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4921|回复: 5

[转贴]国外一方面打压中国中医药 一方面自己重金开发

[复制链接]

7

主题

0

积分

8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0-5-12 12:03: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张绪通博士(Dr,Stephen T.zhang)系美籍华裔知名学者和名医,出生于名门和名医世家,早年先后留学于日本和美国,取得医学、法学和哲学博士学位。1961年以来一直从医从教于世界各地。特别是他长期从事中国道学文化的研究,造诣甚深,重视实用。他1990年以来多次返回祖国,先后在中国人民大学、四川大学、安徽大学、兰州大学、云南财贸学院、兰州商学院等院校讲学,并被聘为客座教授或名誉教授。 

2005年,他在接受《医药经济报》陈子久、肖志飞采访的时候,谈到了“中医药国际化”的问题。古人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今天,记者以“中医药国际化”为主题采访了第一个将中国的《针灸全书》译成英文的“山外”人士——曾任美国总统府顾问、美国参议院核心成员的美籍华裔知名学者和名医,美国明道大学校长张绪通博士(获西医内科、哲学、法学三个学位的博士),想知道这位“山外来客”是否会对此看得更清楚些。 

张博士说,这里有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的一组数据:“目前全世界约有40亿人用中草药治病,预测今后5年~10年,全球中药销售额将高达2000亿~3000亿美元。”所以欧美各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以及印度等国都对它垂涎三尺,都虎视眈眈地盯着中国这块巨大的奶酪。 

西方国家的决策者们认为,以中药为主的天然药物将成为发展空间巨大的战略性产业;同时,也把“中医药国际化”看成一场对中国的商战。既然是战争,就得讲究战略、战术。他们的战略目标是:利用中国的中医药资源优势,如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中成药经典方剂资源的优势、极为丰富的中草药原料优势、廉价的人才和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具有13亿人口庞大的医药市场优势等等,在挣中国人钱的同时,预先设置好药品的各种技术壁垒,阻止中国的中成药进入国际市场竞争;并藉此来瓜分国际中医药市场。在战术上目前他们有以下4种打法: 

    1.进口中国廉价的中药原料或中介体,到了他们国家后,经精加工或分成小包装,再加上人家国家的品牌,于是形成高附加值的洋中药或功能性食品,不仅在国际市场挣钱,还返销到中国,挣中国老百姓的钱。 

    2.在中国投资设厂,用中国的组方、中国的原料、中国的人工,还利用**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生产出低成本高利润且本土化的洋中药;他们运用内外夹攻的战术试图挤垮中国的民族医药工业。目前世界前十强医药帝国的巨头都已长驱直入到了中国本土安营下寨,洋中药在商战中屡屡获胜,民族医药已经是烽火四起。 

  3.据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有关人士介绍,近年来,“洋中药”纷纷在我国境内抢注中药专利,获准专利数已高达1万多项,占我国同类专利的八成以上;同时这些跨国医药集团还到世界各国申请中药专利。中国人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民族医药瑰宝,却成了西方人的摇钱树。西药的知识产权99%都是他们的,现在绝大部分中药专利技术也成了他们的,这是在知识经济年代里对我国民族医药工业使出最毒的一招。 

    4.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国际贸易过程中的关税壁垒虽然消除,但技术壁垒依然存在,而且技术的“游戏规则”由人家制定。如欧盟在去年出台的《传统药品法案》,目的就是千方百计地杜绝中国的中成药竞争欧洲市场。 

张绪通先生说:“记得我年轻时读到蔡元培、傅斯年、胡适之等大师们的文章,说‘中医药不科学,应该丢进纸篓里去’。当时我们都很激动,认为这些大名人、大学者的话都必定是真知灼见,一定错不了。尽管家里要我学中医(张博士出身在御医世家),但我还是叛逆地报考了西医,从台湾、日本到美国,一直读到博士。我这个喝洋墨水长大的西医,在临床中碰到不少涉及到全身免疫系统的疾病,我和好多颇具知名度的美国医疗专家都会感到束手无策。于是,我又捡起祖上留给我的医书,研究起中医中药,在临床一用,还倒真灵;这时我才发现:中医药不是不科学,而是非常科学。” 

张先生说:“中医药在对人体生生不息规律的认识上不但是客观的、整体的和科学的,而且还比西方医学早了两到三千年;若从《方法论》分析,中医药更是贴近人们的饮食起居,行之有效。什么叫科学?用西方人的话来说:‘存在的就是科学的。’ 据考古证实,中医药已存在了5000年~7000年的历史,为中华民族和亚洲各国人民的生息、繁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你能说中医药不科学?” 

张绪通先生还提醒我们要注意“资本阴谋”对于中医药的围攻,他说,最近的一个例子,犹太国际的主脑人物洛克菲勒要求《世贸组织》中凡属其麾下的成员国禁止买卖中成药。欧盟首先响应,制定了《传统药品法案》。该法案规定:“对欧盟市场出口药品的生产厂家必须通过欧盟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准则》(GMP),出口药品的质量必须符合欧盟药典标准,欧盟的进口商必须办理药品进口许可证”等等条款。该法案于2004年4月底一颁布,马上传来令国人不安的消息:仅以上海口岸为例,2004年5月份对欧盟的中药出口额共计18万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锐减了六成;其中对德国出口中药仅为1万美元,下降八成多,对法国、西班牙的中药出口几乎为零。该“法案”的出台,不仅在近期封杀了中国的中药,从长远分析,中国将要为此付出惨痛的机会成本和蒙受长期的经济损失,由此产生的不良影响不单是在欧洲,而且还将波及到世界其他国家。日本最近也忙着向“世界卫生组织”申请“正名”,试图把以中医药为基础的“皇汉医学”、“汉方医学”改称为“东洋医学”,用改头换面之法来掠夺中国的民族医药文化。日本对中医药的种种举措,难道说,还不足以惊醒国人:“狼来了”! 

 美国在中药研发和市场战略的研究上更是不惜重金,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2004年投入中药专项研究的经费就约为2亿美元左右,要加上美国的制药企业和各种基金组织的经费,投入则更多,目的就是在未来的“中药市场大战”中立于不败之地。澳大利亚、新加坡、韩国、印度等国也磨刀霍霍,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把中药当作一种战略性产业来发展。中国的中药产业目前已经到了“狼烟四起”之地步。 

张先生说,.市场经济的实质在于市场。过去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领土,现在是侵占市场。市场丢失了拿什么来建设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所以我建议中国的中药企业不要去盲目地追求“三化”而去搞“中药西制”。这样做是“东施效颦”,自我出丑,自毁长城。这种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说得重一点,就是助纣为虐。中医中药是华夏民族先民们伟大科学智慧的结晶,为我民族的强盛立下了丰功伟绩,是海内外中国人的骄傲。因此,我们切勿妄自菲薄,患上“洋大人综合征”,若用我们的中医药去跟洋人接轨,这种思维方式和做法不仅不利于中国医药工业的发展,还会遭洋人们白眼;讲得难听一点,人家把我们卖了,我们还帮人家数钱。 

我们再认识一位德国学者,“德国慕尼黑大学汉学,中医学基础教授” 波克特博士,他给自己起了个中国名字:满晰驳,取意为“以饱满的责任感反驳西方明晰科学的不足”。他曾任德国慕尼黑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在欧洲,他不仅是与李约瑟齐名的汉学家,而且是一位中医学家。他既是西医,又热心研究中医,经过几十年的研究,认为中医学是成熟的科学。他说:“最大的问题是中国自己把自己的宝贝(中医)当作垃圾忽视甚至丢掉了。这是令人十分痛心的。”“近一百年来,许多人固执的相信用西医的方法可认发掘和提高中医,这样做的结果,使中医受到的是教条式的轻视和文化摧残。中国的有关主管部门和许多医生,表现出不可理喻的民族虚无主义,不承认自己民族医学的科学性,不认真评价并确定中医的价值,一味追求时髦,用西医的标准和术语改造中医,扼杀中医。” 

 波克特先生说:中国的事应该由中国人自己来解决,我相信中国有能力解决这些问题。中国是不应该有文化自卑感的。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有灿烂的传统文化。几千年来,中国一直是世界上的文化强国,对人类文明有过重大的贡献。中国只是在近二百年才落后了,但这是社会的落后,管理的落后,经济的落后,而不是文化特质的落后。中国人应该克服文化自卑感,理直气壮地弘扬自己优秀的传统文化,大力宣传和发展中医中药学,要在世界范围内为中医中药"正名"。中医是成熟的科学,不是经验医学,更不是伪科学。不要人为地把中医学搞坏了,让人家说你是伪科学。现在,西方人也已经觉察到西医西药的局限性了,但又没有其它办法,很多人把目光转向植物药物,希望从传统医药中寻找出路,这是中医中药发展的好时机。 
 




上一篇:[转贴]我到美国学中医
下一篇:理入行出学经典-----用历史的眼光去解读

18

主题

0

积分

53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难得糊涂

积分
0
发表于 2010-5-12 15:57:53 | 显示全部楼层
经典,发人深省,中医的决策层应该好好看看!
相信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5

主题

1350

积分

112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350
发表于 2010-5-12 17:04:13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要枝节,我们就给你枝节。

中成药只是枝梢末节,看看宋朝的太平圣惠局方就知道啦。西方人就是把所有的中国古方还有中药炮制方法都拿去,也未必真正用的好。 从始至终,中医的发展都是以医生为中心,而不是以药商为中心。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普及中医,让中医回归中国人的生活,那么每个人对中医都有感性的认识,那么洋中药还会受青睐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0

积分

5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0-6-11 23: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的有关主管部门和许多医生,表现出不可理喻的民族虚无主义,不承认自己民族医学的科学性,不认真评价并确定中医的价值,一味追求时髦,用西医的标准和术语改造中医,扼杀中医。” ——尤其是主管部门,都是一些政客,外行偏要领导内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838

积分

478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838
发表于 2010-6-13 11: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2楼(梁浩) 的帖子

没有好药就没有疗效。拯救中医同时一定要拯救中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0

积分

0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0-8-28 20: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倪海厦医师网站上看到文章有类似的担忧。
国内的人对中医不认可,国外的有眼光(但有野心)之人却在利用制度之便利开始利用中医药。

-------------------------------------------------------------------
老祖宗中醫藥瑰寶 淪為歐美申請專利的寶藏?
 
【文/劉惠娟】 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 ... amp;f_ART_ID=216036
為推進中醫藥產業的發展,發揮中醫藥促進健康的作用,中國北京市日前推出15項新措施。近來,北京市又撥款1000萬人民幣,投入臨床和實驗室使用中醫藥治療甲型H1N1新流感的研究。(北京政府都在支持中醫藥,為何不見台灣政府在支持呢?我早就說過,我們應該將中藥能治好H1N1的處方,拿去賣給全世界,西藥廠可以將克流感這種無效的藥,都能賣到全世界去,為何真正有效可以治療H1N1的中藥方不行呢?)
 
然而,在這個過程中,中醫藥的智慧財產權保護的問題卻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在現代智慧財產權保護的制度中,傳統中醫藥似乎變得無所適從。該如何應用現代智慧財產權保護制度維護中華民族的瑰寶,成為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中國人不去重視,反而讓外國人去重視,真是很丟臉啊。)
 
傳統中醫藥與現代 智慧財產權保護制度難相容?
 
對專利審查員們來說,審核中醫藥的智慧財產權申請是一件非常大的挑戰。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醫藥生物發明審查部部長表示,普遍來說,中醫藥重視臨床使用經驗,已經有長久使用的歷史、其醫藥理論自成一個體系,與西醫藥的區別較大,無法使用同一個標準進行審查。
 
而且,中醫藥有很多名稱尚未明確規範,有的藥材在不同地區名稱便不同,審查員們經常反映中藥材名稱不易審核。中醫藥智慧財產權保護面臨的另一問題是,中藥原料來自自然界,在製作過程中,成分有時會發生改變,很難確定其成份。
中醫藥因具有辨症診治和複方用藥等特點,帶有經驗性。且現有的中成藥在主味相同輔藥差別的情況下形成不同藥名和品牌,無法規範,國際上也缺乏認可的標準。
以川貝枇杷膏為例,這是典型的以藥材命名的中藥,研發者很難獲得智慧財產權的保護。
同時,中醫藥產業自身也缺乏智慧財產權保護的意識,這也是導致近年來中醫藥智慧財產權訴訟案例上升的原因。
 
中醫藥智慧財產權 在國際上保護不足?
 
為了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的中成藥「摩羅丹」的歸屬權利,發明人李恩複中醫師和有關單位進行長達10年的訴訟,所涉標的逾3000萬元人民幣。
除了這些與現行智慧財產權保護制度不相容的特點外,中醫藥智慧財產權保護的另一個盲點,是中醫藥產業的現代化進程比較緩慢,主要有三點因素:
一、中醫藥產業比較傳統,創新意識不足。雖然,近年來,中國一直在提倡中醫藥現代化,但目前仍是以繼承為主。(就是因為中醫藥大學教授中醫學內容偏重於溫病方,不注重經方學,學生為了學到真正的正統中醫學,所以在逼不得已的情形之下,只好求教於名師,這是制度的問題。)
二、中醫藥產業很注重行政保護,進入市場經濟後,中醫藥產業的適應性不強。三、中醫藥產業比較注重國內競爭,較少關注海外市場。中國市場加入WTO後,中醫藥產業就顯得競爭力不足。國外專利申請很少,不利於開拓海外的市場。(這就是我即將要做的工作,而且是勢在必行,因為這關係到未來我言黃子孫的利益。)
 
以色列人向美國申請「治療消化性潰瘍和痔瘡的中藥配方」專利,並於2002年獲得授權,權利要求涉及口服給藥、直腸給藥的所有劑型。
這意味著,中國出口的同類中藥一旦在美國市場上市就構成侵權行為。因為申請者在專利說明書中承認配方來源於上海出版的《中華本草》英文版。(讀者看到這些猶太人厲不厲害,竊取中醫藥的智慧,將之合法的佔為己有,真是不要臉啊,可是國人也可以做,為何不做呢?)
 
西方國家把中醫藥視為「公知領域」?
 
日本無償商業化開發《傷寒雜病論》、《金匱要略方》中的210個古方,並被批准為醫療用藥,使日本的「漢方製劑」工業蓬勃發展;日本的藥王園還把我國的中醫藥知識用到開發日本的旅遊事業上。(日本人何止做到這樣,日本過去還有非常強的經方家現,非常讓我佩服。中國人不學經方,結果日本人卻研究經方。)
 
2002年,中藥青蒿素被國外一家企業根據科學研究論文,進行結構改造,並搶先申請專利,使中國每年至少損失2~3億美元的出口產值。(讀者看看,外國人多重視中醫啊,中國人呢?)
這些例子讓人發覺,西方國家把中醫藥這一個中華民族的瑰寶視為「公知領域」,不遺餘力地進行商業性開發。中醫藥的智慧財產權正大量流失,不僅嚴重侵犯商業利益,還潛藏著可能損害中醫藥的持續性發展。(台灣再不發揚中醫藥,將來的子孫就要付出代價,這就是後果。)
 
然而,現行的智慧財產權保護的主要對象是新知識、新技術、新產品;從傳統的智慧財產權保護角度看,傳統知識已經處於公有領域,屬於人人都可自由使用的物件,是不受保護的。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發展中國家意識到保護傳統智慧、文化傳統的重要性,然而,這個進程並非一帆風順。由於西方國家在智慧財產權保護上發展的比較早,所以目前智慧財產權保護的大多是歐美先進國家或企業的利益。
 
中國將採取積極作為 保護中醫藥智慧財產權
 
發展中國家早在十多年前,就向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提出進行傳統知識保護的措施,但仍處於研究階段,尚未獲得通過。在這種情況下,如何保護中醫藥智慧財產權就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現行《專利法》雖然對診療方法是排除的,但藥方是可以申請專利的,也可以通過註冊商標得到品牌保護、透過著述進行版權保護,這些都是國際上通用的方法。(我的人紀跟天紀就是透過著作進行版權保護的。劉教授的思考中醫也是這種形式,希望所有中醫界的同道都能利用這種方式的保護,而將大家研究的心血提供給後來學者。)
而對於「祖傳秘方」這一特殊形式,則可以透過商業秘密加以保障,或採用《反不正當競爭法》進行保護。
行政保護也是另一種方式。1993年11月,中國通過中醫藥品種保護條例,只要是上市的、符合國家標準的優質中藥產品,國家都會予以智慧財產的保護。
中醫藥實際上也是傳統知識,適用於國際上對傳統知識的保護形式。例如,2008年,中國國務院批准東阿阿膠的製作技藝,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擴展項目名錄,就是依照國際法保護東阿阿膠這一傳統瑰寶的智慧財產權。(這就是正確的政策,這樣做才能鼓勵大家繼續為中醫藥打拼。)
 
此一做法提高品牌知名度,對於開拓國內國際市場也具有現實、潛在的社會與經濟價值。
 
印度建立傳統知識資料庫 維護國家權益
 
有專家建議,或許還可以印度的經驗做為借鏡。印度人常用的薑類植物-薑黃,治療創傷和皮疹,但在1995年,美國密西西比醫學中心的兩名科學家竟然以「利用薑黃治療創傷」獲得美國專利。(這兩位科學家就不老實,真是丟美國人的臉。)
 
該專利授權後,印度科學和工業委員會向美國提出,薑黃治療創傷在印度已有幾千年的歷史,不具有新穎性,並提供古文獻和一篇在雜誌上發表的論文,終於導致美國撤銷這一專利。而印度也因此建立傳統知識資料庫,以便專利局檢索,維護國家的權益。(印度政府的作法是非常正確的。台灣不知道在幹什麼。)
 
現在已有中國的專家強烈呼籲,應儘快端出專門用於中醫藥智慧財產權保護的相關政策法規,避免以後再發生中醫藥智慧財產權被不當佔有的事件。(這是需要盡快完成的相關法令,只有這樣做,才會有優秀的人才提供他們的優質知識,這樣才能真正的將中醫藥方面,正確的知識傳承下去。)

評論

   大陸相關於智慧財產權的法律,已經相當完善了,比之台灣政府更用心於發揚中醫藥的領域中,中國老祖宗留下的智慧,絕對不允許被外國人竊取,這篇報導非常有警惕作用,希望所有中國人看到後,都能覺醒過來,只要大家好好的將祖先留下來的智慧發揮出來,絕對可以改變這場中西醫學的衝擊,能夠使用良性競爭的方式,就可以過濾出最好的治病處方,只要有智慧財產的保護,就絕對可以讓真正有能力的醫師,為這個國家效力,在美國我做臨床時,我是被受當地西醫的讚賞,他們還會主動的告訴病人,絕對不要停止吃中藥,因為所有證據都顯示,中藥對病人非常有療效,還會主動的介紹病人來找我治療讓他們束手無策的病患,這就是開明心態,哪像台灣部份的西醫,本身根本就不懂中醫藥,但是卻要很盲目的來反對,反觀外國人,卻非常重視中醫藥的療效,今天無論是誰去申請智慧財產權,都是一個證明,它證明了外國人很重視的中醫藥,結果中國人卻並不重視,真是很可惜。

漢唐中醫 倪海廈謹記於2009年10月17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6 07:28 , Processed in 0.082855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