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体质 药证 方证
查看: 2792|回复: 0

四饮证治——痰饮

[复制链接]

241

主题

2036

积分

774 小时

在线时间

硕士生

Rank: 5Rank: 5

积分
2036
发表于 2017-3-17 14: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三、四饮证治
(一)、痰饮
1、饮停心下
原文16、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
苓桂术甘汤。
茯苓四两,桂枝三两,白术、甘草(炙)各二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参考量:茯苓40g,桂枝30g,白术、甘草(炙)各20g。
        水1200ml,煮取600ml,去滓。分温三服。
原文解读:论述痰饮停留心下(即胃脘部)的证治。
胃脘部停有水饮,胸胁部痞塞满闷,眩晕。
本证由中阳不振,脾虚水停,饮邪聚留于胃导致。
水饮停胃:以形碍虚——胸胁支满
          水饮上乘——头晕目眩。
本条可结合《伤寒论》有关条文研究。
辩证要点及方证指征:有四:1、平素肥胖,患病后消瘦,腹部软弱而胸胁部胀满、胃内有振水音; 2、气上冲胸,眩晕站立时更甚,心悸,气短;3、小便不利,浮肿倾向;4、舌体胖大、苔白滑,脉沉弦。
苓桂术甘汤以胃脘部振水音,胸胁胀满,眩晕起立时加重为应用指征。
体质特点及主证:
体质(黄煌法):⑴、体质虚弱消瘦,或平素肥胖,患病后渐消瘦;⑵、面色黧黑,或黑色见于额、颊、鼻梁、唇围、下颌等处,或出现类似色素沉着之黑斑;⑶、舌淡嫩,苔水滑欲滴。
主证(刘渡舟法):⑴、气上冲胸,即自觉心下有一股气向心胸或咽喉上冲,或依次出现或胀、或满、或悸、或眩晕等症侯,皆属水气上冲之证;⑵、胸满,以夜间发作为甚,气侯温和则轻,冷冽则重。伴见气短、咽喉不利、如物梗阻、呼吸受阻等表现;⑶、心悸:一是在气上冲咽喉时随之出现;一是自觉左侧颈部之血管发生酸胀疼痛,则立即出现心悸;且心悸每发作于晨起,夜卧,饱餐之时,呈阵发性,轻者可以自止;⑷、短气:登高爬楼等活动量大时则觉“气短发憋”,呼吸急促,咽喉生痰,痰喉窒,则加剧短气,甚则憋的周身出汗,频频矢气,小便也可失禁,同时心跳加剧;⑸、脉应“沉紧”,但验之临床,则多沉弦或沉伏无力。
“气上冲胸”是苓桂术汤的病机所在;
“起则头眩”是本方方证的特征表现。
病机:饮停心下,阻碍气机升降。属太阳、太阴合病证。
治法:健脾利水,温阳化饮。用苓桂术甘汤。
方解:茯苓——淡渗健脾利水
        桂枝——辛温通阳化气
        白术——甘温健脾燥湿
        炙草——甘温补气和中
        诸药合用,共奏温阳健脾,化饮利水,降逆平冲之效。
    名医解方:胡希恕教授认为,此即桂枝甘草汤加利尿逐饮的苓术,桂枝甘草治气上冲,茯苓白术利尿化饮,故治桂枝甘草汤证而小便不利或有水饮证者。
    黄煌教授认为:本方用于以眩悸为特征的疾病,如眩晕症、心脏病、心律失常、神经症、眼疾等。本方证有发作无定时,时好时坏的特征,即发作时各种症状甚剧,来势颇猛,但去后则相安无事,精神刺激、身心疲惫是诱发本证之因。如伴有呕吐者,可合小半夏加茯苓汤。
本方主要用于以心悸、浮肿为主诉的心脏病,尤其多见于以风心为代表的心瓣膜病。这类疾病出现轻度心衰时可用本方。此时,既要用桂枝,又要加肉桂,心悸甚者还要加龙骨、牡蛎。心衰严重者加附子,或与真武汤合用。另外,一些神经衰弱,胃神经官能症,慢性肠炎也有用此方的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桂枝甘草茯苓这个方根。它多用于体质虚弱的瘦人伴有心悸者。加上白术即是本方。加上大枣是苓桂枣甘汤,主治自觉腹主动脉异常搏动者。腹主动脉异常搏动多见于瘦人,大枣是营养安神剂,方中重用茯苓与大枣以加强镇静作用。加上五味子是苓桂味甘汤,用于肺气肿、肺心病的咳喘。此喘为虚喘,多伴有心悸、汗出,我多加麦冬、人参、山萸肉、龙骨、牡蛎。桂枝甘草茯苓变化之方,其所主之病总离不开心血管疾病。
本方是一张对“证”方而非对“病”方,应用时要严格把握方证的规定。本方证有发作无定时,时好时坏的特点,发作时各种症状甚剧,来势猛,但去后则相安无事。所以临症时,判断有无水饮内停的指征,如眩晕、动悸、小便不利、胃内振水声、咳嗽、痰多清稀、浮肿倾向、胸胁支满、苔滑等,对正确使用本方有关键的意义。[79]
临床应用:1、以眩晕为主诉的疾病:如耳源性眩晕、高血压眩晕、神经衰弱性眩晕、低血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2、以心悸为主诉的疾病:如风心病、冠心病、高心病、肺心病、心瓣膜病、心神经官能症、心律失常、心肌炎;3、以胃中有振水声为主诉的疾病:如胃下垂、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神经性呕吐、胃肠神经官能症等;4、以胸胁部胀满、咳嗽为主诉的疾病:如急慢性支气管炎、支哮、百日咳、胸膜炎、心包积液等;5、眼科疾病:如白内障、中心性视网膜炎、结膜炎、病毒性角膜炎、视神经萎缩等。
病案举例51——痰饮眩晕
患者,程某,男,46岁,2008年12月1日诊。
因脑出血在本县医院住院1月,回家后继续巩固治疗,所在村医给输液一周未补钾,致低血钾而出现浑身酸软,心悸胸闷,急到本所就诊。查血钾3.1mmol/L,经输液补钾3天,血钾升至5.1mmol/L,身酸软消失,能下床行走而回家休息将养。隔天其弟急邀余出诊,言患者回家后,自觉有气上冲胸部,随即胸闷气短,心悸,眩晕,卧则减轻,坐起加重。刻诊:患者述症如前,兼睡眠不安,诊脉沉而迟紧,两寸弱甚,舌淡胖边有齿痕,苔白而水滑。余辩为脾虚水停,痰饮上逆兼胸中大气下陷。治宜健脾利水,补气升陷。方用桂苓术甘汤合升陷汤。
桂枝15g,茯苓30g,白术15g,甘草10g,黄芪30g,柴胡6g,升麻10g,桔梗8g,知母10g,龙骨30g,牡蛎30g。水煎服。2剂。
二诊:患者诉当天服中药1剂,夜间即感胸闷气短减轻,能坐起而眩晕未发,二剂服完,病若失,自己步行来本所就诊。复诊继用上方2剂巩固治疗。
按:《伤寒论》67条说:“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苓桂术甘汤主之”。本例患者见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胸闷(即心下逆满),脉沉迟而紧,为脾虚水停,饮邪上逆;胸闷气短,少气不足以息,脉两寸弱甚,为心肺气虚,胸中大气下陷。治用桂苓术甘健脾化饮以平饮邪之上逆,升陷汤益气升阳,以理大气之下陷,龙牡敛神固脱。由于药合病机,故收桴鼓之效。




上一篇:痰饮咳嗽——治疗原则
下一篇:四饮证治——饮及脾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捐助本站|小黑屋|手机版|经方医学论坛 ( 苏ICP备0502011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4 21:16 , Processed in 0.071034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hhjfs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