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11-27 21: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1楼耕读世家于2009-11-27 12:57发表的 :
家栋先生辨六经定位之法大有特色,有部分医案四诊资料比较少,也能辨得非常清楚,本人比较好奇,家栋兄是因为有以前时方的经验,然后结合刘师的理论实践会特别的得心应手吗?家栋先生能否将辩证思路具体到四诊的每一点上表述出来,好让大家分享参考一下。不情之请,还望不吝赐教。 
在经方体系的辨证施治中,一定要切记不要掺杂时方思维,不然失之毫厘,谬之千里,经方有经方特有的辨证体系,我跟刘师学习以来,对此感悟日深.临床疗效有了质的飞跃.闲暇整理出的近200个病案已经在网上和大家交流了一段时间了.
关于耕读兄之请,其实就是关于一种经方临床的全面的思维方式和方法的剖析了,圆满起来大致要包括;
1.临床症状的采集方法;
2.在繁杂的症状中怎么样才能提纲掣领;
3.在较少的症状中怎么样才能精确辨证;
4.辨证的相关理论的阐述;
5.伤寒经方的相关条文链接;
6.方证的锲和与实质的延伸;
7.药症的本经或别录等的阐释;
8.本次辨证施治中经方理论的综合阐述.
这种能突破单纯叙述病案的模式应该是比较能深入浅出的推广经方一种方式了.所以我想把手头的几百个新病案按照如此模式整理出来出版发行,作为自己的一份作业,献给知我爱我的诸位师友.由于今年俗务格外繁忙一些,所以把这件事情耽搁了下来,反正争取早一点和大家见面吧,到时还请大家不吝指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