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3484|回复: 1

《伤寒论》的常变观 1985年《中医杂志》

[复制链接]

30

主题

419

积分

159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继承仲景,学习锡纯

Rank: 2

积分
419
QQ
发表于 2010-12-25 23:47: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伤寒论》的常变观 
                       山东中医学院    姜建国
    阐常述变,是《伤寒论》的基本特征。探讨《伤寒论》常变观,对于深刻理解六经辨证的基本精神,掌握《伤寒论》的诊治大发,具有重要意义。
    张仲景论六经,均以“辨***病脉证治”为题,本文试从病,脉,证,治四个方面,粗浅讨论之。
    一  六经发病的常变观   外邪有风寒暑湿之分,机体有阴阳虚实之别。故邪之中人,因人而异。所以,疾病有常有变。六经发病,亦是如此。六经者,三阴三阳也。故六经辨证以阴阳为辨证之总纲。这就是“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7  号同上海中医学院校注《伤寒论》  1976  下同)。“发于阳与“发于阴”,即概言三阴三阳。三阳,素体阳盛,其发病,阳气亢奋则“发热”,感受寒邪则“恶寒”。故三阳总病以发热为特征。如太阳病之发热恶寒,阳明病之但热无寒,少阳病之寒热往来。三阴,素体阳衰,其发病,阳虚无争则无热,阴寒内盛则恶寒。故三阴病总以无热为特征。本论提示了六经发病之常理,因此也是六经辨证之总纲。
        然有其常,必有其变。三阳发病,也有无热恶寒者,如“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3条)。“未发热”,非是无热可发,这是因寒邪束表,初期的短暂现象,不久则会发热。可见,虽有“或未发热”,从病的本质而言,仍属“发于阳”。同样,三阴发病,也有发热者,如“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301条)。是病发少阴,然发病之初,外邪郁闭卫阳,也会有短暂的“反发热”,虽云发热,从六经病而言,仍属“发于阴”。反字示其变也。
            六经论证的常变观     证有常变。如桂枝汤证,“发热,汗出,恶风,脉缓”(2条)即是其常。其变,就桂枝汤本方应用而言:有“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24),有“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者(57),有“下之后,其气上冲者”(15),有“病常自汗出者”(53),也有“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54)。就桂枝汤加减应用而言,有兼“项背强几几”的加葛根汤证(14),有兼喘的加厚朴杏仁汤证(18),有(医徒注:敲得指头疼,省略点次要文).......可见,证之常,示人以规矩;证之变,示人以圆活。.......提纲证得意义是存在的,但六经提纲证不代表,也不可能代表整个六经病系统。....
     汇通全书,可以说,《伤寒论》的每一证都体现了这种常变观。提示我们掌握了证之常,辨证自有大发在胸;忽视了证之变,论治难以灵活圆通。(医徒注: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而后者尤为重要,因知常者易,达变者难。
     三    六经论脉的常变观........以紧脉为例,紧脉主寒是其常,《金匮》云:“寒令脉急”。急,即紧也。六经病论紧脉大致有22条,其中,有14条是主寒的。如“太阳病,脉浮紧...”(46)“少阴病,脉紧....”(287)但另外8条却阐发了紧脉主病之变。有“脉浮而紧者,必潮热发作有时(201)”,“脉沉紧者,与小柴胡汤”(266),“结胸热实,脉沉而紧”(135),主肝乘脾之“寸口脉浮而紧”(108......
     四    六经论治的常变   病有常变,证有常变,其治也必有常变。.....每一法中,都有主方,如汗法之麻黄汤,吐法之瓜蒂散,下法之承气汤,和法之柴胡汤,温法之四逆汤,清法之白虎汤,补法之炙甘草汤,消法之抵挡汤。每一经病,都有其常法,如太阳治以汗,阳明治以下,少阳治以和,三阴治以温等。汗法为治太阳病之常法,因太阳病分表虚,表实两大症,故常法之中,又分有解肌发汗与发汗解表两大汗法。但证有轻重兼夹之别,治有大小加减之法,方有奇偶峻缓之分,故常中有变。以轻重言之,又有三条太阳轻证,分治以小发汗法,方有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二越婢一汤。以兼夹而言之,又有兼热,兼寒,兼虚,分别治以汗而兼清,方用大青龙汤;汗而兼温,方用桂枝加附子汤;汗而兼和,方用胡桂枝汤;汗而兼补,方用桂枝人参汤等变法(医徒注:此处没有录错,原文即是前面三个“兼”,后面四个)
.........
前段时间,心里有种强烈的感觉,总是模糊地觉得《伤寒论》里到处存在着“变和不变”,于是,试着写了(《伤寒论》中无处不体现着变与不变)一文,可是,现在读来,呵呵,所云甚乱。今阅此文,不管作者的一些论述是否正确,但其思路深得我心,故录之,共享之于诸师友。
    知道了这些变和不变,并且掌握了怎样应对这些变和不变,我想,也就真的读懂了《伤寒论》了。




上一篇:不知有谁读此〈解深密〉
下一篇:原创:厥阴之为病,消渴,为什么?

1

主题

0

积分

2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0-12-26 12:34:1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2-23 05:33 , Processed in 0.151202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