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伤寒论》序曰:“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读此句,我以为仲景认为“五行、经络、阴阳会通”的至理变化难极,并且是说自己不是“才高识妙”之人,对五行、经络等深奥理论“岂能探其理致哉!”对此深奥理论有研究的“上古有神农、黄帝、歧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下此以往,未之闻也。”仲景也没有把自己并列于上述高人之中,以“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为证。如果仲景认为自己与越人有同等水平,当不会“慨然叹其才秀也”。更重要的是,《黄帝内经》关于经络的理论主要是诞生于刺灸运用的医疗实践,并且主要是用来指导刺灸医疗的。而《伤寒论》关于方证的理论主要是诞生于方证的医疗实践,而且也是主要用来指导方证医疗的。《伤寒论》中很少涉及到五行、经络的内容,而是以阴阳气的运行变化为中心内容。
读《伤寒论》序,知道仲景“宿尚方术”,并没有精研经络。以六经解伤寒,恐非《伤寒论》之义。
五行、经络理论,在指导方证医疗的实践中,给人若即若离、难以明确到位的感觉。如果中医理论不能客观解释人的生命运动的本质,比如气血的概念,认为气是看不见和摸不着的,那么气的变化就没有客观依据,只能抽象理解,这就容易出现主观化,而与客观指征脱离。脱离客观指征的结果是,从理论上不能把“气”解释的简洁易懂,从临证上不能直观“气”的变化,实际上是理论与临证脱节,至少是不能紧密联系。那么脱离实际的理论就是一个空洞的理论,就不能很好的指导实践。中医药学发展的任务,是要把理论简约化,要让大多数人听得懂,看的明白,而不是只能在为数甚少的贤达者之间传会。
实际上,中药学的理论虽然博大精深,确也简易质朴。问题是要把中医药学的认识深入浅出,不要人为的将其复杂化。就如对气血的认识,中医典籍也没有将其神化,“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脑,五脏六府,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黄帝内经.灵枢.营卫生会篇》),此条是说,营气行于脉中为阴气,卫气行于脉外为阳气,阴阳相贯通,营周不休。“故养神者,必知形之肥瘦,荣卫血气之盛衰。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黄帝内经.素问.八正神明论篇》),此条是说,荣为血,卫为气,血气就是神气。“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伤寒论》),此条是说,阴阳气不相顺利通透衔接者,就是厥逆之气,顺者就是正气,逆者就是邪气。“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伤寒论》),此条说明荣气就是营气,荣卫和就是荣气、卫气质量互化。“营卫者精气也,血者神气也,故血之与气,异名同类焉”(《黄帝内经.灵枢.营卫生会篇》)。此条是说,营气、卫气为精气,血气为神气,营气、卫气、精气、神气,是同一类的物质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运行之表现,因而名称不同。
可以看出,“内经”与“伤寒”对于阴阳血气的认识是一致的,即血液属于阴气,津液属于阳气。营气行于脉中,与现代医学之淋巴液行于脉中,正相吻合。所以,说津液是组织液,行于脉外属于阳气;淋巴液、血液,行于脉中属于阴气;气与血的概念清晰明了,中医临证有实际物质可参,又与经典之义相符,岂不易于学习?为什么一定要把气的概念解释的复杂难懂呢?把气的概念复杂化,只能阻碍中医药学理论的发展。中医药学之阴阳血气的核心内容不能简约化,医生说不清楚,患者听不明白,不能用紧密联系实际的理论指导临床,就难以有众多的中医药爱好者出现,那么中医药学术理论只能在为数不多的高人之间传会,要想弘扬中医药学,恐怕是难以实现的愿望。
|
上一篇:两位前辈对《伤寒论》“六经”的认识下一篇:桂枝汤证非表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