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书名: 临证传心与诊余静思——从张仲景到李东垣
出版社全称: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社简称: 中医药
作者: 高建忠著
译者:
开本:
图书页数: 0
图书装帧: 平装
初重版: 初版
印张:
字数: 0千字
市场价:32.00 元
出版机构: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作者将临证中的心得体会和平日的读书思考所得,逐一记录下来,汇成本书。本书所体现的,是一位真真正正的“明”中医临证思考的过程,作者的很多观点和建议,值得广大的中医工作者学习和思考,作者对待中医的态度,非常值得我们学习,或者说,我们太需要作者这样的中医人才了。
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
(自序)
我是一个医生。
这些文字是我临床中写下的,也记录着我的临床。
很多文字是写给我的弟子们看的,为“课徒”而写。后由弟子周一民提议,整理成册。
几乎每一段文字都是独立的,于是,所有文字的连贯性似乎很差。
“散”文。按理说,这些散在的文字是不可以成书的。当然,如果勉强成书,或许散有散的好处,可以随意读来。缺点的反面是优点,也正如阴的背面是阳。
我不善于处理文字,更不会一咏三叹,我只会实话直说。于是,几乎每段文字都是刚写开又戛然而止。
中医的生存需要落脚在临床疗效上,中医的发展需要有坚实的临床做基础,中医的传播需要千千万万的临床医生做“士卒”。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士卒”。当然,我也希望这些文字能够成为“士卒”。
源远流长的中医学,圣贤辈出,流派纷呈。作为一个医生,最关注的是如何能把面前病人的病治好,“流派”似乎是次要的。我始终这样认为,始终这样坚守。只要是临证能用得着的,不分古今,不分流派,全都“拿来”使用。但一路走来,蓦然回首时,突然发现自己深受两位古代大家的影响,一位是“医圣”张仲景,一位是“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或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了我临证时的每一张处方。
静下心来,细细反思,为什么是这两位医家而不是别人呢?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是我初上临床时反复阅读的书,王清任《医林改错》中的方剂是我初上临床时最常用的方剂。走到今天,在我的临证中,在我的处方上,怎么看到的更多的是张仲景和李东垣的影响呢?
自然地,我在反复咀嚼着“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这句话,越咀嚼越有滋味,这句话的份量太重了。说这句话的人是明代医家王伦,太了不起了。后学的我们实在远远没有意识到这句话的份量。
还有一位了不起的大医也体会到了张仲景和李东垣的学说在中医临床学中的份量,那就是“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夫假说问答,仲景之书也,而详于外感;明著性味,东垣之书也,而详于内伤。医之为书,至是始备,医之为道,至是始明。”没有深厚的临床体验是说不出这句话的。
医学正道?难道这是一条医学正道?
病分外感、内伤,治分外感、内伤,这一丁点极简单、极明白的认识,竟然需要一个医生积很多年的临证才能体会得到,才能明白得了。
而这一丁点明白,足可以彻底影响一个医生的临证。
这些文字记录的,主要是这两位大家对一个临床医生的影响。
有规矩,西医就可以看病,而中医不行。中医处方只有规矩不行,必须得有“灵感”,每一张处方都是载有临证医生“灵感”的一件作品。我在这些文字中力求体现这种“灵感”,力求每一病案就是一件“作品”,尽管做得不一定很好。
老子说“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淡是做到了,道不敢轻言。倘读者从无味中悟到了道,悟到了临床之道,幸甚。 |
上一篇:《戴丽三医疗经验选》出版发行下一篇:江湖医侠在第九期全国经方临床运用高级研修班的发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