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黄疸(甲型黄疸性肝炎):
余某,女,11岁,2005年7月8号诊。
以呕吐腹胀兼身黄,目黄、小便黄5天就诊。诉一周前感冒发热,热退后开始呕吐不食,兼见身黄目黄,当时正值甲肝流行,查肝功:TBIL 85umol/L,ALT 150u/L,TTT 8u/L,诊为急性甲肝黄疸型。中医证见身黄目黄,黄色鲜明,尿如浓茶,兼呕吐不食,腹胀满,大便4日未行,舌红苔黄腻,脉濡数。辩为甲肝湿热蕴结肝胆,胆汁外溢,热重于湿兼腑气雍滞。治以清热利湿,佐以活血通腑。用茵陈蒿汤加减:
茵陈20g,栀子10g,大黄15g,赤芍10g,丹参15g,泽兰10g,蚤休12g,板蓝根15g,垂盆草10g。水煎服,5剂。
服2剂,排大便2次,腹胀减,呕吐止,能进食。以后每天排溏便2-3次,5天后复诊黄疸明显消退,后以本方减大黄量为10g,服3剂后所有症状消失,复查肝功正常,临床治愈。
按:甲肝病毒乃湿热疫邪,熏蒸肝胆,使肝胆疏泄失常,胆汁外溢于肌肤则发黄疸;湿热困阻中焦,影响脾胃升降,则腹胀呕吐;肠失传导,腑气雍滞则大便不通。茵陈蒿汤清热利湿退黄,兼通腑导滞,与本证病机相符,故投之效如桴鼓。 ——余泽运医案
|