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今晨起大便腥臭异常,便质、量尚可。上午九、十点突发低热,自觉周身骨蒸冒火感,皮肤扪之热,手掌热明显,周身痠痛乏力欲眠,太阳穴及眼眶胀痛,小便灼热,色清,量可,舌色基本不变,两边略有齿痕,别无他症。中午回宿舍量体温:腋温37.7°。服用双花、野菊花泡热茶饮,覆之以棉被,遍身汗出涔涔,腋温降至37.2°,其余依旧。卧床一下午自觉诸症好转,当晚食欲可,现几乎如常人。思前想后,从太阳穴及眼眶胀痛来看,证属少阳,若不是在校用水方子不便,当予小柴胡加石膏汤:
柴胡10g,黄芩10g,清夏10g,白芷10g,太子参10g,生姜5片,大枣5枚,生石膏30g,生甘草6g,芦根10g。当热饮,温覆取汗,蒸蒸发热汗出当愈。
浅谈小柴胡汤:
1. 我个人认为往来寒热不是小柴胡汤证的使用必然指证,“寒”是体质差、抗邪弱的表现(若只有寒即出现麻黄附子细辛汤证这样的太阴寒证),“热”是正气奋起抗邪的好的表现,邪进正却则寒,正胜邪退则热。汉代人的体质与现代人不可同日而语,现代人当寒少热多或无寒只有热,当热“往来寒热”也可能只是“化热”前的过渡阶段。适当的热是好现象,身热无汗,自觉周身骨蒸之感,提示邪欲从表解,当顺从之;若热太盛,转为阳明大热,提示机体抗邪太过,反而损伤自身,属于一种“变态反应”。因此,要分清“热”与“过热”,若适当的热,当助热发汗祛邪,因此并非热病不可用热药,反而当慎用辛凉药,防止辛凉太过遏表。对于大热,当用透、下法清热达到正常的“热”(如白虎汤、大柴胡加石膏汤)。于是我想起胡老在《经方传真》中记载治其女患中毒性痢疾高烧40°,先予大柴胡加石膏汤退热,再用小柴胡加石膏汤善后,提示小柴胡汤证是种“病实人虚”的状态,其意亦在此吧!因此,小柴胡汤用温热药参姜枣,除了“补中益气,既防邪侵及里,又助正以祛邪于外”(《经方传真》),还有助热发汗的作用吧!如此说来,还当饮用热水,覆之以衣被,避风……2. 关于“默默不欲饮食”,现代研究显示,发热(37-40°)使机体的新陈代谢率达正常状态的几倍,机体能量大量消耗后,故人体乏无力不欲言,是否“不欲饮食”还要看个人情况而定。宜用参姜枣扶正。
3. 关于“胸胁苦满”,“苦”即“患”之意?即胸胁胀满,感觉一般的感冒发热不会出现这么严重的症状,此症状可能针对脏器病变如肺炎、肝胆病变以及胃炎等,常常伴随 “心烦喜呕”出现,这也为小柴胡汤广泛用于内科病奠定依据。
4. 现代人的体质远好于古人,故寒少热多,故“往来寒热或只有热”,“默默不欲饮食”可看作普通外感病的指证;而“胸胁苦满”、“心烦喜呕”可看做是内伤病的指证,当热也可同时伴有“往来寒热或只有热”,“默默不欲饮食”。
5. 《伤寒论》第101条:“……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复发热汗出而解”,我个人觉得这既提示发热汗出既是转归之象,又提示当是治疗之法,即汗解法。小柴胡汤,既有疏风解表,更有扶正祛邪,柴胡、黄芩清热疏泄,既防邪盛内传阳明,又防机体抗邪太过;参姜枣扶正,鼓舞阳气助机体抗邪。二者既相互配合,又相互制约。祝味菊认为体力重于病邪,阳气重于阴血,机体抗邪以阳气为先,或许也有这层意思罢。
6. 最后,由于上感是青年人的常见病,由于并非热病不宜用热药,我想进一步比较看看桑菊银翘“辛凉解表”与“辛温解表”的各自特点和使用鉴别。等感冒好的差不多的时候看看。
7. 以上仅仅是我一介书生的个人想法,我不怕犯错误,只有在不断地改正错误中我才能在经方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敬请黄老师和各位学长斧正! |
上一篇:答黄老师问下一篇:四逆汤的四逆是什么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