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4529|回复: 8

谁有陆渊雷的书?

[复制链接]

292

主题

8446

积分

2031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经方研究无止境

Rank: 6Rank: 6

积分
8446
QQ
发表于 2011-1-13 12:00: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放上来看看,可以是文章医案之类的。
人生经历
  少曾从朴学大师姚孟醺治经学、小学,遍览诸子百家。工书法、金石,对天文历算及医术造诣尤深,通晓英、法、德日诸国文字。其父儒而知医,常称医道能愈人疾苦,勉励其学医。早岁曾问学于章炳麟先生,并从名医恽铁樵探究医学。1928年先后在上海中医专门学校、上海中国医学院任教。1929年与徐衡之、章次公共同创办上海国医学院,任教务长。以“发皇古义,融合新知”为办学宗旨,率先于教育计划中列入理化、解剖等课程。1932年应四方学者之请,办遥从部,函授中医学,一时遥从函授业者遍及国内与南洋诸地。1933年前后任中央国医馆学术整理委员会委员。1934年创办《中国新生命杂志》,作主编。1950年待特邀出席全国卫生会议。历任上海卫生局顾问、市中医学主任委员、中医门诊所所长、市卫生作者协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红十字上海分会理事、上海市科学医学研究会副主任委员等。1954年被委托主办编纂中医教材,1955年任上海中医学院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次年因病谢世。
编辑本段荣誉成就
  陆氏受近代医学科学影响,提倡中西医汇通,主张治中医宜积极吸收西学。民国18年与徐衡之、章次公创办上海国医学院,以“发皇古义,融会新知”为办校宗旨。聘章太炎为校长,自任教务长,亲自制订教学大纲并任课。编写《伤寒论今释》、《金匮要略今释》教材,成书出版,是书以近代医学评述医经,独具见解,虽褒贬不一,但对中医理论不失为有价值之作。民国21年起陆氏在上海开业行医,临证以西医方法诊断,运用经方治疗,擅治伤寒等流行性热病、慢性肝炎、肿瘤等病。还应各地学者之请创设“遥从部”,函授中医理论,报名参加者甚众。并创办《新生命杂志》。陆氏学识广博,蜚声医界,曾被中央国医馆聘为学术整理委员会委员。
编辑本段主要著作
  解放后,陆氏历任上海市医学科学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医学会主任委员、上海市卫生局中医顾问、上海中医门诊所所长等职。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一生著作甚丰,除《伤寒论今释》、《金匮要略今释》外,尚有《陆氏医论集》、《中医生理术语解》、《中医病理术语解》、《流行病须知》、《伤寒论概要》、《脉学新论》、《舌诊要旨》等著述。
编辑本段治病思想
  陆渊雷认为《伤寒杂病论》乃经方之冠首,治疗之极则,学医所必由也。仲景之三阳,皆视其抗病力所在而为之界说,太阳为在表在上,阳明为在里在下,而少阳自昔称为半表半里。   陆渊雷认为近世温热学所谓温邪犯肺,逆传心包者,其病即所谓大叶性肺炎。遇此等症,每视其证候,投以仲景方麻杏甘石、小青龙、麻黄等汤,不过三五日即愈。   瘀血之病,西医所谓血栓栓塞者,于此等病,每视其证候,投以仲景桃核承气汤、抵当汤丸、桂枝茯苓丸、大黄牡丹皮汤、当归芍药散、下瘀血汤、大黄蔗虫丸等剂,取效亦速。   肠痈为杂病之一,亦有显明之证候。肠痈始起未成脓可下,大黄牡丹汤主之,近于急性,脓已成不可下,薏苡附子败酱散所主近于慢性。马齿苋、红藤,为肠痈特效药,即用二物加薏苡败酱散等治之。
编辑本段学术观点
  陆渊雷在学术上主张远西的理法和中土的方术糅合为一。   对仲景学说能“用古人之法,释以今日之理”;对于仲景的方药有自已的独到见解,不仅能随证加减,而且做到古方新用,推陈出新,疗效显著。
一、陆氏认为《伤寒杂病论》乃经方之冠首,治疗之极则,学医所必由也。陆氏沉潜反复,研索独勤。博考深思,去其浮空执滞,为之疏通互证。认为伤寒即今之流行性热性病,太阳病即急性传染病之前驱证,阳明病括清心医之温热病。......其不发病热之病,非流行性之病,或发热流行而别有他种显著证候之病,皆属杂病。古医书治疗流行性热性病,不问其病原为何,皆根据其证候而归纳为若干种证候群,即六经是也。复按六经施以方药而示其宜忌。至于杂病,各有特殊显明之证候,诊察较易。而其疗法,又各有特效方药,不若伤寒方之可以广泛应用。故就中医之治疗法言,伤寒有共同性,杂性为个别性。而杂病中若干宜忌,亦与伤寒六经无异,此伤寒杂病之所以分。
  二、陆氏认为仲景之三阳,皆视其抗病力所在而为之界说,太阳为在表在上,阳明为在里在下,而少阳自昔称为半表半里。所谓半表半里者,非半在表半在里之谓,谓在表里上下之间也。少阳病主证之一往来寒热,往来寒热与恶寒发热不同。恶寒发热者,恶寒之自觉证,与发热之他觉证同时俱见,往来寒热则恶寒时不知热,发热时不知寒,寒与热间代而见,疟疾其代表型也。如治唐××,三日前曾发热至39度,曾退尽,今日又热,顷测之已38.5度,年七十五,又素有咳嗽,脉大而数,舌苔白,作疟治。柴胡、淡黄芩、吉林参须、姜半夏、生首乌、煨草果、鸡骨常山、枣仁、炙甘草、生姜、红枣。另,鸦胆子10粒,去壳取仁,白亮完整者,吞,勿嚼。1帖。药后得汗,热退。但痞闷呕恶,大便不行。柴胡、淡黄芩、川黄连、姜半夏、干姜、太子参,麦芽、山楂炭、瓜蒌、杜仲、地龙、槐花、红枣。三剂。   三、陆氏认为近世温热学说所谓温邪犯肺,逆传心包者,其病即所谓大叶性肺炎。遇此等病,每视其证候,投以仲景方麻杏甘石、小青龙、麻黄等汤,不过三五日即愈。瘀血之病,西医所谓血栓栓塞者,于此等病。每视其证候,投以仲景方桃核承气、抵当汤丸、桂枝茯苓丸、大黄牡丹皮汤、当归芍药散、下瘀血汤、大黄(庶虫)虫等剂,取效亦速。陆氏从仲景用桔梗之诸方中,悟得仲景之所谓脓,指人体内不当有而有的半流动体,上之在气管、支气管,下之在肠......皆谓之脓。排上部之脓,桔梗与贝母杏仁等治肺药同用;排下部之脓,须与枳实橘皮等肠胃药同用,治痢疾,应和芩芍枳实同用,就能多下冻物而愈。   陆氏认为胸腔积液之病,古人统称痰饮。外有表证,里有水饮者,当先解其表,后攻其里水也。急性胸膜炎初起时,恶寒发热头痛,甚似太阳中风,论病理固因胸膜发炎所致,与伤寒中风之纯由外感者不同,论治者则仍当先解其表,否则表热入里,为祸更烈。无表证之悬饮,为骤得之证,攻之下嫌骤峻,若延缓则为水气喘息浮肿矣。故可用十枣汤攻之。但掣痛大减者,即须改用轻剂。  学术观点
四、陆氏指出肠痈为杂病之一,亦有显明之证候。有小腹肿痞者,肿胀痞鞭亦在右腹角。然初起时,望之多无异症,按之则右腹直肌挛急,重按则痛。又有肿而不鞭痞者,肿痞非必具之证也。肠痈始起未成脓之候可下,大黄牡丹汤主之,近于急性;脓已成不可下,米仁附子败酱散所主,近于慢性。西医治盲肠阑尾诸炎,惟于宿便闭塞者,用蓖麻子油或灌汤法,此外绝外禁用下剂,惧其穿孔也。然陆氏治肠病,审是阳明实证后,颇有以小承气汤获愈者,未遇穿孔之弊。往年治肠痈,以大黄牡丹皮汤加败酱获愈者,预后皆佳。盖西医之法,乃理所当然,而事实亦有不尽然者,其后得马齿苋、红藤,红肠痈特效药。即用二物加米仁败酱等治之,不常用大黄牡丹汤矣。   五、陆氏认为人体赖热量以生存,进食即所以增入热量,而时下病人与医家,均习惯喜用清凉药,即使已感受风寒,亦不敢与、不敢服温表药。不知人身阳气,时常被损,不易发觉,乃至阳气不足以维持生命时,虽欲温复之,已不能为力。反之,若热药稍过,人体立即发觉,稍用清凉药,即可平复。为矫时弊,除随时说服病家外,苟无必要,不轻用凉药,又素重视脾胃,谓脾胃确为后天之本,应随时注意调理和健补脾胃,帮助其吸收能力,不喜用苦寒伐胃药。其常用健补脾胃药,有太子参、白术等。故前上海国医学院同学,尝有“陆太子”之称。如治宁××,老人,胃肠消化不良,轻度痛,不腹胀,大便不畅,口苦减食,不易入寐,有恶寒感,舌苔白,脉软弱。太子参、生白术、仙灵牌、干姜、黑附子、焦枳实、煨草果、云苓、柴胡、姜半夏、炙甘草、枣仁、肉桂。研末作小丸吞。从不饮温药,今服药甚适,各症俱减,惟常有头痛,春秋剧,夏冬差,此必须适量柴胡,一则柔肝,二则转枢。柴胡、姜半夏、太子参、白术、焦枳实、黑附子、干姜、枣仁、云茯苓、仙灵脾、炙甘草、肉桂,为末作小丸吞。   六、陆氏认为中医之方,乃对症而施,非对病而治。一病之经过中,可以用寒热攻补相反之方,一方之应用,亦可有数种性质不同之病。陆氏又认为古医书中部分说理,暗合现代医学,故从中医书治疗方剂中,可以触类旁通,灵活运用,兼治其他名称绝不相同之病,以及中西医各不同名之病。不素善用积聚方中医祛瘀药、活血药、软坚攻坚药等,治愈慢性肝炎病及肿瘤等病。呈主用攻破,但重视虚实兼顾,分清轻重缓急,并时时注意脾胃之吸收功能。如治应××,先胸上部痛,继吐血数次,胸部遂感麻木,时复彻于背。西医透视诊为纵隔肿瘤。此在中医,素不知有此种病,今参合西医诊断而选方用药,脉舌却俱如常。
编辑本段对桂枝汤的解释
  发热。人的体力,是各部位活动的动力,所以人体必须进行新陈代谢。实际上所谓代谢不过是一种缓慢地燃烧,体温就是由此而来的。代谢燃烧,产生的体温,平常时期,亦有定值。如果体力有较大地增加,则代谢机能亦随之亢进,体温亦随之升高。所以人在劳动时需要体力,在吃饭以后消化需要体力,在这两种情况下体温都稍有升高。病毒性感冒的患者,在日常的体温之外,必须增加抵抗病毒的体力。因而新陈代谢亢进,使体温升高而成为发热。   恶寒。试验室人员都知道:使用动物作细菌试验、或者是制造治疗血清时,大多数动物都发现恶寒发热。所以恶寒、发热是产生抵抗病毒力的表现。   脉浮。当人体发热时,体内的新陈代谢亢进,加强了心脏的收缩力和舒张力。由于心力的加强,   则脉搏增大。脉搏增大而血液并未能够充实。所以在脉象上重按即感觉其软弱,人随认为这种大而软弱的脉象为浮脉即脉浮。 患者受病毒的刺激后,立即产生抗毒力。抗毒的方法,可能根据病毒的种类而有所不同。虽是细菌学家或是免疫学家,对于如何抵抗病毒,也不能详细知道情况。可能是产生某种物质使与病毒相结合,而变成无毒的物质。  陆渊雷著作
头痛。太阳病多发生头痛副症。人体的汗腺。上半身排列的较密较多,下半身则较稀较少。太阳病属于热病初期阶段,病菌学证明:病毒多在血液中。热的“自然疗能”,排除病毒的方法,看来都不如出汗。欲出汗时,血液必须向上半身、向表面充血。因充血而发生头痛。   药效。桂枝汤仅五味药,可见桂枝、芍药二味为主药。人的“自然疗能”欲出汗,以排除病毒。太阳病桂枝汤证,患者平常本来是津津自汗,再用桂枝发表解肌或祛毒,可见桂枝与“自然疗能”的要求是一致的。这种对于“自然疗能”一致的方法,称为“辅助法”。仅靠桂枝的发表还无济于事,还必须靠芍药将病毒从血液中游离出去而成游离状态,桂枝才能起到其发表作用。生姜佐桂枝用以发表,大枣佐芍药用以和血。   此外,不可不知者方内尚含两大经方:一、桂枝甘草汤。二、芍药甘草汤。   陆氏考证了《本草经》、《名医别录》知芍药的效能,虽说法不同,专见于血液。而更深一层的说法是邹澍的《本经疏证》,其芍药条云:“能破阴结,布阳和,阴气结则阳气不能入,阴结破则阳气布焉,是布阳和之功,又因破阴凝而成焉!”因此,陆氏认为:只有靠芍药游离病毒,桂枝才能成其发表之功。   以上为陆渊雷先生散见于《伤寒论今释》中的论点桴鼓。




上一篇:神经损伤怎样辩证
下一篇:几个问题求指教

11

主题

788

积分

193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88
发表于 2011-1-13 14:04:13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2

主题

8446

积分

2031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经方研究无止境

Rank: 6Rank: 6

积分
8446
QQ
 楼主| 发表于 2011-1-13 19:34:29 | 显示全部楼层

Re:谁有陈渊雷的书?

、“方证药证”研究的先行者   
陆渊雷认为仲景学说的核心部分就在于六经辨证系统下所建立的方证与药证。他说:“大论精粹,在于证候方药”。①纵观目前中医学所讲的“证”,主要是指“理法证”,如所谓肾阴虚证,肝胆湿热证等。但这种“证”比较模糊笼统,实际用药时缺乏严格的对应关系。近年来,中医界有识之士呼吁要加强对“有是证用是方,用是药,即方证相应,药证相应”的研究。②早在七十多年前,陆渊雷在《日本人研究中医药之趋势》一文中,就高度评价了东洞师法仲景,“惟在证候以用药方,就药方以测证候”③的观点,他甚至认为:“古书中云:‘小柴胡汤治少阳病,邪在半表半里,胸胁苦满,往来寒热,心烦喜呕,脉弦细者。’的论述则可迳言‘小柴胡汤治胸胁苦满乃至脉弦细’可矣,何必赘以‘少阳病,邪在半表半里’乎?”④ 言论虽然过于偏激,但具有片面的深刻性。陆渊雷对东洞的方证主义观点在原则上还是有保留的。他在《用药标准——人参》一文中说:“吉益东洞说的用人参的标准,在下躬亲试验过,都是十分有效的,不过有一层意思,须得补充一下。辨病证的寒热虚实,辨药性的温凉补泻,是中医学的第一步大纲,东洞却把寒热虚实、温凉补泻一匝脑儿推翻了不信。因此,也不承认人参是补药。东洞的学说以及为学方法,在下是处处十分佩服,只有这一层,却不敢附和他。”⑤在临床实践中,他能够遵循古代经方家“审知某证者某经之病,某汤者某证之药,然后用之万全”⑥的原则,以六经立法为纲,抓住主症,在一个成方或几个合方的基础上随症加减而取效。从他已公开发表的一些典型病案中,均能发现他重视方证与药证的诊治思路与辨证技巧。如治唐夫人的呕吐腹痛,投以小半夏加茯苓汤加味;治刘世兄发热如疟咽痛口渴,投以小柴胡汤加石膏、浙贝;治杨妈的牡疟病,寒热往来、口渴多涎而有呕意,投柴胡桂枝干姜汤加茅术;治吴夫人伤寒中小产而头眩、心悸、脉细、舌淡,而面部如虫行,投真武汤加龙、牡;治陆世兄的太阴少阴少阳合病,投小柴胡与四逆、理中合方。⑦从中可见,陆渊雷在诊治复杂多变的疾病面前能权变自如,显现出非凡的功力。他亦重视某一味药的特殊作用,或以药证为目标而寻找相应的方剂,或以此药为辅助,配合方证而兼治次要的症状。如他以善用太子参,而被前上海国医学院同学予以“陆太子”之美称。⑧他学习了吉益东洞的“桔梗排脓”的药证,广泛地应用在对“浊唾腥痰”、“痢下粘冻”、“咽痛痰黄”诸病的治疗。“桂枝治冲逆”是他从东洞的《药微》中得知的仲景遗法,他1930年春所记录的两则成功的治验,就是运用这一药症的很好的注解。第一位患者是一个20岁的壮盛男子,患奔豚病多时。刻诊所见:呼吸时,头颅、肩背一齐动摇,头汗淋漓,胃痛欲死。发病时,右小腹先起一块,渐大渐上攻而痛。投以桂枝加桂汤,桂枝用五钱。一剂服后,一身大汗,奇臭非常,痛与冲逆好了大半,翌日病人自行前来复诊,原方再剂而痊愈。另一位40岁的妇人,盘膝而坐,数人扶持之。闭目张嘴,面赤筋胀 ,浑身大汗。望其呼吸,只见一阵阵上气,不见下气。抚其下颏,则僵硬如石,不能闭口。脉舌如常,神志自清。询知原为宿病,常常发厥,久已不发,近因新殇幼女,食中餐时忽然泪下发厥。陆渊雷诊为脏躁病。以其冲逆挛急特甚,遂投甘麦大枣汤合桂枝加桂汤合方,桂枝用四钱。第二天病人安然来复诊,知病已霍然若失。⑨
陆渊雷倡导的“方药证候对应”的理论与治疗,对后学者影响深远。如现代名医岳美中在晚年颇有感慨地说:“余生平推崇张仲景,很欣赏那种:察症候而罕言病理,出方剂而不言药性,视当前之象微投药石以祛疾的质朴的学术”。⑩现代中医学家黄煌也肯定了陆渊雷对“方药证”研究的贡献,对陆先生的理论称之为“精辟的阐述”。②
陆渊雷先生病逝后,他的朋友章次公先生感叹哀悼,“医门冷落,学人无多,卓然出群,渊雷而已。今乃奄然殂化,芳流歇绝,不其惜乎。”⑾先生虽死,我坚信他的精神与事业,定会后继有人。他的学术成果将芳流不歇,千古永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0

积分

24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http://www.elyoo.cn

积分
0
发表于 2011-1-13 19:47:25 | 显示全部楼层
沙发上的仁兄很幽默
陆渊雷早已作古了
难道诈尸起来戏弄你
易莲精舍 www.elyoo.c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788

积分

193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88
发表于 2011-1-13 21:5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3楼(明了) 的帖子

这里有个误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05

积分

177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ht

Rank: 2

积分
105
QQ
发表于 2013-9-6 17: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陆先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75

积分

437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175
发表于 2016-4-17 06:44:19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陆先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1万

积分

1万

在线时间

博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13202
发表于 2016-7-13 23: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代大家,影响卓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557

积分

953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万事德为先

Rank: 3Rank: 3

积分
557
发表于 2016-7-22 17: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陆渊雷先生的书籍可以在当当网或者其他网站购买,十分方便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3 00:54 , Processed in 0.076075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