不是他为博名出位而写的泛泛之作,而是仲景愤世嫉俗、悲天悯人、针砭时弊、提纲挈领的警世恒言。蕴含了他数十年立足临床、注重实效的良苦用心,《伤寒论》的问世,终结了汉以前空谈医理、疏于临证的弊端,将治病、辨证、思维、方药、疗效、剂量、剂型、煎法、服法、宜忌、预后揉合于一书之中,千锤百炼,炉火纯青,堪称证治之全书。其虽以《伤寒论》命名,实则能治诸病,只因万病先起于伤寒而己。张仲景与《伤寒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那么,说伤寒,就必须说经方,经方之名,古己有之,而不是今人新创的名词,它在当时专指汉代以及汉代以前用之有效的经验方,如经方十一家等,可惜由于历史原因而大部分失传,所仅见者唯有仲景收于《伤寒论》中之方,方虽二百多首,药虽一百余味,但法度森严,不容任何人做任何任意的增减,巧夺天工,自然天成。并且方中绝大多数是植物药、寻常药,极少动物药、昂贵药、稀奇药,可见经方本是为劳苦大众而设,为治病救人而设,为广泛普及而设!经方,经验之方,经典之方,虽载于仲景之书,但并非全为仲景所创,而是仲景将本朝以前己流传千百年而方证、药证均明晰确凿之方再经自己在临床上验之有效,才以六病的形式分列于条文之后,便于医者诵记、学习,也就是说,仲景即是收集整理者,也是发明创造者,因为他写出了《伤寒论》这部旷世神作。经方的核心是方证与药证,如果没有这两个先决条件,与后世方无异。方证,用方的证据,药证,用药的证据,这两个核心是实在的,病虽千变万化,方证、药证却始终因证而设,就好像孙悟空虽变化多端,而杨二郎手中之神箭却让其立现原形。如小柴胡汤证,即有少阳证之口苦、咽干、目眩,又有柴胡证之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因此,临证只要见到有上述症状者均可投予小柴胡汤,而不论何病,其方后加减乃是药证之临证活变,有是证加是药,无是证减是药,加加减减,均出自仲景心法,而非乱枪射乱鸟,故用经方者,最好以仲景加减为标淮,因为这是最好最规范的药证。时方,唐代以后方书所载之方,医学自唐代以后,遵古者少,创新者多,犹如武林门派,少林、武当、崆峒、天山,各自都有秘籍和绝招,谁高谁下,难以定夺。医学也是一样,书籍浩如烟海,方药数以万计,一病之下统数首方剂,都可能有效,但都无高效。究其原因,方证、药证不明确!并且医者以自己的经验加减,缺少法度,因而疗效平平,除了少数道法高深者,一般人大多效失参半,凡是走过时方这条路的人都对此深有体会。虽然有人提倡经方时方结合,但必须是方证、药证比较明确之方,如血府逐瘀汤、补中益气汤、二妙散、平胃散、温胆汤等少数方,如果经方与任何时方都可以结合,那岂不成了乌合之众,反而有画蛇添足之弊,不如不结合。因此,学用经方,还是老老实实按方证这条路走,仼何无益于临证实践的奇谈怪论只能扰乱視听、干扰思维。医学这条路上从来不缺乏高谈阔论自以为是的演说家,缺少的是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奋勇向前的实践者。注:和为贵,鉴于经方时方的争议话题很多,为避免过多争论,本文涉及经方时方利弊的敏感字句以及该说而没说的内容,实为不得己而为之,故难免片面与浅薄,尚希谅解。




上一篇:囊肿痤疮
下一篇:“经方”一词的原义

179

主题

1万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博士生

纯青经方焰 继开铸精诚

Rank: 6Rank: 6

积分
11514
发表于 2018-9-30 21:48:52 | 显示全部楼层
汉以前空谈医理


  医理对民众“日常摄养、疾病预防”没有指导作用?
  个人认为《黄帝内经》对人类健康的价值不亚于《伤寒论》!
  仅{上古天真论}就是防治现代慢性生活方式病的纲领和利器,实质上与西医的“生活方式干预治疗”相同。

  研究表明,在预防疾病上投入1元钱,能节省医疗花费8元钱。
  即使经方非常便宜,得病再治的成本也远远高于防患于未然!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的“健康生活方式”是减少病痛发生,节省个人与社会医疗成本的最佳途径。
  世界卫生组织广泛调研的结论是:“如果人们平衡膳食、适度运动,80%以上的冠心病、百分之90%以上的II型糖尿病、以及1/3以上的肿瘤(中国的肿瘤病60%与生活方式相关),都是可以预防的”。

  而《黄帝内经》中摄养防病的基础理论,对人们的生活实践有切实的指导作用和巨大的现实价值!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中的提出的<七大养生原则>:“法于阴阳、和于数术、起居有常、饮食有节、不妄劳作……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是从根本上缓解现代人生活方式病,减轻已患病者痛苦和增加其治愈率,最“简便廉验”的“灵丹妙药”。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现在“健康中国”已经成为“国家战略”,明确的提出要从“以治病为中心”转为“以健康为中心”。
  推广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当代医生的重要职责,有不少卫生部健康教育科普专家在各大媒体上不遗余力的宣传!

[center][/center]

[center][/center]

[center][/center]

[center][/center]

[center][/cente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4901

积分

365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4901
发表于 2018-9-30 23: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高山 于 2018-9-30 23:18 编辑

作者一心歌颂经方,当然很好。但是你说经方就是经验之方,是欠考虑吧?还有,你说汉以前空谈医理,这是谁告诉你的?你又说,仲景方不是仲景独创,那是从哪里来的?仲景通神了吧?如果说仲景所用之方在民间早就有了,那怎么能说汉以前空谈医理呢?

一个中医,思维必须严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4901

积分

365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4901
发表于 2018-9-30 23:34:24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时方,不过是指未经辨证,而单靠经验用方。经方与时方的区别,只在于辨证与不辨证。时方就是不辨证的经验方。

说唐以后的医方就是时方,这是臆说。凡是辨证用方,都是经方。

中医历史上,本来就存在着不辨证而用药的方法,在民间流传就叫做时方,汉以前就有时方。但这种经验方(时方),后来被纳入辨证体系,就演变成了经方。张仲景通过《伤寒论》,给出了一个经验方(时方)演变进化为经方的过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0

积分

0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0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 10:53:33 | 显示全部楼层

RE: 经方与时方

梦回杏林 发表于 2018-9-30 21:48
  医理对民众“日常摄养、疾病预防”没有指导作用?
  个人认为《黄帝内经》对人类健康的价值不亚于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0

积分

0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0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 10:57:27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人否定《黄帝内经》的学术价值与临床指导价值!可笑的是,当中国人得病而饱受西医治疗而不愈时,理论家与养生家哪里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0

积分

0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0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 10:58:51 | 显示全部楼层

RE: 经方与时方

高山 发表于 2018-9-30 23:16
作者一心歌颂经方,当然很好。但是你说经方就是经验之方,是欠考虑吧?还有,你说汉以前空谈医理,这是谁告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0

积分

0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0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 11:28:11 | 显示全部楼层
张仲景是经方的集结者也是创造者,但经方不全是仲景的功劳,《伤寒论》才是张仲景的创举,仲景在自序中己经说明,汉代医生如若不是空谈医理,那为何疗效如此之差,为何置经方于虚无而不用而各承家技,始终顺旧?偏要等到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而著《伤寒论》来警世醒俗,并且自信地说: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精通临床的医家都在干什么?经方就是经验方,但必须是汉以前方,如果晋唐以后方都可视为经方,那么药王的书应该叫《千金经方》与《经方翼》,不要将经方的范围无限扩大,再高明的医生既使把后世方用的出神入化,或者自创高效方,但想达到经方的高度,恐怕没人敢说:我这就是新经方,只能说羽翼,不能说就是。中医混沌己久,各有各的理,走自己该走的路,不再争辨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1694

积分

3158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1694
发表于 2018-10-1 12:05:30 来自手机发布 | 显示全部楼层
杏林老师所言极是。我刚接触经方时,立即被强大的经方吸引,可是后来越来越觉得方以外的法,才是伤寒论的精髓。兵者,危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用药亦危事。上兵伐谋。攻城陷阵,百战百胜,不足道。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值得追求的目标。比如产前疾病,好多都是因胎而起,产后自愈。还有儿童青少年慢性病比如过敏,他们身体快速发育,阴阳还没有稳固平衡,随着身体发育适当锻炼,阴阳自和自愈可能性非常大。再如肥胖的阳虚者,减肥也是一个很好的实现阴阳平衡的方法。这是一个亡津液去痰饮的过程。诸如此类不胜枚举。求同存异,去伪存真,我们要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希望光大经方。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179

主题

1万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博士生

纯青经方焰 继开铸精诚

Rank: 6Rank: 6

积分
11514
发表于 2018-10-1 12:29:14 | 显示全部楼层

RE: 经方与时方

本帖最后由 梦回杏林 于 2018-10-1 14:36 编辑
何锋斌 发表于 2018-10-1 10:57
没有人否定《黄帝内经》的学术价值与临床指导价值!可笑的是,当中国人得病而饱受西医治疗而不愈时,理论家 ...
  没有人否定《黄帝内经》的学术价值与临床指导价值!可笑的是,当中国人得病而饱受西医治疗而不愈时,理论家与养生家哪里去了?。
  现在说的“西医”是指19世纪中叶以来的包含众多科学内容的西医。
  在明末清初“大航海时代”到来,导致烈性传染病传入国内并流行的时候,现代西医还没有诞生,如果经方医学能够较好的解决当时的实际问题,怎么会有{温病学}和[温病方]的应运而生呢?
  而当今“慢性生活方式病”已经取代“感染和外伤引起的疾病”成为“现代疾病谱”的“绝对主角”,在此背景下,“养生防病”的作用更大,还是“方药治疗”的作用更大,不言而喻。

  面对现实是一种清醒与勇气,没有什么可笑的。
  中医学是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实践科学,历史的精华必需全面深入的继承,也要重视新生的辨证体系、医理治法与临床验方,还要“衷中参西”,在坚持中医学思想理论的基础上吸纳现代医学的有用成果。

  “发皇古义、融会新知,取长补短、继往开来”应该是中医学的精神和中医人的胸怀!
  以此来习用和总结经方与时方,有利于个人的成长与中医学的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9

主题

1万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博士生

纯青经方焰 继开铸精诚

Rank: 6Rank: 6

积分
11514
发表于 2018-10-1 12:56:14 | 显示全部楼层

  比如《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
  真是“方简便廉验,证准确实在”,循而用之,可解燃眉之急,因为谁都难免偶尔饮食过量。
  但如果一个人“长期嗜食肥甘无度”,长出了“大肚腩”,形成了“大柴胡体质”,那是选择长期小量或者间歇性的服用[大柴胡汤],下腹中之实、缓心下满痛(疏肝清胃、通腑泻浊),加速排出多吃的饮食好,还是养成并乐享有节制的健康饮食习惯好呢?
  哪种选择能够从根本上纠正这种“大柴胡体质”,避免它所带来的代谢病风险?
  哪种选择的经济负担更轻(合理饮食:对社会来说低碳环保、对个人来说节省餐饮和医药开支)?
  哪种选择对当事人的综合效益更大(纠正不良饮食习惯能:减除一天两三次大便的麻烦,节省每天煎药的时间,无需承受经常服药的不佳口感,避免多食多排对机体或多或少的损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0

积分

0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0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 17:31:32 | 显示全部楼层

RE: 经方与时方

梦回杏林 发表于 2018-10-1 12:56
  比如《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0

积分

0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0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 17:39:24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次重申,《伤寒论》为临证而生,经方为治病而设,治在当下,只求是什么,至于为什么以及保健养生,是医经派应该重点研究的事,一个临床医生,把经方用熟就很了不得了,其他的事,等有时间和精力再考虑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4901

积分

365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4901
发表于 2018-10-1 21:57:18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古到今,都是良医少而庸医多,这有什么奇怪?但你不能仅凭这一点,就说只有仲景行,而其他医生全都不行。仲景只不过是一个代表,每一个时代都有相当的良医在。你不知道的不一定不存在。

方伎有四家,经方是一派,怎么可能单指仲景一人?仲景只不过是留下了他的书,而其他医家没有留下书而已。他们虽然没有 留下书,但他们留下了方,被仲景所收集。

仲景博采众方,就是经方。后世许多医方,也是上古流传下来的。比如《千金要方》也是经方啊,为什么要叫做《千金经方》?《伤寒论》也没有叫做《伤寒经方》啊。所以,思路要开阔一点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0

积分

0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0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 13:55:01 | 显示全部楼层

RE: 经方与时方

高山 发表于 2018-10-1 21:57
从古到今,都是良医少而庸医多,这有什么奇怪?但你不能仅凭这一点,就说只有仲景行,而其他医生全都不行。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9

主题

1万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博士生

纯青经方焰 继开铸精诚

Rank: 6Rank: 6

积分
11514
发表于 2018-10-2 14:56:05 | 显示全部楼层

RE: 经方与时方

何锋斌 发表于 2018-10-1 17:39
再次重申,《伤寒论》为临证而生,经方为治病而设,治在当下,只求是什么,至于为什么以及保健养生,是医经 ...
  再次重申,《伤寒论》为临证而生,经方为治病而设,治在当下,只求是什么,至于为什么以及保健养生,是医经派应该重点研究的事,一个临床医生,把经方用熟就很了不得了,其他的事,等有时间和精力再考虑吧。

 越是基层和社区的医生,越应该是“全科医生”,越应该把“一级预报”放到工作的首位,越需要掌握和宣传“防病保健”的知识能力。
  因为这是草根民众最切实的需求,大部分患者都不愿意看病时被医生3句话2付药就打发了,更想了解得病的原因和预防调理的方法,医嘱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提高诊疗效果,而且能让民众在患病过程中学会健身防病的技能,更能实现一个医生的价值。

  “营养”和“运动”及“心理”是健康的“三大基石”,“饮食劳逸情志”方面的摄养本来是中医的强项,可惜从当今基层中医师的培养和成长过程上看,就缺乏“饮食摄养、导引按跷、情志调畅”这方面的知识能力构成,思想意识上更是缺乏足够的重视。
  反而是西医认识到了“生活方式干预”对于现代慢性生活方式病治疗中的重要作用,积极的施行于临床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现在国内各大西医医院已经开设有“营养科”和“运动医学科”。有些医院,西医医生对于慢性病、代谢病患者,已经开始实行“双处方”了,一张“医疗处方”指导用药,另一张“健康处方”指导饮食起居,每天吃几两“主粮”、几两“鸡鱼肉蛋”、以及多少“蔬菜水果”都有详细的指导。

  且不说孙思邈编写《卫生歌》宣传健康生活方式,朱丹溪长于疏导情志循循善诱“步履所至,均成祥和之地”……
  就说医圣仲景的经典著作中,也是非常重视“预防得病”及“病后调养”的:
  《伤寒论》第152条后附[十枣汤方]药后养护法:“……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
  《伤寒论》第398条:“病患脉已解,而日暮微烦。以病新瘥,人强与谷,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烦;损谷则愈。”
  《金匮要略》{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第四条:“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杵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藏府,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更能无犯王法、禽兽灾伤,房室勿令竭乏,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
  经方[大建中汤]的服用方法:“分温再服;如一炊顷,可饮粥二升,后更服,当一日食糜,温覆之。”

============

《焦点访谈》{双处方}[医疗处方:健康处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0

积分

0 小时

在线时间

小学生

Rank: 1

积分
0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 15:05:15 | 显示全部楼层
辩论就是这样,南瓜蔓越扯越长,但是发现一个实质性问题,脱离了《伤寒论》而单独讨论经方,显得苍白而无原则,经方是仲景《伤寒论》所载之方,它绝对不能与条文脱离,条文中的"主之"、"宜之"、"可与之"、"不可与之"等,将合适的经方置于相应的条文之后,账上予了经方特定的证治与宜忌,条文与经方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因为条文中蕴含了经方的方证与体质以及特定证侯的加减,如果弃条文而谈经方,以上整体将不复存在,经方将有肉而无骨,与时方无异,并且经方医在临证时,势必要通过条文来辨析,不可能天马行空,张仲景是医圣,但是他是站在同时代的其他医家的肩膀上的,自序中也说的很清楚,他是一个正直的人,也没有背判历史。十分学七要抛三,各自灵秀各自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0

主题

7353

积分

2401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353
发表于 2018-10-2 17:05: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iaozheng 于 2018-10-2 17:25 编辑

   {:1_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9

主题

1万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博士生

纯青经方焰 继开铸精诚

Rank: 6Rank: 6

积分
11514
发表于 2018-10-2 19:26:42 | 显示全部楼层

RE: 经方与时方

本帖最后由 梦回杏林 于 2018-10-2 19:38 编辑

  养生保健的知识能力、生活方式的改良调整,对现代常见慢性病的临床疗效影响之巨大,老师可以看看下面截图中的真实案例(图片见后附)。

  对患者多一句嘱咐,多一句指点,能为您的“辨证用药”助力,使临床疗效大大提高,将为您赢得更好的口碑!

  记得小时候我感冒了经常被爷爷带去看一位老西医,那时候还没流行输液,他也很少要求打针,开的药又特别便宜,在本地口碑很好。
  每个感冒的患者他都有句固定不变的医嘱:“忌油忌蛋”!
  现在想来很有道理,高蛋白会加重发热,多用退烧药更伤正气,高脂肪会将气血调动到肠胃去消化,表卫能力减弱,感冒会迁延难愈。
  难得这位老西医的医嘱不讲“补充营养”,反而暗合了《伤寒论》中的“糜粥自养”。

  对于五高(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高尿酸血症、高胰岛素血症)、冠心病、脑中风之类的慢性代谢病而言,病情的进退、治疗的效果,更是与其生活方式是否有所改变直接相关。
  患者每天的吃下去的“药量”大不过“饭量”,且药不都能坚持长期吃,而饭每顿都要吃,如果患者不管住嘴、迈开腿、调心态,纵然你的辨证再准,用药再精,疗效也会大打折扣。

  “药王”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消渴淋闭方}<消渴第一>将“消渴病”的“得病根源”和“效否关键”讲得极其“彻底通透”:
  凡积久饮酒,未有不成消渴,然则大寒凝海而酒不冻,明其酒性酷热,物无以加。脯炙盐咸,此味酒客耽嗜,不离其口,三觞之后,制不由己,饮啖无度,咀嚼蚱酱,不择酸咸,积年长夜,酣兴不解,遂使三焦猛热,五脏干燥。木石犹且焦枯,在人何能不渴。
  治之愈否,属在病者。若能如方节慎,旬月可瘳。不自爱惜,死不旋踵。方书医药实多有效,其如不慎者何?
  其所慎有三:一饮酒,二房室,三咸食及面。能慎此者,虽不服药而自可无他。不知此者,纵有金丹亦不可救,深思慎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9

主题

1万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博士生

纯青经方焰 继开铸精诚

Rank: 6Rank: 6

积分
11514
发表于 2018-10-2 21:42:45 | 显示全部楼层

RE: 经方与时方

本帖最后由 梦回杏林 于 2018-10-3 09:15 编辑
何锋斌 发表于 2018-10-2 15:05
辩论就是这样,南瓜蔓越扯越长,但是发现一个实质性问题,脱离了《伤寒论》而单独讨论经方,显得苍白而无原 ...

 我觉得并非越扯越长,而是直面当今流行疾病的“根本需求”,回归“研习经方”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这个问题仲师看得相当透彻。《伤寒杂病论》既是“方书之祖”,也是为中医学奠定“临床理论基础”的经典医籍。但仲师在其序言第一段中,并不是主要谈“辨证治则、方药服法”等医术上的问题。
  仲师除了表达对先贤的钦佩和对世人不重视“医药方术”的遗憾,更着重批评了世人为追逐名利而劳形、为攀附权贵而伤神,不顾身体健康和精神修养的不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及其导致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而如今在经方研习中,对条文方药的崇拜和对仲圣医道的忽视,犹如这种价值观的翻版。

  曾在网上看到一篇翻译《伤寒杂病论》序言的文章,个人认为其对仲师原文中表露的心声和感慨诠释得非常到位,转帖过来与老师分享:

  《伤寒杂病论》·序·[东汉]张仲景撰文

  论曰: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
  张仲景(感叹的)说:“ 每次看到史书上的记载,扁鹊在虢国给太子治病时起死回生的高超医术和他对齐桓公望诊时的精确的诊断及预后判断,我都会感叹扁鹊渊博的学识和精湛的医术, 真是令我十分的钦佩啊!”

  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 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
  然而现在世上的那些人们啊,却从来不去认真学习医药方面的知识,也没有人去深入的刻苦钻研方术。(其实如果我们认真的去钻研医学,)首先可以给父母长辈们治病,(使他们健康长寿);其次,(我们可以利用所学的医术来)救助那些穷苦的人们,(使他们免受疾病的灾难;)最后,努力钻研医术,我们还可以参悟到养生之道,保持我们身体的健康状态。

  但竟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
  他们只是在竞相追逐荣华富贵和权利势力,(都想高高在上,拥有极大的权势和财富,让别人都害怕他、有求于他乃至羡慕他。)权贵富豪们轿往车来,每到一处,围观的人们抬起脚跟,伸长脖子(看着权贵富豪们绝尘而去;)于是他们整天忙忙碌碌,急功近利,为的只是他们自己的虚名名和金钱啊!

  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
  他们在意的只是那些表面上的虚名和功利,却忽视了人生最根本的东西——生命。他们一味的去粉饰虚华的(物质的)外表,却不知道内在的精神的内心修养才是最重要的;(他们放纵自己于声色犬马之中,却不知道健康的生活方式对生命是多么的重要!)(这就好像毛发和皮肤的关系一样),如果没有了内在的皮肤,外表的毛发还能长出来吗?

  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栗
  突然有一天感染了外邪,诱发了重病,(其实身体内部早已经出现了很多问题),等到病情发展到了这个阶段的时候,他才感到了震动和颤栗!(哎呀我的天啊,我怎么会得了这个病啊?怎么都肺癌晚期了啊?怎么都高血压眼底出血了啊?)

  降志屈节,
  (这些原来高高在上的权豪和暴发户们,)现在低声下气的陪着笑脸说:“神医啊,求求你救救我吧!花多少钱我都愿意啊!”

  钦望巫祝,
  (要不他们就这样做),“我去找某某山上的某某大师,他的气功很厉害的!”或者去某某庙里,“某某半仙可以下地府,托他给阎王爷捎几句好话吧~”

  告穷归天,束手受败,
  某某大师某某大仙也救不了他们,怎么办呢?哎,命啊,早见马克思也很好嘛!可是真的到了中风偏瘫的那一天,他们却都歪着个舌头对大师大仙们说:“大师,你一定要救我啊!”

  賫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咄嗟嗚呼!
  于是他们就带着长命百岁的念头,拿着家里面的现金、存折、金条、外币等等,对着一群庸医们说:“医生啊,用最好的药,怎么治疗都行,一定要救救我啊!”唉!咄嗟呜呼!(你们看看这些人的德行啊!)

  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
  等到他们死了之后,魂飞魄散,变成了孤魂野鬼,被打下18层地狱之后,就只有在阴曹地府里整天的哭泣了!

  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足云哉!
  哎!这个世界上的人怎么都这么痴迷浑噩啊!已经都这样了还是不能醒悟,不爱惜自己的生命,拿自己的生命去玩耍娱乐!就象这样不爱惜自己的生命,连健康和快乐的生活都没有,虽然拥有权势钱财又有什么好炫耀的呢?

  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爱身知己,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蠢若游魂。
  他们既谈不上去爱护自己亲人,去了解亲人们的健康状况,也不能爱惜自己的生命,让自己拥有健康的身体,了解自己的身心状况,当灾难祸患降临到自己身上的时候,已经病入膏肓,大脑思维已经不清楚,此时说话做事就跟那游魂一样浑浑噩噩了!

  哀乎!趋势之士,驰竞浮华,不固根本,忘躯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
  那些整天为了功名利禄而疲于奔命的人们,我替他们感到可悲啊!他们相互奔走竟相追逐人世间浮华的东西名和利,当拥有名利的时候,人的元气和道德都没有了,只有一身的疾病,忘却了自己的千金之躯使之成为名利的殉葬品,危险的情况就如同掉进了冰冷的深渊河谷之中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5883

积分

3237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5883
发表于 2018-10-3 03:56:09 | 显示全部楼层

RE: 经方与时方

高山 发表于 2018-10-1 21:57
从古到今,都是良医少而庸医多,这有什么奇怪?但你不能仅凭这一点,就说只有仲景行,而其他医生全都不行。 ...

      < 戲咏明師覓高徒 >
博學多聞易,闊開思路難。
融會貫通者,萬中無一人。
何處覓高士?八字命盤看。
食神傷官現,華蓋定不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56

积分

1724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056
发表于 2018-10-3 20:06:22 | 显示全部楼层

RE: 经方与时方

再讨论这个问题,已经毫无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5 22:55 , Processed in 0.089720 second(s), 3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