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4609|回复: 11

转江厚万先生帖:警惕经方研究的异化——向7224162先生进

[复制链接]

541

主题

1万

积分

5345 小时

在线时间

总版主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193
发表于 2009-5-19 11:42: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7224162先生发表了有关半夏体质(《沙龙》(一)P169)的长篇大论(约1万5千字),无疑是下了一番苦工的。不过依愚之见,姑且不论其说正确与否,价值多少,仅就篇幅而言,足以令大多读者望而却步。倘若按这种模式研究中药的体质,每味中药不下万言(不包括中药的其他内容),几千种中药岂不成了天书!一个中医如果不学其他学科的知识,只学中药的体质学恐怕也得搭上半辈子光景。经方医学本来以“求真、求实、求简、求验”见长,无需“脑筋急转弯”,若如此研究,岂不走向了反面?我们无论从事哪一门学问的研究,是否该牢记先哲的遗训:“过犹不及”。在经方研究渐渐升温的热潮中,有的打着经方研究旗号的时髦者们为了赚取一点稿费,挖空心思杜撰几个新名词,贴上经方的标签,让善良的我们不仅要掏腰包,更要浪费脑细胞。如近读《中国汤液方证续》,其中的“方证”公式:A(证象)、B(证质)、C(证治)、D(证方),代入公式X(方证)=(A/B)←→(D/C),让我苦思冥想了近一年,至今脑弯子还没有转过来。




上一篇:《伤寒论》著论方法对后世的影响(原创)
下一篇:转江厚万先生帖:“以西解中”者戒——与沙丘沙先生商榷

876

主题

2万

积分

5864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1416
发表于 2009-5-19 18:0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经方研究渐渐升温的热潮中,有的打着经方研究旗号的时髦者们为了赚取一点稿费,挖空心思杜撰几个新名词,贴上经方的标签,让善良的我们不仅要掏腰包,更要浪费脑细胞。”
    警惕经方研究的异化------针砭时弊、入木三分!闻者足戒!
    7224162先生发表的《谈谈半夏体质》虽长篇大论但作为像我们初学者还是很受教益的,在初学的过程中是有必要的,也许江先生基础牢稳、临床老练所以会有冗赘之感!个人感觉半夏和柴胡在临床应用的机率很高。这样的文章也可以看作是经方临床的基础性研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7

主题

6833

积分

387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6833
QQ
发表于 2009-5-19 18: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厚万先生看来是个勤于思考的学者,提的问题也比较尖锐,我觉得倒是可以以此为契机把关于经方医学的一些基本问题深入讨论一下,不知江先生是否上经方沙龙网站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0

积分

67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09-5-19 20:04: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特别需要回复哪种一见知医,望而知之的能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0

积分

46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0-5-24 23:55:18 | 显示全部楼层
只不过7224162先生更认真,更细腻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3

主题

3766

积分

1 小时

在线时间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766
发表于 2010-5-25 00:01:08 | 显示全部楼层
易经、五行学说不都是公式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1064

积分

3305 小时

在线时间

大学生

Rank: 4

积分
1064
发表于 2010-5-25 06: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感觉,药证体质的研究,对于药物的应用会有具体帮助。然作为专业研究,还是以病证为纲,比较简明。如阳明与太阴是一对阴阳关系,阳明的反面就是太阴,渴者属阳明,不渴属太阴,大便硬属阳明,大便溏属太阴,小便数属阳明,小便少属太阴,能食者属阳明,不能食属太阴。一句话:胃家实属阳明,胃家虚属太阴。
药证研究,重点放在证上比较简明。如半夏用于呕吐不渴,党参用于心下痞硬,茯苓用于悸,泽泻用于冒,柴胡用于胁下满痛等证。
无论是药证、病证或脉证,特异证是鉴别的重点或关键。如脉浮主表,脉沉主里,脉紧主实,脉缓主虚,脉数主热,脉迟主寒等。
把握特异证,是用方用药安全有效的基本保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主题

1792

积分

2875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1792
发表于 2010-5-25 07:26:42 | 显示全部楼层
短的固多精华的浓缩,长的也未必都是裹脚布。古人云,朝闻道,夕死可矣。倘有一理可明,一义可探,虽巨制宏文吾不拒焉。我读7224162先生有关半夏体质一文,大有醍醐灌顶之感,但觉玲珑剔透,妙趣横生,未尝嫌其累赘,而况试之临床,屡屡不爽。盖如一楼所言,历练短缺故也。至于ABCD的“方证”公式,而令江先生苦思冥想近一年,至今脑弯子还没有转过来。实不由人莞尔-------先生诚不失学者之严谨,也不乏智者之幽默者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1

主题

1万

积分

5345 小时

在线时间

总版主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193
 楼主| 发表于 2010-5-25 09:36:14 | 显示全部楼层
许多问题需要相互讨论切磋,有些争论更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53

积分

649 小时

在线时间

初中生

Rank: 2

积分
153
发表于 2010-6-5 22:01:02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短各有其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积分

114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10-6-6 15: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切磋讨论本无不可,但一上来就把别人定上“打着经方研究旗号的时髦者们为了赚取一点稿费,挖空心思杜撰几个新名词,贴上经方的标签,让善良的我们不仅要掏腰包,更要浪费脑细胞。”的调调,似乎也不是也 不是诚恳探讨的态度。

佛有八万四千法门,各人自有缘法,自己脑子转不过弯来的,未必别人转不过来。

曾仕强先生讲过一个三季人的故事:
曾仕强老师在百家讲坛《易经的奥秘》中讲到了一个三季人的故事:


    有一天,孔子的一个学生正在门外扫地,忽然走过来一个浑身绿装的人,他便好奇的看去,只见那人冲着自己就过来了,刚一靠近就问他:你是孔子的弟子吧?他回答道:是呀,你有什么事?那人接着说:请问一年有几个季节?孔子的弟子莫名其妙的看了一下那人,说:当然是四个季节了。那人很不理解的反问:明明是三个季节,你怎么能说是四个呢?于是两个人就为此争论了起来……
    争来争去,也没争出个什么结果,于是那人提出:不然我们打个赌吧。
孔子的弟子说,赌就赌,那你说赌什么?
    那人说:假如确定一年是四个季节,我给你磕三个响头,假如确定一年是三个季节,你给我磕三个响头,你看怎么样?
    孔子弟子,犹豫也没犹豫,就答应他了。
    于是二人便一起去找孔子理论去了。
    见到了孔子,二人就把事情的原委一一的向孔子道来,那人非常诚恳的和孔子说:就是这么个事,您是老师,您给凭个理,到底一年有四个季节还是三个季节?
    孔子看了一下那人,转过身对弟子说:一年确实是三个季节。
    那人,马上就开始跟孔子弟子理论:我说一年只有三个季节吧,让你不信,现在好了,赶紧给我磕三个响头吧。
    孔子的弟子看了眼老师,无奈的给那人磕了三个响头……
    见孔子弟子磕完头,那人也就开心的走了。
    孔子的弟子见那人走了,便回身问师傅,一年明明是四个季节,老师您怎么也说是三个呢?
    孔子笑了笑,对其弟子讲:
    您没看到那人,浑身是绿色吗?其实他是一只蚂蚱,春天生,秋天死,根本活不到冬天,你说他怎么能知道一年当中除了他所经历的三季外,还有一个冬季呢?这样你跟他又能争论出个什么结果呢?
    孔子弟子顿时有所悟!

曾先生的意思是遇到三季人不妨一笑置之,夏虫不可以语冰,其实世界上哪个人不是三季人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747

积分

291 小时

在线时间

高中生

披着羊皮的羊

Rank: 3Rank: 3

积分
747
QQ
发表于 2012-6-1 13:26:4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有意思,笑死人了。[s:180]
大雷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6-27 15:09 , Processed in 0.143362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