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5407|回复: 12

[推荐] 经方治疗的核心是察机用药——张锡纯用经方的启示

[复制链接]

302

主题

2669

积分

6336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胡必江

Rank: 5Rank: 5

积分
2669
QQ
发表于 2011-1-7 15:57: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经方治疗的核心是察机用药
                                    ——张锡纯用经方的启示
                  □ 张英栋 山西省晋中市第三人民医院    (2011-1-6中国中医药报)

   ●不同时代经方家经方应用的整体风格,一定是由其所处的特定时空背景决定的。

  ●临证用药是没有固定套路的,需要随“机”应变。

  ●针对病机用药,不仅体现在“临证察机”上,而且可以“治发机先”,这是“对症状体征用药”所无可比拟的。

  ●“方症对应”是术,以之入门则可以让很多中医初学者很快见到中医的实效,从而坚定学中医的信心。而将之过分夸大,则不利于仲景之“道”的传承。

  张锡纯作为近代极具影响的中医临床家,对于仲景经方是极为推崇的,曾云“夫以愚之管窥蠡测,较之仲师何异萤火之比皓白”,但其传世医案中很少能看到经方“原型”出现。张氏善创新方,然所创方皆有所本,所本即经方的脉络或骨架,“看似超出经方象外,实则入于经方圜中”。没有对于仲景学说的深入研究,对于经方制方之理的深入把握,对于疾病症状机理的深度挖掘,绝难做到如此“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因时而变,大青龙变犹龙汤

  不同时代经方家经方应用的整体风格,一定是由其所处的特定时空背景决定的。只有自觉地探求时空的变化对于治法影响的机理,才可能在更高的层次让治疗契合“天人相应”的大原则。张锡纯对于这点有明确的认识:“人之禀赋随天地之气化为转移,古今之气化或有不同,则今人与古人之禀赋,其强弱浓薄偏阴偏阳之际不无差池,是以古方用于今日,正不妨因时制宜而为之变通加减也。”

  经方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的实用价值会随着时间、空间、地点的改变而受到影响,张仲景时代伤于寒者多,而张锡纯时代感受温热之邪者多,虽然由汗疏散郁热之理不变,但方药必须因时而变。寒性收敛多用麻黄之开腠,而温性疏泄则用犹龙汤之清透。“连翘(一两)生石膏(六钱,捣细)蝉蜕(二钱,去足土)牛蒡子(二钱,炒捣)……此方所主之证,即《伤寒论》大青龙汤所主之证也。然大青龙汤宜于伤寒,此则宜于温病。至伤寒之病,其胸中烦躁过甚者,亦可用之以代大青龙,故曰犹龙也。”犹龙汤之使郁热由表而散者,是郁热阻滞气机为本,连翘、蝉衣、石膏、牛蒡子作用于郁滞之气机,气机得开,郁热自然由汗而散。“连翘原非发汗之药,即诸家本草,亦未有谓其能发汗者。惟其人蕴有内热,用至一两必然出汗”,正是此意。

  圆机活法,白虎类代承气汤

  临证用药是没有固定套路的,需要随“机”应变,张锡纯以他的亲身经历为此作注:“愚当成童时,医者多笃信吴又可,用大剂承气汤以治阳明腑实之证,莫不随手奏效。及愚业医时,从前之笃信吴又可者,竟恒多偾事,此相隔不过十余年耳。”此中自有其必然的机理,即使还不能获悉其中机理,但对于这种未知的机理应该予以尊重,而非置若罔闻。方是不变的,人之病症是变化的,执着于“对症状体征用药”,无异于刻舟求剑,否则会犯与“笃信吴又可者,竟恒多偾事”同样的错误。

  张锡纯作为一个成熟的临床家,一生都在琢磨着天地变化之理,人、病之理,组方之理。在理还没有弄明白的时候,他一面注重经验的积累,一面揣摩气运之变化,而非按图索骥,拘执不化。“重用白虎汤即可代承气”即是当时经验的产物,这应该是“对症状体征用药”的框架不容易包容的。张氏不但喜用这一方法治阳明腑实便秘证,且认为这较之投以承气原方,更显稳妥。“愚治寒温之证,于阳明肠实大便燥结者,恒投以大剂白虎汤或白虎加人参汤,往往大便得通而愈,且无下后不解之虞。”并且“凡遇有证之可下而可缓下者,恒以白虎汤代承气,或以白虎加人参汤代承气,其凉润下达之力,恒可使大便徐化其燥结”。

  斗转星移,张氏的这些经验当今可“拿来”便用吗?**是不能。张氏明言“宜因时、因地、因人细为斟酌”。

  治发机先,小青龙后从龙汤

  针对病机用药,不仅体现在“临证察机”上,而且可以“治发机先”,这是“对症状体征用药”所无可比拟的。中医历来有“治未病、治欲病、治已病”之说,皆是围绕病机而非症状来讲的,并且以此来甄别为医境界之高下。仲景之学中很多地方都渗透着“治未病”的理念,如小青龙汤四去麻黄的加减就是“治发机先”的具体体现。

  张锡纯参透了仲景小青龙汤的用方机理,另辟蹊径,创制了从龙汤。“外感喘证服小青龙汤愈而仍反复者,正气之不敛也。遂预拟一方,用龙骨、牡蛎各一两以敛正气,苏子、清半夏各五钱以降气利痰,名之曰从龙汤,谓可用于小青龙汤之后。平均小青龙汤之药性,当以热论。而外感痰喘之证又有热者十之八九,是以愚用小青龙汤三十余年,未尝一次不加生石膏。即所遇之证分毫不觉热,亦必加生石膏五六钱,使药性之凉热归于平均。若遇证之觉热,或脉象有热者,则必加生石膏两许或一两强。若因其脉虚用人参于汤中者,即其脉分毫无热,亦必加生石膏两许以辅之,始能受人参温补之力。至其证之或兼烦躁,或表里壮热者,又宜加生石膏至两半或至二两,方能奏效。盖如此多用石膏,不惟治外感之热且以解方中药性之热也。”

  张氏从龙汤的创制和小青龙汤的使用,无一不在病机上推敲,如此才可临证时契合病机,并对病变的下一步变化做到“胸中有数”,与“见招拆招”式的“对症状体征用药”不可同日而语。

  察机用药,方、证必“求于本”

  经方治疗有病原疗法、对症疗法、证候疗法、协助自然疗能之法四种(《祝味菊医学五书评按》),都有其临床价值。但其核心、或者说终极目标应该在于“察机用药”。只有这样才可能如张锡纯般因证、因时用活经方,才可能做到临证不惑,才可能借助经方的框架,构筑中医识病治病的广厦。机械地按仲景书中举出的有限例子来“方症对应”,只适用于经方入门阶段。

  方与证的核心机理都属于“道”的层次,古语云“道无术不行,术无道不远”。“方症对应”是术,以之入门则可以让很多中医初学者很快见到中医的实效,从而坚定学中医的信心。而将之过分夸大,则不利于仲景之“道”的传承。




上一篇:胡希恕老中医之23脉主病(免经方币呵呵):
下一篇:经方医学培训班招生通知(第三期国内班)

77

主题

2134

积分

1643 小时

在线时间

超级版主

发皇古义,融会新知

Rank: 8Rank: 8

积分
2134
发表于 2011-1-7 22:04:44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对经方医学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对症状用药”上。黄师的经方医学已经远远超越了这个层面。当古老的经方医学与黄老师的经方体质学说融汇贯通之后,就不再是作者所说的“机械地按仲景书中举出的有限例子来“方症对应”,只适用于经方入门阶段。”
雪过黄连淡,风来厚朴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2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1-1-7 23:28: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丁先生云:道无术不行,术无道不久。所谓道,即指医道而言;所谓术,是指医术而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

主题

1141

积分

213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141
发表于 2011-1-8 04: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下不敏,何谓病机?何谓医道?何谓医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

主题

732

积分

236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32
发表于 2011-1-8 12:39:16 | 显示全部楼层
偏颇之言。虽说病机重要,但不可执着。仲景伤寒都是以症状为主要治疗依据。倘若执着于病机而忽略了症状,恐怕免不了陷于臆测的陷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0

积分

15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1-1-9 09: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张仲景“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是经方辨证的主旨。
    第一个“证”,脉证是现象,知犯何逆,有推断病机的过程思路在里面,随"证”治之,这一证,指桂枝证,柴胡证之“证”,是定出了疾病的本质。强调脉证,“无征不信”。光强调辨病机不行,证---机的推断要丝丝入扣。否则就陷入臆测,这是时方派辨病机者常易入的误区,也是时方经验主观性太强,不易掌握学习的主要问题所在。
   其次张仲景的方证抓住了疾病的大规律,有时病机无法说清,即使似乎说请了也未必究竟,所以仲景列方证不谈病理。如用麻黄类方治肾炎,催生(舒驰远),是通过表部治疗调理了全身。经方每一证,是机体非线性系统的节点,牵一发而动全身,由表及里,从里到表都调整了。
临床上常叹经方的治疗效果有时意想不到,讲不清楚。   
    张锡纯是个大家,但不是全面的经方家。他将经方变化了,已非经方原来的主证和效能,不合仲景之思维。
    君试思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85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1-1-9 10:47:0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5楼andrea于2011-01-09 09:12发表的  :
        张仲景“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是经方辨证的主旨。
    第一个“证”,脉证是现象,知犯何逆,有推断病机的过程思路在里面,随"证”治之,这一证,指桂枝证,柴胡证之“证”,是定出了疾病的本质。强调脉证,“无征不信”。光强调辨病机不行,证---机的推断要丝丝入扣。否则就陷入臆测,这是时方派辨病机者常易入的误区,也是时方经验主观性太强,不易掌握学习的主要问题所在。
   其次张仲景的方证抓住了疾病的大规律,有时病机无法说清,即使似乎说请了也未必究竟,所以仲景列方证不谈病理。如用麻黄类方治肾炎,催生(舒驰远),是通过表部治疗调理了全身。经方每一证,是机体非线性系统的节点,牵一发而动全身,由表及里,从里到表都调整了。
临床上常叹经方的治疗效果有时意想不到,讲不清楚。  
    张锡纯是个大家,但不是全面的经方家。他将经方变化了,已非经方原来的主证和效能,不合仲景之思维。
.......
愿闻其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341

积分

9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341
发表于 2011-1-10 09: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症状只是表面的东西,以之诊治疾病并不周全,譬如腹压痛,作为病机(即是证)的气滞、血瘀、气血不荣皆可产生,所以还要从多种症状中找出病机的线索,然后才能随证用药,此外,只有根据病机而不是症状用药,才更符合中医的特质,如果是按照腰痛用某药,头痛用某药的思路,那还叫中医吗,如此治病的疗效也必然不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52

积分

1518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652
发表于 2011-1-17 10:07:15 | 显示全部楼层
高手。真正的高手。得道才能成‘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0

积分

302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1-1-28 15:3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接触黄老师的著作有六七年了。
开始觉得老师不谈脉象,谈不上是高手。
后来想,老师为了推广经方的缘故,才少说脉象。未必不精通脉象。
最近觉得,体质辩证属于“望而知之”的层次,比脉象高明很多~!!
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主题

400

积分

165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400
发表于 2011-1-28 15:52:20 | 显示全部楼层
张锡纯是个典型的中西医结合“大家”,比现在政府的号召要超前得多了。
至于成就,岳美中先生有一个中肯的评价:他的方都是笨方,不如直接取法张仲景。

“其次张仲景的方证抓住了疾病的大规律,有时病机无法说清,即使似乎说请了也未必究竟,所以仲景列方证不谈病理。”-----------------------------------------------------------------------------------------------在张仲景时代,如果要把所有的事情说清楚,恐怕罄竹难书了。卷数庞大,其书亦将此难以流传了吧。

而且经方治疗是不谈病机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3

主题

1728

积分

331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1728
发表于 2011-1-28 16:35:24 | 显示全部楼层
伤寒论条文里处处藏“机”。不悟“机”者,便不得伤寒之心。言经方治疗是不谈病机者,从严了说值得商榷的。

赞同楼主的学术观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1

主题

7686

积分

1638 小时

在线时间

博士生

古槐杏林生,束手多少

Rank: 6Rank: 6

积分
7686
发表于 2011-1-29 09: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药非古代药,人非古代人,病岂古代病?所以,唯经方,纯经方,经方无加减等等,片面追求,必将贻害无穷!赞同楼主文中观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6 03:28 , Processed in 0.089518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